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辨证提纲
A. 怎么理解《伤寒论》中的表,里,半表半里
《伤寒论》中疾病所在的病位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表里众医家达成了共识,半表半里则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让后学者无可是从。正确的理解《伤寒论》中的表外、里内、半表半里的概念,有助于准确解读《伤寒论》原文,提高临床疗效。
钱超尘教授的《伤寒论文献通考》考证出,《伤寒论》是张仲景论广《汤液经》的基础上,又收集了几代甚至几十代医家的论文,其中还有张仲景弟子的论文而成。《伤寒论》不是一个人的手笔,文字的表达习惯不同,表和外,里和内在绝大多数条文中是互词,表达同一个意思而已。
1、表:
《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此条“表”是指麻黄证
《伤寒论》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此条表指的桂枝证
2、外:
《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上两条的外指桂枝证
《伤寒论》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此条的外指的太阳病。
《伤寒论》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硝汤主之。”
此条的外指小柴胡证,少阳病相对阳明病而言,少阳为外,阳明为里。
胡老分析《伤寒论》中的条文发现有这样的规律,常把麻黄证称为表证,桂枝证称外证
3、表里:
《伤寒论》93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4、内外:
《伤寒论》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下之以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内外俱虚。”
60条和93条都是“下之后,复发汗”,一个言表里俱虚,一个说内外俱虚,可见这里的表里和内外是互词。
麻黄证为太阳病的表证,桂枝证为太阳病的外证(为表证之内,半表半里证和里证之外,故称为外证)。
5、半表半里:
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率先明确提出了半表半里的概念,《伤寒论》把“半表半里”称作“半在里,半在外”,即第148条原文:“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必有表,复有里也”“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汤液经》八纲辨证的病位只有表和里概念,仲景在这里提出半在里半在外即半表半里病位概念,是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的关键。
《伤寒论》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腠理开,邪气因入”是入于里了吗?阳明病为里证这是达成共识的,“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服完柴胡汤后,渴了,这时才入了阳明里证。“以法治之”,就是用治疗阳明病的方法随证治之,而不能再服柴胡汤了,否则就是误治。“腠理开,邪气因入”邪气出表,又没入于里,那是哪个病位?此处仲景已经暗示在表之里,里之外,还有个半表半里的病位甚明。
胡希恕先生是近代经方大师、中医临床家,临床用方精简,疗效卓著,其得益于对《伤寒论》的正确理解。胡老对《伤寒论》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疾病的部位有表、里,亦有半表半里。疾病在皮肤、肌肉、筋骨部位的为表;在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部位的为里;在表之内,里之外的胸腹腔间部位的为半表半里。
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整理总结了胡老的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明确了:《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乃一脉相承,《伤寒论》的六经来自于八纲,考证了《本经》、《汉书·艺文志》、《伤寒论》从中发现了半表半里概念的确切轨迹,半表半里仍是八纲概念,产生于《伤寒论》97条、147条、148条。《本经》和《汤液》中只有表里概念而无半表半里概念。冯老把《伤寒论》各方,按六经类证,明确了《伤寒》方的六经归属,例如:太阳病为表阳证如麻黄汤方证、桂枝汤方证,阳明病为里阳证如白虎汤方证、承气汤方证,少阳病为半表半里阳证如小柴胡汤方证,少阴病为表阴证如麻黄附子汤方证、桂枝加附子汤方证,太阴病为里阴证如理中汤方证、四逆汤方证,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阴证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乌梅丸方证。其中,在半表半里阳证少阳和半表半里阴证厥阴,更是明确了具体方证。可见半表半里的概念并非子虚乌有,临证用之甚验。
经方精、效、廉,这是经方的优势,经方难学是因王叔和在《伤寒论》的序中加入“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二十三个字,致使后世以《内经》释《伤寒》,多囿于脏腑经络之论,难于反映六经实质。实际《伤寒论》的六经,是由疾病证状所反映的病位和病性来决定的,关键是对病位辨别。正确解读《伤寒论》,是中医人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只有正解仲景之学,才能继承中医,传承中医,发展中医。让中医腾飞,造福苍生!
