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导师王慕青简介
⑴ 男朋友有良性肝血管瘤,母亲又是肝癌去世,他又没钱,但他对我很好,家里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怎么办
肝血管瘤和肝癌完全是两个概念。肝血管瘤是属于血管畸形,不算啥。很多人都有,小的肝血管瘤基本是无害的,并且生长十分的缓慢,就算是长大了手术或者是微创切除就可以,算小手术。你家人不理解的话,你可以把检查结果给你父母看。
⑵ 朱德对他的老师非常( )
朱德对他的老师非常(敬重 )
⑶ 婴儿血管瘤吃母乳,母亲饮食应注意什么
大多数血管瘤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根据病变发展的过程分为增殖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这一典型特点是其区分脉管畸形的重要依据。虽然大多数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增生与消退速度并不相同。
增殖期血管瘤最初的表现常为苍白色斑,随后即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其周边绕以晕状发白区。婴幼儿在出生后1年内表现出2个典型的快速增长期,第1个快速增长期在出生后4~6周,第2个在4~5个月。血管瘤在这2个时期快速增长,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触痛、溃烂、出血等。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和病变所处的时期。较表浅的增殖期血管瘤常表现为鲜红色的斑或结节状病损,较深在的病变表面为青紫色或无颜色变化。
消退期通常在出生后的1年末(12~14个月),瘤体生长速度减慢。病变从增殖期到消退期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消退期的前兆是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质地变软。皮肤或皮下的血管瘤进入消退期后,瘤体色泽由鲜红色向暗灰色转变,瘤体逐渐消退缩小。一般认为5岁以内的自然消退率为50%~60%,7岁以内为75%,9岁以内可达90%以上。多数病例经过2~5年的消退期。
⑷ 麻烦知道的人告诉一下我关于朱德母亲的几个故事,我们老师要我们上交。~
写别人的老妈,不如多写写自己的老妈。哪个老妈教导自己儿子都比别人强。
⑸ 请广大群众看看对自己80几岁的母亲不管死活的人,还有资格做老师吗
年12月1日,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今丁家)一个佃农家里,孕育他的是一位平凡得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农家妇女——钟氏。20世纪50年代成长的青年人,都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过撰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延安为一个没有名字的母亲开追悼会
年2月15日,劳累了一生的母亲钟氏仙逝,享年86岁。由于战争期间的邮路受阻,这个噩耗传到延安已是早春三月了。老家来信说,钟老太太病逝,死得突然,十分安详,没有痛苦。虽然说得如此轻松,但仍令悲伤不已。他一个人坐在炕头默默地吸烟,眼泪在他刚毅的脸上流淌。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哀思,他一个多月没有刮胡子。他还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悼文《回忆我的母亲》。他说:“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母亲逝世的消息传到延安,从领导人到广大众都为钟老太太崇高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所感动。经主席同意,四月份机关在杨家岭大礼堂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的挽联上写道:“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兴”;同志写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周恩来等同志合挽:“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葆好家风”。负责妇女工作的蔡畅同志在追悼会上讲了话,召解放区的妇女们向钟太夫人学习,学习她终身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的高尚美德。
钟老太太生于年,祖上是漂泊四方的艺人,到父辈时才定居四川省仪陇县。她嫁给父亲朱世林的时候,朱家的生活也很艰难,住的是被地主废弃的破仓库,以租佃地主的土地耕种为生。钟氏进了朱家的大门,在不停地劳作的同时,不停地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她是用毕生最无私、最刻骨铭心的爱,浇灌着儿女岁月而枯竭自己生命的母亲!
