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师指导 » 江亿的导师

江亿的导师

发布时间: 2021-03-07 05:46:52

1. 清华和天大的建筑学院有专门的建筑设计专业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介绍

◆ 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建筑学院在“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继承和发扬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优良传统,确立了新时期的办学思想“立足人居环境·探索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

“人居环境科学”是建筑学专业的办学基础,“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是建筑、规划、景观以及科学技术,其拓展领域分别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和区域研究、大地景观和生态绿地、建筑科学和工程技术,交叉学科有人文学科、管理科学、美术与设计学科以及环境科学和公共工程等。在此基础上,建筑学专业明确了以下的教育理念:

(1)建筑学科的定位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2)建筑教育是理工与人文的结合;

(3)学科架构突出建筑、城市、景观和技术四位一体;

(4)建筑教学强调基本功训练与建筑理解相结合;

(5)学生能力培养突出创造力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

(6)学生思想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与建筑师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7)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建筑师与专业帅才(professional leadership)。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关注国家建设需要和世界学科发展前沿”是建筑学专业的办学宗旨,贯穿在建筑学院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师梯队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内容密切结合学科理论和国家建设前沿,强调知识结构的均衡性,建立了以建筑设计为主干的7个系列课程组,即:建筑设计系列课、建筑设计与理论系列课、城市规划与理论系列课、建筑历史与理论系列课、景观规划与理论系列课、建筑技术系列课和建筑美术系列课。同时,还设置了11项专业实践环节。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目的为:传授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合理而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建筑学专业本科设有5年和4年两种学制,5年毕业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4年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被免试录取为直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分别于第5年进入本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或于第6年进入外校(或研究机构)研究生阶段学习。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学生除部分赴国外继续深造以外,主要在政府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公司就业,成为各个领域领军人物、骨干和中坚力量。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人的一生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好环不仅关系到健康舒适,也与劳动生产效率密切相关;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室内环境则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成品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就是致力于解决民用、工业生产、医疗、交通、航天等领域的室内环境问题的学科,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热湿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环境等,是一门涉及国计民生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健康、能源、环境等人们广泛关注的内容。

建筑学、土木工程和建筑环境科学是支撑建筑业发展的三大学科。随着我国建筑业、制造业以及军工国防的发展,用于营造室内环境的设备投入越来越大,建成后维持室内环境的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多,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三大节能重点方向之一。如何在提高室内环境品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能源与资源消耗,以保证国家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未来50年发展的重大课题。未来20年是我国建筑业的高潮期,对本专业的需求非常旺盛;即使在20年后,我国城市建设进入稳定期,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楼宇设施也需要更新换代,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仍将长期保持旺盛的活力。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具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科研条件,课程包括建筑环境学、热学、流体力学、建筑学、机械学、计算机、电学、信息学、生理与心理学等众多方面。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来往频繁,定期交换学生,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致力于专业帅才的培养;拥有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育部建筑节能工程中心,在建筑节能和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制定、建筑节能技术发展、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保证学生安心学习,本专业对学生提供了各种经济资助,获奖、助学金面广、量大,获奖学生比例达40-50%,最高年度奖金达12000-15000元,奖助学金覆盖面达60以上%。此外,学院和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勤工助学的机会。

