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意美术指导
Ⅰ 如何对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进行指导案例
一、首先营造富于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创造性思维的成分主要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幼儿的求异思维的培养,以促进幼儿思考问题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变通性,探索问题的独特性。 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1)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 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让孩子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这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相信孩子,是孩子发挥创造力的兴奋剂。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死气沉沉,孩子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师画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完全局限了孩子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忽视了孩子创作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教师应不断的给孩子提供创造性尝试创作的条件,引导孩子的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侧向等过程。在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影响下,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得到尊重,并得到充分施展,这就为发展幼儿创造思维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例如:在一次美术活动《心中之星》中,围绕“神舟五号”升向太空的事情,我让孩子们来做名宇航员和杨利伟叔叔一起到太空去,去探测宇宙的奥秘。孩子们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当我在巡视时,发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他的故事。在活动最后,孩子们介绍了自己探测到的星球,龙龙说:我探测到了大蝴蝶星球,这个星球上的蝴蝶特别多,又特别大。整个画面显现出美丽的情景,夸张的蝴蝶表现手法,与我们平时看到蝴蝶截然不同。于知非说:我探测到的是苹果星球,这个星球上的苹果不长在树上,是长在地上的。魏明睿说:我探测到的是个格子星球,我和妈妈在这个星球上玩踩格子的游戏。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星球:梯子星球、送花星球、数字星球、草地星球、波浪星球……,尽管用成人的眼光来看有点可笑,但却是显现出成人无可比拟的大胆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中,孩子的创造性得到了表现,大大开阔了幼儿思维空间,更感受到了自身创造的乐趣。 (2)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是开展美术活动的先决条件。 孩子只有在宽松、愉快、平等的条件下,才能够去大胆创造,他们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所以,当孩子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在教师的面前时,教师要努力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给予孩子鼓励,可以告诉他“你用的颜色真多,真漂亮。”“你能画出这么多不一样的线,你真棒。”“你做的和别人的都不一样”等等。让孩子知道,自己能行,自己很独特,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 2、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1)提供幼儿绘画的线索,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提供幼儿绘画的线索是指向幼儿提供一些绘画的悬念,诱发幼儿想看、想知、想做的好奇,从而让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出丰富的美术形象。教师所提供的线索必须与幼儿的生活有关或是幼儿感兴趣的。如:美术活动《鱼》,我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碟片,与幼儿一起从网上寻找海底有些什么动物、植物,让幼儿有初步的了解,幼儿对海底世界有了兴趣再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看喜欢的动画片片段《小美人鱼》进入情境当中:自从美人鱼爱丽尔与王子结婚后,爱丽尔生了个小宝宝,小宝宝每天到大海边玩,上了海魔的当,使小宝宝也变了条鱼,人们叫她小美人鱼,这下急坏了小美人鱼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请求国王帮忙,于是国王命令海里所有的鱼儿一起去找小美人鱼。国王的命令一下,许多的鱼都来了花猪鱼、箭鱼、玻璃鱼、铅笔鱼、满天星鱼……,(在这过程中让幼儿欣赏幻灯片《海里的鱼》)国王说,就这点鱼太少了,不能从四面八方进行收索,让我们一起帮国王的忙吧,请出更多的鱼来。孩子们被带入活动的情境当中来,构思着画出不同的鱼来,有的孩子说:我的这条鱼身上有许多的星星,晚上出门也不用点灯,这样能很快找到小美人鱼了;有的说:我画的这条鱼身上有一根管子,这根管子就象雷达,它能辨别小美人鱼的位置,这样能更快地找到小美人鱼。整个活动我没有示范画鱼的方法,充分提供了幼儿想象的空间,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还为自己的鱼取了各种有趣的名字呢。 (2)美术活动的最大特征是创造性,而丰富的材料是发挥幼儿创造性的物质基础。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是永恒的求知者。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将它们纳入自身”(Montessori,1967年 a/1949,p.66)。儿童并不是被动的经验接收者。在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引起学习者兴趣的环境中,儿童会有目的地、自由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同时产生自己的想法,为了能让儿童作出及时的反应,在儿童进入环境之前必须做精心的准备。 孩子通过摆弄、操作这些材料,不仅使自己的创造欲望得到满足,还会在探索中获得学习经验。同时,丰富的材料便于幼儿自由选择,而多种材料又可以引发幼儿的不同创意。 所以,结合我园的课程园本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多种材料:吸管、毛线、小棍、糖纸等,并请孩子一同收集,使孩子从中感到一种乐趣,一种责任。 二、内容的多样性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 通过美术欣赏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现代派大师的绘画,大部分是用抽象和变形的符号表达内心的感受。