B. 寻《伤寒论》序的原文与译文
《伤寒论》原序
东汉 张仲景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慨然:感慨的样子。
叹:叹的异体字
秀:才能出众。
士:读书人。
曾:竟然。
方术:本指占卜星相之术,此指医术。
但:只,仅仅
企踵:踮起脚后跟。表示仰慕。踵,脚后跟。《汉书·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
孜孜汲汲:贪求不已、迫不及待的样子。孜孜,努力不倦貌。汲汲,不休息貌。《汉书·扬雄传》:“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
惟名利是务:宾语前置,以“惟……是”作标志。
崇饰:崇尚修饰。末:枝节。此指名利权势。
忽弃:轻弃。
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华丽。悴:使……憔悴
本:根本。此指身体。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宾语前置。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卒:通“猝”。
婴:缠绕,遭受。
震栗:惊惧颤抖。栗,通“栗”。
降志屈节:谓降低身份,屈己从人。
钦:恭敬地。
巫祝:古代从事占卜祈祷活动的人。巫,能以舞装神,以替人祈祷为职业者。祝。主持祭祀祝告的人。《楚辞》王逸注:“男巫曰祝。”
告穷:表示办法用尽。
归天:听命于天。
赍:持。
重器:宝贵的器物。此喻身体。
委:交付。
咄嗟呜呼:叹词。
异物:此谓死亡的人。
重泉:九泉,黄泉。即地下。
何荣势之云:宾语前置。以“之”为标志。即“云何荣势”
进:谓居官位。下文“退”义反。
游魂:汉魏之际熟语,指苟延残喘、毫无定见之人。
浮华:表面的荣华。
徇物:谓追求权势名利等身外之物。徇,顺从。《庄子·让王》:“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一说,通“殉”。
冰谷:喻险境。《诗·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於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又《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冰谷:薄冰、深谷。喻险境。
C. 平脉辨证为什么不写成凭脉辨证
中医认为,杏属于热性食物,有小毒,吃多了会伤及筋骨,引起老病复发;现代营养学则强调,鲜杏里较强的酸性物质,会使胃液激增,引起胃玻 是“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想起这句顺口溜,只因正值大量水果集中上市的夏季,而每每路过这些...1753
D. 《伤寒论》问题
今传《伤寒论》为王叔和搜集整理而成,已非张仲景手著原貌,其中确有一些方剂与六经辩证方法矛盾,比如桂枝二越婢一汤,太阳病用石膏就违背了“先表后里”的治则,阳明病病气微体质弱尚且使用桂枝汤,如何太阳未罢便用石膏?其他如文蛤散、小建中汤、麻黄升麻汤等等,当然这些方剂的疗效可以肯定,但是其组方原则却无法与理论统一,我们怀疑的意义在于:是不是不必苟且获效,而于大法中直取病机?倘若如此,则必将大幅度推进六经辩证体系的研究。至于究竟哪些不是仲景原方,尚难确定。供参考!