本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被免试录取为直读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或出国升造,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同学主要在政府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公司就业。无论从事学术研究还是从政、经商,本专业毕业生中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和兴业良才,既有享誉中外的知名教授、技术精英,也有著名企业家,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美国普度大学教授陈清焰、北京建筑设计院前院长吴德绳、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大师李娥飞、清华同方总裁陆致成、亚都集团总裁何鲁敏等。近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节能的日益重要,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不少学生毕业短短数年就崭露头角,走上重要岗位并做出傲人成绩。如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国庆,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蔡放,英国Brunel大学终身教授葛云亭等均为90年代后走向社会的毕业生,而华创瑞风公司总经理陈晓阳等则为2005年后走向社会的毕业生。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于 1997 年 6 月在原建筑学系基础上成立。下设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 3 个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等 4 个研究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9名。其中教授 18 名、副教授 24 名、中科院院士 1 名、博士生导师 11 名、硕士生导师 24 名。一批具有博士学位或从国外留学、进修归来的青年教师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整个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较高,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创作等各项工作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国内外建筑界享有较高的声誉。1991 年和 1994 年经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建筑学专业教学评审,该院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先后获全国首批建筑学专业教学优秀资格认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可分别授予“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学位。 1998 年学院再次通过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优秀资格认证。 2000 年我院城市规划专业也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评估认证。 2001 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院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 150 名;建筑学专业80名、城市规划专业 50 名,学制均为 5 年;艺术设计专业30 名,学制 4 年。 该院“建筑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其下设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等 4 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 6 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999 年经国家批准又设立建筑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设有计算中心、建筑造型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校图书馆专为建筑学院设置了建筑图书分馆,拥有丰富的中外图书、期刊和资料。专用的建筑馆教学楼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2. 山东建筑大学的学术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12个省部设置(所、中心、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重点实验室(4个) 结构工程实验室
智能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重点实验室
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中心(5个) 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抗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数字城市及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绿色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1个) 结构工程实验室 “十二五”期间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山东建筑大学“十二五”期间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序号 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 类 别 审批部门 审批时间 审批文号 1 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 省级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科字〔2011〕8号 2 道路与交通工程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科字〔2011〕8号 3 机械工程创新技术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科字〔2011〕8号 4 给水排水综合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科字〔2011〕8号 2009年年末由刁乃仁、方肇洪、于明志和曲云霞等四位教授参与完成、校长王崇杰教授主持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学校的鹿晓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计算结构力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的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等壁厚弯管塑性成型理论及工艺工装设备”研究项目,应用塑性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理论依据的工艺参数设计新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工艺参数CAD软件系统。该成果先后在吉林化建公司、大连全州石化管件厂等单位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鑫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先后完成了国内最大建筑物平移、建筑物原地旋转平移、古建筑保护平移等工程项目。特别是“临沂市国家安全局办公楼整体平移”工程更是创造了国内三个第一,即“高度(35米)最高、路径(171米)最长、速度(3米/小时)最快”。方肇洪教授在地热换热器传热理论方面的创新成果,发表在《国际传热传质》、《国际暖通空调制冷》和《国际热科学》杂志;2001年在国内率先建成了“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研究开发的地热换热器设计软件、地源热泵系统管件和配件。学校节能研究所与加拿大国际可持续发展中心合作,建成了国内第一座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2005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建筑节能科技示范工程”。学校累计承担国家级(含教育部)科研项目5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8项,获国家级(含教育部)科技奖励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9项,有22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其中6项为国家发明专利),335篇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还先后出版专著、教材327部,年均科研经费达到了3177.59万元。
自2009-2014年,学校拥有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8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省级优秀实验教学成果及实验技术奖19项,并有在校学生的科技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2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亿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635篇,出版专著教材540部,获得国家专利180项。(数据截止到2013年12月底)
截至2014年,学校有教职工2870人,其中专任教师132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6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314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人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3人,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海外“泰山学者”特聘专家9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3人,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双聘院士高洁、孙铁珩、李佩成、江亿、吴志强 国家级教学名师崔艳秋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杨洪兴、张杰、李国强、王崇杰 截止2013年12月,资料来源官网 截至2014年,学校设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5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22个一级学科;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53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并具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有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其中城市规划与设计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学科被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并被确定为“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 “十二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建筑大学“十二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一览表序号 省级重点学科 类 别 审批部门 审批时间 审批文号 1 城乡规划学 省级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2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3 结构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4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5 材料加工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6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7 机械电子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8 管理科学与工程(建设领域)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9 设计艺术学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文化厅 2011年06月
2011年11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鲁文教〔2011〕12号 博士点:建筑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管理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热能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工程方向)、动力工程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艺术学院:风景园林学、林学、美术学、设计学
机电工程学院:力学、机械工程。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
商学院:工商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学院:物理学
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
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工程力学研究所: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教改试点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自2009-2014年,学生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40余项。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9项。在由各专业学会举办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金奖4项。 国家级精品课程序号年度院部课程名称负责人1 2006建筑城规学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刘 甦 2 2007建筑城规学院房屋建筑学崔艳秋 3 2009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周长积 省级精品课程序号年度院部课程名称负责人备注 12004 热能工程学院传热学方肈洪2004年校级22004 理学院高等数学李秀珍2004年校级32005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原理张明勤2004年校级42005 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傅日荣2004年校级52007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估价陈起俊2005年校级62008 热能工程学院空气调节曲云霞2005年校级72008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基础王树昆2005年校级82009 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原理周学军2009年校级92009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徐友全2009年校级102011 土木工程学院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孔 军2011年校级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联合程112011 土木工程学院土力学孔 军2010年校级 122011 土木工程学院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田洪水2011年校级 132011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地质学陈启辉2011年校级 142011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造价管理邢莉燕2011年校级 工程造价与管理类联合程152011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李永福2011年校级 162011 管理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邓晓红2005年校级 172011 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设计张建华2007年校级 建筑设计及技术联合课程182011 建筑城规学院建筑技术设计理论与方法崔艳秋2011年校级 1920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许 斌2007年校级,2010年省级筹建 202012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供配电张桂青2012年校级建筑电气技术联合课程 212012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设备自动化段培永2012年校级222012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照明工程谢秀颖2009年校级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序号年度院部课程名称负责人备注1 2010商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姜阵剑首批山东省双语教学示范课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序号年度院部课程名称负责人备注1 2012建筑城规学院房屋建筑学崔艳秋第二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 2013建筑城规学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仝 晖第三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 2013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综合设计陈华新第三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省级教改试点课程(3门) 《工程估价》、《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 省级教改试点专业(1门) 土木工程专业 社会评价 截至2014年,学校先后12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全省首次就业工作评估作为全省示范性单位被评为优秀。2012年学校成为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共10所)高校。 为左侧穿杆,按尺寸分为1号(2.88米×1.92米)、2号(2.4米×1.6米)、3号(1.9米×1.2米)、4号(1.2米×0.96米)、5号(0.96米×0.64米)。
校旗配色方案及元素分布参照右图 “厚德”,犹言大德,高尚的道德。语出《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唐·孔颖达疏:“君子用此地之厚德容载万物。”后用以指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大任务。“博学”意为拥有广博的知识;“筑基建业”取自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打好基础,建筑物才能稳定坚固的因果关系,借喻人才培养也要打好基础,注重人文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才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建功立业。“厚德博学”就是“筑基”,有了“厚德博学”,才能“建业”。此条校训是对广大建大学子为学、为人、立世、创业的鞭策和激励。

