当前位置:首页 » 导师指导 » 周志华学术

周志华学术

发布时间: 2021-03-28 18:52:04

㈠ 周志华的个人简介

1988年和1993年于中南林业学院分别获学士与硕士学位;
2000年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日本学术振兴会和日本科技厅的资助下于东京大学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外国人研究员);
2004年12月受聘于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同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长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及种群遗传学的研究,熟习各种DNA分子标记的设计与分析。目前在微生物系统元基因组、纤维素酶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生物制氢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㈡ 化学竞赛的辅导书那些较好

高中化学竞赛用书推荐(第三版)——端木精心原创
常规/高考类:

《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后雄老师主编);历年高考试题汇编(任何一种,最好有详细解析的,比如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中化学读本》(很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甲种本化学教材,最近有更新版本);《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龙门书局,施华、盛焕华主编)南师大化科院创办的《化学教与学》每年的十套高考模拟题题型新颖质量比较高,可作为江苏预赛的模拟卷,不少5月份预赛原题就出自本套模拟题。

初赛类:

比较经典的有《化学高考到竞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比较老);《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初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高中化学竞赛热点专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肖鹏飞、苏建祥、周泽宇主编,版本比较老,但编排体系不错);最新奥林匹克竞赛试题评析·高中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马宏佳主编,以历年真题详细解析为主,可作为课外指导);《最新竞赛试题选编及解析高中化学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化学竞赛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本,王祖浩、邓立新、施华等人编写,适合同步复习),还有一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奥林匹克竞赛同步教材·高中化学》(分高一、高二和综合卷,综合卷由严先生、吴先生、曹先生等参加编写,绝对经典),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AB教程、《金牌教程·高一/二化学》(邓立新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省化学夏令营使用的讲义是马宏佳主编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标准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简明扼要,但由于不同教授编写不同章节,参差不齐;春雨出版的《冲刺金牌·高中化学奥赛辅导》(任学宝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冲刺金牌·高中化学奥赛解题指导》(孙夕礼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赛前集训· 高中化学竞赛专题辅导》(施华编著,体现他的竞赛培训思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新颖的包括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林肃浩主编的竞赛系列《高中化学竞赛实战演练》(高一、高二)、《高中化学竞赛解题方法》、《冲刺高中化学竞赛(省级预赛)》、《冲刺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高中化学竞赛解题方法》、《决战四月: 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教程(通向金牌之路)》《金版奥赛化学教程》(高一、高二、·综合)都是近年来体系、选题新颖的竞赛资料,足见浙江省对化学竞赛的重视,端木非常推荐。南京教研室刘江田老师2010年5月份主编的《高中化学竞赛全解题库》(南京大学出版社)选择了近年来省级赛区真题和各地新颖的预赛题,解析详细,适合缺少老师指导的同学参考

决赛类:

比较经典的有《高中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本》(江苏教育出版社,段康宁主编,完全按照大学的思路);《金牌之路高中化学竞赛辅导》以及配套解题指导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主编);《高中化学竞赛决赛辅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安、苏建祥主编);《历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分析》(学苑出版社);《最新国际国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化解题题典》(吉林教育出版社),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浙江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培优教程》“专题讲座”,《高中化学奥赛一本通》和《高中化学奥赛实用题典》(南京大学丁漪主编,南京大学多位教授参加编写),

我比较推荐的有《华罗庚学校化学读本,高1~高3》(春雨组织编写的,南京大学化学院多名教授编写,吉林教育出版社)《金牌教程·高三化学》(施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高中化学奥赛培训教程》(袁永明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四川大学教授负责编写)《高中化学竞赛高级教程》(胡列扬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都是最近几年比较新颖、体系完备的参考书籍

综合科普类:

