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论坛杂志社
1. 浦东时报的发展历史
2008年6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创办《浦东时报》,并设立出版单位——浦东时报社。
11月11日:浦东时报社举行揭牌暨《浦东时报》首发仪式。
2009年5月:《浦东时报》获“上海市编校质量检查优秀报纸”称号 2009年8月6日:原《南汇报》正式停刊,南汇报社和浦东时报社(《浦东开发杂志社》)合并,共同编辑出版《浦东时报》和《浦东开发》杂志。
8月7日:首次推出“公益红娘”范本良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不断培育提升“范阿姨”公益品牌,使其成为浦东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文明亮点。 2010年1月1日:站在浦东二次创业的新起点,策划推出《魅力新浦东》特刊。
4月16日:出版40版纪念特刊《浦东征程》,首次采用四联版印制方式,以1.5米巨幅画面呈现浦东城市美景。
5月-10月: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增出《世博周刊》26期,在浦东33个城市服务站点和世博园区内提供赠阅服务,发行量逾26万份。
5月:报社与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聚焦世博·聚焦浦东”摄影大赛,并出版《魅力东方》摄影大赛作品选。
11月:由报社编辑的《在世博的日子里——浦东184天的故事》一书正式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1月:本报荣获上海市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社会宣传部颁发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社会宣传工作贡献奖”。 2010年11月2日起:浦东时报在全市近2000家东方书报亭和邮政零售网点全面进行零售。
2011年2月:启动浦东创评全国文明城区集中宣传报道。至8月创评结束,《浦东时报》共推出60个版面的创评专版,8期创评专刊。
4月19日: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1周年之际,精心策划推出52个版的《幸福浦东》特刊。
5月-7月: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宣传报道。
5月-9月:启动“我眼中的文明浦东”——“界龙艺术”杯浦东新区中小幼学生绘画大赛。
7月:《浦东时报》数字报登陆《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
7月29日:首次创办《浦东时报》豪华月末版《乐活浦东》。
7月30日:“浦东时报首届读者节”启动。
8月9日:推出24版“文明浦东”珍藏版特刊。
8月:报社被评为2009-2010年度上海市市级文明单位。 2012年【转型改版反响良好】在区委和区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推动下,《浦东时报》从2012年1月3日起,开始转型发展的尝试,这次尝试的关键词是:增期、转型、改版。增期,即由以前的周二刊,增至周三刊;转型,即由社区报向财经报方向转型;改版,即由四开小报改为对开瘦报。
4月10日:在看到社会各界反应的《反馈报告》时,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批示对《浦东时报》表示祝贺,并要求《浦东时报》“再接再厉,创出时报特色。
【开拓京津地区发行】2012年,本报专程赴北京推动2013年在北京、天津等地区的首次订阅发行工作。在北京发行近1500份,在天津超过800份,取得了新突破。
【推出重点宣传报道活动特刊】2012年,《浦东时报》相继推出重点宣传报道活动特刊,受到各方好评。
4月17日:推出《长三角市长论坛》,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作出批示:“本期《时报》是体现水准的。特刊内容和表现形式富有特色。望继续努力,打造更多精彩。
4月19日:浦东时报推出“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2周年特刊”,以“浦东:创新驱动策源地”为主题,分别报道了“4+3“重点区域:陆家嘴、张江、综保区、金桥、世博园区、南汇新城、迪士尼。
【党的“十八大”系列宣传报道】2012年,围绕党的“十八大”,推出“科学人才观引领浦东新跨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创新先锋”等喜迎十八大宣传栏目和“喜迎十八大 科学发展十年路”街镇、园区特刊,对浦东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进行深度报道。
【夏令热线】2012年7、8两个月,浦东时报开设“夏令热线”,协助解决市民夏日里的急、难、愁问题。
【《浦东开发》杂志创刊20周年】杂志第一期推出《20年,我们记录浦东见证浦东》特稿,回顾了20年杂志与浦东开发一同走过的历史,并请赵启正谈《我们如何传承浦东开发文化》,共同展望浦东未来。
【获奖荣誉】2012年,浦东时报7件作品荣获上海市区县报好新闻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1人荣获区县报“十佳好新闻工作者”,1人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区县报好新闻评选责任人优秀奖。“相约范阿姨”项目荣获上海市优秀品牌活动社会贡献奖。报社还荣获浦东文化艺术节“特别贡献奖”。 2013年3月3日:浦东新区文明办、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的“寻找雷锋style”微博接力大行动在浦东八佰伴商业广场启动。
3月12日:在在上海科技馆旁的砂岩广场香樟林内,来自仁恒置地的业主、大别山小学的孩子们以及《浦东时报》热心读者代表,为100余棵香樟树挂上了认养牌
3月23日:由浦东新区总工会和浦东时报社联合发起,和记黄埔地产御沁园、周浦镇、范本良公益红娘工作室协办的“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童年”大型动漫主题白领交友派对在张家浜“派对新天地”内举行。
4月18日 :出版特刊《浦东的基因密码:创新 创新》,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讲述浦东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的创新故事。
4月19日: 出版特刊《眼界》,用直接感受中国其他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方式,找到那些经验和过程对浦东的观照,找到那些努力和尝试对浦东的启示。
4月20日:2013年上海车展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5月22日:浦东时报公众微信平台正式上线。
5月30日:2013“美丽浦东”摄影大赛征稿正式开始至14年1月28日刊登出获奖名单。
7月5日:高行镇第七届读书节拉开帷幕。
7月16日:爱知书店借阅点浦东时报站启动仪式在《浦东时报》社举行。
8月24日:由浦东时报社与上海慈善基金会浦东分会合办的“集善地”公益集市首次在启动。
9月30日: 出版特刊《号外》,用12个版面重点聚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事件。