从小让孩子接触抽象艺术,能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促进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立体思维发展,让幼儿的绘画进入一种本质的崇高的审美精神境界。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米罗的艺术作品,是一件极为赏心愉悦的乐事。幼儿期对图像的认知,处于一个象征时期,他们以自己的主观的认知,来象征性地表达客观,他们的思维犹如天马行空,在大海、天空、宇宙中自由飞跃,他们不是画所见,而是画所知。所以,孩子的心灵和米罗的心灵极易沟通。在欣赏一幅幅作品中,米罗的图像冲击着孩子们大脑中的映像系统,这些图形是什么?怎么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噢,原来是米罗爷爷心中的印象。米罗的符号启动了孩子们的想象系统,他们兴高采烈:我看到了太阳和红风筝在戏耍;我看到了小红萝卜在做早操,我看到了小毛毛虫在吵架……。顺应着孩子们热烈情绪,我高声叫嚷:我们也来学米罗爷爷的符号,画出自己心中的梦境!“好!”孩子们欢呼雀跃;我要画小鸟跳舞!我画太阳洗澡!孩子们的思维一经开通,图形自由流畅,一幅幅充满童趣幻想的图形,活跃在孩子们的纸面上。教育是传道授业,如果将技术喻为业,想象力创造力比作道,我们更需要传道之师,而不是成为一般的授业之人。
Ⅱ 如何对幼儿进行情境创意美术的培养
在情境中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以富有情节的教学情景内容,以教师儿童化的语言,改变了传统教学得模式,创设情境文学渗入,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在绘画中,培养其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因为幼儿是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和情感,就像《纲要》中所提出的“喜欢参加美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表达情感”。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在实际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以情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
陈鹤琴先生在《谈谈儿童绘画》中指出:“儿童绘画的动机是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所致”。因此,活动情境的创设对孩子积极参与绘画活动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由吸引变为喜爱。小班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往往遇到一些困难就会退缩,不愿参与活动,此时情境教学就可以发挥其优势,让孩子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入绘画。《画篱笆》是我设计的一节小班上期“画直线”的活动,活动开始是师幼以鸡妈妈和鸡宝宝的角色进入,快乐的游戏找食物,突然遭遇狐狸的袭击,鸡妈妈奋力保护小鸡。之后,鸡妈妈提议我们在自己家的周围画上“篱笆墙”这样狐狸就不会进来了。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拿着各色的粉笔开始了“保卫家园”的“工作”。狐狸又一次出现,它在“篱笆墙”周围一边转一边说:“我要找到缝隙大的地方进去”。其实这是对孩子绘画效果的一次检验,接着在进行“篱笆墙”的补充,从而使孩子掌握画直线的要领。终于狐狸被气走了,鸡宝宝又开心的游戏了。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学习掌握画直线的方法,同时也减轻了幼儿在绘画纸上操作的压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故事贯穿,提高绘画技能
我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抓住最佳的兴趣点教学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就将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故事让孩子掌握绘画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棉签画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绘画方式,如何让单调的棉签画具有特色呢?我为小班孩子设计的《画落叶》就借助了故事来完成棉签画,首先以《落叶》的故事导入,让孩子们感受秋天植物的变化,然后再找来各种各样的落叶让幼儿观察,发现叶子上的叶脉、小虫眼等等;接着为幼儿提供颜料的棉签,让其在画好的树叶底板上进行添画,孩子们非常喜欢。另外,在中班孩子学习颜色变化时,感知三原色两两混合后会变成另外的颜色活动中,我又一次借助了《白雪公主》的这一经典童话,让孩子们在爱心的驱使下,动手感知色彩的变化,为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角色游戏,丰富创作想象
无论大班、中班还是小班,游戏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但是对于大班的孩子们来说,角色游戏对他们更有益,更适合。大班孩子的一节意愿画《画房子》活动,我以森林为活动意境,请幼儿扮演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他们在快乐的生活。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它们的房子全冲垮了,这可怎么办呢?请幼儿为自己扮演的角色设计一套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子,这次活动效果非常好。孩子们还讲述了许多自己设计房子的特点和特殊的用途,真的让人意想不到。
四、不同材料,激发学习欲望
通过各种不同的绘画工具、特别的材料及表现技法,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如吹画活动,它很适合中大班幼儿进行。先选择一张油光纸或者挂历纸,吸水性不易太强,然后把配好的各种色彩用毛笔蘸着滴到纸上用嘴吹。适合小班孩子的还有好多方法如:压印画。将积木、割好的黄瓜、青椒、藕、青菜根等蘸上调有糨糊的色彩,在纸上压印,就形成一朵朵的花。再用黄瓜切面蘸上绿色颜料压印,画出叶子,然后画上茎,这样就出现了一棵美丽的花草。另外,用积木可以压印出大楼、机器人等。
五、儿童画的语言使活动富有童趣
上课时,面对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老师应该用最好听的声音对幼儿说话,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跟孩子交流。那么,孩子当然会对童趣的语言感兴趣,从而极其快乐的进入活动。比如《美丽的小花》这节课,孩子们涂颜色时,我发现有个孩子没有涂匀,有的地方空着,于是,我就用故事性的语言对他说:“你给小花画的衣服怎么破了?下雨好冷啊!”孩子听了马上把小花的衣服补好了。还有个孩子不小心把纸涂破了,他告诉老师:“是我小心把小花衣服弄破的。”“不要紧,老师帮它补好。” 有个孩子只画了一朵小花就不想画了,于是,我问:“咦,这朵小花怎么自己在这里,连个朋友也没有,快帮他找个朋友吧。”孩子听了马上动起了画笔。因此,老师应该用儿童化的语言跟孩子交流,进行绘画指导。这样不但孩子对这节课感兴趣,而且知识也会掌握得更轻松、更牢固,从而才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兴趣和创造意识的启迪,我们让幼儿自己画画其实也就是解放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作,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加油,让幼儿为他们敢想、敢画的求异精神鼓掌,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有兴趣,我可以画的最棒,最好!