钟氏生育时,才28岁,却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当时,朱家三世同堂,十几口人居住在地主丁邱川废弃的一幢破仓屋里,光线昏暗。的姐姐15岁时就出嫁了。大哥代历比他大四岁,二哥代凤比他大两岁。也按朱家自己这一辈份以代字排名,取名为代珍。作为母亲,钟氏对家庭子女的情感是自发而平凡的。她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做好一家人的饭,然后到地里干活,种田、种菜、挑粪等,样样都少不了。回到家后,又要挑水、做饭、喂猪、养蚕,晚上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线,一直到深夜。由于钟氏的勤劳、聪慧,一家人的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下去。钟氏亲手纺出的线,请人织成布,染上颜色。这种家织布有铜钱那么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老二、老三接着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钟氏就是这样终日忙碌着。过多的生育,繁重的劳动,缺衣少食的生活,使这位年轻的母亲过早地露出苍老、憔悴。额头上、眼角边的皱纹记录着她的沧桑岁月。后来在向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谈起母亲时说:“她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伏显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成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慧,充满了忧愁。”
说:“没有尽到孝心,让母亲受了苦。”
的童年生活是极其悲苦的。父亲朱世林有四个儿子,由于生活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压抑,有时抽点旱烟、喝点酒,性情暴躁,使从懂事的时候起就很惧怕他。母亲钟氏,性情温顺,为人贤惠,虽然不识字,却明达事理。在的心目中,他最崇敬的亲人就是自己的生母。他常对康克清说:“要问我这一生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没有尽到孝心,让母亲受了苦。” 在旧中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农民,而农民中最苦的又要数农妇。她们除了劳动、生儿育女,没有任何个利。在回忆母亲的文章中写道:“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8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8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年,在滇军(后改为靖)担任旅间,曾经接全家二十几口人到泸州居住。但是,由于父母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与世长辞,孤单的母亲回家继续劳动。
年,在延安收到侄儿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85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外甥的家信也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过了一年,钟老太太就一声不响地走了。她临终的前几分钟还在锅台做饭,突然觉得不舒服,倒下身就再没有起来。
中国有句名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由于肩负着民族的重任,也由于战争环境,没有时间侍奉老母,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年11月,当一位意大利记者问:“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毫不犹豫地说:“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但是,他母亲对他毫无怨言,她支持儿子的事业,并不冀求儿子给家里什么资助。当他得知自己的儿子担任了八路军总司令时,仍不辍劳作,自食其力,她惟一的所求是在余生能见上儿子一面。 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四川闹灾荒,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从来延安投奔革命的老乡那里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挂念家乡年迈的老母。身为八路军总司令,每月只有五块大洋的薪水,就只好求助往日的同乡挚友。他在前线的山西洪洞县,悄悄地给在四川泸州的好友戴与岭写信求助。信是这样写的:
与岭老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杨、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是如此。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望你收到复我。
此候 近安
11月29日于晋洪洞战地
戴与岭接信后,当即筹足了元,送到的家里。这封信现藏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满纸质朴的语言,体现了革命者无私无畏的坦荡胸怀和廉洁清正的高贵品质,也深蕴着牵挂热爱母亲的情深。
母亲留给的宝贵财富
