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土的期刊
1. 有没有什么好的时尚旅游杂志
看你偏重哪方面?
如果是奢华一点的 国外游,美食游,休闲游,商务游就推荐上海出的一系列(旅行者,旅游天地,商务旅游)及旅行家,时尚旅游
如果想去一些小的景点推荐<旅游>,说起来很有意思,这本杂志是官方的,但是因为介绍的旅游景点都很"小",反倒显得很"非主流".
如果对西藏有爱,推荐<西藏旅游><西藏人文地理>
最近有有本山寨旅游杂志<新疆人文地理>
喜欢川西可以看<四川画报>
喜欢人文的看<华夏地理><中华遗产><传奇天下><中国国家地理><地图>等
还有两本重庆出的<城市地理><国家人文地理>,前者也有官方意味,因为主流所以非主流,就是文章质量太次;后者简直就是一山寨王,尤其是图片质量简直不敢恭维,清晰度低,粗颗粒,锐化PS得厉害,色彩严重失真
说起来我觉得最好的旅游杂志都停刊了,如自助游的<博客航空旅游>,自助自驾的<行者>,自然人文的<民间文化><中国乡土地理>(这本杂志名字很山寨,内容一点都不山寨)
> 删除
2. 初一物理物态变化在我们身边的作文
看参看的资料:
1 反映物态变化的砂土状态参数本构模型 刘富勤; 王绪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08-25 期刊 0 35
2 考虑物态变化的六参数砂土本构模型 罗刚; 张建民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30 期刊 6 76
3 A unified state parameter model for sands with physical state changes Shunhua Xu; Guangli Xu; Yao Cheng Engineering Facult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2006-06-01 会议 0 1
4 考虑物态变化的粗粒土亚塑性本构模型 张嘎; 张建民; 吴伟 岩土力学 2008-06-10 期刊 0 14
5 砂土的有效应力空间特征面及物态变化的数学描述 邵生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10-30 期刊 0 45
6 饱和砂土的物态变化特性 邵生俊; 谢定义 岩土工程学报 2001-02-20 期刊 12 68
7 “物态的变化”的教学 Г.П.叶夫罗宾; Н.А.谢尔巴柯夫; 杜亚伯 物理 1958-05-31 期刊 0 0
8 近代矿物学第十六讲——高压下矿物物性和物态的变化 谢鸿森 地球与环境 1983-10-28 期刊 5 7
9 关于向心力公式验证和物态变化实验的改进 许洪生 物理实验 1983-06-30 期刊 0 0
10 检测焊接中塑料管连接件材料物态变化的装置 马克斯·努斯包姆; 艾力克·费德斯皮尔 法国气体公司 1990-07-11 专利 0 0
11 反映物态变化的砂土状态参数本构模型 徐舜华; 徐光黎; 程瑶 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 2006-06-01 会议 0 6
共有记录11条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
3. 灯谜 求救!!! 相逢乐呵呵 二字常用语 客店 期刊名一 手提灯笼把家还 古人名一 各位大神速速过来帮帮忙
幸(兴)会
求是(食)
赵桓(还)
4. 龙源期刊网vip账号 求下载一篇论文 网址是http://www.qikan.com.cn/article/csjl201335629.html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区路基处理措施
摘要:修建在软土地区的路基,主要是路堤填筑荷载引起软基滑动破坏的稳定问题和大量且时间长的沉降问题。本文为了减少软土路基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几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软土地区;路基;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黏土统称为软土[1]。软土地区的路基特点是强度低、变形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含水量高
且透水性差。修建在软土地区的路基,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路基滑动破坏的稳定问题,沉降问题。因此,必须对软基进行处理,才能满足工程需要。为了解决软
土路基问题,本文总结了几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
2 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
2.1 表层处理法
(1)砂垫层
在软土层顶面铺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使软土在路堤自重的压力作用下,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时间。但对基底应力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无显著影响。
砂垫层用于路堤高度小于2倍极限高度(在天然软土地基上,基底不作特殊加固处理而用快速施工方法修筑路堤的填筑最大高度)软土层及其硬壳较
