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类期刊
① 文博是什么意思
字义来分析:
“文”在自日常生中指文学、文字;可引申为知识、学问。
“博”本意是大;引申指通晓、知道得多。
“文博”一词可理解为通晓、知道很多学问。可用来形容人的知识水平高,明白很多道理。
词语分析:
“文博”可看作文化博物的缩写。在日常中多用该意思,如文博行业,文博中心等。
扩展知识:
文博也有不同含义。
一、《文博》为文博考古类学术期刊,陕西省一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文博》创刊于1984年,在国内外享有学术声誉和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
二、文博,中国内地女歌手。2010年出版发行个人第一张音乐专辑《相约春天》。文博身材纤细、面容秀气、歌声甜美,初见她的人都以为她是南方姑娘,其实她是位地道的吉林籍歌手。
网络-文博
② 文物局都应该看些什么报刊
1.考古文物类刊物
此类刊物44种。国家核心期刊20种,所占比例较大。月刊4种,双月刊12种,季刊17种,半年刊2种,年刊4种,不定期刊物5种。刊期以季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100的8种,100-150的18种,160-200的4种,210以上的5种,未查明页数者9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100-150。这类刊物主要是对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其学术性较强,大多是学术刊物。
根据刊物的侧重点,此类刊物又可细分为重考古研究类和重文物研究类。
重考古研究的刊物有:《考古》、《文物》、《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华夏考古》、《江汉考古》、《海岱考古》、《农业考古》、《边疆考古研究》、《湖南考古辑刊》、《内蒙古文物考古》、《南方民族考古》等,这类刊物栏目大多为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报告、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等;重文物研究的刊物有:《东南文化》、《北方文物》、《中原文物》、《南方文物》、《浙江文物》、《辽海文物学刊》(停刊)、《文物世界》、《文物春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文物研究》、《成都文物》等,这类刊物栏目主要为探索与研究、考古文物研究、文物保护、文物鉴赏等。
此类刊物内容的涵盖面,除《考古》、《文物》、《考古学报》辐射全国的考古、文物研究,其余的刊物地域性较强,大多以本区域考古文物研究为主,涵盖周边地区的相关研究。如《考古与文物》侧重于陕西、甘肃地区的考古、文物研究,《东南文化》侧重于江浙地区文物研究,《华夏考古》、《中原文物》侧重于河南及周边地区考古、文物研究。
此类刊物中的《古代文明》、《殷都学刊》侧重于历史文化研究;《美术研究》、《书画艺术》、《中国艺术》、《美术学报》、《新美术》、《艺术史研究》、《民族艺术》设有考古学与艺术史研究、艺术考古栏目,侧重于中国艺术史和艺术考古的研究。
2.收藏鉴赏类刊物
此类刊物20种。国家核心期刊2种。月刊11种,双月刊2种,季刊6种,半年刊1种。刊期以月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以下的1种,50-100的7种,100-150的7种,160-200的2种, 210以上的2种,未查明页码者1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50-150。其内容主要是对文物赏析与研究,文物收藏与拍卖进行介绍,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这类刊物通俗易懂,属于大众读物。
《收藏》、《收藏家》、《收藏界》、《中国收藏》、《收藏参考》侧重于介绍文物的收藏与拍卖,其栏目大多为文物研究与鉴赏、藏界新事、文物市场、拍卖点评。《收藏》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陶瓷、书画、玉器、金银、碑帖、钱币等,侧重于文物的赏析。《收藏家》、《中国收藏》、《收藏&S226;拍卖》、《成都收藏》其文物鉴赏与文物拍卖所占比例相当。
《装饰》、《荣宝斋》、《紫禁城》、《文物天地》、《中国钱币》、《江苏钱币》、《新疆钱币》、《陶瓷研究》、《中国陶艺家》、《宝藏》、《书法赏评》、《书画世界》侧重于文物的收藏与鉴赏,其栏目大多为收藏鉴赏、品鉴。《装饰》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研究于一体。《荣宝斋》偏重于中国绘画方面的研究,栏目设置众多,有画苑、鉴赏与收藏、艺术经典等。《紫禁城》涵盖的内容不仅有文物收藏与鉴赏,而且也包括人物故事、杂记掌故、新书介绍等,但以故宫作为研究主题。《中国钱币》、《江苏钱币》、《新疆钱币》、《陶瓷研究》、《中国陶艺家》、《书法赏评》、《书画世界》以钱币、陶瓷、书画鉴赏为主。
3.文博类刊物
此类刊物45种。国家核心期刊4种。月刊6种,双月刊5种,季刊10种,半年刊8种,年刊4种,不定期出版3种,未查明刊期者9种。刊期以季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90的4种,100-150的15种,160-200的2种,210以上的6种,未查明页码者18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100-150。这类刊物的主办单位大多是各省市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学会,侧重于馆藏文物、博物馆学的研究与探讨,也涉及考古研究与历史文化研究,但所占比重较少,其栏目大多为文物研究、文物保护、博物馆学研究、文博简讯。
此类期刊为核心期刊的较少,有的刊物目前还以书代刊,如《天津博物馆(集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等。《湖南省博物馆馆刊》设计较为精制,目录前约有30页彩印的文物图片,包括印章、漆器、玉器、陶俑、陶瓷、金银器等;有的刊物为内刊,如《博物馆研究》、《三苏祠》等。而《丝绸之路》、《中国文化遗产》、《中外文化交流》、《美术馆》也设有专栏对文物、博物馆学进行介绍。
