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A. 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个人安全,兼顾公共安全”是对哪个阶段学生提出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
B. 中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曰
全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全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节日类型
安全教育
流行地区
中国
节日起源
政府规定
节日活动
安全教育
设立机构
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等
设定时间
1996年初
目录
1背景资料
2主要由来
3活动建议
4历年主题
5教育预防
6节日活动
7活动内容
1 背景资料
2 主要由来
3 活动建议
4 历年主题
5 教育预防
6 节日活动
7 活动内容
7.1 小资料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背景资料折叠编辑本段
1、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的来历
为增强“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针对性,真正收到实效,国家教委与有关部委协商,每年确定一个“安全教育日”主题。199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题为“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2、我国对中小学生安全工作非常重视
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几年来,教于部门始终没有放松过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多次下发文件,还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对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由来折叠编辑本段
开展“注意安全,健康成长”法制教育
中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创立于1996年,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是有关部门在1996年确定的。当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1996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工作,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观看交通事故案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组织交通安全训练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坚持和完善小学生放学路队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各种制度。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教育。教育广大师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活动建议折叠编辑本段
1、活动要津贴学生的生活事迹,通过活动使学生不仅受到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2、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前搜集资料、参观访问等,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
3、要以具体实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只谈大道理,如果实例来自学生的真实体验或身边发生的事最好
历年主题折叠编辑本段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会议
中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自1996年起,“安全教育日”主题分别是:19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
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
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2001年:“校园安全”
20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20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04年:“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2005年:“增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06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2007年:“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2008年:“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2009年:“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和谐校园”。
2010年“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教育预防折叠编辑本段
各地学校举行中、小学生消费安全知识
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研究部门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安全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现在,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关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有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可以避免。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应当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并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
据调查,涉及学校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达20多种,包括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这些都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调查结果还表明,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51.44%),公共场所(36.32%),自然环境(10.44%),家里(1.8%),其中学校是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调查分析认为,学生在校受到伤害事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校防范意识不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设施条件差造成的,也有由于学生自身行为不当造成的。
教科院教育法制专家王悦群说,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把安全教育列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节日活动折叠编辑本段
消防官兵在讲解
2008年3月29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素质,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黔南消防支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消防宣传“七进”工作,及时制定《黔南州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要求全州消防部队根据全州各中小学校当前消防安全形势,认真研究、周密部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以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自防自救能力。
一是提高认识,周密部署此次活动。支队对“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高度重视,结合消防宣传“七进”工作,把抓好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站在贯彻落实国务院15号文件精神的高度上来,积极与公安、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真正把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到此次“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中。
二是多措并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期间,各级消防机构将与教育部门联手,共同组织开展以“迎奥运,促和谐,共创消防平安校园”为主题的消防知识讲座、灭火疏散演练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广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系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加大消防队站的开放力度,组织中小学校参观消防站和教育基地,让学生与消防器材装备零距离接触,同时通过观看火灾案例图板、宣传画、观看中队灭火演练等途径,真正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防火知识、灭火技能和火场逃生方法,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三是突出重点,宣传与检查同步实施。支队将积极协调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联手在深入学校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各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的安全疏散条件、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和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疏散预案等情况,同时,联合各派出所认真开展对校园周边营业性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要坚决予以处理。
四是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建立校园消防安全长效机制。支队将以此次“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为契机,把三月作为学校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月”,督促学校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消除火灾隐患。同时严格按照公安部“八条措施”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及其周边消防安全状况登记跟踪信息,并指导学校建立完善内部消防保卫工作责任制度并落实,不断夯实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基础,建立校园消防安全长效机制。
活动内容折叠编辑本段
开展自防自救课程
各市区(开发区)教育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直各学校:2008年3月31日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根据省教育厅和教育局2008年工作安排,为开展好此活动并做好2008年全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展好“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
二、开设好中小学安全教育地方课程。
三、继续深入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四、做好平时和假期学生安全教育。
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其他专题安全教育活动。
小资料折叠
1、骑车安全
骑车外出的同学,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通过路口时要严守信号,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不要绕过信号行驶;不要骑车逆行;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骑车;不攀扶其他车辆;不在便道上骑车。在横穿4条以上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
2、行路安全
绿灯亮了才可以过马路,这时要注意转弯的汽车。
过马路时如亮起红灯,不要抢行,站在安全区等绿灯亮了再走。
万不能为图方便翻越交通隔离设施。
盲道是为盲人设计并供他们使用的,要帮助、照顾残疾人,不要占用盲道。
C.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介绍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正文
D.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4)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相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毒品诱惑。
(6)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E. 我国中小学的安全教育日是几月几日
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
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上呼吁,关爱生命,必须齐抓共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进一步密切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家庭、社区的合作,开拓进取,
形成多部门配合联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努力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生活、幸福学习、平安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F.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
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公共安全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G. 中小学安全教育法规什么时候实行
中小学安全教育法规2006年9月1日实行。
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现予发布,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H. 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个人安全兼顾公共安全是对哪个阶段学生的要求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