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指导
1. 土壤学名词解释,求助!
蒙脱石:由颗粒极细的含水铝硅酸盐构成的层状矿物。
高岭石:长石和其他硅酸盐矿物天然蚀变的产物,是一种含水的铝硅酸盐。
伊利石:介于云母和高岭石及蒙脱石间的中间矿物,是一种富钾的硅酸盐云母类黏土矿物,因其最早发现于美国的伊利岛而得其名。
永久电荷:主要来自矿质胶体内的同晶置换,而不随环境pH而改变的电荷。
可变电荷:这种电荷的数量和性质,随着介质的PH值而改变,所以称它为可变电荷或PH因变电荷。
从网上搜集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满意的话记得给好评哦!
2. 跪求一位西南大学土壤学研究生师姐(兄)指导!!!!!
你想指导什么内容呢?我都可以帮你 解答
3. 土壤发生学和土壤诊断再分类原则和具体方法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分类是认识自然事物的重要途径。一般的分类是通过对自然界各种事物 进行整理,使复杂无序的事物系统化,从而达到认识和区分客观世界,并进 一步掌握客观世界的目的。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连续不断的自然体。土壤分类是为了了解与认识各 种土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应用于土壤调查制图。土壤分类也是进行 土壤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土壤,交流有关土壤科学研究成果及转移地方性土 壤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的依据。
土壤分类学是土壤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土壤学科上层建筑的范畴。 不同时期的土壤分类反映了当时土壤科学的发展水平。随着土壤科学的发 展,土壤分类也在迅速革新,因此评价土壤分类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随着 人类土壤知识的增长,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这种过程是“由现象 到本质”的过程。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史,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土壤分类。 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谈土壤分类。回顾历史,能启迪我们对土壤分类的思考, 发展和创造更加完善的土壤分类体系。在工作中,要避免妄自批评某一历史 时期的土壤分类;或者因循守旧,抱着现行的土壤分类体系不放,这两种思 想倾向都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就对土壤有一些认识。如中国夏朝的《禹贡》一书,
将全国土壤分为九州,又按肥力分为九级。以“地力”对土壤进行分类,以 便按地力确定赋税。“贡”是纳税的意思。周朝的《周礼》,以土地利用进 行土壤分类,目的也是为了定赋税。春秋时期《管子》中的《地圆篇》,以 草和土的关系分类,可以说它是朴素的生态学。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 谈的是土宜。以上这些均是原始的朴素的土壤分类,其特点是单纯地把土壤 与某一事物联系起来。若从现代的土壤分类观点看,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这样讲并非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恰好是实事求是。
4. 土壤学的研究方式
主要研究栖居于土壤中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与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环,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主要研究土壤供应矿质养分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实质及其指标,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主要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之家论坛,致力于土壤专业知识交流与招聘就业信息发布,为广大土壤专业人员提供专业交流场所
主要版块有土壤技术,农业资讯,农业技术,土壤学考研资料,课件传递,以及土壤学招聘信息等。 中国农业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农业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沈阳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沈阳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 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
5. 土壤学相关资料
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土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土壤学是界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环境科学也有密切的联系。除农业外,它又可服务于水利以及工业、矿业、医药卫生、交通和国防事业等。
土壤学的发展历史
土壤学的兴起和发展与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息息相关。16世纪以前,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观性质和农业生产经验为依据。如中国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中根据土壤颜色、土粒粗细和水文状况等进行的土壤分类,其后许多农学家有关多粪肥田和深耕细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论述,以及古罗马的加图所描述罗马境内的土壤类型等,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水平。
16~18世纪,现代土壤学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而开始孕育、萌芽。在西欧,许多学者为论证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假说。17世纪中叶,海耳蒙特根据他长达五年的柳枝土培试验结果,认为土壤除了供给植物水分以外,仅仅起着支撑物的作用。
17世纪末,伍德沃德将植物分别置于雨水、河水、污水及污水加腐殖土四种介质中生长,发现后两种介质中的植物生长较好,因而他认为细土是植物生长的“要素”,从而否定了海耳蒙特的观点。
18世纪末,泰伊尔提出“植物腐殖质营养”学说。认为除了水分以外,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能作为植物营养的物质。这一学说在西欧曾风行一时。这些假说,虽未能全面正确地指出土壤的本质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对于启发后人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土壤仍有裨益。
18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土壤学在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三大学派:农业化学派、农业地质学派、发生土壤学派。
1840年,李比希的《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问世,书中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矿质元素(无机盐类)是植物的主要营养物质,而土壤则是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给源。这是农业化学派的开端。
李比希指出,土壤中矿质养分的含量是有限的,必将随着耕种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减少,因此必须增施矿质肥料予以补充,否则土壤肥力水平将日趋衰竭,作物产量将逐渐下降。这个主张即著名的“归还学说”。它正确地指出了土壤对植物营养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田间试验、温室试验和实验室化学分析的兴起以及化肥工业的发展,并为土壤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19世纪后期,以德国的法鲁为代表的一些土壤学家用地质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研究土壤,因而也被称为农业地质学派。他们认为土壤是陆地的一个淋溶层;甚至认为土壤过去是岩石,而今正在重新形成岩石。尽管这个学派未能阐明土壤形成的实质,但是他们提出的土壤改良、耕作和施肥等主张,对土壤学的发展也有一定意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多库恰耶夫提出发生土壤学观点。认为土壤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陆地年龄(时间)等五种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其发生过程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地带规律性。他的学说得到各国土壤学家的公认,为现代土壤学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主要进行了某些土壤调查、制图和一般的分析试验。对中国的土壤资源、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布规律理化性质,以及土壤改良等也作了初步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壤科学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中国科学院和农业部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土壤和农业化学的有关专业。广大土壤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土壤的基本性质、发生分类、肥力特征进行的系统研究,以及对华南地区红壤和华北平原盐渍土等低产土壤进行的改良研究都取得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肥力概念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土壤学的分支及研究方法
