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杂志 » 基督教学报

基督教学报

发布时间: 2021-03-28 11:47:04

1. 图解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

历史进程概述:
1、犹太教出现->基督教从犹太教分裂出来->基督教分成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基督教新教从基督教天主教分裂出来;
2、基督教是=基督教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但犹太教不包括在内,继承一部分犹太教衣钵的伊斯兰教也不包括在内;
3、伊斯兰教出现在天主教、东正教出现之后,新教诞生之前;
详细历史进程:

1、犹太教出现——犹太人创建犹太教、上帝、以及《圣经·旧约》,所以《出埃及记》什么的都是犹太人的事,从来没把其他民族当过主角;
A)犹太教只对犹太民族开放,不允许其他民族信,所以是个非常小众的宗教;
B)上帝他们家排外传统、迫害异教徒的习惯,都源自犹太教,你看看《出埃及记》就知道了,他们连0-2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C)上帝他们家忘恩负义也是从犹太教时代开始的,当年犹太人的国家灭亡流离失所,是埃及人收留了他们,结果《出埃及记》到了羽翼丰满要走的时候,诅咒埃及人死;
注:那个时代弱势的外来民族经常是被赶尽杀绝的,但埃及人明显没那么做,不然犹太民族早没了。
2、基督教出现——犹太人耶稣背叛犹太教,创立基督教,取消了犹太教最狭隘的只接纳犹太人,依然保留了排外和忘恩负义的纯铜,不过倒是强大起来了(毕竟,就一个犹太民族才多少人口),最初他们也被犹太教认为是异教徒;
A)这个时期形成的《圣经·新约》,旧约是从犹太教继承来的,新约是基督教教廷自己编纂的;
B)人类文明早期,基督教区本土诞生的希神、罗神、埃及神话,最开始都是宗教,而且是远比基督教昌盛的宗教;
C)希神、罗神、埃及神话曾经并存过,无论谁强谁弱都没对其他宗教下过死手,这些宗教的消亡都是犹太教俩继承人(基督教、伊斯兰教)下的手,基督教弱的时候人家没赶尽杀绝,基督教强起来就鸠占鹊巢把人家灭了;
3、基督教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罗马帝国衰落时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并随着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而分裂;
A)东罗马帝国形成基督教东正教(或者叫正教,也是最初的正统教派),东罗马帝国覆灭之后,东正教主体转到俄罗斯(沙皇迎娶了东罗马帝国的末代公主,并继承了东正教);
B)西罗马帝国形成基督教天主教(也就是现在罗马教皇那一派),经法兰克王国传承至今;
4、伊斯兰教出现——伊斯兰教很大程度上也是犹太教的继承者,不过不再是犹太教叛徒创建的了,其诞生跟基督教也扯不上关系;
A)伊斯兰教的主要作品是《古兰经》,总算不再是对犹太教的《圣经》修修补补了;
B)伊斯兰教至少灭亡了其区域内的拜火教、摩尼教,埃及好像也是它下的手,向东一路拍到印度教脸上,犹太教排外的那一套学的不错;
5、基督教新教——文艺复兴时代,基督教天主教分裂,老的天主教依然叫基督教天主教,新分出来的叫基督教新教;
A)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基督教天主教反进步、反科学(回去查布鲁诺怎么死的,查伽利略怎么被迫害的,就明白了),不适合工业时代;
B)代表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英国圣公会的创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三十年战争;
C)基督教天主教跟基督教新教的主要观点差异,在于富人下不下地狱,教义就没差几个字,就为了这几个字,当时最繁荣的德意志地区人口一次性就减少了60%,后面还战乱不断屠杀不停持续失血,基督教的杀人效率比黑死病高多了。

2. 为什么《气象学报》的英文名是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拉丁语

ACTA 学报
METEOROLOGICA 气象
SINICA 中国

拉丁语原本是意大利中部拉提姆地方(Latium,意大利语为Lazio)的方言,后来则因为发源于此地的罗马帝国势力扩张而将拉丁语广泛流传于帝国境内,并定拉丁文为官方语言。而基督教普遍流传于欧洲后,拉丁语更加深其影响力,从欧洲中世纪至20世纪初叶的罗马天主教为公用语,学术论文也大多数由拉丁语写成。现在虽然只有梵蒂冈尚在使用拉丁语,但是一些学术的词汇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等尚使用拉丁语。

