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师指导 » 学术霸院士

学术霸院士

发布时间: 2021-03-25 00:30:44

㈠ 院士和博士哪个级别高

博士和院士不是抄一个系统的.博士是学位级别的,其中学位级别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博士是最高的学位.
院士是被评出来的,即使你的学历是本科照样可以当院士,院士是指某人如果给国家做出极大贡献,争得了极高的荣誉,经过很多轮的评比,最后才能成为院士的,包括科学院院士(一般在基础领域内做出极大贡献),工程院院士(一般在工程领域内作出极大贡献的),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的院士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大概1700人左右,院士是终身制,按现在的待遇他们一般是副部级,他们的工资收入很高.在我们国家把他们当国宝看待,很厉害的.
博士如果经过努力是可以被评上院士的,如果没评上的话,院士一定比博士名气大.如果在大学里的话,院士一般比博士厉害很多.

㈡ 为啥有的人学术成就高评不上院士

以前我们听到学者、教授就肃然起敬,听说院士更是咋舌。凭我肤浅而有限的知识认为,能够当上教授甚至院士的,一定是饱读诗书而且是学术水平特别高的人,不然何以能够当上教授,甚至是院士呢?小时候我听说,华罗庚虽然没有读什么大学,但通过自学,结果不但成为中国最高学府里的教授,而且凭着他的数学才华而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传说在苏联时期,当年苏联科学家要造什么卫星和飞船。苏联那些最著名的科学家为了计算飞船和卫星的轨迹的数据而伤透脑筋,正在无法可想时,突然有人想到华罗庚教授,于是斯大林出面请他。华教授凭着他的天才,仅用一个算盘,就将那些复杂的数据算出来了,令苏联的数学家瞠目结舌,最后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恕我孤陋寡闻,我只知道华罗庚是教授,却不知道他是不是院士。
可是,昨天我读报才知道,其实当中国院士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并不是某人的学术水平一流,就是院士。据《羊城晚报》(2008年3月20日)新闻《今早“杂交水稻之父”在广州就落选中科院士袁隆平:院士不是我的目的》报导。
内文说,十多年前袁隆平在一些科学家的推荐下参选中科院院士,结果落选了。据我所知,杂交水稻是袁隆平最早培育出来的,他的科学贡献不单是为了中国提高粮食产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世界粮食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信,你如果记得20世纪70年代前亩产是300斤,那么现在一般超千斤,你就可以想象他在解决国人盘中餐的功劳了。可是,就是一个对世界有如此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在竞选中科院院士时也会名落孙山,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可悲吗?回答:“是啊!”
然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是“历史误会”。
袁隆回答说:“十分幽默”。
我说:十分讽刺。一个人对科学的贡献是要经过世界检验的,而不是关门由谁定的。袁隆平教授在世界获得各项奖励,就有十四项之多,他能够当选上“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就足可以证明袁教授在国外的影响。试想,连美国这个世界上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尚且能够选他为外籍的院士,而中科院却将他拒之门外?难道你中科院的院士水平比美国科学院还高?是世界超一流?
于是,我同意袁教授的说法:在中科院的院士评选上“有门户之见,有些不正之风”。譬如一些地方评奖,其实是分奖。从主管的领导按级分下去……
哈哈!院士呢?也许是某某是谁的博士生?某某是谁的儿子?于是院士名额就满了。管你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
好在袁教授不计较,他说,院士不是我的目的,而是继续研究新杂交水稻,继续为世界人民解决无米之炊。
袁教授才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榜样!
大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礼!