《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严宣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奥林匹克化学》(吴国庆、李克安、严宣申、段连运、程铁明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学化学竞赛导引——从高考到奥林匹克竞赛》(钮泽富、因尧、因红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上三本主编都是国家化学奥赛命题组负责人、著名大学教授,书中对竞赛训练的科学思维讲述很好,体现他们命题思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中学化学疑难浅析》(周志华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周老师是我大老板,以前在南师大主讲结构化学,研究功能材料,同时也是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他的这本书结合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物质聚集状态对宏观性质的影响,深入浅出阐明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非常适合竞赛辅导)、《和中学生谈化学》(金松寿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这本小册子的亮点也在于结构这条主线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的《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罗渝然;郭庆祥;俞书勤;张先满著)作为中科大校友文库出版著作之一,引起了端木我的重视,虽然作为名家学术著作,但是体现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很实用,尤其第5章“化学键能变化的某些规规律及其应用”谈到了有机化合物中的C-X键, 取代基效应, 大共轭体系与视觉化学, 簇合物, 生化过程的理解, 抗氧化剂设计, 催化剂选择, 大气尘埃预测,寻找石油, 引发聚合, 纳米材料,高能材料, 储氢材料, 燃料电池等话题,非常值得竞赛选手一读。

期刊杂志类: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一般每期都有专门栏目刊登点评奥赛试题或者竞赛培训经验的文章,值得教练员学习;而每期上关于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的科普论文值得选手关注,拓宽视野,偶尔有相关素材出现在试题中。中国化学会的会员期刊《化学通讯》常常汇集世界各地科技热点,在教练员和选手没有能力大量搜寻或阅读SCI期刊文献时,可借助该刊的简要介绍针对性地挖掘9月份命题素材。另外《化学通报》、《化学进展》、《化学世界》等国内中文核心权威期刊常常作为竞赛模拟的命题 ——当年端木和胡波的命题团队就从中摄取不少素材,至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国内专业期刊学术性太强,不适合中学师生阅读。

大学教材类: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94年,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写,无机化学的经典教材。很多人极崇拜的无机教材,的确很适合竞赛。竞赛需要的元素知识大部分都在其中,编排思路也不错,但错误较多,看的时候需要慎重。)、《普通化学原理》3ed.(北京大学出版社,华彤文、杨骏英等主编,相当基础适合做启蒙教材)、《普通无机化学》2ed(北京大学出版社,严宣申 王长富主编,按照严老的竞赛思路编写)、《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三所师范大学编写,吴国庆主编,由于是吴老主编所以非常适合竞赛,但是有不少错误)、《大学化学》(上下册含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傅献彩编写);《高等无机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淑薇、金安定、吴勇编写,不少体系适合竞赛命题素材,其中吴勇副教授是我当年无机化学老师,是江苏省化学竞赛领导阶层之一)、《无机化学》(安徽省总教练张祖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网络上流传该教材的配套习题及解答,充分体现与化学竞赛联系!该书深入浅出,讲解细致,端木阅读后极其推荐)《化学原理选讲》(严宣申,南方出版社,2001) 严先生的教学精华,很罕见的一本书。可以说这本书是严先生的竞赛讲义,他的北京竞赛辅导讲座可以在这本书上找到他讲述的几乎所有内容,端木有幸读过这本书,不少内容与他的另一本著作《热力学函数 等电子原理的应用》雷同。对于化学师生都是很好的帮助”《大学普通化学》(傅鹰,人教社,1981)院士的书,其下册可以算是我看过的最经典的元素教材了。语言相当风趣,讲述知识的同时也讲述科研方法、思想,而且适时地介绍做人的道理。全书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对主要元素的介绍很到位,而且有一些独到的东西,看过之后大部分元素知识就不会再忘了。美中不足的就是这本书年代久远(成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些知识限于当时的水平,与现在的结论相悖,所以比较适合复习元素的时候看。)项斯芬姚光庆的《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非常有参考价值,许多课后习题就是竞赛题原题!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3ed(考研必备,不必多说,高等教育出版社,邢其毅,周政,裴伟伟,徐瑞秋编写);《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宏纹主编);《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应于邢其毅的书);《有机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王积涛等编写);《有机化学》(尹冬冬主编,三所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复习指南》(黄乃聚,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很老的一本题,对有机化学知识有较系统的整理,但难度较大,适合于冬令营前提高用,我当年考研究生复习时候,南师大杨锦飞老师就依据此书开展系统复习,一时传为经典。 《有机化学》(R.T.莫里森,R.N.博伊德,复旦大学译,第一版,科学,1980) 国外的经典教材,为很多人推崇。思路与邢大本不大相同,全书一直是在问题中前进,视角很独到。各章均有对本章反应的汇总,系统性非常强。难度与初赛相当,很值得看一看。