各省市博物馆主办的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的除《故宫博物院院刊》外,还有前面考古文物类的《中原文物》、《中国历史文物》、《东南文化》。《东南文化》、《中原文物》栏目较多,约有7至8个,除考古研究外,大多为文物鉴赏与研究、博物馆学研究等。这类刊物多以本区域馆藏文物研究为主,辐射周边地区,地域性较强。
各省市博物馆主办的刊物除故宫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三苏祠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院刊”或“馆刊”命名,其余博物馆都另辟蹊径,尽量选取涵盖面广的刊名为其所办刊物命名,如河南博物院的《中原文物》,南京博物院的《东南文化》,浙江省博物馆的《东方博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长江文明》,无锡市博物馆的《无锡文博》,安徽省博物馆的《安徽文博》,开封市博物馆的《开封文博》。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至少20多家省级博物馆有自己的刊物。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有2-3本本馆所办的刊物。故宫博物院与首都博物馆所办刊物分两种:一种为学术性刊物;一种为收藏鉴赏类刊物。
有部分博物馆或博物馆学会还创办了博物馆年鉴,记录博物馆大事。如中国博物馆学会创办《中国博物馆年鉴》,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东莞市博物馆创办《东莞市博物馆年鉴》等。
③ 评文博类副高职称论文抄袭率是多少
一般都要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内,发表在核心期刊。“论文部落”可发!
④ 文物局都看些什么报刊
1.考古文物类刊物
此类刊物44种。国家核心期刊20种,所占比例较大。月刊4种,双月刊12种,季刊17种,半年刊2种,年刊4种,不定期刊物5种。刊期以季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100的8种,100-150的18种,160-200的4种,210以上的5种,未查明页数者9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100-150。这类刊物主要是对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其学术性较强,大多是学术刊物。
根据刊物的侧重点,此类刊物又可细分为重考古研究类和重文物研究类。
重考古研究的刊物有:《考古》、《文物》、《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华夏考古》、《江汉考古》、《海岱考古》、《农业考古》、《边疆考古研究》、《湖南考古辑刊》、《内蒙古文物考古》、《南方民族考古》等,这类刊物栏目大多为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报告、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等;重文物研究的刊物有:《东南文化》、《北方文物》、《中原文物》、《南方文物》、《浙江文物》、《辽海文物学刊》(停刊)、《文物世界》、《文物春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文物研究》、《成都文物》等,这类刊物栏目主要为探索与研究、考古文物研究、文物保护、文物鉴赏等。
此类刊物内容的涵盖面,除《考古》、《文物》、《考古学报》辐射全国的考古、文物研究,其余的刊物地域性较强,大多以本区域考古文物研究为主,涵盖周边地区的相关研究。如《考古与文物》侧重于陕西、甘肃地区的考古、文物研究,《东南文化》侧重于江浙地区文物研究,《华夏考古》、《中原文物》侧重于河南及周边地区考古、文物研究。
此类刊物中的《古代文明》、《殷都学刊》侧重于历史文化研究;《美术研究》、《书画艺术》、《中国艺术》、《美术学报》、《新美术》、《艺术史研究》、《民族艺术》设有考古学与艺术史研究、艺术考古栏目,侧重于中国艺术史和艺术考古的研究。
2.收藏鉴赏类刊物
此类刊物20种。国家核心期刊2种。月刊11种,双月刊2种,季刊6种,半年刊1种。刊期以月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以下的1种,50-100的7种,100-150的7种,160-200的2种, 210以上的2种,未查明页码者1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50-150。其内容主要是对文物赏析与研究,文物收藏与拍卖进行介绍,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这类刊物通俗易懂,属于大众读物。
《收藏》、《收藏家》、《收藏界》、《中国收藏》、《收藏参考》侧重于介绍文物的收藏与拍卖,其栏目大多为文物研究与鉴赏、藏界新事、文物市场、拍卖点评。《收藏》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陶瓷、书画、玉器、金银、碑帖、钱币等,侧重于文物的赏析。《收藏家》、《中国收藏》、《收藏&S226;拍卖》、《成都收藏》其文物鉴赏与文物拍卖所占比例相当。
《装饰》、《荣宝斋》、《紫禁城》、《文物天地》、《中国钱币》、《江苏钱币》、《新疆钱币》、《陶瓷研究》、《中国陶艺家》、《宝藏》、《书法赏评》、《书画世界》侧重于文物的收藏与鉴赏,其栏目大多为收藏鉴赏、品鉴。《装饰》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研究于一体。《荣宝斋》偏重于中国绘画方面的研究,栏目设置众多,有画苑、鉴赏与收藏、艺术经典等。《紫禁城》涵盖的内容不仅有文物收藏与鉴赏,而且也包括人物故事、杂记掌故、新书介绍等,但以故宫作为研究主题。《中国钱币》、《江苏钱币》、《新疆钱币》、《陶瓷研究》、《中国陶艺家》、《书法赏评》、《书画世界》以钱币、陶瓷、书画鉴赏为主。
3.文博类刊物
此类刊物45种。国家核心期刊4种。月刊6种,双月刊5种,季刊10种,半年刊8种,年刊4种,不定期出版3种,未查明刊期者9种。刊期以季刊为最多。刊物页数为50-90的4种,100-150的15种,160-200的2种,210以上的6种,未查明页码者18种。刊物页数主要集中在100-150。这类刊物的主办单位大多是各省市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学会,侧重于馆藏文物、博物馆学的研究与探讨,也涉及考古研究与历史文化研究,但所占比重较少,其栏目大多为文物研究、文物保护、博物馆学研究、文博简讯。