Ⅲ 幼儿创意美术教程的内容简介
《幼儿来创意美术教程》是根据3—源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专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美术教材。
本书以年龄段为分层,以主题为单元,密切配合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幼儿园主题课程,灵活选择学习内容。每个单元分为绘画要点、绘画步骤、童言稚语、作品点评和幼儿作品五个部分。
绘画要点一一重点介绍绘画所需要的工具,以及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需要把握的重难点;
绘画步骤一一清晰地介绍了绘画的过程,便于家长和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
童言稚语一一是本书的特色之一,通过小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妙趣横生地解读,帮助教师和家长从孩子的视野去观察和评估他们的作品,从而改变单纯以成人眼光评估幼儿作品,难免有些偏颇的现状;
作品点评一一和幼儿朝夕相处,富有经验的教师对幼儿的作品作点评,反映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新的教育观和评价观;
幼儿作品一一每个单元中相同的主题都有四位小作者的作品。这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儿童画充分反映了“儿童有1OO种语言”的大教育观,更让我们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Ⅳ 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创意美术
1、体系化课程设计;
2、模拟课堂实施;
3、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Ⅳ 如何在开展的创意美术活动中正确
浅谈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作者:来成琴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开启幼儿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及审美情趣的主要方式。但是幼儿审美是没有逻辑的,是一种以感性体验为主要方式来获得美感。那么,幼儿园究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呢?经过探索、尝试、体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体园所环境创设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凸显教育价值的同时提升艺术品味。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首先,整个环境创设需遵循教育性、适宜性、参与性、艺术性、实用性、开放性、安全性、经济性八大原则。其次,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为目标,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再次,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赋予美化、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最后,环境创设必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以礼仪、安全、健康、国学、弟子规、传统节日、紫阳特色文化等内容为主题,制作出安全标志快乐列车、紫阳茶山、紫阳金钱桔、礼貌用语等主题墙。为幼儿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的特色之美。让幼儿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极大程度地挖掘、强化了幼儿园的教育审美功能。
二、对生活中废旧材料合理利用和大胆创意,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广泛发动家长力量收集废旧材料,这些废旧材料为幼儿所熟悉,教师方便指导幼儿通过折、剪、摆弄等各种方式,对废旧材料加以改造、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它既有助于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又展现了废旧物的“另类美”、“创意美”。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盒随处可见,如用过后的糖盒、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而这些即将丢弃的废旧纸盒,却成了幼儿手中的宝贝。
三、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大大激发了幼儿的美术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成人有目的地引导下,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受到这些文化的感染和影响,因此选材的内容也可涉及适合幼儿欣赏和表现我国民族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如,绘画:年画、蔬菜印染画、蛋壳彩绘、农民画等;手工:折纸、剪纸、泥塑、儿童纸塑、鹅卵石和桔杆造型、京剧脸谱、树叶贴画、风筝、中国结等节日装饰物,用以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艺术教育活动。
四、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与月主题和区角活动有效结合,消除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神秘感、恐惧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有部分幼儿在下笔绘画时疑惑地望着老师说:“老师,我不会画”,这种现象乃是幼儿前期经验不足,感知体验太少的缘故。然而把美术活动内容与每月主题紧密结合,并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每月的主题活动中,将一些经典、传统的艺术活动有计划地渗透到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领域去了解感知后再通过美术操作活动加以提炼,并用区角进行延伸,及时投放丰富的操作材料,充分体现让幼儿自主选材,自由个性创作。这样,使幼儿绘画或手工时达到心中有想法,作品有创意,激发了幼儿去创造美、大胆表现美的兴趣,自然就消除了对美术活动的恐惧感。