薄,或软土表层渗透性很低的硬壳等情况。亦可用于软土层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的地基[2]。有排水砂垫层、换土砂垫层、砂垫层和土工布混合使用等形式。
(2)反压护坡道
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以改善路堤荷载方式来增加抗滑力,使路堤下软基向两侧隆起的趋势得到平衡,从而保证路堤的稳定性。
反压护道用于路堤高度不大于1.5~2倍的极限高度,非耕作区和取土不太困难的地区。
(3)土工聚合物处治
① 土工布
土工布铺设于路堤底部,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提高路基稳定性。土工布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作用包括排水、隔离、应力分散和加筋补强。土工布连接一般采用搭接或缝接法。缝接法有一般缝法、丁缝法和蝶形法。
② 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加固土的机理在于格栅与土的相互作用,一般可归纳为格栅表面与土的摩擦作用、格栅孔眼对土的锁定作用和格栅肋的被动抗阻作用[3]。
三种作用均能充分约束土的颗粒侧向位移,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土体的自身稳定性,对土的加固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土木织物,可迅速提高地基承载力,加快施工进
度,控制软基地段沉降量发展,缩短工期,使公路及早投入使用。
2.2 换填法
换填法一般适用于地表下0.5~3.0m之间的软土处治。
(1)开挖换填法
将软弱地基层全部挖除或部分挖除,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如砂砾、碎石、钢渣等)进行回填。该方法简单易行,也便于掌握。对于软基较浅(1~2m)的泥沼地特别有效。但对于深层软基处理,要求沉降控制较严的路基、桥涵构造物、引道等,应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2)抛石挤淤法
在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这种方法施工简单、迅速、方便,适用于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泥炭
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在特别软弱的地面上施工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或是表面存在大量积水无法排
除时;石料丰富、运距较短的情况。
(3)爆破排淤法
将炸药放在软土或泥沼中爆炸,利用爆炸时的张力作用,把淤泥或泥沼扬弃,然后回填强度较高的渗水性土壤,如砂砾、碎石等。爆破排淤较一般方法换填深度大、工效较高,软土、泥沼均可采用。
爆破排淤法用于当淤泥(泥炭)层较厚,稠度大,路堤较高和施工期紧迫时;路段内没有桥涵等构造物,路基承载力均衡一致,因整体沉降对道路不会产生破坏,也可考虑换填。但对桥涵构造物及两侧引道等,应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2.3 重压法
(1)堆载预压法
在软基上修筑路堤,通过填土堆载预压,使地基土压密、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路堤建成后的沉降量。进行预压的荷载超过设计的道路工程荷载,称为超载预压;预压荷载等于道路工程荷载,称为等载预压。
(2)其他重压法
① 真空预压法
利用大气压强0.098Mpa等效堆载预压法对软基进行加固。即依靠真空抽气设备,使密封的软弱地基产生真空负压力,使土颗粒间的自由水,空
气沿着纵向排水通道,上升到软基上部砂垫层内,由砂垫层过滤再排到软基密封膜以外,从而使土体团结。该法适用于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渗透系数和固
结系数均较小的黏土。
② 真空预压加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方法两种方法的结合,原理与真空预压相同,但加载更大,预压时间缩短了一半。
2.4 垂直排水固结法
利用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增加土层竖向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加速地基固结。
(1)砂井
用振动打桩机、柴油打桩机(冲击式和振动式)以及下端装有活瓣钢桩靴的桩管将砂(含泥量不大3%)或砂和角砾混合料(含泥量不大于5%)灌入形成砂井。在施工时考虑避免“缩颈”和减少对土的扰动。
砂井适用于软土层厚度大于5m的条件,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m。
(2)袋装砂井
主要用导管式振动打桩机(在行进方式上普遍采用的有轨道门架式、履带臂架式、吊机导架式等),选用聚丙烯或其他适用的编织料制成的袋,采用渗水率较高的
中、粗砂(大于0.5mm的砂的含量宜占总重的50%以下,含泥量不应大于3%,渗透系数不应小于5×10-3cm/s)制成砂袋。砂袋砂井按整平原地面