(说明,由于我不是做有机方向,也没有教过竞赛有机,所以不是太熟悉)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编写,市面上有配套习题解析和学习指导)以及师范大学编写的同名教材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定量分析习题精解》(武汉大学,第二版,科学,2004) 题目很经典,解答很详尽,书中有些思想也很好,是很好的分析习题。竞赛题中分析比重不大,看好上面的几本书任何之一足以!!

结构化学:《结构化学基础》4ed.习题解答4ed.(北京大学出版社,周公度段连运,内容与时俱进,切合化学前沿,包括超分子化学、五重键等);《结构与物性》3ed.(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公度主编,比较浅显,但注重结构与性质的联系);《物质结构(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徐光宪、王祥云(北京大学));《结构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主编),《物质结构学习指导》(倪行高剑南主编,科学出版社,主要面向化学师范生编写,所以体现与中学化学的联系)《高等无机结构化学》(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结构化学的权威专著,在晶体方面讲述极到位,个人十分推崇。《高等无机结构化学》(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第二版,北大,2006) 比第一版多了近二百页,元素部分增加很多。前面对于势箱的讲述非常好,在元素周期系上也有不错的综述,尤其是对相对论效应的介绍,很值得研究。新增的计算化学一章中介绍了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拿来当结论记。书中出现的晶胞大都是很经典的晶胞,出现在竞赛题中的概率很大。氢一章中对于氢键的介绍相当深入,应当详细研究。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内容在无机化学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而大三学生才学习的物化专业内容主要为了应付冬令营和ICHO,一般省级赛区选手无须过问。端木在执教三届物理化学之后,推荐如下比较经典的教材,包括:《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南大傅献彩,现在最新已经第五版了)以及配套解题指导书、《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大高盘良、韩德刚、高执棣,比较难但是思路很新)、《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山东大学印永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对于前面两本比较浅,简明是它的特色)、《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及配套解题指导(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南京大学沈文霞为非化学专业编写的物理化学教材,体系同前面南大经典教材,但精简篇幅避免烦琐的公式推导,每章提纲挈领的提出核心内容,很适合中学生竞赛)。至于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材都比较经典,但针对工科的体系不适合竞赛选手。最近端木淘得一书《物理化学习题集》(南京大学物化原班人马编写,侯文华姚天扬等)特色在于大部分题目都取材于实际科研工作,并附有原始文献,因此,这类题目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了解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都会有一定帮助。

模拟试题类

随着中学综合学科网的淡出,随着胡波与我组成的模拟题团队退出,“我爱奥赛网”成为目前网络上几乎是唯一主攻化学竞赛模拟题命题的机构。与《赛前集训》配套的《高中化学竞赛考前训练》(施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不少原创题。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模拟训练试卷精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培优教程·全真模拟卷、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模拟卷出过,固然有陈题,但是总体还是有不少新题!春雨出过的几种竞赛题大多抄袭各省初赛和胡波老师以前的题目,不值得买!浙江大学出版社出过本《高中化学奥赛讲义》,厚厚一本书放上了历年的真题和网络搜索的各种模拟题,以及罗列了各个单元练习题,简单地呈现却没有详细解析,还拷贝了竞赛基本要求和别人几篇文章,全书只有一篇很单薄的关于数列和组合在化学竞赛中的应用是作者自己的东西……实在很糟糕!