美术活动是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平台,对幼儿健全人格、创新思维的开启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创设丰富而温馨的园所环境,选用适宜的内容,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幼儿园应用手工》.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Ⅵ 做好幼儿创意美术老师需要哪些条件如何备课如何组织小朋友,因为小朋友年龄都比较小,3~5岁
◆备课的必要性:
备课、写教案,是我们老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老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
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涉及的教学对象、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充分的研究分析,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并能有效的解决课堂上随时出现的意外情况,从而加强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机智。对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备课到底备什么,到底如何写出一份教案?下面通过我们的课例《7的加法》从四大方面阐释解析,并得出教育心得与大家分享:
◆教师备课的思路
一、备教学对象
教育以人为本,所以各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要重视的便是教育教学对象。而我们面对的幼儿,因其特有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更是需要我们全面分析、认真对待,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的幼儿,重点要明确的是幼儿的已知水平,即已具备的学习经验及能力,否则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幼儿茫然不懂,过浅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从而导致活动没有办法开展,在案例《7的加法》我们安排的口编应用题这一环节,幼儿已有的经验就是已经知道编加法应用题的模式“一共”……,以前已经编了3的6的了,所以这次活动肯定能顺利进行。所以设计活动要充分了解把握幼儿的已知水平,不能10还不会写就教10的分解。另外,我们大班上学期曾经开展过一节《自制饮料》的科学活动,就是让孩子自己制作饮料,制作完后再给饮料起名字,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就让家长带着孩子通过看电视广告,去超市观察等方法熟悉各种饮料的名字这就是对幼儿学习经验的铺垫,不然孩子一点经验都没有是取不出名字来的,如果不考虑幼儿的已知经验,那么对于这个环节的安排可能就是一处败笔。
此外在备课中还要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具体准确的了解,这也是为了达成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目标,并恰好切合了大班与小学衔接教育的特点,这两方面在幼儿未来长期的学习阶段中是极为重要不可忽视的,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比如,我们在讲“7的加法时”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针对刚学完的“7的加法”进行**作练习,我们就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了四种材料,有“看图填空“看图列式”“直接填空”“看分解式列算式”等。每种材料都提供备份,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让每个孩子都体验了成功感。
二、备教材
在充分了解和分析了教育教学对象之后,其次要注意的就是我们的教材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我们的米就是教材,这是教一个活动的基础,我们的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和幼儿画册”。它不但是《纲要》的充实和展开,而且是纲要指引下大方向的可**作的版本,备教材不可照本宣科,一定要融入个体理解与钻研,将个人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渗透进入,将共同的教材变成“我的教材”。备教材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熟悉教材要求,要通读教师参考用书的“序”部分,熟悉其全部内容,包括编者意图、组织结构,二是还要从教材体系上把握当前所要进行教学内容,弄清前后关系;本节内容所处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幼儿发展水平的关系。三是根据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应作哪些调整和删减。总之,对于教材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即把教材内容搞深搞透。
三、备活动设计的思路
备完了教学对象,吃透了教材,我们才开始设计教育活动:写教案。具体分为以下几步:
(一)备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也就是确定我们“教什么”的问题。在确立目标时我们应首先考虑目标要符合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发展水平。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幼儿产生畏难心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会引起消极反应,目标太低又会使幼儿产生厌烦,从而忽视对学习的专注心理,所以目标最好是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即接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如在案例“7的加法”中的目标2是“复习6的加减法”即是幼儿的已知水平,它的最近发展区即为目标1“学习7的加法,发现交换规律”。此外,核心目标除了能够体现本领域特点外,其他目标能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幼儿教育的整合包括观念的整合、目标的整合等等,在我们这篇案例里就设计到了目标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如目标3在引导幼儿编应用题的同时又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及说话的条理性和完整性。目标4不但也体现了整合,从另一个角度上又体现了制定目标时要忌空忌大忌笼统,如类似“培养孩子的语言能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合作意识”等,这些都不能定为是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纲要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语言领域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像本次活动中第四个目标是“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并能把自己列的算式主动告诉同伴”。其实最终的目的也是通过这种组织方式培养的就是孩子的合作意识,但针对此活动,如果就笼统的说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就太大了,因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不是单一的一种方式或一个教育活动就可以了解决,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们在确立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目标太空泛,要让目标具体、实用、可**作性强。