→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拔出套管→机具移位→埋砂袋头→摊铺上层砂垫层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
(3)塑料排水板
用插板机或与袋装砂井打设机共用(将圆形套管换成矩形套管)打设。按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拔出套管→割断塑
料排水板→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的施工工艺程序进行。振动打设工艺。锤击振力大小,根据每次打设根数、导管断面大小、入土长度和地基均匀程度确定。
2.5 其他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1)旋喷桩
根据固化剂喷入的形态(浆液或粉体),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组合。用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等作为加固料。利用工程钻机,将旋喷注浆管置入预定的地基加固深
度,通过钻杆旋转,徐徐上升,将预先配置好的浆液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土体,使土和浆液搅拌成混合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最大有效处理
深度20m。
(2)粒料桩
主要用振动器、吊机或施工专用平车和水泵,将砂、碎石、砂砾、废渣等粒料(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加入振密。按整平地面→振冲器就对对中→成孔→清孔→加料振密→关机停水→振冲器移位的施工工艺程序进行。
选择振冲器型号应与桩径、桩长及加固工程离周围建筑物距离相适应。应配备使用的供水设备,出水口压应为400~600kPa,流量20~30m3/h。起重机械起吊能力应大于100~200kN。
(3)生石灰桩
主要用振冲器、吊机或施工专用步履式、门架式振动沉桩设备。配备适用的空压机,起重机械起吊能力应大于100~200kN。使用材料为生石灰(颗粒直径不
超过30mm要求填充材料要密实)。按整平地面→振冲器就位对中→成孔→空气压缩机注入生石灰→边振动边拔出套管→振动器移位→封紧生石灰桩孔的施工工艺
程序进行。
选择振冲器型号应与桩径、桩长及加固工程离周围建筑物距离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2] JT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
[3] 俞伯汀,孙红月,尚岳全,等.浙江下山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SI):2875~2881.
5. 杂志上说青瓜不是黄瓜,它是什么瓜啊 是不是表皮比较光滑、青色、粗细较均匀、也可生吃的那种
青瓜,正名黄瓜,供食用的都是青绿色的嫩瓜,所以广州地区喜欢叫做青瓜。只有留种的老瓜才现出黄瓜的本色。鲜嫩青瓜的生命活动旺盛,养分消耗快;外皮薄,保水能力差,容易失水;瓜皮表面有瘤刺,容易因碰伤而感染病菌。在贮藏期间,黄瓜的叶绿素逐渐分解,瓜皮便由绿变黄。在贮藏时间,又由于种子能够继续发育,老熟,使瓜身变形,出现“大肚”或“大头”的现象。而且使瓜柄一端原来十分脆嫩的瓜肉变软变糠,失去食用价值。以上情况是青瓜保鲜的突出问题。加上青瓜怕冷,10℃以下将受冷害。所以说,青瓜是一种不好贮藏的瓜菜。即使利用低温条件,最多也只能保鲜十来天。
笋瓜(Cucurbita maxima)又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以嫩瓜或种子为栽培目的。嫩瓜适于炒食、作馅或作饲料,干种子可炒食。
【特性】:
笋瓜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茎近圆形。叶软有毛,圆形或心脏形,缺裂极浅或无,无白色斑点。花冠裂片柔软,向外下垂,萼片狭长,花蕾开放先端臧截形。果梗短,圆筒形,基部不膨大。果实表面平滑,成熟果实无香气,含糖量较少。种皮边缘色泽与中部同,种脐歪斜,种子较大。
【品种】:
笋瓜的品种依皮色分为白皮、黄皮及花皮,按大小分为大笋瓜及小笋瓜。长江流域常用的品种有南京的大白皮笋瓜、小白皮笋瓜、大黄皮笋瓜,安徽的白笋瓜、黄皮笋瓜、花皮6笋瓜,淮安的北瓜。
根据实践经验,知道青瓜的瘤刺多少与保鲜有密切关系,刺少的比刺多的好贮藏保鲜。南方栽培的青瓜少瘤刺,北方栽培的多数是瘤刺多的“刺瓜”。采收时要求用剪刀剪下,小心别碰伤瘤刺。
青瓜有怕冷又容易失水的特点,贮运的温度不能低于10℃,但高于15℃ 瓜身又容易老化。为了防止失水,环境的湿度要求95%以上。高温高湿容易发病,因此,消毒防腐的措施一定要跟上。解决这一矛盾也正是青瓜保鲜的关键。此外,青瓜对乙烯也十分敏感,所以,青瓜又不能与甜瓜、梨、番茄等容易放出乙烯的果菜一起贮运。最好在包装中放入乙烯吸收剂。
针对以上的情况,贮运保鲜青瓜,都用薄膜包装,有三种形式:其一是把装瓜的箩筐堆叠起来,上盖0.04-0.06毫米的薄膜帐;其二是在箩筐内垫0.03 毫米的通底薄膜筒,筒口折叠;其三是用0.03毫米薄膜袋装1-2公斤的小包装,折口装筐贮藏。以上三种方式,包装前后都不要忘记用含50%仲丁胺的杀菌剂克霉灵处理,每公斤青瓜用0.1毫升,包装前集中熏蒸24小时,或用棉花球沾药液分散放入包装中,注意不要接触瓜身。
茭瓜,即茭白,也叫高瓜。
西葫芦在不同的地方,有许多不同的俗名:“茭瓜”、“白瓜”、“番瓜”、“美洲南瓜”等。
西葫芦,【学名】Cucurbita pepo L.