㈢ 人工智能方向哪个学校最强

周志华个人简历周志华,男,1973年11月生。分别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1月起留校任教。2002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11月被聘任为教授,2004年4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现任 人工智能教研室 主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LAMDA) 研究组 负责人。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智能信息处理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 Deakin大学 名誉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信息检索、模式识别、神经计算、进化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过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国际论文 70余篇。现任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Springer)副编辑、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Elsevi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 (IGI)、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pringer)、 软件学报 等刊编委,ACM/Springer Multimedia Systems (Springer)、The Computer Journ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等刊客座编辑,以及包括权威刊物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11种IEEE Transactions在内的四十余家国际刊物的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科组成员,香港研究资助局、荷兰科学研究基金会 等机构的课题申请评议专家。担任包括ICML、ECML、ICDM等在内的四十余次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或程序委员会委员,并多次担任国内会议主席。现为 中国计算机学会 高级会员、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常务理事、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兼秘书长、Rough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江苏省青年科协 副会长兼秘书长,AAAI 会员,ACM 会员,IEEE、IEEE计算机协会 高级会员。曾获 首届 微软学者奖 (1999)、首届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01)、 第七届中创软件人才奖 (2002)、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200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3)、第五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3)、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03)、第九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2004)、第六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4)、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 (2004)、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5)、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6)、第九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2006)、首届 微软青年教授奖 (2006) 等。[]

㈣ 中科院的计算数学方向的“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计算电磁学”好不好

张波,1964年5月26日出生于原四川省江津县。198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并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推荐免试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学习,1988年4月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任教,1990年被评为助理研究员,1994年7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2000年7月破格晋升教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专家组组长。2002年被批准成为博士生导师。
张波教授一直从事于功率半导体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主持或作为主研人员参加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国防军事预研以及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美国海军部、美国国防预研局、Intel公司、Harris公司等近22项科研项目,鉴定科研成果9项。目前主持包括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以及与美国、台湾、香港、鼎天等合作项目近十项。
张波教授获得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奖,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奖励共7项。
张波教授为美国Wiley电机工程师大网络全书撰写“Power Devices”一章;为美国Virginia Tech研究生和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编著全英文讲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文章近30篇次。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发射极控制晶闸管系列结构与理论、提出一种全新的宽带半导体器件优值理论、首次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比较了CoolMOS与传统功率MOS在高压大电流下的特性差异、首次实验证实了MOS控制二极管理论,其研究成果被英国剑桥大学、意大利Naples Federico II大学、美国CPES的学者引用
周志华教授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之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中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周志华教授就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合型机器学习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资助编号69875006).在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之前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示例学习及其应用的研究"(资助编号60105004)的资助,该项目2005年结题时评价为"特优".获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他不骄不躁,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在学科前沿进行探索.

机器学习所关注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如何提高学习系统的泛化能力.围绕这一问题,周志华教授领导研究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集成学习方面,他们提出了泛化能力和可理解性兼得的集成学习方法、适用于稳定基学习器的集成学习方法以及聚类集成方法等;在半监督学习方面,他们提出了新型半监督分类方法,并在国际上率先进行了半监督回归和主动半监督相关反馈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在代价敏感和类别不平衡学习方面,他们也提出了多种新型学习方法;他们还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人脸识别和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开展两年多来,周志华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国际刊物发表19篇(含6篇IEEE Trans),并在权威国际会议IJCAI等发表论文;他们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3项;集成学习方面的部分工作与以往一些工作一起获得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人脸识别应用研究方面的部分工作与以往一些工作一起获得2005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研究工作进入了国际前沿,虽然论文发表时间还很短,但该项目发表的论文已经被国际同行他引40余次,其中SCI他引近20次,引用者来自美、英、法、德、荷等10余个国家,包括德国马普研究所、洪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科学系、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等一些著名研究机构的学者.
由于近年来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周志华教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同行他引240余次,其中SCI他引130余次,2002年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发表的论文被ISI列为2000年以来被引用最多的"top 1%"论文,一些工作受到国际著名学者的好评),周志华教授开始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界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之一.他应邀担任了Springer出版社重要刊物《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的副编辑,是该刊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副编辑;Elsevier出版社重要刊物《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编委,是该刊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编委.他还是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编委,并担任了《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和《软件学报》的编委,以及《ACM Multimedia Systems》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重要国际刊物《The Computer Journal》等的客座编辑.他还应邀担任权威国际刊物《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及11种《IEEE Trans》的审稿专家,4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大陆第一位担任权威国际会议ICML、ECML、ICDM程序委员会委员的学者,并且是第一位担任权威国际会议ICDM程序委员会副主席的学者,还被任命为2007年PAKDD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此外,他还应邀担任香港研究资助局、荷兰国家科学基金等境外科学基金机构的评审专家等.一些国际知名学者主动前来与周志华教授开展合作研究,有的甚至是自己负担费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周志华教授所指导的1名硕士生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名博士生获得"微软学者"奖,多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获全国性学术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或优秀论文奖.

