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心理辅导
Ⅰ 新冠救治若忽视心理健康将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那就可以说他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了,表现在他的言行和举止上,人们会觉得这个人很怪,不合群,这足以说明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影响都多大。
一.心理压力大,精神负担重。心理不健康的人,说明这个人的心理压力大,精神负担重。今年因为病毒的传染性强,造成个人因为一些普通的感冒而怀疑自己感染了病毒,担心会因为自己的原因,传染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这给个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当心理不健康的人达到一定数量时,那这个社会也就不正常了,这会打乱我们的日常生活秩序,社会也会出现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所以对心理不健康的人要特别重视。忽视心理健康的治疗,只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Ⅱ 钟南山呼吁新冠救治要更重视心理健康是怎么回事
8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目前对国内新冠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还有待加强。谈到下一阶段个人健康防护措施时,钟南山称上半年40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全部降低,这表明,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到这三点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率。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8月21日0—24时,31个省区市新增确诊病例22例(上海13例,河北3例,山东3例,陕西2例,福建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至此,31省区市连续6天无本土新增病例,北京连续1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2)新冠心理辅导扩展阅读:
新冠大流行结束时间 世卫:希望两年之内
同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表示,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持续了约两年时间。当前世界联系更加紧密,病毒传播迅速,但我们也拥有更多知识和手段遏制病毒。希望我们能在两年之内结束新冠大流行,关键是要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团结协作,充分利用包括疫苗在内的抗疫工具。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八万个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大部分变异不会影响病毒的传染性和严重性。世卫组织已成立专门工作组,确认不同的变异,并研究其可能对病毒行为产生的影响。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疫情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今晨8时27分,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2285万例,达22858342例;累计死亡病例近80万例,达797248例。
Ⅲ 针对新冠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该怎么进行
针对新冠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应该交由专业的心理医生,引导他们心中的困惑,然后安抚他们的情绪!
Ⅳ 新冠疫情期间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建议
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受到疫情影响,青少年可能出现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和家庭应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疫情影响下,青少年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
情绪问题
恐慌焦虑:面对疫情肆虐的新闻十分担忧、害怕,过分担心自己及家人身体状况,一旦身体出现不舒服就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担心延期开学、网络教学可能影响正常学业甚至导致毕业延期、就业推迟;白天过于紧张,无心学习,晚上又会觉得虚度时光,产生负罪体验。
抑郁绝望:因为疫情而感到人生无常,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一切失去兴趣;因为武汉或湖北户籍可能受到歧视,伤心难过;自己或家人已有明显症状,但无法及时就医而痛苦绝望,或者已经就医但担心无法治愈而绝望崩溃。
歧视心理:将武汉或者湖北等同于病毒,对武汉人或湖北人极为歧视,肆意调侃甚至恶意谩骂。
行为问题
长期居家生活,无法进行线下社交活动,容易导致青少年孤僻疏离或是过于沉迷线上社交;过分依赖电子媒介获取疫情信息,过分沉迷于网络视频或是过分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影响睡眠。
家庭问题
长期居家生活,由于观念、作息和行为上的差异,青少年与父母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二、建立政府、专家、机构、大中小学和家庭“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维护机制
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专家为引领,以社会专业机构为辅助,以家庭亲子教养为支持”的“五位一体”心理援助体系。
在政府支持和专家指导下,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充分发挥专业的引导作用,指导和帮助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具体工作。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研人员及心理健康专家通力合作,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判,对学校心理老师提供专业的培训与督导、咨询和建议,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家庭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应激反应的“第一战场”,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协助作用,与家长共同指导儿童、青少年掌握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
三、大、中、小学要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课
