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的基本指导原则
Ⅰ 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分为 基本方针
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版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权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是用党的意志主张贯注部队的根本要求。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历来注重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官兵。
(1)军改的基本指导原则扩展阅读
军力紧随国力强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与之相联系,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体现了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战略要求。
国强军要强,军强国更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科技成果的持续涌现、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必将推动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进程。要充分适应国家安全和利益拓展的现实需要,充分运用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提供的雄厚实力,把人民军队全面打造成世界一流军队。
Ⅱ 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一、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
这轮改革对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一体设计,着力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
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固化下来并加以完善,强化军委集中统一领导,更好使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
主要改革措施包括,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等。
二、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
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根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更加精干高效。
三、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分别派驻纪检组;调整组建军委审计署,全部实行派驻审计;组建新的军委政法委,调整军事司法体制,按区域设置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
(2)军改的基本指导原则扩展阅读:
军队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以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规模结构、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
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按照总体目标要求,2015年,重点组织实施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2016年,组织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2017年至2020年,对相关领域改革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二)领导管理体制。着眼加强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军委机关的战略谋划、战略指挥、战略管理职能,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军种和新型作战力量领导管理体制,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
从职能定位入手,按照突出核心职能、整合相近职能、加强监督职能、充实协调职能的思路,调整改革军委机关设置,由总部制调整为多部门制。军委机关下放代行的军种建设职能,剥离具体管理职能,调整归并同类相近职能,减少领导层级,精简编制员额和直属单位,使指挥、建设、管理、监督四条链路更加清晰,决策、规划、执行、评估职能配置更加合理。
健全军种领导管理体制,优化军种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发挥军种在建设管理和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调整改革后勤保障领导管理体制,以现行联勤保障体制为基础,调整优化保障力量配置和领导指挥关系,构建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后勤保障体制。
改革装备发展领导管理体制,构建由军委装备部门集中统管、军种具体建管、战区联合运用的体制架构,装备发展建设实行军委装备部门—军种装备部门体制,装备管理保障实行军委装备部门—军种装备部门—部队保障部门体制。加强国防动员系统的统一领导。
(三)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要求,建立健全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构建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重新调整划设战区。
按照联合作战、联合指挥的要求,调整规范军委联指、各军种、战区联指和战区军种的作战指挥职能。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完善联合训练体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军视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Ⅲ 中国古代军事的指导原则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Ⅳ 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原则
党管武装好像也是其中之一
Ⅳ 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这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主要是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落实裁减军队员额30万;改革部队编成,推动部队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军队政策制度改革,重点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优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结构和指挥管理体制等。同时,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http://www.yjbys.com/news/405328.html
Ⅵ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吗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奋斗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既坚持和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6)军改的基本指导原则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可以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回顾历史,也可以联系现实来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中国近代以来有两大主题,一个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有一个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
必须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中的地位,更不能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Ⅶ 民兵基层建设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民兵基层建设的指导原则是:党管武装原则、质量建设原则、和劳武结合原则。
民兵是指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通常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军,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基础。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不变的,包括群众性的民兵武装力量,在新形势下,对民兵的质量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适应新形势下的军事战略,平时劳作,战时为兵,这个是民兵最显着的特点,也是组织名称的重要由来。
民兵的任务是:
(一)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
(二)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
(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各级地方政府都有民兵组织,录属于各级的人民武装部。战争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已为历次人民战争的实践所证明。现代条件下的战争,要求有数量众多、训练有素的群众武装参加和支援。民兵不仅要补充军队,支援前线,配合部队作战,而且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对付敌人空袭和空降,进行抢救和抢修,保卫交通和重要目标。是一支具有战略力量的武装组织。
Ⅷ 《兵权》提出的作战指导原则有几种
《兵权》提出的作战指导原则主要有:1.“必先探于敌情”。它反对在用兵作战时,“以冥冥决事”,而主张必须先探明敌人的基本情况,然后确定作战方案,这是“用兵之要也”。2.“恒求之于势”。《兵权》中专门写有《势略》篇,认为善于指导作战的人,永远追求有利于己的态势,即“善战者,恒求之于势”。在赵蕤看来,有利的态势往往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指挥者必须关注和把握从行军出发,到作战结束,即战争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局势始终有利于自己。3.“兵法变通,不可执一”。《兵权》认为古代兵书上记载的一些作战指导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而灵活运用,“故知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种对古代兵法的认识充满着辩证法的思想。
Ⅸ 我国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立足 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