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杂志
1. 中国著名剪纸艺术家曾经为60-70年代一本叫做小朋友的刊物剪纸是个残疾人
就是姜昆和赵炎,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后来进京演出,被马季看中,被调到北京来
2. 残疾人适合做什么工作
残疾人适合做的工作有:
1、学习一些计算机技术类的,如设计、程序等等。因为这些工作一般不需要太多体力,而且适合行动不方便的人。
2、学习在网上做一些生意,比如开个陶宝店吧。
3、找到自己比较擅长,或比较喜欢的事,然后钻研,因为你是最了解自己的,自己喜欢什么去做,才不会觉得枯燥。
当然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现在你的心态要摆好,要相信天生我才必定会有用。说不定哪天你一觉醒来,你会发现, 你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
3. 柯克把特殊儿童分为哪五类其观点是什么
一、特殊儿童的概念
什么样的儿童称特殊儿童?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着眼点。例如,可以依医学的观点,从病因分析上来确定谁是特殊儿童:也可以依机体上或心理上的特质来区分谁是特殊儿童。但从教育的观点看,并不是所有在机体上或心理上呈现“特殊”特质的儿童皆可称作特殊儿童。例如,一个儿童,天生白发,在学校里自然与其他儿童不同,且这种机体上的特质十分显眼,但其在学习上的需要与一般儿童并没有两样,自然不能把他算作特殊儿童。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是就其学习需要的特殊性而言。例如,一个儿童智能特别低下,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教师在班级教学中的进度;他在学习上有特殊的需要,需要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上给予个别的考虑,那么,他就是教育上所谓的特殊儿童。所以有的学者就把特殊儿童视为“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
在教育上为了明确地确定谁是“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有必要完整地、精确地把握特殊儿童的概念。台湾心理学家郭为藩为特殊儿童作如下定义:特殊儿童系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藉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1983)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而这样偏离的情形,须达到儿童得靠学校教育设施的调整,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才可发展其最大潜能的程度。
从上面所引的中外学者对特殊儿童下的定义,显然所谓特殊儿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其身心特质的过分突显,二是非得借助特殊的协助,否则将无法满足其教育需要。因此,那些身心特质与一般人虽有差异,但仍能适应普通教育环境者,不能列为特殊儿童。
二、特殊儿童的分类
对特殊儿童的分类,通常依据特殊儿童身心特性为标准。特殊儿童的分类反映了教育专业人员对特殊儿童的看法与态度,显示一个国家的特殊教育目标,所以特殊儿童如何分类、各类儿童如何称呼,颇受学者重视。我国对特殊儿童的分类,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制定的标准,列出五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病残疾。但这个分类并不是穷尽我国所有残疾人的类别.美国于1975年公布的PL94—142号联邦法令《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把特殊儿童分为十一类,即智力落后、重听、聋、语言障碍、视觉障碍、重度情感紊乱、畸形损害、其他健康损害、聋盲、多重障碍和特殊学习缺陷。这种分类较细,可供我们参考。
以上的分类,都没有包括超常儿童,这是对特殊儿童按狭义理解所作的分类。按狭义的理解,还有一些与特殊儿童同义的称呼,如:缺陷儿童、残疾儿童、残障儿童、伤残儿童、障碍儿童等。此外,对特殊儿童还有一种广义的理解,那就是把正常儿童以外的各类儿童都算作特殊儿童。那样,就把超常儿童包括在内了。从广义的特殊儿童所作的分类,台湾的“特殊教育法”的分法,值得一提。按这种分法,首先将特殊儿童分为资赋优异与身心障碍两大类,其后,在此两大类下再加细分类别。资赋优异儿童再分为:(1)一般能力优异,(2)学术性向优异,(3)特殊才能优异。
身心障碍则包括下列几方面:(1)智能不足,(2)视觉障碍,(3)听觉障碍,(4)语言障碍,(5)肢体障碍,(6)身体病弱,(7)性格异常,(8)行为异常,(9)学习障碍,(10)多重障碍,(11)其他显著障碍。
本书要讨论的特殊儿童,虽是从广义上的特殊儿童概念着眼,但限于篇幅,以及考虑到我国目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我们只论及己有特别安置的少数几类儿童,即超常儿童,弱智儿童,耳聋儿童和视盲儿童,在此,有一点需特别加以说明的,就是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我国虽有极少数的超常儿童就读于大学的少年班,但从我国的教育体系而论,他们并不列为特殊教育的对象。也就是说,我国的特殊教育对象只是狭义上的特殊儿童,即残疾儿童。
三、特殊儿童的教育
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学习需要而设计的教育即为特殊教育。
相对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更加注重儿童个别间与个别内在差异的存在。学者们指出,个别间的差异是做为能力分班或特殊分班的依据,而个别内在差异则专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化教学方案的依据。特殊教育的各种设施,要以适合个别化教学为原则。事实上,也只有通过个别化教学,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独特需要。因此,个别化教学乃是特殊教育实施的指导原则。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之处,主要是对特殊儿童作出不同的安置。目前,发达国家常见的安置形式大约有以下几种:
1.普通班 即把问题较轻的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班中随班就读。