土壤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
土壤物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气三相体系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内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动及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气的组成与交换,热的传导与转化,土壤固相的组成与排列,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电、磁性质等。
土壤化学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以及固液相之间的反应。内容包括土壤固体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及阳离子交换,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土壤生物学主要研究栖居于土壤中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与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环,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土壤供应矿质养分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实质及其指标,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主要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土壤调查、制图等。
土壤矿物学主要研究土壤矿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化学反应。内容包括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的数量、组成以及相互间的反应,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迁徙状况,粘粒与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矿物的形成与转变以及矿物鉴定等。
土壤管理学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生产的影响,内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护措施对土壤肥力、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学经历了近代15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野外调查法,即在野外(田间)通过对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利用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征。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特征以及进行土壤制图的最基本的传统方法之一。
实验室研究,即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和温室设施等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定,或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生物学试验(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拟试验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间选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区,对土壤的某种届性或过程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测定,以研究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土壤性质或肥力的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间生物试验法和排水采集器法。
土壤学的未来发展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当前土壤学的研究更趋向于重视保护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土壤和提高土壤生产力,以适应人口增长与耕地日益减少的矛盾。
在研究内容上,除继续深入进行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等基础研究外,更侧重于研究土壤中生物物质的循环和能量交换,以及重金届、化学制品(农药及化肥)和各种有机废弃物对土壤、作物、森林以至人类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在研究手段上,大型分析仪器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将使土壤分析的分辨力、精密度和分析速度进一步提高,并能为土壤学研究开辟新的领域;而土壤数据库和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则将使数据处理和某些模拟研究更为有效。
6. 求助: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土 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产生植物收获量)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水、肥、气、热)
3.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
4.人工肥力:在自然肥力的基础上,通过人为措施的影响(如翻耕、施肥、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形成的土壤肥力,也称经济肥力。
5.潜在肥力:在当季节中,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的这部分肥力。
6.土 壤 学:农林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科学,主要论述土壤和农林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土壤变肥变瘦的一般规律,以及土壤利用和改良的技术。
7.矿 物: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8.原生矿物:地壳深处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如长石云母)。
9.次生矿物:有原生矿物经过化学变化(如变质作用和风化作用)形成的矿物。
10.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
11.岩 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的组合形成的天然集合体。
12.岩 浆 岩:由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受地质作用的影响,上升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如灿石、原始岩石)。
13.沉 积 岩: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各种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先形成的沉积岩)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再次形成的岩石。
14.变 质 岩:原有的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性物质的作用,改变了原有的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
二.土壤的本质特征?肥力的四大因子?
答: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土壤具有肥力;肥力的四大因子是水、肥(营养物质)汽、热(环境)。
三.土壤组成如何?土壤学发展过程的三大学派?