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 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10月14日 10:21 本文摘自《中国周刊》2010年第9期 作者:李佳蔚 原题为:“幸福老头”袁隆平

核心提示:袁隆平1994年以前曾经三次申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均落选,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后,湖南省第四次推荐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最终当选。至今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却获得了拥有2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

他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更是一个80岁的健康、好胜、幸福的老头儿。
袁隆平在自己80岁生日之时收到了三件特别的礼物:总理的贺信,湖南卫视一台名为《为了大地的丰收》的专题晚会,还有一本沉甸甸的《袁隆平口述自传》。
“袁老师并不想这样大操大办。”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辛业芸博士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辛的另一个身份是袁隆平的秘书,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有14年。她足够了解袁隆平的脾气秉性:“他不爱张扬,他80岁生日,我们本来打算搞一个关于杂交水稻的学术研讨会就好了,结果国家领导都发来贺信了。”
辛业芸也是《袁隆平口述自传》的作者。她说,写作过程中并没有特别多专门的时间坐下来与袁隆平交流,因为平常的生活中了解得已经足够多了。更重要的是,她掌握一个原则:真实生动,不过度“美化”。
这符合袁隆平的愿望。袁隆平曾经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他的担忧:害怕别人把他写成一个典型的学术大师,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谈学术永远都是义正辞严。
显然,辛业芸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她的朋友头一天拿到书,挑灯夜读到凌晨三点,第二天兴冲冲地给她打电话:“关于袁老师的传记,你写的这本算是翘楚了,原来有的书把袁老师写得都太‘马列主义’了,又有很多夸张和杜撰,你的则是一个真实和鲜活的袁隆平。”
辛业芸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真实的记述”:“袁老师经常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幸福的老头,说的时候咧着嘴,笑得很开心。”
因此,在“杂交水稻之父”、“米神”、“当代神农”这些语境之外,我们重新梳理作为平常人的“幸福老头”袁隆平,并以此向他80岁的生日祝贺。

喜欢的东西就喜欢学。
9月17日,袁隆平带着杂交水稻中心的科研人员去隆回县的基地,看超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的高产公关示范。中午到一个酒店吃饭,一到那儿,袁隆平就对身边的人说:“这酒店改名字了,原来叫做圣彼得堡的,现在改成花瑶山庄了。”
吃饭的时候,袁隆平给辛业芸他们从圣彼得堡讲到列宁格勒,从列宁格勒又说到了立陶宛,然后再从立陶宛的篮球说到了最近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上的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篮球好啊,一个小小的波多黎各,就打赢了中国。”不过,辛业芸说:“这还不是重点,袁老师说波多黎各相当于中国的海南岛,是一个好的南繁基地,有一个美国的合作公司每年到波多黎各育种,就像我们去海南一样。波多黎各的纬度、面积、人口、天气、特产等等,他像竹筒倒豆子一般。”
辛业芸他们已经习惯了袁隆平“像电脑一样给他们讲文史地理”。他们也曾经疑惑袁隆平如何做到这一点,按照袁隆平自己的说法是“凡是喜欢的东西,就特别愿意学”。
袁隆平小时候的数学很糟糕,而化学地理和英文就特别好,区别就是一个兴趣。他说:“我不喜欢学数学,比如三角,让我头疼。我们同班的一个同学数学好得很,他不会游泳,我教他游泳,他帮我解题。结果他的游泳学会了,但我的数学依然故我。”现在袁隆平当年的这个同学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防科工委举行的游泳比赛中,还曾经获得过第一名。

袁隆平落选院士是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2010年10月14日 11:33 北京日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79条

近来读新闻一则:水稻之父袁隆平屡屡评不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据说是其方法没有创新;而美国那里近日授给他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那里可是拥有二十多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科学院!对此,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袁隆平当科学院院士够格,没当是个遗憾。
袁隆平未能当选中科院院士绝非偶然,是关于“创新”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机制出问题,受委屈的就不会仅仅袁隆平一个人,还会有其他的大袁隆平、中袁隆平、小袁隆平、微袁隆平,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受到类似的委屈,一次又一次地“遗憾”。如果我们看不清这一点,只拿此事当孤立现象对待,下次设法把袁隆平评为中科院院士了事,那就真的是太遗憾了。
人的聪明在于会举一反三,否则就太愚钝了。如果能从袁隆平落选院士之事中汲取教训,积极推进科研体制和评价机制的改革,类似的遗憾就会日渐减少。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那“遗憾”将会不幸地延续下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地出现。(嵇立群)

