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师指导 » 课堂教学指导小组

课堂教学指导小组

发布时间: 2021-03-21 15:01:22

㈠ 如何正确有效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要勇于拓宽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小组合作能够为语文课堂带来学习的活力,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我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合作学习环境、科学分配合作时间
语文课程是一门注重学生感受、体验的课程,它与一般知识性的课程不同,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真善美和快乐,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善于营造合作氛围,才会使学生爱学和乐学。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时,我就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爸爸为什么要孩子把这条鱼放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生成经验的过程,学生是主动的建构者。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只关注预设,往往一开始就给学生指明在哪条路上思考,忽视了其能动性,缺乏了生成的意识,从而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影响了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使教与学割裂开来,处于一种封闭状态。通过建构以及小组合作,课堂也变得丰富起来,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内容,而是通过阅读主题的潜心内化,进行视界融合,这样才会把握住课堂的脉搏。
二、小组合作中明确合作任务、提高合作效率
俗话说,大海中航行的船因为有了灯塔的指引才不会迷失方向,学习也是如此,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指导,才能提高效率,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有效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习者有端正的学习动机、勤奋和努力,还需讲究科学的方法,即运用学习策略。显然,课堂中,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学生不会学习上,实际上,这是缺乏学习策略,我们对于学生指导应放在: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它。从我们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要帮助其了解什么是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及其意义;其次再帮助其获取具体的策略,并了解核实何处运用该策略方能生效。同时也帮助自己获得策略。通常,需要我们教师的示范,并且用语言明确告知,再让学生进行策略的运用,练习时,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帮助和反馈,直到学生能独立运用并正确使用,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反思、概括总结实际所用的方法。面对组内应当解决的问题,组员的分工必须明确。小组长是关键的人物,在组员积极自觉参与、主动承担某一项工作的基础上,小组长还要能合理地搭配人力,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即使是能力不强的或内向不合群的学生也能尽其所能。合作学习在形式上不仅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排排坐变成合围而坐,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每一位成员的亲身参与,使他们能积极地完成个人承担的任务,感受到为集体做出贡献的良好心理体验。
增加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真正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加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认识,客服教学目标陈述时的含糊不清,尽可能使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化,可操作。通常,要让学生自己对方法的效用进行监控,感受小组合作的效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自我效能等因素对策略习得的影响,让学生有信心用好小组合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组建学习共同体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专业训练。强调教师与学生处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帮助者与合作者,可以成为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组成体。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还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根据国外的有关研究,成功的合作学习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异质小组、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相互依赖、教师作为监督者和信息源、个人责任、奖励小组的成功、自我评价、变化合作期限等。合作学习在许多方面又都表现出很高的成效: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表现出比较高的学习成绩,学生对学科科目更感兴趣,更多地参加课堂活动,更经常地在学习上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在课堂上不良行为减少了,并且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接受,相互友好地建立起友谊来。有助于发展复杂的认知技能,营造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课堂气氛在小组合作中也尤为重要,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进行小组合作的基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小组合作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方法,在语文教学当中,我们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美的一种过程,而方法也好,形式也罢,只是一种辅助,而其中的真谛仍然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打造一个合理的教学生态圈,进而实现教学的良性发展。总之,小组合作是一种良好的可操作的好形式。根据教学目标的领域、层次来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将其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高效的学习。

㈡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可以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口算加法计算”时,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木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小组表现得好,完成任务得很好,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个别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活动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五、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你可以这样说,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口算加法计算”时,用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木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有些小组表现得好,完成任务得很好,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个别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活动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五、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讨探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颁发“小红花、金苹果、智慧星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㈢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1、学会倾听。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合作意识普遍较差。在开始合作时,学生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应参与到小组成员中去。 2、学会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观点、思路,又能对后进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说、敢做。 3、学会讨论。讨论是小组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在讨论中,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不轻易放弃一个方案或想法,不迷信权威,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学会实践。小组工作中的实践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与人交流的良好机会。因此,教师在小组实践问题上,要设计一些一个人不方便操作,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才能操作的内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合作的习惯,体现小组工作的优势。