答: 固体颗粒(38%)
固 相(50%)
土壤 有机物(12%)
气相(50%)
粒间空隙(50%)
液相(50%)
土壤学发展过程的三大学派:1.农业化学学派。(提出矿质营养学说)。2.农业地质学派(19世纪后半叶)。3.土壤发生学派(提出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四.岩石根据生成方式不同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五.岩浆岩的分类方式如何?(生成方式、化学成分)
答:按含二氧化硅的多少分为(1).酸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5%)。(2).中性盐(二氧化硅含量在52%——65%)。(3).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在45%——52%)。(4).超基性岩(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
由构造不同分为(1).块状构造(2).流纹构造(3).气孔构造(4).杏仁构造。
六.岩石矿物对土壤有何影响?
答:(1).影响土壤的质地;(2).影响土壤的酸碱性:(3).影响土壤中的化学组成。
七.分别举出常见的原生矿物以及次生矿物五六类.
答:原生矿物:长石类、角闪石和辉石、云母类、石英、磷灰石、橄榄石; 次生矿物:方解石,高岭石,蛇纹石。
八.举出几种常见的沉积岩及变质岩.
答: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灰岩.
7. 什么是土壤学
土壤学 英文名称:soil science
定义1: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学。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土壤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学。
应用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学总论(二级学科)
你可以参考网络http://ke..com/view/76809.htm
8. 土壤学综述
土壤学是广义的土壤科学.从土壤学的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可分为发生土壤学和农业土壤学两个方面.发生土壤学认为,土壤是地壳表层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在气候,生物,地形等环境条件和时间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体.主要研究土壤自然体发生,组成,形态,特征,演化,分类和分布规律.农业土壤学则主要研究土壤的物质组成,性质极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通过耕作施肥管理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等内容.土壤学是界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环境科学也有密切的联系。除农业外,它又可服务于水利以及工业、矿业、医药卫生、交通和国防事业等。 目录[隐藏] • 基础理论
• 发展简史
• 分支学科
• 研究方法
• 研究趋势
• 相关词条
• 参考资料
土壤学-基础理论
土壤是有生命的自然体。在每平方米的草原土壤里除了盘根错节的根系外,还有约1210万头土壤小动物,每克肥沃的农田土壤中除了(数以万计)根系及其脱落物外,还有25亿个细菌,40万个真菌,5万个藻类生物,3万个原生动物。因此,土壤是生物的乐园,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生物资源库。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见图00-04。土壤中大量的生物的存在,使土壤具有明显的呼吸作用,存在着旺盛的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
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低等生物的固氮作用使土壤具有了生长植物的肥力,而植物的生长促进了土壤的腐殖化过程和养分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肥力进一步发展,在茂盛的植被下,强烈的生物风化推动着母质向土壤的演化。
土壤又是生命的摇蓝。土壤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是生物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诞生与进化的温床。有证据表明,土壤巨大的表面及复杂的多孔多相体系,对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至关重要。如细菌与粘粒结合,可使细菌在极端严酷的条件存活,地球上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土壤(或母质)。现在人们已发现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着DNA质粒或片段在不同生物细胞间的迁移,可导致物种变异或进化。
土壤学就是研究土壤这个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可供植物生长的一种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质;与形成它的岩石和沉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它是一个动态生态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机械支撑、水分、养分和空气条件;支持大部分微生物群体的活动,来完成生命物质的循环;维持着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其中通过供给粮食、纤维、水、建筑材料、建设和废物处理用地,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通过滤掉有毒的化学物质和病原生物体,来保护地下水的水质,并提供了废弃物的循环场所和途径或使其无害化。
土壤学家认为:土壤同自然界中的其它物质一样,不仅是具有一定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实体,而且有着自己发生发展和长期演变的历史,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母质在生物等因素的参与下逐渐形成的,是自然界中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学-发展简史
相关书籍
土壤学的兴起和发展与近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息息相关。16世纪以前,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仅是以土壤的某些直观性质和农业生产经验为依据。如中国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中根据土壤颜色、土粒粗细和水文状况等进行的土壤分类,其后许多农学家有关多粪肥田和深耕细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论述,以及古罗马的加图所描述罗马境内的土壤类型等,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水平。16~18世纪,现代土壤学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而开始孕育、萌芽。在西欧,许多学者为论证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假说。17世纪中叶,海耳蒙特根据他进行达5年之久的柳枝土培试验结果,认为土壤除了供给植物水分以外,仅仅起着支撑物的作用。17世纪末,J.伍德沃德将植物分别置于雨水、河水、污水及污水加腐殖土 4种介质中生长,发现后两种介质中的植物生长较好,因而他认为细土是植物生长的“要素”,从而否定了海耳蒙特的观点。18世纪末,A.D.泰伊尔提出“植物腐殖质营养”学说。认为除了水分以外,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能作为植物营养的物质。这一学说在西欧曾风行一时。这些假说,虽未能全面正确地指出土壤的本质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对于启发后人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土壤仍有裨益。
土壤学