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即把特殊儿童安置于普通班中,而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级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resource room)所谓资源教室乃是学生于特定的部分时间前去接受特殊协助的一种教学环境。资源教室的目标在于为学生与普通班教师提供教学的支援,所以也称作“支援班”。资源教室的招收对象,主要是轻度残疾儿童。也有超常儿童。
4.特殊班加少量普通班 在这种安置形式下,儿童大部分时间在特殊班学习,小部分时间和正常儿童在一起学习。
5.特殊班 这是将教育需要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受教育的安置形式。特殊班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这种安置形式的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它可能成为本世纪内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
6.特殊学校 在西方,此种安置形式又可分为住宿学校和日校两种。在我国,则同一特殊学校中住宿和走读两类学生并存。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被安置在特殊学校中。这种安置形式,有其局限性,因为它把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隔离开来,被认为是最受限制的教育安置。但安置重度的或多重残疾的儿童仍是适宜的。
四、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学者以及农民起义的领袖都曾呼吁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应负有照顾的责任。然而特殊教育的设施在古老的中国一直没有建立。到了近代,由于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才于1874年在北京建立了第一所盲校,1887年在山东建立了第一所聋校。但是,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没有为特殊教育事业创设良好的发展条件。因此,我国的特殊教育长期处于缓慢渐进的发展状态。从特殊儿童的入学率,特殊教育的门类、层次,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教育设施。师资培养,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等诸方面来看,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据《中国残疾人》杂志1989年第2期报导,我国有600多万残疾学龄儿童,其中只有5万2千人入学,盲、聋和弱智儿童的入学率尚不足6%。我国目前已设立的特殊教育门类只有聋教育,盲教育,弱智教育和行为问题儿童教育(工读教育)等四种,而工读教育尚未纳入特教范畴。在教育层次上,各类特殊教育基本上属于小学阶段。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给社会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使全社会都越加认识到祖国富强与教育的关系,国家对教育更加重视,特殊教育也因之有了较快的发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特殊教育的门类增加 已由原有的聋教育、盲教育增加了弱智教育(文革前,我国少数城市也曾设立过弱智儿童学校,但为数很少,文革中全部停办了)。此外,还有了超常儿童的教育,如大学里的少年班。
2.教育层次增多 原有的盲、聋学校,基本上属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现在已有了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
3.突破了单一模式的办学形式 除了特殊学校外,近年来也开始设立特殊班,以及混合式的特殊学校。
4.有了培养特教师资的基地 目前我国有三所重点师范大学有特教专业,此外,还有几个省设立了中等特教师范学校及特师班。
5.设立了特教科研的学术团体及专门机构 1982年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分设了特殊教育研究会,从而肯定了特教在学界中的地位。
1988年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特殊教育研究室,从此我国有了专职的特教科研人员及机构。此外还建立了综合性的特教研究中心。
6.重视对家长的教育 自1986年开始,中华聋儿语言听力康复中心向聋儿的家长开展了函授教育,这样,聋儿早期可望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7.加强了教材建设 由国家教委组织各地有经验的教师,逐步编写了几门主要课程的聋校教材,并由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编辑出版了《中国聋人手语》。
8.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近年来,特教经费有了增加,社会各界也以各种形式给予特殊学校一定的资助。
9.国际间的交流日渐增多 我国已派出留学生、访问学者赴发达国家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派考察团出国考察。同时,也邀请了外国专家来我国讲学。图书资料的交流也随之增多。
10.着手特教立法 在我国的宪法上,以及具有法律形态的政府颁发的有关文件中,都规定了对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
1988年由国家教委和残疾人联合会草拟了《残疾人教育条例》,各地也在积极制订残疾人教育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
总体上看,鉴于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发展慢,目前正处于大力发展的时期。如何加快发展的步伐,从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借鉴有益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自七十年代以来,首先在西方国家后来波及其他地区,特殊教育方面兴起了一股潮流,一般称为“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即尽量使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一起受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将残疾儿童放在一个隔离的环境中受教育,可以增加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交往的机会,从而更利于培养残疾者过独立生活的能力。