E. 伤寒论六经病的提纲证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太阳病的桂枝汤临床应用以及使用禁忌: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
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 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 恶等物。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
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方十。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 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 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 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F. “金匮要略”的“匮”的读音是什么
“金匮要略”的“匮”读作Guì。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6)平脉辨证提纲扩展阅读:
一、成书背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病流行,死亡枕藉,张仲景的族人亦多数亡于伤寒之疾。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金匮要略》即为《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的节略本。
二、整理
《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因战乱而散失。西晋王叔和经过广泛搜集,将原书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10卷,而未见到杂病部分。
到北宋仁宗时,一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馆阁残旧书籍里发现了一部《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叫做《金匮玉函要略方》,一共有3卷。上卷讲伤寒病,中卷讲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病的治疗。
为了临床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仍编为上、中、下3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末,题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后人将《金匮要略方论》简称为《金匮要略》或《金匮》。
G. 伤寒杂病论义疏的平脉法
第一
平脉法者,启后贤以诊要也。平,释如《书》“平章百姓”之平,义犹辨也(脉法旧皆以平脉冠之,序云平脉辨证者是也。后人以辨之义释平,遂讹有平脉、辨脉之分)。病有证,脉有象。辨证而后能议病,别象而后能平脉。证之表见者,藏府消息之外着也。脉之效象者,气血变化之形容也。故首明气血先见,以示效象之源。次示平脉大法,以明诊要有分部、察息、辨象、审势之方。次则明藏气之异用,而脉各呈其象焉;分六气之异性,而脉各呈其象焉。次则示察色之妙,明问闻之法。更合脉证而析其呿吟之微,洞其参伍之变,而终之以奇经八脉。学者苟能精求其象,更进而通其效象之源,熟肄其法,更深而得其奇恒之巧,察合之于色脉,比类之于证候,则病之在内在外,属藏属府,伤荣伤卫,病气病血,中于何气,舍于何经,莫不各有其不变不易之诊,至明至晰之辨。惟精惟一之理,既微妙以玄通,复彰显而质实,此真发天地之秘奥,出赤水之玄珠者矣。盖先师以脉学统四诊,以出入升降象势统脉法,举一例凡,无法不摄。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在精而熟之,思乃通也。若乃受师不卒,意惑心迷,思用难精,隅反莫悟,广之万卷,其义莫穷。师之序曰: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下根邪悟,末之何也。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藏府之诊也?