【别名】茭瓜、白瓜、番瓜、美洲南瓜
【分类】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
【产地】原产北美洲南部,今广泛栽培。
【形态】一年生草质藤本(蔓生),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主蔓长度:矮生品种节间短,蔓长通常在50㎝以下,在日光温室中有时可达1m(因生长期长);半蔓生品种一般约80cm;蔓生品种一般长达数米。具叶卷须,属攀援藤本,但常匍匐生长(矮生品种有的直立)。
单叶,大型,掌状深裂,互生(矮生品种密集互生),叶面粗糙多刺。叶柄长而中空。有的品种叶片绿色深浅不一,近叶脉处有银白色花斑。
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鲜黄或橙黄色。雄花花冠钟形,花萼基部形成花被筒,花粉粒大而重,具粘性,风不能吹走,只能靠昆虫授粉。雌花子房下位,具雄蕊但退化,有一环状蜜腺。单性结实率低,冬季和早春昆虫少时需人工授粉。雌雄花最初均从叶腋的花原基开始分化,按照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的顺序从外向内依次出现。但雄花形成花蕾时心皮停止发育,雄蕊发达;雌花则在形成花蕾时雄蕊停止发育,而心皮发达,进而形成雌蕊和子房。
瓠果,形状有圆筒形、椭圆形和长圆柱形等多种。嫩瓜与老熟瓜的皮色有的品种相同,有的不同。嫩瓜皮色有白色、白绿、金黄、深绿、墨绿或白绿相间;老熟瓜的皮色有白色、乳白色、黄色、橘红或黄绿相间。
每果有种子300-400粒,种子为白色或淡黄色,长卵形,种皮光滑,千粒重130-200g。寿命一般4-5年,生产利用上限为2-3年。
【习性】
温度:为瓜类蔬菜中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种类。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 22-25℃最佳。早熟品种耐低温能力更强。根系伸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
光照: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
湿度:喜湿润,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肥料:需肥量较大,生产1000kg商品瓜,需肥折合氮3.9-5.5kg,五氧化二磷2.1-2.3kg,氧化钾4-7.3kg。
【繁殖栽培】
播种繁殖,春播或秋播,春播为主。栽培方式分露地、简易地面覆盖、保护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和温室大棚栽培)等,各有其特点。这里简要介绍一般栽培方法:
选种浸种:去除杂物,选取干净饱满,千粒重200g左右的种子,置入瓦盆或其它无油污的容器中,先用冷水浸泡,再用50-55℃的温水烫种,不断搅拌,保持15-20分钟,自然冷却至20-30℃,浸种4-6小时,捞出后再用1%高锰酸钾浸20-30分钟,以消毒杀菌。风干,至半干时可加温催芽,温度以25℃为宜。如种子量大,催芽时可翻动,以促使发芽整齐,但出芽后即不再翻动。
播种:芽长约1.5cm时播种,需选择晴朗温暖天气。若遇阴雨天不能播种时,可将种子置于冷凉处,控制幼芽生长。
播种的营养土应在播种前20-30日前配制好。选用未种过瓜类蔬菜的无病土壤和农家肥配制,通常用园土6份与腐熟的马粪或圈肥4份混合。置于苗床或纸袋、塑料钵(直径9-10㎝)中,厚度8-9cm。播种后覆土约2㎝。
幼苗生长:幼苗易徒长,需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播种后幼苗萌出土层前宜保持高温,昼温25-30℃,夜温18-20℃,地温22-24℃,相对湿度80-90%,约3-4天出苗。幼苗出齐后适当降温并通风,昼温25℃左右,夜间13-14℃,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夜温降至12℃。定植前8-10 天,应逐渐加大通风量,并降温炼苗,一般白天15-25℃,夜间6-8℃。