母亲教给勤劳的习惯和生产的知识。20世纪50年代,不少国家翻译出版了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写的《伟大的道路》一书。在这部著作里,向她介绍自己为中国谋求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他说:“我从小就是饿肚子长大的,因此,后来搞革命时,我就不大怕饿,好像根本不知道饿。讲起干活,也是一样。我从小到大都干活,所以后来做体力劳动时,我从来不觉得面子难看。走路也是一样。成年以后,虽然有时有马骑,可是一生之中差不多都是走路,经常几个月、几年长距离行军,同我所指挥的战士们一起走来走去。”井冈山时期,“的扁担”的故事广为传颂;延安时期,推行“南泥湾政策”,召军垦屯田;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在前屋后开荒种植蔬菜杂粮……从中看出,走上革命道路后,不管地位怎么变化,热爱劳动勤劳俭朴的习惯从未改变。这源于他母亲的榜样。
母亲教给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同志在回忆母亲时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孩子越多,母亲越苦。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农村妇女。随着弟弟的降生,就失去了吃奶的资格。由于母亲的大半时间忙于家务和种田,便无暇照料孩子们。幼年的,很少能在母亲的怀中和手臂上甜甜蜜蜜地睡上一觉,几乎是“野着”长大的。除了吃、穿、住以外,事事都要靠自己。整天在土里滚,泥里爬。就这样,在大自然的沐浴下,他竟然没有得过什么病。他回忆说:“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不少灾民外出逃荒。他们经过村子时,挨户乞讨。钟氏怀着对劳苦农民的同情——朴素的阶级意识,拿不出可以救济的粮食,就煮一锅瓜菜糊糊,让送去。类似这样的事例,从小耳濡目染,使他也常常帮助年迈体弱的老人割草喂牛,帮助力气不强的伙伴把柴草背回家。
有一年除夕,朱家老小围坐在火盆旁话家常,共同盼着明年有个好收成,盼着全家平安,六畜兴旺、万事如意。哪知地主丁阎王的管家提着灯笼,带着打手闯进了朱家大门,恶狠狠地说:“你们姓朱的全家都在这里,好好听着,我丁家老爷传话,你们欠的租债一定要还清!你家租的田全部收回,已另外招客了。限你们明天就搬出丁家!”当晚,朱家被迫分家。祖父母带着大伯等回大,的父母带着的哥哥、弟弟、妹妹去陈家佃种新田。几十年后,回忆说:“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投身革命以后,继承和发扬了母亲不畏艰难、反抗的优良传统精神。当自己的儿孙们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用浅显的语言教育他们立志做一个普通劳动者,树立全心全意为服务的思想。当儿孙们渐渐长大了,他又教育他们:“对工作不要挑挑拣拣,干什么都是为服务。”“不管干什么都要安心自己的工作。干哪一行,就把那一行搞好。”
母亲支持走上革命道路。一生,经历了三种不同时代的生活,即满清封建专制主义、辛亥革命后的中华、党领导下的共和国。
据自我介绍,在为寻找新的生活、追求真理而斗争的漫长岁月中,母亲还是十分赞同自己的所作所为。他说:“光绪三十四年()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交往的密切,的视野也逐渐扩大了。“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30亩地独力支撑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十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⑹ 王医生你好,我母亲有过一次脑出血,出院以后经常眩晕,现在还有时手麻,嘴麻的症状请问医生这是怎么回事
问题分析:
你好,头晕的原因很多,休息不好,精神紧张,也容易引起头晕.还有其他如:颅脑疾病,心血管疾病,美尼尔氏综合症(五官科s-耳)等
意见建议:
建议,做颈椎,头颅ct,颈动脉彩超,头颅tcd等检查,明确诊断,相应治疗.同时可以找中医大夫中药汤药调治d
⑺ 最新版的游戏王xg游戏是什么
什么是xg啊……nds上最新的是游戏王2011,卡片力量出到了6。3ds上有游戏王2012
⑻ 怎么写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老师让写,真急呀!!!!!!!!快一点。!!!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教会我们为人处事;感恩老师,是他们教我们知识
,传授我们道理,感恩朋友,是他们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别人都说我跟我父亲长得很像,一样的脸型,一样的笑容,还有一样的卷发,种种的类似,以致于别人见了我从不问我的姓名,总会说:“你是XXX的女儿吧!”我默笑一声,抬起我的手,仔细的端详,是的,只有这双手,才是母亲给予的。母亲的手几乎和我的一模一样,似乎中间存有什么内涵一样,不过,母亲的手比我的手白些,也苍老些,从她修长的指尖,我看见了母亲那饱满的年华,也看见了母亲艰苦生活的一面.。
以前,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对爸爸妈妈的关爱都视而不见
有一天,我看了一个故事,受到了很深的触动,故事的名字叫:《妈妈,我找了你好久》: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9岁的孤儿德比在孤儿院长大。因为从小没见过母亲,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他就努力去帮助别人,每帮助一个人,就请求他去帮助另外十个人。他想以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自己的母亲也受到别人的帮助。他对母亲的这份深沉的爱感动了整个德国,人们掀起了“十件好事”行动,德比成了德国的小名人。然而不幸的是,德比却遇刺身亡。在他弥留之际,无数的德国妇女要假扮德比的母亲来完成他见到自己妈妈的心愿,最后,德比是拉着“母亲”的手、在“母亲”的怀抱中安然离开这个世界的。
母亲,多么让天下儿女敬仰的字眼;母爱,多么像哺育我们成长的宁静港湾。 母爱是纯洁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只知道给予而不企求回报的。
人世间的儿女们,望着两鬓斑白的母亲,哪一个不辛酸至极呢?