(二)备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可以说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内容。所以在安排整个活动时要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围绕重点进行,那么活动的重点该如何确立呢?第一是重点要为目标服务,刚才我们说了教育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安排的教学重点应是为目标服务的。如在案例“7的加法”中我们确立的教学重点就是“掌握7的加法,发现交换规律”它就是为目标一服务的。第二是环节的设置上重点要突出,要体现出你怎样完成教育目标的,怎样教的,幼儿怎样学。不能出现在写教学重点时,写的很清楚,但到教学过程中时,却找不到与重点相吻合的的教学环节,如果这样我们教学重点的确立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像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7的加法,我们从导入环节看图片到小组讨论到分组列出算式,一直是围绕“学习7的加法”进行的。难点也是一样的,在你的活动中是怎么样化难为易?如何以简驾繁都应该有所体现。如本次活动中难点为:能够发挥想象用完整准确的语言口编应用题,在编应用题环节中我们先让孩子看图编,然后是看算式编,最后是让孩子根据已有经验进行自由创编一步步由浅入深,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实现化难为易。
(三)备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准备、和教师自身的准备以及幼儿准备三方面。
★物质环境的准备
一方面指在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等,在教具学具的准备上一定要美观、大方、耐用、实用有保留价值。最重要的,在正式进行教育活动之前教师对教具学具一定要进行预**作,就是教师自己先把各种材料试用一下。目的就是尽量避免在活动中因材料的问题影响整个教育活动。如在《7的加法》的课件、记录纸张的大小、幼儿用笔的颜色等都要进行预**作,否则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如纸太小幼儿写不开,笔颜色太浅写出来看不清楚等都会影响活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教育讲究环境的渗透作用。比如讲有关颜色的英语单词,那么我们就应该创设以这几种颜色为主的环境,包括老师的服饰都应该和活动中所讲的颜色相关。另外就是对幼儿座位的准备,应该在备课时结合本次活动的需要安排相适应的座位,比如应该做半圆,还是分组坐,还是先半圆在用桌子等等。比如在《7的加法》中,过程中主要形式是幼儿小组讨论,所以,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做好。总之老师在备课时这些都要应该提前考虑到,不能怕麻烦,智者千率还必有一失呢,所以我们都要考虑到,组织活动才能成竹在胸。
★教师自身的准备
1、 备教学环节:作到熟“备”(“不是背”)在心中,不能自己边讲课边看教案,这是一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最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更不能称为人师,这是最起码应该做到的。
2、 备自己的语言:
A、老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请看导入部分)。太罗嗦幼儿就抓不住老师说话的重点了。
B、严谨,不能有知识性错误。比如在编应用题时,教师自己首先要把握好量词的使用,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因为,如果教错了,我们宁可不教,这样会误人子弟。
C、少提封闭式的问题“如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这样的问题只会有一种回答,尤其对于幼儿的思考是没有一点积极作用的。
D、不要重复孩子的话,重复孩子的话,这样不但显得老师的话多,而且没用的话一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表情丰富,语气和蔼,语调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所以有的老师会认为备课时只要备出主要环节就可以了,其实绝对不是这样,不能组织教学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到头来该说时没说,不该说的没用的却说了一大堆。
3、 备板书
板书是一位教师的脸面,板书要严谨、工整、字迹清楚,布局安排合理。
(四)备活动过程
1、备教学方法。 备方法,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进行教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因为方法是集教师观念、知识、经验、能力、智慧于一身,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所以说,它是备课中的高层次内容。备方法,实质是把教材个性、幼儿个性科学地组合,并把教师实践中的默会知识主动调整、积极挖掘,充分施展而进入角色的过程。备方法的要求
:一是灵活多样。根据幼儿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必须因班而异、因人而异,比如学习“7的加法”用的是“小组讨论法”,这个方法老师们采用时就应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学习能力,而不能盲目的学习。总之,在教学方法上,要尽力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别",常教常新,不要学习了一种好的方法后就百用不厌。比如;有时故布疑阵,以新奇吸引幼儿;有时绘声绘色,以形象感染幼儿;总之,切忌形成定势、千篇一律、一成不变。
二是不仅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研究幼儿如何"学",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以使幼儿能够"会学"。还要注重方法的优化,拿识字做一个比方,孩子认识特点“整体识别”,就是先整体后局部而咱们大人的认识特点是先局部再整体,所以,我们在识字活动时设计的方法就要就设计好多瞬间记忆的游戏,如闪电记忆,照相机等。
三是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别开天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我们的教学方法要一定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注意我们要做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给人以鱼,我们要给孩子的是一把**而不是两只兔子,也就是说现在这个时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应该下岗了。
2、备教学组织方式