周志华教授的案例说明,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不搞论资排辈,大胆支持有潜力的青年学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正是因为基金评审只论成果、论创新、论潜力,周志华教授才在年仅29岁时就获得了资助.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大力度的支持,对他的进一步成长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㈤ 考研,有哪些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比较好

一、清华、北大,学霸专属,报考风险大

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最强的三所大学是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国防科技大学是军校,已经停止招收地方研究生,所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可以报考的最好的两所大学。

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报考这两所大学风险很大,除非你学习超好、综合素质又比较高,因为报考清华、北大的一般都是985大学的精英,竞争会很激烈,再者,清华、北大研究生招生计划中,推荐免试生占了绝大一部分,有的学院甚至占到90%,也就是通过统招考试招的名额会很少,这样你被录取的几率会非常小。

二、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的985高校

拥有计算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的高校总共有七所,除了上面提到的三所,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应该是这几所里面最难考的大学,而且统招人数也不是很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的名额稍微多一点,学术型硕士硕士有48人,专业型硕士有105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招收人数最多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加起来有174人。这几所985大学当中,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理位置比较好,竞争比较激烈,性价比最高的要数哈尔滨工业大学了,难度比前两所要低点,学科实力却不比它们差。

三、拥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的高校

现在,十一所高校拥有计算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其中大部分是985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比较热门的院校,考取难度也比较大。

几所中西部高校要相对容易些,比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其实,有一所非985高校也有计算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那就是安徽大学,这所学校考取的难度要低很多,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重点考虑一下。



(5)周志华学术扩展阅读:

211院校中计算机学科实力最强的要数北京邮电大学了,学校的计算机学科在校友会学科排行榜中,排名国内前22名,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学校的计算机学科是所有211高校中排名最高的,甚至超过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985高校。

另外一所比较强的高校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在校友会计算机学科排行榜中的排名和北京邮电大学相当,其他的高校像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学科实力也都比较强。