此类期刊为核心期刊的较少,有的刊物目前还以书代刊,如《天津博物馆(集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等。《湖南省博物馆馆刊》设计较为精制,目录前约有30页彩印的文物图片,包括印章、漆器、玉器、陶俑、陶瓷、金银器等;有的刊物为内刊,如《博物馆研究》、《三苏祠》等。而《丝绸之路》、《中国文化遗产》、《中外文化交流》、《美术馆》也设有专栏对文物、博物馆学进行介绍。
各省市博物馆主办的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的除《故宫博物院院刊》外,还有前面考古文物类的《中原文物》、《中国历史文物》、《东南文化》。《东南文化》、《中原文物》栏目较多,约有7至8个,除考古研究外,大多为文物鉴赏与研究、博物馆学研究等。这类刊物多以本区域馆藏文物研究为主,辐射周边地区,地域性较强。
各省市博物馆主办的刊物除故宫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三苏祠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院刊”或“馆刊”命名,其余博物馆都另辟蹊径,尽量选取涵盖面广的刊名为其所办刊物命名,如河南博物院的《中原文物》,南京博物院的《东南文化》,浙江省博物馆的《东方博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长江文明》,无锡市博物馆的《无锡文博》,安徽省博物馆的《安徽文博》,开封市博物馆的《开封文博》。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至少20多家省级博物馆有自己的刊物。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有2-3本本馆所办的刊物。故宫博物院与首都博物馆所办刊物分两种:一种为学术性刊物;一种为收藏鉴赏类刊物。
有部分博物馆或博物馆学会还创办了博物馆年鉴,记录博物馆大事。如中国博物馆学会创办《中国博物馆年鉴》,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东莞市博物馆创办《东莞市博物馆年鉴》等。
⑤ 博物馆\旅游点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您是问北京的吗?我只知道博物馆的一些期刊基本上都是内部刊物,不过有本《文物》和《考古》期刊是全国发行的,国家文物局主编,五四大街老文物局(北大红楼)西侧书店里有卖。旅游类的在崇文门西侧路北的旅游书店里可能有一些。您对文博感兴趣,不妨去老文物局的书店看看,离美术馆不远大佛寺东街路东有个三联书店,也是经营文博类书籍的,另外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也有个文博书店也值得一看。
⑥ 评文博中级职称按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目录发表吗
评职称是需要发表论文的,论文发表对期刊级别也有要求,比如中级职称多为省级期刊,高级职称多为国家级期刊和核心期刊。第一、申报正高级职称,要求申报人在副高级职称以来,由本人独立撰写或者第一作者撰写,在国家权威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也就是核心期刊或者SCI或者EI论文,不含增刊、副刊、专刊、专辑等。第二、申报副高级职称,要求申报人在中级职称以来,由本人独立撰写或者第一作者撰写,在省级期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也就是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都行,增刊、副刊、专刊、专辑不行。第三、申报中级职称,要求申报人在初级职称以来,由本人独立撰写或者第一作者撰写,在市级期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只要是国内CN期刊上正规出版发行的就行,不需要多高级别,当然增刊、副刊、专刊、专辑不行。除论文外,著作教材也是可以代替论文的。代替规则是本人独立撰写或者第一作者出版本专业专著教材,可以相当于国家级期刊论文。如果是在专著教材上撰写3万字,那就相当于省级期刊论文。有技术保密的部门不能公开发表论文,可以发表内部发行的刊物上,那也是有效的,除此外都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行的。
⑦ 文博系核心期刊有哪些
请问文博系普通的国家级刊物有哪些呢?
⑧ “文博”是什么意思
有4层意思:
《文博》为文博考古类学术期刊,陕西省一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文博》创刊于1984年,在国内外享有学术声誉和拥有多层次的读者群。
文博,网络著名写手 主要作品:《黑色江湖》、《小子,千万不要爱上我》、《勾引你的温柔》《鬼断魂城》、《刀光剑影》、《轮回》、《异世》等等。
女演员文博,主要作品:电视剧《李卫当官》饰顾盼儿 、《情长路更长》 、电影《名誉》。
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的简称
不过多数引用“文博”都指的是第一层含义。
⑨ 我想知道关于博物馆、文物的中文核心期刊 有哪些 谢谢
考古与文物 农业考古 华夏考古
江汉考古
文物 考古与文物 中原文物
北方文物
一共四个考古
四个文物
考古与文物相同
总计7个
刊名: 考古与文物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主办: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周期: 双月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7830
CN 61-1010/K
邮发代号 52-12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主办: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6-2335
CN 36-1069/K
创刊年:1981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华夏考古