师日: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藏府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平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通行本佚)。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藏府之诊也?此问脉者血之府,心之合也。寸口者,则手太阴之动脉也。气血异病,何以辨之?藏府异候,何经辨之?六气异邪,何以辨之?又一脉何以为数十病?一病何以见数十脉?脉何以因病而效其象?象何以辨别而知其源?此理难明,故首问之。师曰以下答辞,明脉之源也。盖人处于气交之中,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如鱼之育于江海,如金之冶于烘炉。圣人仰观俯察,有以知形假物成,命惟天赋,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于是推物性变化之理,以定藏府血气之诊。求之物性,纷赜而不可尽也,统之以金木水火土,而物之性尽矣。更进而求其承制之化,则金遇火而液化,水得冷而冰凝,木绝水而枯,火加水而灭,土性中和,兼乎四气(经曰:木得金而伐,土得木而达,水得土而绝,火得水而灭,金得火而两缺,万物尽然,不可胜竭。疏义本此)于是知物性不同,随缘变异,性由体具,象以变形。圣人既究极乎天地物性之变,而论理于人形,原其本则万物同体也。清者为气而无形,浊者为血而有质。在人身虽内有府藏经络,外而毛肤官窍,无不资气以煦之,血以濡之。气竭则华痿,血弱则荣枯。更见夫天地温和,则经水(义即江河)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血脉者,亦人身之江河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气血和谐,脉道以行。故合之于人,凡藏气之内变,六淫之外伤,邪之及体,气血受病,气血扰动,病虽未见,脉象先形,故曰:脉乃气血先见也。气血有盛衰,藏府有偏胜者,此释人之秉赋不同。气血在人,各有偏盛偏衰之异,藏府之秉,各有偏强偏弱之殊。脉之动也,气血使之。故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阴阳指寸尺,兼浮按沉按,脉随气血为变化也。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此释脉诊气血之辨,诊法之最为微妙者也。察脉之法,曰分部,曰察息,曰辨象,曰审势。何谓分部?浮中沉为表里之部,以察气血之出入;寸关尺为上下之部,以察气血之升降。故分部乃可以定病之所舍。何谓察息?脉之动也,随息迟疾(平人亦有呼吸促而脉徐者寿,呼吸徐而脉躁者,不病则夭,不尽随息也)。经曰: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闰以太息,五至曰平,此言其常也。然人之呼吸,迟疾之度各异。故但察迟疾,不足以为虚实寒热之准。分部察息,庸工易晓,脉之微妙,在象与势。何谓势?势者,脉动之变也。气动无形,故以势彰。何谓象?象者,脉形之异也。血流有质,故以象显。气血之辨,势象攸分。气独盛则脉强,强者势也。血独盛则脉滑,滑者象也。气偏衰则脉微,微亦势也。血偏衰则脉涩,涩亦象也。诊法之妙,先别气血。在经络为荣卫,言其循周之用也。在藏府为气血,表其变化之体也。病在气分,则脉之势变。病入血分,则脉之象改。故脉之势变而象不变者,气病而血不病也。脉之象变而势不变者,血病而气不病也。象势俱变,则气血俱病。故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脉随病变,如影随形。候气者,当审其上下出入强弱之殊;候血者,当辨其刚柔大小滑涩之异。气盛势盛,气衰势衰,血虚象虚,血实象实。但平人之常,气血相维,卫行脉外而内交于荣,荣行脉中而外交于卫。血气者,不得相离也。气病则必及于血,血病亦必累于气。但有微甚主客之分,未有气病而血独安也。故脉有象实而势衰者,或气衰不足以运其血,或血凝遂有以郁其气。势盛而象虚者,有为气亢而耗其血,有为气充将生其血。盖血病累气者,其势虽来去不盛,而按之必有鼓而欲起之情。气病累血者,其势虽出入奋张,久按之终见留滞难前之象。气虚血实,则势弱而象充。血衰气盛,则势强而象减。血独不和,则时弦时涩,而脉象屡变。气独不和,则时强时弱,而脉势迭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明乎象势,诊道得矣。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此明脉息迟疾之故。阳者,谓人之动气;阴者,谓人之精血。体之温暖,源于动气;体之腴润,滋于精血。