3. 天主教会进入全盛时期的表现

基督教在海南岛的传播
基督教,我国旧时称为景教.基督教最早传入我国,约在我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唐代.据公元781年于长安西面所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么元635年(唐贞观九年),基督...
韦经照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引量:23

4. 苗润田的历年主要论文

1.“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哲学研究,2007、4)
2.孟子非以禽兽论杨墨(文史哲,2007、3)
3.儒学:在基督教与佛教之间———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中心(山东大学学报,2007、2)
4.论儒家的宽容思想(东岳论丛,2006、6)
5.“仁”与“爱”—真德秀仁说论要(《儒林》第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4)
6.中国有哲学吗(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5.11.15)
7.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河北学刊,2004、3)
8.《论语》的形上学研究(齐鲁学刊,2004、6)
9.儒家的诚信学说及其现代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3、4)
10.儒学宗教论的两种进路(孔子研究,2002、3)
11.牟宗三儒学宗教论研究(孔子研究,2000、6)
12.儒学:宗教与非宗教之争(中国哲学史,1999、1)
13.儒家知行学说的现代思考(哲学研究1999、11)
14.孔子文化观研究(齐鲁学刊,1998,6)
15.论儒家“良知”学说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997、1)
16.《老子》:一个老年学的诠释(东岳论丛,1995、2)
17.论庄子的思维方式(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5、1)
18.刘向《〈管子〉序录》释疑(中国哲学史,1994、1)
19.释“荀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孔子研究,1993、1)
20.略论齐之主流文化(管子研究,1993、3)
21.略论乐观主义人生哲学(青岛大学学报,1992、1)
22.庄子内篇与早期黄老思想比较(文史哲,1991、3)
23.《管子》与《吕氏春秋》(管子研究,1991、3)
24.儒学与现代化的中介(东岳论丛,1990、2)
25.中西义利思想比较研究(孔子研究,1990、1)

5. 问,《福建基础教育》《福建教育学院学报》哪个刊物好

通过实验对 π 值进行估算,这是计算 π 的的第一阶段。这种对 π 值的估算基本上都是以观察或实验为根据,是基于对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际测量而得出的。在古代世界,实际上长期使用 π =3这个数值。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有基督教《圣经》中的章节,其上取圆周率为3。这一段描述的事大约发生在
公元前950年前后。其他如巴比伦、印度、中国等也长期使用3这个粗略而简单实用的数值。在我国刘徽之前“圆径一而周三”曾广泛流传。我国第一部《周髀算经》中,就记载有圆“周三径一”这一结论。在我国,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叫做:“周三径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说,直径为1的圆,周长大约是3,边长为5的正方形,对角线之长约为7。这正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圆周率 π 和√2 这两个无理数的粗略估计。东汉时期官方还明文规定圆周率取3为计算面积的标准。后人称之为“古率”。

早期的人们还使用了其它的粗糙方法。如古埃及、古希腊人曾用谷粒摆在圆形上,以数粒数与方形对比的方法取得数值。或用匀重木板锯成圆形和方形以秤量对比取值……由此,得到圆周率的稍好些的值。如古埃及人应用了约四千年的 4 (8/9)2 = 3.1605。在印度,公元前六世纪,曾取 π= √10 = 3.162。在我国东、西汉之交,新朝王莽令刘歆制造量的容器――律嘉量斛。刘歆在制造标准容器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圆周率的值。为此,他大约也是通过做实验,得到一些关于圆周率的并不划一的近似值。现在根据铭文推算,其计算值分别取为3.1547,3.1992,3.1498,3.2031比径一周三的古率已有所进步。