朋友,是你们给了我快乐、信心、勇气,是你们在让我学会了将痛苦缩水,如何让自己快乐,感谢你们。
生活付予我们这么多精彩,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⑼ 朱德的母亲简介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今丁家)一个佃农家里,孕育他的是一位平凡得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农家妇女——钟氏。20世纪50年代成长的青年人,都在中学语文课本上读过朱德撰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944年2月15日,劳累了一生的朱德母亲钟氏仙逝,享年86岁。
钟老太太生于1858年,祖上是漂泊四方的艺人,到父辈时才定居四川省仪陇县。她嫁给朱德父亲朱世林的时候,朱家的生活也很艰难,住的是被地主废弃的破仓库,以租佃地主的土地耕种为生。钟氏进了朱家的大门,在不停地劳作的同时,不停地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她是用毕生最无私、最刻骨铭心的爱,浇灌着儿女岁月而枯竭自己生命的母亲!
钟氏生育朱德时,才28岁,却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当时,朱家三世同堂,十几口人居住在地主丁邱川废弃的一幢破仓屋里,光线昏暗。朱德的姐姐15岁时就出嫁了。大哥代历比他大四岁,二哥代凤比他大两岁。朱德也按朱家自己这一辈份以代字排名,取名为代珍。作为母亲,钟氏对家庭子女的情感是自发而平凡的。她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做好一家人的饭,然后到地里干活,种田、种菜、挑粪等,样样都少不了。回到家后,又要挑水、做饭、喂猪、养蚕,晚上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线,一直到深夜。由于钟氏的勤劳、聪慧,一家人的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下去。钟氏亲手纺出的线,请人织成布,染上颜色。这种家织布有铜钱那么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老二、老三接着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钟氏就是这样终日忙碌着。过多的生育,繁重的劳动,缺衣少食的生活,使这位年轻的母亲过早地露出苍老、憔悴。额头上、眼角边的皱纹记录着她的沧桑岁月。朱德后来在向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谈起母亲时说:“她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伏显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成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慧,充满了忧愁。”
朱德说:“没有尽到孝心,让母亲受了苦。”
朱德的童年生活是极其悲苦的。父亲朱世林有四个儿子,由于生活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压抑,有时抽点旱烟、喝点酒,性情暴躁,使朱德从懂事的时候起就很惧怕他。母亲钟氏,性情温顺,为人贤惠,虽然不识字,却明达事理。在朱德的心目中,他最崇敬的亲人就是自己的生母。他常对康克清说:“要问我这一生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没有尽到孝心,让母亲受了苦。” 在旧中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农民,而农民中最苦的又要数农妇。她们除了劳动、生儿育女,没有任何个人权利。朱德在回忆母亲的文章中写道:“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8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8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1919年,朱德在滇军(后改为靖国军)担任旅长期间,曾经接全家二十几口人到泸州居住。但是,由于父母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与世长辞,孤单的母亲回家继续劳动。
1943年,朱德在延安收到侄儿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85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外甥的家信也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过了一年,钟老太太就一声不响地走了。她临终的前几分钟还在锅台做饭,突然觉得不舒服,倒下身就再没有起来。