在组织方式上是采用集体、小组、还是个体活动要适内容选择或有机结合。在复习6的加法时我们采用了集体活动方式,列算式时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口编应用题等环节是个体活动,**作环节时也是个体活动,使整个过程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有机结合。
3、备预见性教育策略
主要是指老师在备课时要有预见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和幼儿在参与活动时会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见出了可能发生的情况,那么作为老师再预见出教育策略,这样做尤其是对于年轻老师、对于不善于随机处理问题的老师,当你善于预见问题的时候,那么应该会能够提高我们课堂成功的机率和有效性,而且如果能够预见准确的时候,也会杜绝我们老师在幼儿面前甚至在家长面前在同行面前出现尴尬场面。而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如果我们这种积极应变能力差的话,那我们就不妨去预见一下。比如在本次活动中学习7的加法,我们是让幼儿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要求每个小组幼儿推选出一名能力强的幼儿当小记录员,但是我们又想到如果幼儿推选不成怎么办?比如哪个小朋友都不想当,那么我们老师就要点一名能力强幼儿做记录员,一般情况如果老师点名了幼儿还是会答应的。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几名幼儿都想参加那怎么办?a小朋友当记录员,b小朋友也想当,如果出现这样情况我们老师怎么办呢,而且如果家长还在场听课怎么办,如果我们老师就硬性的点名规定某某来当,那么无论用什么借口可能另一位小朋友的家长也会觉得不舒服,对于幼儿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打击,那么我们就提前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让孩子自己通过石头剪子布地形式进行,谁胜谁就来当记录员,那你自己失败了就怨**服输。当我们上这个教育时还真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效果可想可知。
4、备对幼儿的关注率
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关注率的问题。教学过程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幼儿,尤其是座位靠边的幼儿,一定创造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的机会,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幼儿。关注率的不均衡一直是老师们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问时经常爱叫能力强的几个孩子,咱们想一下长此以注对于其他孩子公平吗?他们参与活动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但孩子门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他们家长给我们交的费用是一样的,他们家长对我们每位老师信任度是一样的,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值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关注率,我们对不起幼儿、对不起家长,更能说明我们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行为的不负责任。比如,在编应用题这一环节我们就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一个机会,并把他们每个孩子编的题都展示到了大屏幕上。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和表现。
5、备时间: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对活动的时间要有一个大概的估计并且要设计出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比如在7的加法中第一个环节是用2分钟,学习7的加法导入环节1分钟,小组讨论5分钟,分析算式、发现规律是5分钟等等,只有这样考虑周密才能作到不拖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备活动延伸
根据多选教育内容的需要考虑到是否要开展相关的延伸活动,以便更全面深入的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四、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教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评价部分是指教师对教育活动的回顾、反思部分。它是备课写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后记"对课前备课与课上实践进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修改,充实提高,使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活动评价的内容主要从,目标的制定的提出,重难点的把握,活动环节的设置,幼儿的表现,活动方法和方式的选择等多方面去反思,要多关注过程,尤其是幼儿参与活动的状态、参与的品质、学习的方式等,千万不要只重视结果,活动评价不能只针对幼儿掌握的结果去简单评价。比如很多老师在写活动评价时都是“幼儿怎么怎么样”,而要多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去反思我们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考虑从目标到过程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活动成功了我们要反思总结“为什么 ”哪些好的做法可以继续发扬,并能推广给其他教师。活动不成功我们更要总结“为什么”,分析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整和改进,有必要时还要做“教学重组”,更应该从本次教学活动中吸取教训,争取同样的问题在下一个教育活动时不能再重复出现。总之,教学评价,贵在坚持,所谓“积腋成裘,聚沙成丘”。
◆幼儿园备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
备课时,对于需要统一和明确的各章节、单元的目的、要求、重点等共性问题,同学科的教师可互相切磋,集思广益;但作为教师不能只依赖"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而且,最后也应根据自身情况、班级特点,决定对共同研究成果的取舍和运用,并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只有留下自己的汗水,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讲起来生动活泼。
二、一般备课与重点备课相结合,以重点备课为主。
备课范围应广泛一些、全面一些,但要抓住重点。一是重点章节、单元、—课时;二是主要概念、原理、规律。三是抓纲带目:备其"精华"、"精要"、"精辟"部分,.以及"精练"语句。只有"点面结合"、"点面相映";轻重相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以课时备课为主。