袁隆平落选院士,折射出当今中国的什么?
[精品原创][置顶][精华][推荐] 发表于:2008-03-15 10:48:34

袁隆平没有当选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对当今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落选,有人说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遗憾。“遗憾”二字,轻描淡写地将中国科学院遴选院士的弊病轻轻地化解于无形!也许当今的中国科研人员把头衔看得比任何都重要。前些年,院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无比崇高,那时候的院士也确实是顶级科学家中极为优秀的代表人物,虽然也有名实不符的,但毕竟是少数。然而,一旦荣誉带来超出荣誉的物质利益之时,纯粹便被肮脏玷污,殿堂就会充斥铜臭。 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的竞争中,有些人觉得任何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可悲的是科学容不得半点掺假,你欺骗了科学,科学也就欺骗了你自己。历史的遗憾往返重复,会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历史的潮流中随之东流,一去不再复返。所以,为了当选院士,不惜运用国家的资金去打开通路,是和科学背道而驰的。我国的院士制度,由于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导致科学界、工程界和周边阶层的失衡,例如,在人文、哲学、艺术、宗教等领域,没有和科学院士、工程院士相对应的荣誉称号,这些领域内大师级的专家便自觉矮了科学家一头。拿中医界来说,没有实验研究成果,根本不要想当什么院士,逼得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祛病保命、以人为本的医学专家,变成整天断小鼠脑袋的刽子手。正如有人所说,历史的遗憾使袁隆平没当上院士,历史的遗憾也使不少人当上了院士。
袁隆平没能当上院士,也许他没有时间去做别人的工作,也许是他不懂得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也许他对此不屑一故。总之,造成这样的遗憾事情,倒能给世人细细品味个中滋味,给后人一个借鉴,但有一点那是不能更改的,就是搞科学研究的人,如果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不遵守科学规则,则必然会被科学所遗弃。

袁隆平重提当年落选院士事件:当院士不是目的
2008-03-20 17:49: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邓琼、阙道华,实习生韦英哲报道:今早,应邀出席广东科协论坛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方回应有关他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话题。
两会期间,袁隆平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讨论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和公众将其视为“中国科学界的悲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此事是“历史误会”。身处“漩涡”中的袁老此次来到广州,在讲座之前专门抽出时间,首度就此事“开腔”。
袁隆平笑说,“历史误会”的说法十分幽默。“事情发生在十几年前,当时就有记者说我落选比人家当选更引起震动。”但袁老的态度十分轻松:“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哦,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袁隆平说,自己从来没有毛遂自荐参选院士,都是人家推荐的,“落选”以后也没有再参选过。他也认为,在两院院士的评选当中,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门户之见,有些不正之风,例如在同等条件下,中央单位的学者得票比地方上的高。“但是我不管这么多,我只管自己搞研究。我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是人家推选的,我的目的不在于院士不院士。我是搞超级杂交水稻的,我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出新成果,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袁院士还说,“现在国际上给我的奖励是14个,在农业科学领域可能是最多了吧。但是我并不以此为骄傲,特别是不能翘尾巴,还要夹着尾巴做人啊,哈哈!”
广东科协论坛是省科协主办的科学技术专题报告会或讨论会,迄今已举办19期。袁隆平此次演讲的主题为《超级杂交水稻与粮食安全》。

㈢ 得诺贝尔奖还不能当院士,中国院士都是王八蛋吗

你可能对中科院院士的地位有误解,不是有大的贡献了就能当院士的啊!
很多人都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做出了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但是他们并没有极高的学术成就。我们更看重具有革命性的学术成果。因为一个好的学术成果,可能重新定义了这个领域的基本问题,可能革命性地提出了全新的基本方法,可能直接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更重要的,能保证后来的人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前进,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成果。这样才够得上院士的称号。
很明显,屠呦呦的贡献是偶然的,青蒿素治了疟疾,然后呢?她的方法是新的领域吗?能够推广吗?显然不能,还是要依靠基础生物学、医学、化学的发展去找到更多的药物。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珍贵的古代墓葬遗迹都是施工队的农民工发现的,我们不能否认工人兄弟的贡献,他们没有直接一铲子搞下去而是及时上报,值得表扬,但是终究没法把他们归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之流