㈣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环境下,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实现教学目标、改进学习方式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新策略。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自新课改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但是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我们在上《电子报刊的制作》这一节课时,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各个小组讨论开始制作电子报刊,老师一宣布,同学们立刻就忙开了,可仔细一看,基础好的同学,成了“包干户”,什么都给找好了。基础差点的有了“靠山”。基本是随意找了几副图后,就找自己的认为好看的图片,或是玩玩在线小游戏,做的根本和本节课的主题无关,最后老师教师机上就是几个同学的“战迹”,更不用说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特别是中差生)根本不知道要干嘛,可以说是没事可干,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全包干,差生闲的只可以玩游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最终沦为一堂失败的课例。还有在一些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时信息技术教师采用“放羊式”教学,以小组的形式布置任务后,就在讲台上干自己的事去了,把引导的任务全交给了小组成员,把自己的责任完全弱化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组合作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者,也必定不能成功,因此教师在给出任务后不是坐在那儿高枕无忧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操作方法和容易出现的误操作及小组合作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我们设计了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研究问卷调查一份,全卷共设计了十个单项选择题,本次问卷共发出30份,收回27份,收回率90%,由此看出学生对调查问卷还是比较重视的。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在课堂中认为与别人合作能够解决一点自己的疑难问题,开展合作学习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一些特长或潜能,掌握一定的技巧。由此看来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小组的各个成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组之间通过竞争就会对那些学习不积极,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学习压力,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合作中不断产生学习动力,从整体上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新课程教学理论中也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
为了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首先,加强学生的引导,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及如何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使师生达成共识。第二步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先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由教师进行调整,每小组4人,人数太少不利于组员之间的交流,人数太多则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各个小组的组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一个小组内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创造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个性等有一定的差别,但各小组之间水平相当。第三步安排座位,一直以来,学生在微机室上课都是按学号对应机子入座,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利于老师考勤,哪个学生迟到或旷课就会看的一清二楚,对应机号很容易查出学生的学号,很利于课堂管理。但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必须坐在一起,便于交流与合作,所以我们是这样安排的,我们机房有5列机子,每列安排两组,这样便于小组更好地交流沟通,并且对学生的座位重新进行的编号,既方便了小组合作教学,又保证了教师课堂上的考勤管理。最后就是教师设计教学设计在课堂中正式实施,在课堂上教师先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长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人员分工,这样每个学生才会有事干,不会盲从,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做完自己分工任务的同时,要为了自己团队的荣誉,能积极地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要学生明白,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完成,才是真正的成功,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这样把小组成员紧紧凝聚起来,增强了团队意识,相应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好。
四、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这些问题更要求我们通过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来找到解决方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实

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指导小组汇报

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是21 世纪国民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

课堂回归是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现在的教学不再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创设出一种探讨研究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指导者、协助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分组教学可以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助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分组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获得充分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最佳学习平台。
二、如何进行分组教学
以我所担任的中职一年级1009,1010,1015,1016四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为素材,提出了分组教学的概念及如何进行操作、如何确定学习任务、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一)自由组合,探究学习
以1015班为例,把班级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7人。小组成员由他们自己确定,可以根据学习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自由组合,在上第一节课时给我一份详细的小组名单,并确定好组长。
(二)以学习任务为导向,竞争与合作并存
1015班每周两次数学课,每次两节课。一般,第一节课开始,我会把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写在黑板上。任务确定之后,学生学习目标很明确,知道我们这两节课将会学到什么。以问题为导向去看教材,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去解决问题。如果遇到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就去主动咨问身边的小组同学,一个小组的智慧更强。我给大家一个开放的可以自由讨论的空间,这种效果很好。通常会给他们20分钟时间去主动探究,然后我再做总结。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我会一一帮他们解决。
(三)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的每一次课堂表现都会作为平时成绩参与考核。课堂提问、黑板练习、作业检查等等都算平时考核,满意时就给五角星,不通过时就给小圆圈。一学期下来看谁的五角星最多,哪个小组成员的五角星最多。在课堂中我鼓励同学们主动发言,主动展示自己,主动表达自己。这样对每个学生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学生中确实出现了争先恐后的状态。课堂的学习气氛很浓厚,甚至下课了还在讨论,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三、分组教学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落实,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作为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的作用,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组教学中,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前提,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
四、教学反思
(一)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动力是什么
1.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升学、深造提供必要的条件。
2.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思维、空间想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异常强烈,具有不自觉性,此时只要老师能正确引导,这些能力都会转变成学习的动力,学会很多东西。
(二)课堂如何展开
1.学生预习,自主学习,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主动思考并试着自己去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了。
3.以提问的方式,一是检查学习有没有预习,有没有主动去思考;二是不断强化学生要认真对待课堂,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深入学生头脑中,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必须先有求知欲,然后再传授给他知识,他才会很上心,课堂效率才会高。
4.非常重视每一次课堂练习。多让学生练习并及时反馈,适当的表扬和委婉的批评很有必要。且每次评价都会有记录,与平时成绩挂钩,所以学生一般都认真对待。
5.强调课后作业坚持原创,不得抄袭。自己学习没有必要应付任何人,学到与学不到全要自己掌握。
(三)如何处理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
1.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学生很喜欢被肯定,只要有进步的或者态度很好的,就要多表扬他的优点。
2.有时让同学们到黑板上做练习,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这样会激发他们谁都不落后。
3.课后需要和这些学生多做交流。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