6. 杨慧林的代表性论文

(1)《西方文化心理结构中的莎士比亚》,《文艺研究》1988第6期
(2)《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学》,《文艺研究》1991第4期
(3)《20世纪西方文学的神学倾向》,《文艺研究》1994第3期
(4)《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基督教》,(澳门)《文化杂志》1997第12期
(5)《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伦理基础》,《新华文摘》1998第8期
(6)The Moraliz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and the Result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意大利)《明清研究》1998第7期
(7)《神学伦理学的当代意义》,(加拿大)《维真学刊》1999第1期
(8)《早期基督教文学概说》,《外国文学评论》2000第3期
(9)《“全球化”与基督教的自我诠释》,(加拿大)《维真学刊》2001第3期
(10)《读解圣言:神学解释学向现代解释学过渡的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2第1期
(11)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ristian Faith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China Study Journal, vol.17, No.3, December 2002,
(12)《“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世界宗教研究》2003第1期
(13)Inculturation or Contextu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4)Three Concerns in the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5)What Theological Ethics Mean to the Contemporar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6)The Moralized Sino-Christianity and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 Moralit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7)The Unio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ble and Its Hermeneutical Analysis,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18)《当代神学对文论研究的潜在价值》,《文艺研究》2004第3期
(19)《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读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第4期
(20)《我国文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中国大学教育》2004年第1期
(21)The Re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lobal Ethic in China, China's New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rankfurt: Peter Lang Press, 2005
(22)《“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文艺研究》2005第3期
(23)Religious Stud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6-01
(24)《诠释和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外国文学研究》2006第6期
(25)《评谢列贝克斯〈信仰的理解〉》,(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6秋季号第25期
(26)《早期教会大学的两种授课语言及其价值归宿》,《中国文化》2007年春季号
(27)《 学术制度、国家政策和语言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第1期
(28) 《“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 2009第2期
(29)《怎一个“道”字了得》,《中国文化研究》 2009第3期
(30)《 学术制度、国家政策和语言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第1期
(31)《宗教研究的“比较”意识与“对话”精神》,(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9春季号第30期
(32)Language and Missionary Universit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01
(33)《“反向”的观念与“反转”的逻辑:对齐泽克“神学”的一种读解》,(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10春季号第32期
(34)《英国高等教育观感》,《读书》2010第3期
(35)《关于“韬光”的误读及其可能译解》,《读书》2010第7期
(36)《关于比较文学与宗教学的对话》,(加拿大)《文化中国》2010第35期
(37)《齐泽克的“基督教遗产”究竟是什么》,《世界宗教文化》2010第5期
(38)《中西“经文辩读”的可能性及其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11第1期
(39)James Legg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n China,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vol. 337 (no. 1) 2011
(40) To Reverse our Premise with the Perverse Core: A Response to Žižek’s “Theology” in Chinese Context, 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s Critique vol. 19 (no. 3) 2011
(41)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 Sino-Christian Studies, vol. 6, 2011
(42)《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论说的六个问题领域》,《世界宗教文化》2012第1期
(4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复旦大学学报》2012第1期
(44)《汉学及其“主义”中的身份游移》,《读书》2012第2期
(45)《“经文辩读”与“诠释的循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第5期
(46)《文化传播的双向考察》,《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第1期
(47)Scriptural Reasoning and the Hermeneutical Circle,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2014/3