故数理阴阳,则贵阳贱阴。人身阴阳,以平秘为要,不得有偏重也。阳迫气血,则脉之行度急而为数;阴阻气血,则脉之行度滞而为迟。数为阳迫,有阳盛而迫者,有阳厥(逆也)而奔者(阳亡于上),有阳亡而外迸者(阳亡于外),故数不尽以为热。迟为阴阻,阴盛而气行迟者有之,精液凝泣而脉道不利者有之(凡津液痰血之凝结,脉象虽松软宽缓,按之必内有劲线,或有若珠粒之形可辨),气血结聚而为症瘕者有之,故迟不尽以为寒。气血相维,病则俱病。故气寒则内束其血,血热亦外鼓其气。气寒者,象亦紧而类血脉,血热者,势亦盛而类气脉,盖气热而血亦奔逸,血寒而气亦凝滞。当于象势之中,推其主客之辨,气热血沸,清其气而血自平;血热气奔,凉其血而气亦静;气寒血结,温其气而血行;血凝气滞,通其血而气畅。凡人病气者暴,病血者久。故治气者不必及血,治血者必顾其气。病在经络,则气分血分皆有之。其在藏府及血分,则藏体伤矣。气血之动,原于谷神,是为胃气,气血之出入升降,此为其源,故凡中宫无权,升降不利,则脉之象势,必久按之而疏密不匀,强弱互变。中宫者,脾胃也。脾为阴而统血主液,胃为阳而统气主津。势屡变者胃气衰,象屡变者脾气馁。斯道久晦,知者鲜矣。“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平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者,此示后学,以见病知源之奥,平脉辨证之理。盖脉之变化,由于气血,故诊脉而气血之消息外见,当合证以究其表里藏府经络之舍,虚实盛衰气血之偏。一脉可为数十病,一病可见数十脉,平脉可以辨证,非据脉可尽知病名所苦。后世方书,但云某病当见某脉,或某脉当主某病,依果求因,本末倒置。不究气血之源,于诊道何益也。病邪之乘,但有六气(此专举外感为例),邪之中人,如工施色,青黄化绿,黑朱成紫,随其所合,变化各殊,病变莫穷,证由体异,察体异秉,诊无遁情。执方求病,昧于一贯,研穷皓首,泛海迷津。经曰:执其要者,一言而终。此之谓欤。上示脉法大纲,下乃条记而明辨之。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此承上文已明血气阴阳之故,更进而问诊法之详。先述所问曰:脉有三部,因阴阳二气之乘,阴盛则乘阳位,阳盛则乘阴位,其变化由于荣卫血气,在人体躬,随呼吸之出入,循脉道而上下,因气息之游布,津液流通于四肢百脉。脉象因气候、病邪、藏气之转,随时异其动作,效其象状。而病邪之变,藏气之偏,四时之候,莫不有其形容,可以指别,如春则脉应肝而象弦,秋则脉应肺而象浮,冬则脉应肾而象沉,夏则脉应心而象洪。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藏王于四季,具应候法时之义。及乎诊视病变,察色观脉,或大或小,应指不同。即就一诊之中,初中后按,脉亦象势迭改,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或寸浮而尺沉,或尺长而寸短,或上下乖错,上溢而入于鱼,下覆而入于尺,象势无常,或存或亡。病辄改易,或进退以变其升坠之常,或低昂而易其俯仰之位,令人心迷意惑而纪纲动失。愿为具陈诊要,令得分明无惑也。师曰以下答辞,曰:子之所问,乃诊道之根源也。脉有三部者,尺寸及关也。荣卫流行,各有法度,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天温日明则卫气浮,天寒日阴则卫气沉,如衡之称物,不失常度。肾沉心洪,肺浮肝弦,各有本藏经常之象,见于指下,不失铢分。气血荣卫,随脉上下,出入升降,应乎漏刻。水下百刻,日夜一周,五十度循环于身,至翌日平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之动脉(义详《灵枢》卫气行、荣卫生会),而虚实之准可见。故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五藏有馀不足,六府强弱盛衰,悉无遁形。若饮食既进,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则脉随变化,非复本来少胃之象(常有久病多服补剂,真藏之脉,惟平旦时一见,至食饮入胃,过午诊脉不见败象者,不可不知)。故诊病重、病久、痼疾之法,必以平旦决其死生,惟暴病则不拘时也。下举变化相乘,阴阳相干者,言脉之本象,内而五藏,外而六淫,五六相乘,病随体异,太过不及,变现无穷,而总之则皆阴阳二气之互干,气血扰动所变化。学者当先明常脉,乃进而求之参伍错综之变,则万病在纲,皆可以比类得之。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畜,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者,略举脉随病变之例。