定植与田间管理:经30-35天的苗期管理,培育出具3-4片真叶的幼苗,可进行定植。
定植前先要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也可施用马粪、羊粪等。
整好地后,起成60-65㎝距离的垄,按株距40-50㎝刨埯,每亩定植2000-2500株。也可做成1.3m宽的平畦,每畦种植两行。
栽苗时坐水栽,待水渗下后,封埯并扶正瓜秧。
定植安全期地温13℃以上,夜间气温不低于10℃。
缓苗后应追肥(施用饼肥150-200㎏,或50-60㎏三元复合肥),并浇“催秧水”,但因地温较低,不宜浇水过多。此后应及时中耕松土,不施水肥,待第一个瓜长到10-12㎝后再浇水。结瓜后一般5-7天浇水一次,以保持表土湿润为度,雨季则需排水。
结瓜期顺水追肥,一般追肥2-3次为宜。每次施用粪稀1000-1500㎏/亩,或碳酸铵10-15㎏/亩。
注意水肥管理,苗期或第一雌花坐果期肥水过多易徒长;后期水肥跟不上则产量降低。此外,早期留果过多易造成秧发育差,影响总产量。
为早熟高产,还应进行人工授粉(尤其是在无昆虫授粉时)。每天上午6-8时,把正开放的雄花采下,剥去花冠,露出雄蕊,在雌花柱头涂抹数次即可。
如需留种,一般应选取后期结的瓜,否则影响产量;专门留种的植株可不受此限。
【病害】
西葫芦灰霉病
发病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实。被害花和果实初期呈水渍状,后逐渐软化,患病部位表面长满灰绿色霉状物。
最终导致花和果实腐烂。后期患病部有时还长出黑色菌核。
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病菌喜高湿低温条件,最适温度在18-23℃,相对湿度在90%以上,弱光,适宜发病。保护地栽培,冬春连阴天多,气温低,再加上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故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将病残体清理干净,保持田间卫生,防治病菌扩散,控制温度。
(2)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间湿度应小于80%。当湿度大时,应采取措施降湿。
(3)生产后期要及时清理老叶,增加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西葫芦绵腐病
发病特征: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有时为害叶、茎及其他部位。果实发病初呈椭圆形、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在空气干燥条件下,病斑稍凹陷,扩展不快,仅皮下果肉变腐,表面生白色霉层。高温多湿时,病斑迅速扩展,整个果实变褐、软腐,表面布满白色霉层,致使病瓜烂在田间。叶片受害,初生暗绿色、圆形成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软腐似开水烫过一样。
发病规律:
西葫芦绵腐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瓜果腐霉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遇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后在病残体上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侵害果实,最后在病组织里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内,雨后或湿度大,病菌迅速增多,土温低、湿度大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后及时排水,结瓜后可将瓜垫起,防止潮湿染病。