7. 世界三大宗教包含基督教吗,到底是哪三大宗教

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8. 李义群有人认识吗做工程,是个骗子

? [参考文献] [1]东方兰.论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J].文学研究,1940,(5):. [2]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方平.莎士比亚“天鹅之歌”—《暴风雨》赏析[J].名作欣赏,1995,(1):. [4]郭华敏.论《暴风雨》中的基督教隐喻系统[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110-113,. [5]贺祥麟.莎士比亚[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6]华泉坤 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46-52,. [7]亢西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8]李蕾.《暴风雨》情节的深层隐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3):77-80,. [9]彭镜禧.发现莎士比亚—台湾莎学论述集[C].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0.. [10]邵旭东 王忠祥.《暴风雨》的主题及其它[A].阮坤.莎士比亚新论—武汉国际莎学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李伟民; 何处是安妥灵魂的精神家园——哈姆莱特形象认识辨析 [J];四川戏剧; 2003年06期 姜桂栩;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基督教文化视角检视 [J];文史哲; 2003年05期 于凤保;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 [D];安徽大学; 2007年 陈敦;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05期 李玉莲;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89年04期 肖四新; 莎士比亚悲剧的宗教解读 [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05期 王本朝; 论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影响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04期 从丛; 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05期 从丛; 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01期 赵晓梅; 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莎士比亚创作 [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01期 王鹏;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忏悔母题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1期 李伟昉; 莎士比亚与《圣经》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04期 黄龙; 莎士比亚文艺观溯源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01期 Frye, Roland Mushat; Shakespeare and Christian Doctrine [M];; 1963年 李伟民; 莎士比亚研究——构筑起心灵的家园——兼评张冲的《莎士比亚专题研究》 [J];外语研究; 2007年02期 李伟民; 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 焦晓燕; 哈代小说与基督教文化 [D];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 钱佼汝; 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J];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04期; 60-65 孙家琇; 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J];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04期; 72-80 张冲; 当代西方莎士比亚变奏二十年(1965—1985)[J]; 外国文学评论; 1992年01期; 123-129 王田葵; 试论拜伦诗歌“惊人的莎士比亚式的丰富多彩”——十九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历程论(四)[J]; 零陵学院学报; 1990年04期; 66-73 方平; 小精灵蒲克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观——《仲夏夜之梦》研究[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93-99 郑土生,肇星; 浅论莎士比亚的艺术特点[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100-106 卞之琳; 了与不了: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纪程——《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前言[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107-110 钱佼汝; 美国新派批评家乔纳森·卡勒和分解主义[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3期; 22-24 乔纳森·卡勒,钱佼汝; 当前美国文学批评中争论的若干问题[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3期; 25-32 朱虹; 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J]; 外国文学评论; 1988年01期; 90-94 汪义群; 莎士比亚宗教观初探 [J];外国文学评论; 1993年03期; 117-124 张慧荣; 从《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亚的中立女性观 [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64-66 智慧的作用 [J];领导文萃; 1996年09期; 87 再说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J];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03期; 154-155 阅读莎士比亚 [J];博览群书; 2004年12期; 70 杜革非; 分析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英文) [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02期; 24-25 马太·阿纳德原,曲文敏; 《莎士比亚赞》 [J];河西学院学报; 1988年02期; 104-105 天章; 西柏林世界莎士比亚大会 [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年03期; 73-76 许国璋; 莎士比亚十二赞 [J];外国文学; 1981年07期; 65-72 萧莎; 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J];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01期; 151-152 孙丽丽; 从毁灭到拯救 [D];山东师范大学; 2003年 厉彦花; 论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中的宗教观 [D];山东师范大学; 2006年 孙海西;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D];山东大学; 2005年 矫福军; 莎士比亚悲剧的思想意蕴 [D];吉林大学; 2004年 宋艳;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 [D];安徽大学; 2005年 黄凌; 《乌托邦》与圣经暨莫尔的宗教观 [D];河南大学; 2006年 徐剑莹;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爱情故事 [D];安徽大学; 2006年 王彦; 艾米莉·狄金森诗中的圣经原型 [D];河北师范大学; 2006年 孙珍; 背弃与顿悟 [D];山东师范大学; 2004年 董莉; 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 [D];河北师范大学; 2006年 陈茂庆; 戏剧中的梦幻 [D];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 王志耕; 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D];北京师范大学; 2000年 臧天婴; 莎士比亚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 [C]; 1997年 陈少辉; 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 [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 [C]; 1997年 桑迪欢; 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 [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C]; 2002年 裘克安; 莎士比亚日在中国 [N];人民日报; 2002年 雷鸣; 莎士比亚经典的现代话题 [N];中国妇女报; 2004年 洪蔚; 当莎士比亚遇上电影 [N];科学时报; 2004年 许钧; “遭遇”莎士比亚 [N];中华读书报; 2002年 书评人 马淑艳; 当莎士比亚戴上童话面具 [N];中国图书商报; 2007年 〔英〕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 原汁原味品莎翁 [N];光明日报; 2004年 裘克安; 有关莎士比亚的一些事实 [N];光明日报; 2000年 兰守亭; 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亚 [N];中华读书报; 2004年 易沉; 莎士比亚诗作的出版历程 [N];中华读书报; 2002年 通讯员 杨英姿记者 余传诗; 《读莎士比亚》:王元化88岁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礼物 [N];中华读书报; 2007年