㈣ 学士,硕士,博士,院士他们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学士、硕士、博士和院士的区别如下:

一.学士学位: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

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基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四.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它不是学位。

(4)学术霸院士扩展阅读

在现行的制度下,学历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对应的学位是:中专、大专-没有学位,本科-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博士是学位的最高一级。

博士后,不是学位,通常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也可以说博士后表示的是一种工作经历,但在国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但确实是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研究人员。

参考资料:网络—学位



㈤ 诺贝尔奖获得者 和中国院士谁厉害

诺贝尔奖获得者厉害

一般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造福全人类的,中国院士只是在国内有质量,但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厉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由选举产生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或在促进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5人委员会颁发。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不担任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可以参加院士会议及咨询、评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和中国工程院工作有建议权;可应邀出席中国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可获得中国工程院赠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参加选举活动。

㈥ 博士后上面有院士,院士上面有什么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排序为:院士、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士。

(6)学术霸院士扩展阅读:

1、院士起源

院士(Academician)源于Academy, 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希腊人为了纪念这位智慧勇敢的英雄,建立了一个以Academy命名的幽静园林。

在建园后的916年的时间内,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动的学者,纷纷在园内讲学,进行自发的学术活动,因此,其后的许多学术团体都自称为“Academy”。

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到科学院工作的著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Academy”。此后,英国皇家学会、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纷纷使用“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一称谓来命名自己国家最杰出的科学家。“院士”成为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

2、院士选举程序

国内标准: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均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㈦ 院士指的是哪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于2017年11月28日揭晓,共有61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

(7)学术霸院士扩展阅读

中国院士的标准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均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一)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为有效。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二)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㈧ 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博士后,院士,从大到小排序。顺便解释一下什么是学士和院士,谢谢。

院士、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士。

学士学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在中国学位结构中为基础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由学位授予单位依照本单位的学位授予条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授予。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8)学术霸院士扩展阅读:

1、学士学位获取条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所有科目的加权成绩在该校所划定的分数以上(不同学校要求不同),毕业论文答辩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后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还要求通过学位加试,即本专业主干课加试)。

电大开放教育本科生,必修课平均成绩75分及以上,选修课70分及以上,通过学位英语考试,论文答辩成绩为良(或以上)可申请由国家开放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

脱产、业余(函授)的成人教育本科生(包括成人专升本)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一般是在校表现良好、论文良好及以上、所有科目平均分70分以上、补考累计少于四门、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2、院士选举程序

国内标准: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均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㈨ 院士是什么级别,两院院士最多的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是学术最高荣誉称号而不是行政职务,原则上是没有行政级别的,行政级版别由院士担任的权行政职务决定,院士的待遇一般都比较高,但是享受怎样的待遇,每个地方每个单位也不一样
两院院士最多的大学应该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因为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都依托中科院的研究所,很多院士本身也是研究生导师,两院院士共316名,但大多分散在研究所中
除去国科大外,院士最多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有两院院士98名,其中有7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㈩ 中国在多个领域都有院士,为什么唯独在经济学界几乎没有院士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代的一个科学研究环境问题,现在社会大环境就是更倾向于那些理工科的研究的,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其实并没有很多人关注,而且在现阶段的本科教育来看,学经济学专业的大多数都是文科生,理科生学经济学的少之又少,而文科生在总的学生中的占比是很低的。

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是需要自我的“思想”来支撑,用简单的逻辑来解释复杂的现实生活,并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进程,所以相比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科学家而言,在有中国生活背景的华裔经济学家和中国本土经济学家身上,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已任的中国文人的色彩是很浓,而他们也存在中国文人的通病,比如文人相轻、爱面子、浮躁、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等等,这种中国文人的通病是他们不能有大成就的主要障碍。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