10月19、20日:浦东时报圆梦基金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浦东分会共同举办的公益集市“集善地”的第二场活动在浦东联洋广场成功举办。
11月7日: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浦东开幕。作为中国图书馆界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行业盛会,本届年会以“书香中国——阅读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倡导“全民阅读”理念,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为推动“书香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 刘金才的人物简介
刘金才 ,教授。男,汉族,1940年2月23日生,陕西省三原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长春美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一级美术师。乾隆年间,文华艺炉第三代传人。贵族出身。现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文化部ISC中国艺术品价值评审上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市长论坛》杂志社专家指导委员、司法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艺术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艺术中心教授顾问、广东华南农业大学文化艺术中心教授顾问、福建省漳州市残疾人协会名誉会长、新加坡中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兼任联合国和平与工作中国研究院顾问委员、研究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首届主席、首创始人之一,曾获博士勋章、世界和平勋章、世界名人勋章、世界名人艺术家勋章。
3. 城市问题的杂志栏目
城市问题杂志设有栏目有:城市科学,市长论坛,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城市管理,外国城市,城市了望。
4. 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是中央管理部门吗
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是中央管理部门
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是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执行机构——国际信息发展组织(DEVNET)、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世界华人协会、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世界新经济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中国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慈善基金总会、中华友好城市交流协会、市长论坛杂志社、中国生态文明促进会联合主办的,并共同成立了常设机构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并定于每年9月8日(暨联合国千年目标纪念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行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
5. 全球市长论坛的官方支持机构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境事务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3年正式成立,总部位于非洲肯尼亚内罗毕。致力于为全球环境保护提供领导,促进伙伴关系的建立,激励各国政府及其人民,向他们提供信息,提高其能力,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
2.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联合国人居署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协调人居发展活动的领导机构,2001年12月从原联合国人居中心升格为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位于非洲肯尼亚内罗毕。UN-HABITAT的使命是促进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人居发展,以达到所有人都有合适居所的目标。
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UNDP成立于1965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UNDP是联合国从事发展的全球网络,该组织以倡导变革并为各国提供知识、经验和资源,帮助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使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 166 个国家开展发展援助,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帮助各国应对全球和各国国内面临的发展挑战。
4.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1954年5月3日由10个全国性的社会团体联合发起成立的。总部位于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它以增进人民友谊、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它代表中国人民同各国对华友好的团体和各界人士进行联系,开展相互间交往。它的各项活动受到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已和世界上148个国家的458个民间团体和组织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CIFCA):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法人地位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发起。该组织共有包括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内的300多个会员城市(不含港、 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作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姐妹组织,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以促进中国城市与外国城市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开展双方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繁荣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6. 刘金才是书法家吗他的作品每平方尺值多少钱啊vv