3. 华宇学院的师资队伍

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成立由教育教学专家、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内的学院专业建容设指导委员会。中国著名船舶动力专家、博士生导师叶连松教授以及教育部原高教司副司长朱传礼教授欣然应聘我院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教授、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迪特先生、中国制冷协会秘书长杨炎如先生、吴元炜教授、中国电子专家王尧先生、教育专家刘玉柱教授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定期到学院指导或讲学。目前,学院已经拥有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富有奉献和创新精神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70%以上。

4. 天津市第一中学的知名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学和森林学家:李文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专生导师:江亿属
原天津市委常委、现海南省委副书记:罗保铭
原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
原国防大学副校长:侯树栋
原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
原外交部副部长:田增佩
知名校友参考资料:

5. 江亿的生平履历

1969年 4月-1973年10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插队;
1973年10月-1977年 1月清华大学建工系版暖通专业学习;权
1977年 2月-1978年10月核工业部兰州504厂工作;
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导师王补宣;
1985年任清华大学讲师,空调教研室副主任;
1987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
1988年9月至1989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建筑研究院(BRE)工作;
1990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2000-2007年任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建筑学院副院长;
2005年任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 山东同方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信息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汇集了国内一流的专家顾问团队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实保障。这些专家专包括中国煤炭科属学院院长朱德仁;奥运场馆电气节能总工程师洪元颐;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世界银行中国能效项目首席专家徐飞;清华大学燃烧中心、博士生导师吕俊复;清华大学燃烧中心、锅炉节能专家蒋文彬;中国煤炭协会节能中心主任房建国等。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