9. 王立新的主要论著

代表性论文:
我们是谁?威尔逊、一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英文版刊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31, No.2, May 2010)
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英文版With the Dragon as Foil: American Imagining of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s National Identity发表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9, No. 4, Winter 2009。)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外交史的国际化与文化转向,《美国研究》2008年第1期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以艾奇逊和承认问题为中心的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4期部分转摘)(英文版Ideology and America's China Policy at the time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 Reexamination of Acheson and the Question of Recognition发表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26, No. 3, Autumn 2005.)
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03年第10期和台北联合报系的《历史月刊》转载)
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华盛顿体系与中国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抵制美货运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十九世纪基督教在华的两种传教政策,《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其他论文:
使种族和国际上的一切关系基督化:对一战的反思与美国传教团体内国际主义的兴起, 李灵主编:《现代化视野下的教会和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美国的冷战意识形态:内容与作用, 《史学集刊》2011年第5期。
美国的国家认同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24日。
史学界的仁者和智者――悼念恩师杨生茂先生, 《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
跨学科方法与冷战史研究, 《史学集刊》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0年第7期转载)。
新视角下的20世纪国际史――入江昭和他的《全球共同体》,《世界知识》2009年第6期。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美国史研究, 《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译序:对20世纪国际史的另一种解读,(美)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刘青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
中国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美关系,《观察与思考》(2007年第10期)杂志社采访
《美国与中国》导读(合著),马抗美、刘斌主编:《百部人文名著导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自由主义于美国的国家安全观念:一个历史的考察,《西学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
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 《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全文转载)
莫让'美国遏制中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新京报》2005年7月3日
一个文化国际主义者的学术追求和现实关怀:入江昭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代译序),入江昭著、李静阁译:《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试论美国外交史上的对外干预,《美国研究》2005年第2期
洛克思想对美国人战争与和平观的影响,《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续编·历史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伍德罗·威尔逊承认中华民国问题再研究,《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
大陆研究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主要范式述评,《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香港),第5期(2004年)
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主要研究范式述评,陶飞亚编:《东亚基督教再诠释》,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教运动与中美关系:一个初步的阐释框架,徐以骅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现实关怀、中国特色与美国史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转摘)
中美关系史研究中两个问题的反思,《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2期
后殖民理论与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4-5期连载。(收入秦亚青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秩序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美国:优越感根深蒂固,帝国论花样翻新,《环球时报》2002年4月15日
学术创新与21世纪的世界史研究,《光明日报》2000年3月24日《历史周刊》
美国政府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反应和政策,《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
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
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近代中西方关系,《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五四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与美国,陶文钊主编:《中美文化关系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试论早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庄建平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国外交官对五四运动的认知和反应,《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美关于粤汉路权交涉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鉴往知来:百年来中美经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试论林乐知的中西文化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编:《社会转型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城市改良,王旭等编:《城市社会的变迁――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世界历史》1998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5期转载)。
英美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会通,《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3期
美国传教士与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思潮,《美国研究》1997年第2期
传教运动与近代美国在华商业扩张,《世界历史》1997年第2期
美国教会女学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编:《美国历史问题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传教士与维新派,章开沅主编:《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传教士的政策,《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传教士与洋务运动,《南开学报》1995年第4期
晚清在华基督教教育团体述评,《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二十世纪美国在华高等教育事业(摘要),载中华美国学会编:《二十世纪美国与亚太地区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现代出版社1993年版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变革,《南开学报》1993年第5期
近代美国在华传教运动述评,《历史教学》1991年第4期
美国教会在华高等教育事业的考察,《学术季刊》1991年第3期
美国教会在近代中国办学述论,《南开史学》1991年第2期
专著: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8年修订版。
《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