中国有句名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由于肩负着民族的重任,也由于战争环境,朱德没有时间侍奉老母,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1966年11月,当一位意大利记者问朱德:“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毫不犹豫地说:“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但是,他母亲对他毫无怨言,她支持儿子的事业,并不冀求儿子给家里什么资助。当他得知自己的儿子担任了八路军总司令时,仍不辍劳作,自食其力,她惟一的所求是在余生能见上儿子一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四川闹灾荒,赤地千里,哀鸿遍野。朱德从来延安投奔革命的老乡那里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挂念家乡年迈的老母。身为八路军总司令,每月只有五块大洋的薪水,就只好求助往日的同乡挚友。他在抗日前线的山西洪洞县,悄悄地给在四川泸州的好友戴与岭写信求助。信是这样写的:
与岭老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杨、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是如此。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望你收到复我。
此候 近安
朱德
11月29日于晋洪洞战地
戴与岭接信后,当即筹足了200元,送到朱德的家里。这封信现藏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满纸质朴的语言,体现了革命者无私无畏的坦荡胸怀和廉洁清正的高贵品质,也深蕴着朱德牵挂热爱母亲的情深。
母亲留给朱德的宝贵财富
母亲教给朱德勤劳的习惯和生产的知识。20世纪50年代,不少国家翻译出版了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写的《伟大的道路》一书。在这部著作里,朱德向她介绍自己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他说:“我从小就是饿肚子长大的,因此,后来搞革命时,我就不大怕饿,好像根本不知道饿。讲起干活,也是一样。我从小到大都干活,所以后来做体力劳动时,我从来不觉得面子难看。走路也是一样。成年以后,虽然有时有马骑,可是一生之中差不多都是走路,经常几个月、几年长距离行军,同我所指挥的战士们一起走来走去。”井冈山时期,“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广为传颂;延安时期,朱德推行“南泥湾政策”,号召军垦屯田;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朱德在中南海房前屋后开荒种植蔬菜杂粮……从中看出,朱德走上革命道路后,不管地位怎么变化,热爱劳动勤劳俭朴的习惯从未改变。这源于他母亲的榜样。
母亲教给朱德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朱德同志在回忆母亲时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孩子越多,母亲越苦。朱德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农村妇女。随着弟弟的降生,朱德就失去了吃奶的资格。由于母亲的大半时间忙于家务和种田,便无暇照料孩子们。幼年的朱德,很少能在母亲的怀中和手臂上甜甜蜜蜜地睡上一觉,几乎是“野着”长大的。除了吃、穿、住以外,事事都要靠自己。整天在土里滚,泥里爬。就这样,在大自然的沐浴下,他竟然没有得过什么病。他回忆说:“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不少灾民外出逃荒。他们经过村子时,挨户乞讨。钟氏怀着对劳苦农民的同情——朴素的阶级意识,拿不出可以救济的粮食,就煮一锅瓜菜糊糊,让朱德送去。类似这样的事例,朱德从小耳濡目染,使他也常常帮助年迈体弱的老人割草喂牛,帮助力气不强的伙伴把柴草背回家。
有一年除夕,朱家老小围坐在火盆旁话家常,共同盼着明年有个好收成,盼着全家平安,六畜兴旺、万事如意。哪知地主丁阎王的管家提着灯笼,带着打手闯进了朱家大门,恶狠狠地说:“你们姓朱的全家都在这里,好好听着,我丁家老爷传话,你们欠的租债一定要还清!你家租的田全部收回,已另外招客了。限你们明天就搬出丁家!”当晚,朱家被迫分家。祖父母带着大伯等回大,朱德的父母带着朱德的哥哥、弟弟、妹妹去陈家佃种新田。几十年后,朱德回忆说:“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朱德投身革命以后,继承和发扬了母亲不畏艰难、反抗强暴的优良传统精神。当自己的儿孙们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用浅显的语言教育他们立志做一个普通劳动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儿孙们渐渐长大了,他又教育他们:“对工作不要挑挑拣拣,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不管干什么都要安心自己的工作。干哪一行,就把那一行搞好。”
母亲支持朱德走上革命道路。朱德一生,经历了三种不同时代的生活,即满清封建专制主义、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
据朱德自我介绍,在为寻找新的生活、追求真理而斗争的漫长岁月中,母亲还是十分赞同自己的所作所为。他说:“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交往的密切,朱德的视野也逐渐扩大了。“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30亩地独力支撑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十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