18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土壤学在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三大学派:①农业化学派。1840年,J.von李比希的《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问世,书中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矿质元素(无机盐类)是植物的主要营养物质,而土壤则是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给源。他并指出,土壤中矿质养分的含量是有限的,必将随着耕种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减少,因此必须增施矿质肥料予以补充,否则土壤肥力水平将日趋衰竭,作物产量将逐渐下降。这个主张即著名的“归还学说”。它正确地指出了土壤对植物营养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田间试验、温室试验和实验室化学分析的兴起以及化肥工业的发展,并为土壤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②农业地质学派。19世纪后期,以德国的F.A.法鲁为代表的一些土壤学家用地质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研究土壤。他们认为土壤是陆地的一个淋溶层;甚至认为土壤过去是岩石,而今正在重新形成岩石。尽管这个学派未能阐明土壤形成的实质,但是他们提出的土壤改良、耕作和施肥等主张,对土壤学的发展也有一定意义。③发生土壤学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Β.Β.多库恰耶夫提出发生土壤学观点。认为土壤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陆地年龄(时间)等 5种因子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其发生过程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地带规律性。他的学说得到各国土壤学家的公认,为现代土壤学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主要进行了某些土壤调查、制图和一般的分析、试验。对中国的土壤资源、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布规律、理化性质以及土壤改良等也作了初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土壤科学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中国科学院和农业部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土壤和农业化学的有关专业。广大土壤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土壤的基本性质、发生分类、肥力特征进行的系统研究,以及对华南地区红壤和华北平原盐渍土等低产土壤进行的改良研究都取得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肥力概念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土壤学-分支学科
土壤物理学
土壤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下述门类:
土壤物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气三相体系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内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动及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气的组成与交换,热的传导与转化,土壤固相的组成与排列,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电、磁性质等。
土壤化学: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以及固液相之间的反应。内容包括土壤固体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及阳离子交换,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土壤生物学:主要研究栖居于土壤中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与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环,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主要研究土壤供应矿质养分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实质及其指标,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主要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土壤调查、制图等。
土壤矿物学:主要研究土壤矿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化学反应。内容包括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的数量、组成以及相互间的反应,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迁徙状况,粘粒与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矿物的形成与转变以及矿物鉴定等。
土壤管理: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生产的影响,内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护措施对土壤肥力、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学-研究方法
户外研究土壤学
土壤学经历了近代15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下述。
野外调查法:即在野外(田间)通过对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利用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征。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特征以及进行土壤制图的最基本的传统方法之一。
实验室研究法:即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和温室设施等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定,或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生物学试验(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拟试验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间选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区,对土壤的某种属性或过程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测定,以研究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土壤性质或肥力的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间生物试验法和排水采集器法。
土壤学-研究趋势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当前土壤学的研究更趋向于重视保护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土壤和提高土壤生产力,以适应人口增长与耕地日益减少的矛盾。
在研究内容上,除继续深入进行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等基础研究外,更侧重于研究土壤中生物物质的循环和能量交换,以及重金属、化学制品(农药及化肥)和各种有机废弃物对土壤、作物、森林以至人类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措施。在研究手段上,大型分析仪器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将使土壤分析的分辨力、精密度和分析速度进一步提高,并能为土壤学研究开辟新的领域;而土壤数据库和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则将使数据处理和某些模拟研究更为有效。
9. 土壤学的研究方向
1. 土壤化学与肥力
2. 土壤资源遥感与信息系
3. 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调控
4. 土壤环境化学与污染环境修复
5. 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
6. 土壤生态学
7. 土壤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