就我国特殊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来看,也将与这股潮流汇合。国家教委已确定,必须改革过去单纯举办特殊学校的单一模式,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就是说,在办好特殊学校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在一部分普通小学附设特殊班或吸收能够限班学习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我国学者陈云英博士曾就这一问题提出她的见解,她认为:特殊教育应以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殊班为主,再从这个层次向两边发展,逐渐在普通班中附加特殊教育辅导,以及设立特殊学校,未来特殊学校仍需要办,但招生应以中度及重度残疾儿童为主,同时不是在量上而是在质上求发展,也就是说,特殊学校应有其代表性,成为提供信息、经验的教学示范中心。这一见解是可行的。
4. 有关残疾人的报刊杂志
《中国残疾人》《三月风》《残疾人研究》《盲人月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等,都有电子版的。
5. 怎么订购中国残疾人杂志
应该去当地邮政局订购,所有刊物那里都有
6.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是全额事业单位吗
现在大多数的企业,只有极少数由党或政府主办的才是事业单位,比如《红旗》。
7. 著名的残疾人有哪些
1、史蒂芬·威廉·霍金:他因患“渐冻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2、张海迪: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
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3、海伦·凯勒: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好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4、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
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5、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
8. 为残疾人服务的杂志有哪些,怎样订阅
为残疾人服务的杂志主要有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出版《中国残疾人》、《三月风专》、《盲属人月刊》三种月刊,其中《中国残疾人》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服务综合性月刊,《三月风》杂志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的文化综合性月刊,《盲人月刊》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为盲人服务的盲文版综合性期刊。
9. 收集有关于张海迪、史铁生、霍金等敢于向命运宣战的资料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张海迪的故事]
[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与张海迪的对话——真实美丽张海迪(节选)]
20多年过去了,今年就要47岁的张海迪,在人们心目中的光环似乎渐渐消去。经历了癌症的折磨,爱情婚姻的争议,死亡的挑战,……依然坦然面对鲁豫。她会说些什么……
张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才26岁,今年就要47岁了,20多年过去了,时间是真的很快,但是当时那些我有时候回想一下,我就觉得像做梦一样,而且想想还是觉得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鲁豫:你还记得当时你被神话的最厉害的那段时间,你大概每天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张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宁,我当时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来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我的单位,送到我的家里,那个时候一点没有办法,而且在我家里,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个,或者是几个人,每天都去,我们一定要见见海迪,我看她一眼行吗?
鲁豫:但是从外人看来,比如从我看来,有一天,张海迪好象就从我的视线消失了,然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就感觉慢慢地,你不知道你自己主动就淡出我们的视线,还是外界在慢慢远离你。到底是一种双向选择,还是纯属你个人的选择?
张海迪:大概,我觉得是双向,因为首先是我觉得是我个人的。我个人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我不是去演戏,我不需要登舞台,因为我的工作应该是大家看不见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当大家看不见我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里艰难跋涉的时刻。那么在这个宣传媒体上,他们对一个人物的宣传,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长久的了。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什么一个版一个版地写海迪了或者是怎么样。但是,当时到了1986年,这个情况会好了一些。
(解说)1991年,张海迪接受医生诊断,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于是,她经历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鲁豫:那手术过程很痛苦吧?