引导学生对病毒的暴发、传播、预防形成科学的认识。通过权威平台、权威媒体获取疫情消息,对于非官方渠道的各类信息理性批判,不轻信、不传播,切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引导学生对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社会秩序树立坚定的信心。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各类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应对措施。只要我们增强防范意识、遵守防控措施,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同地区青少年受疫情影响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有所不同,学校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情况,对受到疫情直接影响最为严重的青少年群体给予特殊的关怀。
四、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充分利用不同的平台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援助服务。
结合已有的在线疫情心理援助课程,教会学生简单的情绪调节方式,以应对恐慌、焦虑和无助等负性情绪,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援助。
充分发挥“健康中国”“12320”以及其他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的作用,对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无法帮助的、需要更专业帮助的学生进行转介。
必要时利用已有网络直播平台,以网络教学的形式对学生开展远程心理健康指导。
五、重视心理辅导中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心理辅导工作需要由具有专业背景、专业资质的机构和教师来做,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应该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培训,组织专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督导。
在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时应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要求和伦理规范,不能把所有学生都视作有问题的学生,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咨询方法和干预策略。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要在能力范围内提供恰当的帮助,对于无法处理的个案应尽早转介至专业机构,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帮助。
Ⅳ 新冠救治为何要重视心理健康呢
因为得了新冠肺炎的人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很容易出现恐慌的情绪,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Ⅵ 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回家后需要心理疏导吗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以后,是否需要做心理辅导呢?这个问题是肯定的,一定要做心理辅导。人类面对未知的恐惧时,会产生各种内心的担忧和幻想。即使这次疫情过后,康复者的心理也会留下阴影,可能会非常敏感。比如说,一个正常的感冒咳嗽,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又被传染了等等。所以,家人给予陪伴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1、身体康复了,心理可能留下了阴影
新冠肺炎患者在被传染后,就需要进行隔离治疗。这个过程中,亲人不陪伴在身边,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是无法想象的。尤其是面对疫情没有百分百能够康复的现状,患者的思维是不受约束的。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有患者要逃离医院,或者不愿意进入医院治疗。内心就是太大的压力或者恐惧,才让他们无法面对。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其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过,“对于忍受苦难的意义,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之意义。那时重要的是能够见证人类潜能之极致,能够将个人的灾难转化为战胜苦难的胜利,将个人的厄运转化为人类之成就。”。
Ⅶ 如何看待钟南山呼吁新冠救治重视心理健康呢
最近,钟南山院士呼吁新冠的救治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健康,一时之间引发网友热议。我觉得钟南山院士的这个呼吁是非常正确的,第一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愈也有一定的益处,第二很多时候有些病人因为心态崩溃而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因此综合以上两点来看,医护人员们除了给病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方案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控制得好,那么这就会加快患者们的治愈,反之则会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困难。
其实除了疾病的救治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应该重视起这个问题,每年因为抑郁症去世的人有很多,为了减少这些鲜活生命的离开,我们必须关注起身边人的心理状况。
Ⅷ 钟南山为什么会呼吁新冠救治要更重视心理健康
因为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只有正常健康的心理,才能够做正确的事,不危及个人与社会。
Ⅸ 钟南山对新冠救治重视心理健康都说了什么
钟南山院士说了,我国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做的不错,但是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重视还不够。
从19年12月份开始到现在8月中旬,中国人民做出了很多努力和牺牲。医护工作者像战士一样走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分昼夜地超负荷工作,承担着感染病毒的风险,对社区公民进行排查和治疗。在一些疫情重灾区,民众遵守严格的社区管理制度,把自己限制在家里,限制在隔离点,牺牲正常的生活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受新冠病毒侵害,也为社区防疫尽一份力。高校的大学生们,有的不能上课,待在家里一天8个小时坐在电脑前观看网课,完成自己的学业,有的在三四月份返校,在校隔离不能外出,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新冠疫情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是肉眼可见的,每一个人为之付出了不同的代价,与此同时带来的是不同的伤痛。
钟南山院士从不忘自己医生的本分,从早期的采访和访谈中可以看到,钟院士是一位医德医术都很高明高超的老先生,他对患者身体心理的重视是贯穿始终的,他坚持要刻不容缓地对抗慢性病,确定预防的重要性,对待患者像对待朋友,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一直是钟院士从医的良好习惯,即便是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问题,在钟院士那也不是问题。后来我们有心也能留意到,钟院士在疫情期间的新闻发布会,医护学习讲座以及采访过程中,都时常提到患者的身心状态,总是以患者的视角看待问题。这也是钟南山院士对心理健康如此重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