风者天之动气,中于身则气血为风鼓而象浮虚。浮虚者,举之皮肤而得,象不实也。寒中于身,则气寒而内束其血,脉道内敛而为牢坚。牢坚者,言外貌实而坚牢也。沉潜水畜者,言水气留于肌皮之内,则肌肉胀而脉难外鼓,行于肌肉之下(水病脉出者死)而为沉潜。或水气内畜,溢于经脉,脉气亦当内沉。水病而脉浮者,必兼风以鼓之,此为风水。支饮急弦者,饮结于胸隔之间,上支而为胸满且痞(支,犹撑拄也),饮结则气行不利,气行不利,则脉度急。急者,强力以趋也。弦为血郁其气,津液痰血,异名同源。藏府化液,其体皆水,《脉法》“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是也。故饮结则血行亦郁,而脉之象弦。急弦者,饮欲动而未畅也。动则为痛者,动为阴阳二气之争,气血相搏,荣卫之行则壅,壅而不通则痛生。数为阳迫,阳迫而沸气则热,阳迫而烁血则烦(此但举阳盛一端,以明气血之异,勿泥),故或为热,或为烦也。设于临病之顷,粗察之脉病若不相应,或阳气外泄而脉见外鼓,或壮火食气而脉反内衰,庸工遂有舍脉从证、舍证从脉之疑。智者知其气血根源变化所缘之故,三部之效象不伺,病邪之合化各异,气血之偏盛而为太过者固可怪,气血之偏衰而为不及者亦同然。但脉为气血先见,则邪无空见之候,脉乃气血变化,则象无遁形之时,细索其故,终必有奸。学者当审气血之出入以定病之外内,察气血之升降以定病之上下,则表里三焦,分明指下,平脉辨证,见病知源。料度府藏,非假洞垣之明,独见若神,不外质实之理。当为子条记其法,传示后贤也。
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府之气(通行本佚)。
此条示平脉大法。脉分三部者,浮、中、沉也。用指之法,曰举,曰按,曰寻。以指轻取,平于皮肤之分而切之,曰举。微重取之,平于肌肉之分而切之,曰按。重取之,平于筋骨之分而推切之,曰寻。脉之应指于皮肤之部者,曰浮部。脉之应指于肌肉之部者,曰中部。脉之应指于筋骨之部者,曰沉部。浮、中、沉按者,以察气血出入之消息也。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者,人身皮肤经络在外,气行于表,故浮取以候之。府藏十二经,病异所舍,故分经以决之。三阳经为表(此对内之府藏而言),当浮取之。浮缓者中风,浮紧者伤寒,经属太阳。浮大者,经属阳明。浮弦者,经属少阳。三阳同在表,各有深浅,太阳为表,少阳为中(半表半里是也),阳明为里。又浮部可以分三候,浮部之浮者候太阳,浮部之中者候少阳,浮部之沉者候阳明。病之万变,统于六经,知病所舍,分经辨之,候浮部之势,而皮肤经络之病在气分者无遁情;候浮部之象,而皮肤经络之病在血分者无遁情。故曰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举气者,言脉之动,赅血而言也。沉部分经,以候五藏之气者,沉而濡者,经属太阴;沉而细者,经属少阴;沉而弦者,经属厥阴。候沉部之势,而藏气之盛衰可辨;候沉部之象,而藏体之虚实可知。故曰沉部分经,以候五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府之气者,府者为阳而主外,藏者为阴而主内。肝弦、肺毛、肾石、心洪、脾缓。五藏合于六府,藏府相合,病有外内。凡病,沉取之而象见者在藏,中取之而象见者在府。故按之而弦者,胆也;寻之而弦者,肝也。微按之而毛者,大肠;按之而毛者,肺也。按之而石者,病在膀胱;寻之而石者,病在肾。微按之而洪者,病在小肠;按之而洪者,病在心(此当熟玩而深思,胶柱鼓瑟,不能通矣)。心肺气浮,分三部用指当轻。胃为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脾胃之气,实主中州。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是以五藏六府之气,皆出于胃、而脾者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候胃气之衰亡,当以中部为准;候肾气之虚实,当以沉部为准。故曰中部分经,以候六府之气。经者,统府藏而言。杂病辨干移相乘之法,本此推之。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通行本佚)。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关尺者,上中下之部也,以候气血之升降。气血在人,循环动作,出入升降,为其机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含生之伦,无物不具,四者废息,生机灭矣。脉位之辨,古多异说。变见寸口,其理至微。上古大圣,以禅观内察经脉藏气流行之轨,知三阳经行身之表,三阴经行身之里,五藏异用,三焦气分。心气行于左,其位在上,气由上行于左,故候在左寸。