张海迪:非常痛苦,应该说是从剥离到缝合这段时间,因为这么一点点地方,上海最好的医生为我治疗,已经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而且这么一点地方缝了四十多针。很小很小的针,虽然那个线很细但对我来说好像是拉一根麻绳。
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承受了男性都难以承受的那种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皮肉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当时作完手术以后我的手也很凉,也有些颤抖,但是我没有叫一声。我出来的时候,我爱人正在外面等着我,他的手我这么一摸,比我还凉。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要是在白色恐怖时期被敌人抓了去,我什么也不会说,我说你会说吗,他说我也不说。我说不,你会说。那个时候不能笑了,因为脸上太疼了,不能笑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能够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耐的痛苦。
鲁豫:你那个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掉过吗?
张海迪:没有,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因为病痛而掉过眼泪。我这个人是非常富有感情的,但是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掉过眼泪。总是因为别离,离开了自己亲人,离开朋友,然后什么什么,眼泪汪汪,就这样。大家等一下可以吗,我是看着表上厕所。
鲁豫:我发现海迪身上有一点超出常人,那就是对时间的敏感。由于她从胸部以下,身体完全没有知觉,所以必须非常严格的遵守时间。每隔两个小时,必须要使用一次洗手间,而每一次她并不需要旁人的提醒,也不需要上闹钟,好像身体里面已经有了一个自然的生物钟,到时间就会提醒她。海迪告诉我说,这是她用了40年的时间,养成的一个习惯。
(解说)手术后,张海迪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但她依然坚持就读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两年后,获得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坐着轮椅的哲学硕士。
鲁豫:42年跟疾病一直这样相伴,不知道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状态?
张海迪:有的时候我自己想想,偶尔也有热泪盈眶的时候,自己为自己感动。因为什么呢,有的时候,这么想想,哎呀,特别是有时候我跟我妈妈聊起来。有时候就讲说,妈妈你说,我如果当时病了,我坚持十年,二十年,我都可以坚持,三十年我也可以坚持。真的,如果我能够坚持四十年的话,我觉得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因为我要战胜很多别人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那么就是得克服很多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困惑和障碍。
鲁豫:但是你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张海迪:没有放弃是,每天都想想放弃,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来。我觉得又把生命的火焰,就是已经将要熄灭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就像我前几天跟他们讲的,我说我自己每天都想放弃,又像一团小火焰一样把它拾起来。这个小火种我吹一吹,我又让它变成我心灵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让它继续燃烧。
鲁豫:一直以来,张海迪被人们视作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我们心目当中总觉得英雄和常人不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但张海迪和每一个平凡的女性一样,从小就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充满了追求。当然她品尝过爱情的幸福,也遭受过失恋的打击。不过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解说)1970年,张海迪跟随父母,来到山东聊城莘县农村。在那里,少女时代的张海迪情窦初开,有了初恋。
张海迪:有一天我喜欢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欢我,就是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县城里。但是就是经历了这么几年之后,大概,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有一天就是他忽然带着一个女孩子到我家,一直到现在我都记着那个女孩子。那是个冬天,她穿着一件当时很少见的,因为她从外地来,穿着一件很少见的毛大衣,毛毛领子,是这样子的我就觉得就像冬妮娅穿的那种,那个衣服一样,因为我们那个地方当时很冷的。他进来了以后说,啊,海迪,这是我的表妹。那天还是一起去看电影,他们推着我去看电影,他就告诉我这是他的表妹。
但是当时我非常敏感的就是看了这个女孩子,她真的也非常漂亮,那么健康。就是从这天以后,我的感觉就是,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真的疏离了我。在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呢,我就觉得,真的那个地方太小了,那个我的残疾太重了。那么就是说他在做现实的,和想象中的爱情决择的时候,他必定要偏向社会世俗的一些方面,我能理解。我愿意把这痛苦自己咀嚼掉,我相信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不会痛苦了,果真是这样。