备课应将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结合起来,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分配,不能用同一模式处理不同的课时。备课应通览全部教材,注意其章节内部的系统性、因果性、关联性,同时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而进行单元(章节)备课,进而进行课时备课,以使前后呼应,首尾相连,承前启后,左右配合。否则,"备一节,讲一节"、"讲哪节、备哪节"、"明天课,今天备"地孤立备课,教学效果势必不佳。
四、集中备课与课前备课相结合,以课前备课为主。
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思考集中、大脑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的特点,提前备出一学期或几周的课是非常必要的。但上课前进行再备课,更不可少;如果说学期前备课是"粗备",那么周前备课就是"细备",而课前备课则属"精备"。课前备课包括;重温教案(把教案当成"剧本",在脑海里"预演"一遍,预测一下效果)、掌握动态、准备教具、考虑教法,以及充分估计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等。这样,一可弥补遗忘,二可增强记忆,三可相机调整已有教学方案,四可做好上课心理与物质准备。
五、编写教案与运用教案相结合,以运用教案为主。
编写教案就是把备课中所研究的主要成果加以整理、概括、归纳,按照教学要求用文字书写出来。它记录了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安排和教学程序,以及教法设计、手段运用。这是课前准备的最后工序,也是教师业务基本功的集中体现,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对此都应做到一丝不苟。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教案都是提前写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编是手段,用是目的。因此,在上课前还要熟记教案,以便更好地运用之,这是备课工序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课上情况多变,故在熟记教案的同时还应有各种思想准备,以便在上课过程中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适应动态,灵活掌握。
六、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以使备课更完善。
所谓课后备课是指每讲完一节(次)课,要进行回顾、反思,做好小结。它是备课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故称"课后备课"。即通过"教后记"对课前备课与课上实践进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修改,充实提高,使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备课既要备在眼里、备在心中,又要备在口中、备在手上。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备课是艰苦的劳动过程,但其中也充满着艺术乐趣。当你在这项劳动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时,就会得到收益获得成功、感到欣慰、乐趣无穷。
Ⅶ 如何开展幼儿园大班创意绘画活动
一、转换思想,更新理念
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同时教师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
以前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单一,除了纸就是颜料,现在的教学中,各种废弃材料:纸巾筒、纸盒、一次性筷子、冷饮棒、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杯等都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知识面;可利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引导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扩展幼儿视野;在美术活动引导中鼓励幼儿尽情插上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二 、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
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并且每个班在园里有对外开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这些框架后,我们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年都组织家园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我们有个作品展示厅,里面陈列了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孩子们参观时都津津乐道的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的艺术走廊上画着世界著名画家的抽象画作品,给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让幼儿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力。
(四)用个性化创意美术环境诱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力图让幼儿园的每一幅画、每一棵树、一颗草,每一件设施,每一个空间设计都能给幼儿以美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我园的美术创意活动室中有多种工作坊,如:色彩坊、泥塑坊、手工坊、水墨坊、纸工坊等。每个工作坊里都有一张大工作台,放着各种不同材料,有颜料、毛笔、绳、珠、棒等,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内心感受。幼儿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而经常变换的,不同的美术材料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提供多样的、开放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有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
孩子们会用短绳、稻草、旧光碟、钮扣拼贴成小鸟,会用纸巾、浆糊、颜料做成脸谱,每件作品都是孩子们大胆想象,富有个性的创造。老师们把这些作品挂在墙壁上,放在架子上,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喜悦。在美术室的书架上,摆放着著名世界画家的画册,幼儿可以随意翻阅、欣赏。每班的个性化班级布置也是我园在美术创建中的一个亮点。老师们有充分的自主权,老师们会根据每个教学主题活动设计出不同的主题墙饰,如:大班主题《动物世界》《脸谱》,中班主题《海底世界》小班主题《树叶画》。
(五)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自由的创作形式