Huaxia Archaeology
主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9928
CN 41-1014/K
邮发代号 36-141
创刊年:1987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江汉考古
Jianghan Archaeology
主办: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0327
CN 42-1077/K
邮发代号 38-72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文物
Cultural Relics
主办: 文物出版社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0511-4772
CN 11-1532/K
邮发代号 2-27
曾用刊名:文物参考资料
创刊年:195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中原文物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主办: 河南省博物馆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邮发代号 36-136
曾用刊名:河南文博通讯
创刊年:1977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北方文物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主办: 北方文物杂志社
周期: 季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0483
CN 23-1029/K
邮发代号 14-78
曾用刊名:黑龙江文物丛刊
创刊年:1981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⑩ 历史类杂志,哪些比较好呢
学术性的
K 历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100720)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外日坛路6号(100020)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北京师范大学内(100875)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北京市1924信箱(海淀区颐和园前)(100091)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西安市三学街碑林博物馆西院(710001)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大清史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1 史学月刊 河南省历史学会,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六号楼(475001)
1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外日坛路6号(100020)
13 史林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200233)
14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 吉林长春解放大路83号吉林大学内(130023)
15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故宫西华门内(100031)
16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100006)
17 民国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南京市中山东路309号(210016)
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 北京市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100009)
19 中国农史 中国农学会农业历史学会等 南京市卫岗南京农业大学(210014)
20 安徽史学 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合肥市卫岗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内(230053)
21 文史哲 山东大学 山东济南山东大学(250100)
22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100083)
23 文史知识 中华书局 北京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100073)
K85 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2 考古学报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3 文物 文物出版社 北京五四大街29号(100009)
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室 陕西西安市乐游路3号(710054)
5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京市中国历史博物馆内(100006)
6 江汉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市东湖路天鹅村(430071)
7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院 北京市景山前街故宫博物院(100009)
8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736200)
当然能买到啊,一般是要订购,各大高校均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