刘金才,教授。男,汉族,1940年2月23日生,陕西省三原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长春美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文化部ISC中国艺术品价值评审上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市长论坛》杂志社专家指导委员、司法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艺术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艺术中心教授顾问、广东华南农业大学文化艺术中心教授顾问、福建省漳州市残疾人协会名誉会长、新加坡中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曾获博士勋章、世界和平勋章、世界名人勋章、世界名人艺术家勋章。
编辑本段个人成就
师承齐白石、王子元、于右任,是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社“牧羊书童”;历经三十余载的书画艺术求索,致力继承孙中山先生倡导的社会教育事业,同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主席刘宁—创办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及西安分校、后又筹建陕西艺术进修学院、中国人才大学、中国书画艺术大学等院校,并参与筹建成立上海国际艺术学院,为社会教育和书画艺术的繁荣及“希望工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是当代杰出的社会教育家、艺术活动家、慈善家,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知天地哲理,艺界人称鬼笔奇才、诗书画三绝奇人、三奇吉星。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书画作品曾获国际金奖、全国《大师怀》荣获金奖。文化部ISC2003证书编号:03010115,评审价值国内为书法3000元/每平方尺、美术4000元/每平方尺,倡导与主编《世界书画家铭录大典》、《国际名人大典》等100多部书画工具辞书,其本人传略先后编入《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科学专家大观》、《中国当代文艺群世辞典》、《中国当代著名作品大观》、《刘氏名人录》大典。作品流传美、日、英、法、泰、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友人及博物馆收藏;是海内外著名书画大师,是有突出贡献的杰出画家。
7. 富硒榜的第二届评选
第二届富硒榜评选是中国富硒杂志社联合中国国际生态产业研究院、全国红色之旅文艺巡展组织委员会、中国富硒网、安康市富硒信息研究所、北京环球北方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富硒生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十大富硒榜评选活动的简称。在第一届基础上,实现完善、创新、跨越!特别是“富硒榜”评选程序进行了新改革,从第一届的“网络评选”革新为“政府、协会推荐;专家、学者、媒体考评。”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权威”宗旨。 胡石英 联合国北北合作组织副主席
中国政策研究会副会长
董彦璋 联合国世界人民委员会亚洲特使
市长论坛杂志社社长/总编
冯宏章 中国国际生态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宝华 全国红色之旅文艺巡展组织委员会秘书长
黄家裕 中国富硒杂志社执行社长/总编
江顺林 美国纽约医药研究所所长
董照和 原山东科技厅厅长
肖志龙 中国国际生态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胡绍松 广银集团清远市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金林 中国国际生态产业研究院国际部部长
魏正中 中国富硒杂志社主编
王祖刚 中国富硒茶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候富胜 中国富硒杂志社专家团主任专家
郭小娥 中国富硒网总助
袁 洁 安康市富硒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十大富硒品牌;
中国富硒行业金奖产品;
中国富硒行业特别贡献奖;
中国富硒行业十大风云人物; 获利能力指标 企业/产品销售力、运营力、资金周转力 20%
成长力指标 企业/产品特色、增长幅度、运营新模式 25%
创新力指标 创新团队、创新产品、创新观念 25%
综合竞争力指标 综合的客观体现与主观评价 30% 企业、个人申请(龙头企业),官方网站下载申请表,填写整齐加盖公章;
二、当地县级及以上主管部门、富硒协会推荐(推荐单位限推荐一名,填写推荐理由并加盖公章);
三、组委会考评组考评(邀请组委会派考评组实地考察;)
四、组委会评委团评审;
五、官方媒体公示(中国富硒网/《中国富硒》杂志);
六、会议公布颁奖。
国内杂志主要由以下十二个刊物个人感觉不错的,当然其他的未列入的也不错,只是我不太熟悉。
1、《城市规划》杂志
2、《城市规划学刊》
3、《国际城市规划》杂志(原名《国外城市规划》)该期刊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介绍国外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国家级专业刊物,建设部优秀期刊,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一个主题:对于城市规划的重点和热点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海外信息速递:提供海外最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栏目文章:涵盖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各个层面。
4、《规划师》杂志
5、《上海城市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主办,为双月刊。
6、《中国城市规划》(英文版)杂志,可能就是《城市规划》的英文版。
7、《城市问题》杂志
8、《城市发展研究》杂志,该杂志是国家级专业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94年创刊以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立足专家学者,面向城市决策者,架起专家学者与决策者之间的桥梁,为城市的健康发展而奋斗。主要业务范围是刊载国内外城市科学研究成果,最新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总体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专论、综述或讨论,及时反映学术动态和各城市发展的成功实践。200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确定为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的中文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出版(即第四版)。2009年北大、南大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