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由的作画方式,有利于儿童思维的激活和表现的大胆;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树立自主表现的意识,使作品呈现的个性化。泥工吧、创意坊、我型我秀等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宽松自由的氛围,浓郁的创意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大胆表达与表现。
三、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指导策略
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创意美术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我们关注以下几方面教学策略:
(一)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1、新颖的手段:小朋友最喜欢捉迷藏了,我们老师就抓住孩子的这种好玩的心理,和小朋友一起玩变色游戏;油水分离画:孩子们先用油画棒画网,再用水粉涂色,一张网马上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或者先用各色油画棒涂底色,再盖上一层黑油画棒色,再用牙签刮画,一种全新的画跃然纸上。我们还尝试着用透明胶先在纸上勾勒出想要的图案,再上色,撕去胶纸;幼儿们发现原来做画并不拘于油画棒,他们在老师新颖手段的启发下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2、独特的方法:平时我们都是画平面的图片,现在我们还可以创作成立体的造型,我们先用报纸做基本凹凸面,再用胶纸加以固定,最后用餐巾纸加乳胶定型上色。一件立体造型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他们都为这种表现手法而惊讶,在这种独特方法的指引下,我们制作鳄鱼、机器人等造型。
(二) 教师要把“创新”具体化、明确化。
有的教师常会要求幼儿做的作品要“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如“城市的建筑”,我给孩子们提议评选优秀建筑设计师活动,激起幼儿的兴趣,并让他们观看一张张世界各地建筑的课件,还特地精选了一组具有典型建筑特征的照片贴于墙上,请孩子们欣赏,引导幼儿了解建筑的主要特征。然后提议:“你们把自己想象成参加竞选的设计师吧,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建筑造型,要有各式屋顶,门、窗户,还可以有阳台,孩子们观看了各种各样的建筑课件,观察了五颜六色的图片,一个个欢呼雀跃,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设计师的争夺。不仅可以画建筑,还可以用废纸盒做立体城堡。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别具一格的建筑,教师也就用不着担心出现“千篇一律”的结果了。
四、创意性地使用美工材料,
既然是多元表现创意活动,那材料的多元是无疑的。如创意活动“京剧脸谱”,孩子可以选择用陶泥捏塑;可以选择用画笔涂鸦;也选择用生活材料制作。特别是生活材料的收集更是非常丰富,如盒子、纸板、瓶子、蛋壳、种子、布头、吸管、彩纸等等,都是制作的好材料。
但材料多元并不等于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面对繁杂的材料反而无从下手。因此,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做到有针对性。在决定投放材料之前,我们要思考这些材料可能会对幼儿的智力、情感和审美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准备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操作材料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因各班的情况不同,有时准备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孩子,能力情况也有差异,所以材料的提供上教师也要考虑周全。要兼顾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有选择地准备材料,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都愿意动手,要让孩子体验到越玩越想玩,越玩越有趣,做到常玩常新。如我们给孩子一个饮水瓶,先问问孩子,你们想这瓶有什么用?再和他们商量你可以把它设计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有的孩子说我要做个娃娃,有的孩子说我要做风车,还有的说我就把他做花瓶。最后每个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心中的作品,在这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得到充分的成就感外,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另外,又可以把材料的运用从单一向丰富过渡。如在玩纸盒中,我们一开始只是单一的将两三个纸盒粘在一起,只要接近实物就可以,慢慢的,我们建议将几个纸盒作品联系在一起,做成楼房,还要对楼房的窗户、大门进行装饰,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有趣的故事,从而就产生了一种由幼儿亲手制作的教玩具了,即有价值又有教育意义。
废旧材料可以通过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我园在教室的门口设置了一个“环保箱”,发动家长和幼儿注意收集各类废旧物。可以是塑料瓶、纸盒、布、树叶、旧报纸、羽毛、旧光碟等,可谓是多不胜数。
五、欣赏幼儿的作品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教师欣赏每一副作品不必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作品的好、坏幼儿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心理明白谁颜色配的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性更强,创作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颜色五彩缤纷,图形光怪离奇,满世界都是孩子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法国评论家波德亚说过,想象是一切才能中活动的女皇。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丰富的想像力是我们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努力,将想像力贯穿于各科教学和生活中,以培养出新世纪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有用人。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像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的为幼儿大胆想像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幼儿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绘画想像能力。总之,我们在与幼儿共同建构创意美术表现活动的过程中,如能准确把握指导的“合适尺度”,就能更好地了解幼儿、认识幼儿,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的奇特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