㈥ 如何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如何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出现了许多有关学术道德问题的报道,诸如学术科研领域“道德失范现象”、“学术腐败”、“学术造假”、“学术垃圾”、“假学术”、“泡沫学术”、“学术不端行为”等,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世界各地掀起了有关学术道德问题的讨论。
所谓学术道德,一般是指从事科研活动的主体在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处理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是我们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总有一些人缺失这一部分,其中不乏很多学术名人。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的造假风波;浙大三名师生的论文造假事件;井冈山大学的SCI论文造假事件;周志华的学术剽窃风波等等。这些人有的是名人,有的是教授,有的甚至是院士,可是,也没有禁得起投机取巧的诱惑。
学术道德问题不只出现在社会上,在各大高校的学生中也屡见不鲜,作弊、抄袭现象的频频出现,正是反应了学风问题的严重。
因此,学术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术道德建设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理顺学术行为主体的各种社会关系,建设合理的学术体制;二是道德体系本身的构建,包括能被整个社会和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的重塑和道德原则的构建,以及切实可行的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培养可执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学术行为主体。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与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互为前提和条件,其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性、充分了解相关学术规范并具有道德行为能力的学术新生力量,并带动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改革,从而为推动一个良性循环、可持性发展的学术生态圈的建立提供充足的道德氧气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教师行业,职业道德如何更是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力倡导品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高校是开展学术活动的有生力量,作为高校学术活动主力军的高校教师,其职业道德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术道德是指其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它具有自律和示范的特性,学术道德的缺失无疑意味着学术失范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很多人对国内学术界当前的道德状况,非常不满意。随着以前,北京大学著名人类学教授汪铭铭大规模抄袭事件被披露以后,人们的这种不满情绪表现的更加明显,学术道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批判之声充斥媒体,尤其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意见纷纭杂陈,一时间,仿佛整个学术界成为道德败坏者的乐园。
那么,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的学术界的整体道德状况呢?我们认为,看不到当前学术界存在的问题,是盲目的;但是,全盘否定当前学术界的道德水准,把整个学术界看得一片漆黑,也是不正确的。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学术界的大部分学者,还是严守学术道德,兢兢业业地从事学术研究的。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上的科教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许多学术精品,推动了我国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的科研队伍中,确实存在着学术道德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不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学者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对整个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具体地说,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道德失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水平重复现象。有些人不去关注当前学术界在某一学科的进展状况,或不愿意去关注进展状况,对于一些已经取得突破的问题,仍然局限于原有的层次上,简单地重复前人所做过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种现象在各类教材的编写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二、是粗制滥造现象。有些人把严肃的学术研究当成像商品生产一样的操作过程,只要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就随便找上一帮人,不管是否胜任这项研究,采用剪刀加糨糊的操作方式,制造毫无学术价值的垃圾文本。
三、是泡沫学术。所谓炮沫学术,就是一个学者在自己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简单地加以改头换面,改编或复制出另外的学术成果,并予以公开发表。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虽然就学术成果的数量来说,是增加了,但在质上并未提高。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才会出现一个学者在短时间内接连出版几本甚至十几本学术著作这种奇怪的现象。
四、是假冒伪劣。近年来,原本是市场中的假冒伪劣现象,也出现在了学术界中。如替人“操刀”代写论文或著作,或虚假挂名,或虚假主编、虚假文凭等之类的现象,都属于学界的假冒伪劣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影响了学术界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学术信任危机。
五、是抄袭剽窃。抄袭剽窃是目前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一种学术道德缺失现象,也是批评界打击最厉害的一种现象。那么,什么是抄袭呢?一般认为,所谓抄袭,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已有的学术成果大量引用而不注明出处。抄袭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抄袭别人的既有成果,二是自我抄袭。自我抄袭,就是将自己以前公开发表的成果大量复制而不注明出处。人们一般只注意对别人成果的抄袭,而相对忽视自我抄袭现象,致使自我抄袭比较隐蔽。实际上,泡沫学问现象的存在,与自我抄袭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在一年内出版几本书,主要的途径就是靠自我抄袭,即将原来公开发表和出版过的东西,简单地进行改头换面,做成一个新的文本,在低层次上重复自己原有的劳动。无论是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还是自我抄袭,都是不道德的行为,都与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不相符。
此外,当前学术界道德失范的现象还有学术腐败现象:如学术杂志中的关系稿、人情稿等;科研人员的一稿多投现象等。
我认为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应该有这些基本要求:
1、增强献身科教、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置身于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之中,以培养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将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不良风气。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要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要模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直接目标和动力,把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在学术研究工作中要坚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不得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反对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
3、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要严以律己,依照学术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引用和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得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不得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反对以任何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
4、认真负责地参与学术评价,正确运用学术权力,公正地发表评审意见是评审专家的职责。
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和评奖等活动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坚持按章办事,不徇私情,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干扰。

㈦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学术团体

挂靠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学术团体有·: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地方学会) 理事长 陈道蓄 秘书长 杨献春 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吕 建 秘书长 陶先平 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陈道蓄 秘书长 陈贵海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周志华 秘书长 高阳 IEEE 计算机学会南京分会(IEEE Computer Society Nanjing Chapter) 主席 周志华 秘书长 高阳

㈧ 周志华的主要学术经历

1984~1988年天津大学读本科
1995~1998年天津大学读硕士
2002~2005年天津大学读博士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