(2)增加土壤中抗生菌,抑制病原菌生长,减轻受害。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20%农土斯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品种及变种】
一窝猴北京地方品种,华北均可栽培。植株直立,分枝性强,叶片为三裂心脏形,叶背茸毛多,主蔓第六至第八节出现雌花,以后连续7-8片叶节节都有雌花,单株结瓜3-4个。瓜短柱形,端口瓜皮深绿色,表面有5条不明显的纵棱,并密布浅绿网纹。老熟瓜皮橘黄色,单瓜重1-2㎏。果实肉质嫩,味微甜,肉厚瓤小。播种至开始收获约50-60日,采收期45天左右,亩产4000㎏。早熟,抗寒,不耐干旱。
花叶西葫芦又名阿尔及利亚西葫芦。北方地区普遍栽培。蔓较短,直立,分枝较少,株形紧凑,适于密植。叶片掌状深裂,狭长,近叶脉处有灰白色花斑。主蔓第五至六节着生第一雌花,单株结瓜3-5个。瓜长椭圆形,瓜皮深绿色,具有黄绿色不规则条纹,瓜肉绿白色,肉质致密,纤维少,品质好。单瓜重 1.5-2.5㎏。播种至开始收获约50-60日,采收期60天左右,亩产4000㎏以上。较耐热、耐旱、抗寒,但易感病毒病。
阿太:山西农科院育成的一代杂交种。叶色深绿,叶面有稀疏白斑。矮生,蔓长33-50㎝,节间短,第一雌花着生于第五六节,以后节节有瓜,采收期集中。嫩瓜深绿色,有光泽,老熟瓜呈黑绿色。50天后可采收,亩产5000㎏左右。
早青:山西农科院育成的一代杂交种。结瓜性能好,瓜码密,早熟。播后45天可采收,一般第五节开始结瓜,单瓜重1-1.5㎏。采收250g 以上的嫩瓜,单株可收7-8个。瓜长圆筒形,嫩瓜皮浅绿色,老瓜黄绿色。叶柄和茎蔓均短,蔓长30-40㎝,适于密植。亩产4000㎏以上。本品种有先开雌花的习性,为让早期雌花结瓜,需蘸2,4-D。
站秧:黑龙江省地方品种,东北地区栽培较多。主蔓长30-40㎝,节间极短,可直立生长,适于密植。叶片较大,有刺毛,缺刻深裂。嫩瓜长圆柱形,瓜皮白绿色,成熟瓜呈土黄色,肉白绿色。单瓜重1.5-2.5㎏,早熟,较抗角斑病和白粉病。播后约44-50天可采收,亩产4000-5000 ㎏。
黑美丽:由荷兰引进的早熟品种。在低温弱光照条件下植株生长势较强,植株开展度70-80㎝,主蔓第五至七节结瓜,以后基本每节有瓜,坐瓜后生长迅速,宜采收嫩瓜平均每个嫩瓜重200g左右。瓜皮墨绿色,呈长棒状,上下粗细一致,品质好,丰产。每株可收嫩瓜10余个,老成瓜2个(单瓜重 1.5-2㎏)。适于冬春季保护地栽培和春季露地早熟栽培,亩产4000㎏左右。
灰采尼:从美国引进的杂交种。外形与“花叶西葫芦”相似,唯叶缺裂稍浅。生长势旺,抗病性强,果实生长快,坐果率高。
长蔓西葫芦:河北省地方品种。植物匍匐生长,茎蔓长2.5m左右,分枝性中等。叶三角形,浅裂,绿色,叶背多茸毛。主蔓第九节以后开始结瓜,单株结瓜2-3个。瓜圆筒形,中部稍细。瓜皮白色,表面微显棱,单瓜重1.5㎏左右,果肉厚,细嫩,味甜,品质佳。中熟,播后60-70天收获。耐热,不耐旱,抗病性较强。亩产3000-4000㎏。
绿皮西葫芦:江西省地方品种。植株蔓长3m,粗2.2㎝。叶心脏形,深绿色,叶缘有不规则锯齿。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四至六节。瓜长椭圆形,表皮光滑,绿白色,有棱6条。一般单瓜重2-3㎏。嫩瓜质脆,味淡。生长期100天左右,亩产2000㎏以上。
无种皮西葫芦:甘肃省武威园艺试验场育成。种子无种皮,为以种子供食用的品种。植株蔓生,蔓长1.6m,第一雌花着生于第七至九节,以后隔1-3节再出现一朵雌花。瓜短柱形,嫩瓜可做蔬菜。老熟瓜皮橘黄色,单瓜重4-5㎏。每100㎏能采收种子1.5㎏。种子灰绿色,无种皮,千粒重185g。种子供炒食或制糕点。
此外,西葫芦还有两个变种:园艺变种Cucurbita pepo L. var. Kintoga Mak.和特殊蔬菜Cucurbita pepo L. var. mellosa Alef.,中文名均称金瓜。