经历了非常大的痛苦。后来以至于于我做什么事情还像以前一样。有的时候我的朋友推我去看电影,去露天剧院去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这个朋友去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很想在看他一眼。但不一定是面对面的,面对面是不可能的,他不敢对我的眼睛,我更不愿意看见他的眼睛,我愿意远远的默默的看一看。后来就是我的朋友推着我,就是走过一个胡同的时候,正好他在胡同紧那头,我这么一看,他跟那个女孩子,就是他的表妹走在一起,我心里当时真的像,你知道吗,什么叫针扎。
鲁豫:我明白那种感觉。
张海迪:我真的知道是针扎的感觉,我们每个女性,我觉得应该经历那样疼痛,爱情真的是,就是像莎士比亚说的,爱情就是让人尝遍天下所有的滋味,如果真的一开始就是甜蜜的话,不经历这种疼痛的话,一个女性她就不是完整的。
鲁豫:那后来呢,除了感情这种疼痛,感觉其他的滋味尝过吗?酸甜苦辣你应该都尝过,包括甜美。
张海迪:甜美的确是有过,这里面还有就是我经历的。像我有一个男性的朋友,当时去看我的时候,他给我留下一句话,让我就想了,就是想了好几年,他说,海迪,他说,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真的你获得了幸福,就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们都非常的隐晦。后来几年之后,他在很远的地方,也是知识青年,在黄河军马场,在那个地方,这件事情我极少跟别人说。过了一些年,有一天他给我寄来一封信,这封存信里面夹了个照片,这个照片看了以后,我接着就撕了。
鲁豫:为什么?
张海迪:因为(照片上)他跟一个女性站在一个台阶上,一个楼房的台阶上,他站的高一点,女性站的低一点。他后面写的什么呢,就是说,海迪,我已经结婚了,我的爱人是做什么什么的。他非常非常平淡的就说这样的话,而且还寄给我这样的照片,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对我来说,就好像一颗子弹,一下子,不说是一颗子弹吧,就像一把利剑一下子扎了我一下,就是那种疼痛就是甚至让我全身都猛的一下子抽搐了,让我就从那个幻梦中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并且一瞬间会觉得现实是非常的冷酷,是如此冷酷。我一次一次的追求,一次一次的又失掉了。
(解说)张海迪的丈夫是王佐良,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外语。两人的结合是在1982年。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一切都在都在平静中度过,如同现在一样。
鲁豫:记得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报纸上曾经有过一阵子争论,张海迪到底应不应该结婚,对于这些争论张海迪自己是一笑至之,她说早在1982年,她家喻户晓之前,就已经结婚了,经历过将近20年的婚姻生活,我们以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那张轮椅,这对夫妇跟中国千百万平凡的夫妇没有太大的差别。
鲁豫:在见张海迪之前,我心里一直有点顾虑,我怕她不愿意谈到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家庭生活,但海迪非常的坦率,在做这个访问的时候,海迪的先生和妹妹都在家里,海迪也完全不避讳我们,不时指挥自己的老公帮自己垫一下垫子,或者倒一杯咖啡,我能够感觉到海迪是这个家庭的中心,倒不是因为全家人由于她的病情,而要围着她转,而是海迪身上就有这样一种力量,把周围的人凝聚在一起。
(解说)张海迪夫妇没有孩子。10年前,他们收养这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俩对它疼爱倍至,让人觉得它就是他们的孩子。
鲁豫:关于张海迪,我听到过这样两种声音,有的人说,像她这样一个聪明的有才气的女子,却要承受身体上这么大的痛苦,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也有人说,张海迪什么都有了,有名气,有地位,出了那么多书,还要求什么呢。但海迪跟我说,她愿意放弃所有这一切,只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正常的身体。我想这一点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海迪在一起我们谈到了死亡,我问她如果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她会写些什么?海迪说,她会这么写,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1955年9月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2年度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年12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 2003年10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先后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1981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向天空敞开的窗口》、《轮椅上的梦》。
你写错别字了,是“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主席。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其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