肝气亦行于左,在心下,由心下左行于关,故候在左关。肺气行于右,气由上行于右,故候在右寸。脾气亦行于右,在肺下,由肺下右行于关,故候在右关。两尺左水右火,其位居下潜藏,有气无形,水火之源,阴阳之根,水借火以温而不热,火借水以凉而不冷,平匀相济,故曰既济。冷则病,热亦病,名曰反。肾气下行于左,故候在左尺。相火下行于右,故候在右尺。经气为病,候于所合(如小肠经热而内眦赤,则脉见于左寸,心合小肠也);府藏自病,随脉位上下而分候之(如小肠有宿食,暮发热,则当右尺实也,馀可类推),此分诊之法也。盖脉诊有总按、分按之殊。分按惟杂病藏府干移之变,及伤寒坏病一部独陷之邪,当分部求象以密察之。馀悉以总按之用为多。故师就寸口三部,明气血升降之用。曰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气之体清而主升,脉之动势,气鼓之也。脉行于寸口(指寸关尺三部言),至寸(寸部)而上于鱼际,其体渐细。气有馀则脉大,气不足则脉小,气外泄则脉势上溢,气内陷则脉势下坠。气之内陷而不能出于表,则脉外出于皮肤之势弱(此言出入);气之下陷而不能升于上,则脉上升于寸部之势坠(此言升降)。故曰寸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血之体浊而性沉,脉之效象,血为之也。脉行于寸口,至尺而脉体渐束,脉束而血注之,则体充而象实,血满而脉束之,则体重而下潜,故尺脉之候,当沉而石。尺为根,寸为叶,尺部势弱者肾气衰,尺部象虚者肾精少。故曰:尺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寸阳而尺阴,故曰阴阳,此分寸尺候气血之法也。脉行于寸口,由尺而上于高骨曰关,血气谐行,至尺部而脉道稍束,则势敛而不伸,上高骨而脉道宽平,则束者开,敛者展,故平人关脉,常大于寸尺。气血升降,此为交界,故候关以审中州之气。中州者,胃皖之阳也。分经之法,五藏有本脉,六气有本脉,六经有本脉。如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假令浮而寸弱势坠者,太阳之气陷也。大而寸弱势坠者,阳明之气陷也。弦而寸弱势坠者,少阳之气陷也。五藏脉象,肝弦、肺毛、心洪、肾石、脾缓,其气血盛衰,出入升降,太过不及之诊,皆可以分经辨之。诊法之妙,惟象与势,升降出入,消息尽之,病非痼疾,一部独异,但依象势,决病死生,消息诊看,百不一失,故先师但举气血升降之源。寸尺者,气血之统,关中者,升降之枢。分诊三焦(义即上、中、下三部),以定病之上下所在。脉之变化,或纵或横,为移为干,分部求象,其理自得,脉位分诊,不可泥也。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至脉来(通行本误作损脉来至)为难治。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之重,何谓也?盖举古医经之义以问。“师曰”以下答词,明分浮中沉为五部,以候五藏之法,盖古义有之,非始于越人也。举经曰者,言此为古医经之词云尔。今以出入之位,分五部以权之。初按脉,轻取之,如持三菽之重,平于皮肤之部者,以候肺气也。稍重取之,如持六菽之重,略下于皮肤,平于经络之部者,以候心气也。又稍重取之,如持九菽之重,平于肌肉之部者,以候脾之气也。再重取之,如持十二菽之重,平于筋之部者,以候肝之气也。重取之,平于骨之部以切之,以候肾之气也。此分出入为五部,以候五藏之气。皮毛者,肺之合也,故候肺气平于皮肤之部。脉者,心之合也,故候心气平于经脉之部。肉者,脾之合也,故候脾气平于肌肉之部。筋者,肝之合也,故候肝气平于筋之部。骨者,肾之合也,故候肾气平于骨之部。盖藏气之候,有出入升降之分。候出入则以按之至骨,候肾气之盛衰。候上下则以尺之象势,候肾精之强弱。下言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此示后学以合升降出入为诊之法。病而下利,中气之下陷也。气陷则脉亦陷,脉势下而不上,陷之甚则尺不上于关,而寸口关上按之悉不见脉。尺为根,寸为叶,若寸关脉不见,而尺中时一小见,则肾气尚未绝也。此分上中下三部,以候藏气之法。若尺中未绝,犹有生理,但寸关已不见脉,则脉已失上升之力,当再候其出入之消息以察之。若尺中小见,而按之能应指外鼓,则出入之用未失。脉再举头之义,即一再应指外鼓,能再鼓则能三鼓,举其多数言之,以别于暴来而乍鼓乍歇之谓。凡病出入升降,骤失其一,犹可救之,两者同失,则胃气已绝。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六至以上为至脉,三至以下为损脉。至脉来为阴绝,损脉来为阳绝,此乃藏气之损,证为难治。难治者,非不治也。盖暴病得之,犹可幸生,久病得之,真藏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