【用途】优质蔬菜,可做成多种菜品。
营养价值: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2.5-9毫克,钙22-29毫克。
功效:中医认为西葫芦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渴、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西葫芦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发挥抗病毒和肿瘤的作用。西葫芦富含水分,有润泽肌肤的作用。
适合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
适用量:每次82克。
番瓜叫葫子或葫瓜。
6. 关于无土栽培技术
不一定!无土栽培的方式比较多,有实用的、也有不实用的,多比较认真选择,就能找到管用的无土栽培!新一代无土栽培——有机瓜菜工厂,不用营养液,不需要设备,投资比较小,可以了解一下。
无土栽培的定义:
是指一切不用土壤,而又能完成植物整个生命生长周期(包括开花、结果、成熟)的栽培方法统称为无土栽培。
常见的无土栽培基本方法:
主要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N、P、K、G、M、X等十六种必要元素(缺一不可,否则植物就不能活、也不能长),利用化学试剂配制营养液供植物生长。自从人类研究出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以及之间的比例关系,就能无土栽培了,距今已经有一百年了。
常规的营养液无土栽培用于瓜菜商业化生产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新一代无土栽培——有机瓜菜工厂有很大的突破,变得非常实用。
营养液配制说明:要配齐16种必要元素,就需用多种原料,而化工原料、化肥的杂质多,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影响养分吸收利用(用两天就不行了、植物就不长了),是不能用来配制营养液的。因此,必须要用高纯度的化学试剂来配制营养液,还要先分块配制成A、B、C液,使用的时候再同时注入营养液存放池(罐),防止结抗。大家购买的营养液的效果往往不佳,皆多因如此。
培养槽:有了营养液,就要有容器来装。往往是选择能够抗腐蚀的用PC管、挤塑板、不锈钢、泡沫板等来建立牢固的培养槽,装营养液。
要建营养液的分配系统,循环系统(瓜菜植物容易被水淹死,要将营养液循环起来,带进空气),监控系统(监控营养里面的盐分浓度,高了植物会死,低了长不好)。
植物在营养液(水)里面是站不住的,所以还要固定好植株;用岩棉、泡沫板、定植杯、陶粒固定植株的称为:水培。用草碳、珍珠岩、蛭石、沙石等来固定植株的称基质培,将根系固定好,用液压方式喷营养液的称气雾培。
水培、基质培、气雾培,都是用营养液无土栽培栽培,只是固定植株的方式不同而已,并无其他不同。
无土栽培投资:建培养槽,营养液的分配系统、循环系统等等。大棚除外,一亩需要投资好几万元。
无土栽培的用途:主要用于花卉等景观造型,如作龙作凤,任意造型十分方便,又好打理,持久性强,非常好。
不要用于产瓜菜:现在我国菜价比国外低多了,营养液无土栽培产瓜菜,容易赔钱。投入大不说,产的菜成本很高,是土壤种植的蔬菜的几倍;质量又差——化学污染重,味淡口感不好。国外菜价高,对瓜菜风味要求不严,适合发展,尤其是缺乏土地的中东地区。
说营养液无土栽培是有机蔬菜的是无知或忽悠,说营养液无土栽培的菜成本低的是忽悠,说营养液无土栽培瓜菜效益高的是忽悠!
无土栽培的新方法——有机瓜菜工厂:
利用秸秆粪便、树叶杂草等比比皆是的农废物(过去的农家有机肥)为原料,制作培养料来无土栽培有机瓜菜。这种方法投入比较小,产的瓜菜成本比土壤种植种植的瓜菜还要低多了,更重要是解决化肥污染、土壤病虫危害,不仅能为瓜菜提供充足的有机态有机养分、还能按照瓜菜要求精量精准供水,产瓜菜质量好、风味浓;实用性强、适合规模化生产,有较多的可取之处!