城市科学、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区域与城市、城市发展理论前沿、城市规划、住房保障、创意产业、产业结构、城市生态、城市社会学、市长论坛等。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为双月刊。
9、《江苏城市规划 》期刊由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主办,月刊。
10、《现代城市研究》期刊,月刊。
11、《城市建设》杂志,内有一部分是关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内容不错。
12、《城市中国》杂志,是由建设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大学等学术智慧资源共同参与
9. 中国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什么单位为什么查不到
《市长论坛》杂志是他们的
10. 全球市长论坛的“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
1.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
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于2004 年5 月由世界城市协会联合会、地方政府国际联盟和世界大都市协会合并成立,秘书处设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是目前最大的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该组织的会员来自世界127个国家,包括112 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协会和来自95 个国家的超过1000 个城市。该组织在全球设立了七大执行机构,分别为非洲、亚太、欧亚、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中东及西亚七大区,其下分别设立理事会和执委会。
2.世界城市运动(World Urban Campaign)
世界城市运动是由人居署协调,于2010 年世界城市论坛上发起, 由怀有共同志向的公共、私营和公民社会合作伙伴组成的全球联盟,旨在倡导全球城市的积极作用,促进可持续城市化政策、战略和做法。 世界城市运动WUC 是联合国人居署的核心智库,致力于在国际、国家以及地方层面提高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在公共政策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同时WUC 也被看作是推进“世界城市论坛”知识化的核心部门。它是联合国人居署中期战略制度计划(2008-2013)倡导、监督和合作活动的先行者。
3.亚太城市间合作网络(CITYNET)
亚太城市间合作网络成立于1987 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致力于沟通城市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并促进地方政府、非政府和国际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亚太城市间合作网络拥有来自亚太地区和欧洲22 个国家或地区的116 个城市和国际组织会员。
4.国际城区协会(IDA)
国际城区协会成立于1954 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是一个致力于传达,影响和鼓励城区的领导者和拥护者以创建充满活力和适宜居住城市中心为目标的国际组织。至今拥有600 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组织。
5.全球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博览会(CITYSCAPE)
全球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博览会于2002 年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创办,是世界最大的地产投资于开发领域盛会,每年都吸引全球范围内的政府官员、规划师、投资者及地产领域相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其年度城市化建设方面的地产大奖颁奖和庆典更是为全球地产与投资界所瞩目,更拥有近33,000 个全球地产投资、融资客户,全球拥有360000 会员。
6.国际市长交流中心(IMCC)
国际市长交流中心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服务遍及全球,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世界城市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咨询机构。IMCC 以“融通文化,共谋发展”为宗旨,以“做世界城市文化的传播者”为使命,已得到全球城市决策者、利益相关者高度赞誉。 程万琦博士:全球市长论坛理事长、国际篮球联合会永远荣誉会长
金兰女士: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兼永久秘书长、国际市长交流中心执行主席、2002 年-200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大使“、2005 年“联合国世界和平文化使者”
Bernadia Irawati Tjandradewi博士: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ASPEC)秘书长
Budiarsa Sastrawinata先生: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国际城市发展协会(INTA)主席
Jane McRae女士: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国际可持续发展中心(SCI)首席执行官
Mary Jane C. Ortega女士: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亚太城市间合作网络(CITYNET)秘书长
David T. Downey先生: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国际城区协会(IDA)主席
Rohan Marwaha先生: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成员、全球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博览会(Cityscape)管理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