7. 求 龙源期刊网 一篇文章下载 急用 谢谢
浅谈基坑排水
【摘 要】本文阐述了基坑排水的作用和分类,并对明式排水进行了基坑涌水量计算,重点讨论了对明沟、盲沟及集水井点进行设计,提出了基坑的降排水能力满足要求的结论。
【关键词】基坑作用 施工方案 明沟排水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在进行深基坑的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水位压力差的作用下,地下水必然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开挖过程中如未能妥善处理好基坑降排水的问题,定将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很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
一、基坑排水作用及种类
1、基坑排水的作用
一是及时排走雨水;二是有组织地排走不断渗出的地下水,以防积水软化边坡坡角的土质,影响边坡稳定。基坑排水与底板防水施工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基坑排水系统,利用明沟、盲沟、集水井,采用重力降水,可使垫层下土层中饱和水分渗透出来,形成明水,并尽快排走,减少水分通过毛细作用蒸发,改善垫层含水率,尽可能满足防水层干燥施工条件。因此必须做好基坑排水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实施。
2、基坑排水的种类
基坑排水分为明式排水和暗式排水二种,明式排水适用于土粒径比较大的中粗砂地层,采用明式排水时,水流将通过在基坑内的明沟流入集水井,再用水泵或其它设备排除。暗式排水一般适用于细粒径的粉细砂及壤土地层,暗式排水将水流渗入井孔或井点系统中,再靠专门的设备排除。一般来说,明式排水比暗式排水的费用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明式排水。
二、基坑排水施工方案
1、施工排水应掌握的基本情况
在进行排水方案设计前,要搞清排水面积的大小、排水的深度、开挖断面的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的土质及颗粒组成、含水层厚度、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水的流向及水量大小和不透水层的深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进行抽水试验,弄清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及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
2、明式排水量估算
小型水利工程基坑排水主要为地基侧渗,排水量往往无抽水试验资料,只能根据经验公式估算。基坑在透水层之上时,渗透流量可按单位面积估算。每1m2的基坑,在1m水头作用下的渗透流量q。采用数值:细砂0.15m3/h,中砂0.23m3/h,粗砂0.3~2m3/h,有裂缝的岩石0.15~0.25m3/h,含淤泥的泥土0.1m3/h。
汇入集水井的总水量为:
Q=qSH
式中Q—单位时间内汇入集水井的总水量,m3/h;
S—基坑底面积,m2;
H—水头,m。
计算排水量的目的是选定排水设备的台数及容量。由于地基情况复杂,计算结果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在实际施工中常用试抽法确定。
3、设置排水明沟
底板外边沿至基坑坡角应有1~1.2m的距离,以便于设置排水明沟和搭设施工外脚手架,明沟最浅处应低于结构板底或梁底至少30cm,使土层中积水渗出。明沟应有一定坡度(大于0.5%),以免积水,每隔一定距离(小于30m)应设置集水井。明沟靠底板一侧应砌成花砖,形成渗水通道。
4、设置排水盲沟
设置盲沟应依据坑底地下水发育情况、地基土质、底板结构形式及面积三个标准。一般盲沟布置类似于平屋面有组织排水,将底板内积水引至底板外侧明沟中。主盲沟间距不大于30m,次盲沟设置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对地下水丰富基底土质渗透能力差,个别地方出现涌水等情况,应加密盲沟,并针对涌水点设专用盲沟,梁板式底板的地梁及承台深于板底,可利用主梁底设主盲沟,在次梁底设次盲沟。要防止沟底积水,沟壁用红砖砌成花砖形式。土质较好时可不用砌砖,沟内填充20~40mm碎石,沟顶干铺一层沥青油毡再浇灌垫层混凝土,以防水泥浆堵塞孔隙。盲沟出口应用废钢筋焊成铁栅封闭。
5、设置底板外集水井
底板外集水井设置在明沟内,根据地下水量的情况,间距不应超过30m,底板下盲沟往往深于底板外侧明沟深度,因此集水井主要应设在主盲沟端部。为便于潜水泵正常工作,集水井深度应超过盲沟深度1m以上。井壁采用花砖砌筑,在土质较差时,井壁要采取加固措施,并应在井壁红砖与土体间填充级配碎石,以防土体流失和井壁坍塌。集水井内水泵安装应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实行自动控制,控制水位及潜水泵运作。
6、设置底板内集水井
电梯井等较深承台,其承台底部往往深于底板2~3m以上,地基土渗水量大且常出现涌水情况。一般房屋电梯均位于中部,采用盲沟排水工程量大,不仅影响防水层施工,处理不好甚至会破坏混凝土结构,形成渗水通道而渗漏。该问题可通过在基坑内设置集水井的办法来解决,具体方法如下:
(1)将电梯井位置处承台局部加深30cm,并在此部位设集水井。在承台基坑内做盲沟,将坑底、坑壁的渗水、涌水引入井内。
(2)观察集水井内水量,根据水量大小安装自吸式水泵及自动抽水系统,进行试运行。若水量较大,可加深集水井或增加水泵(底板防水层全部完成后,水量会加大很多)。
(3)井盖处垫层混凝土厚200mm并配置Ф12@100网片筋,安装Ф100加厚镀锌钢管及法兰盘,钢管固定在井内焊接支架上。安装前将水泵吸水管、电源线和水位探头从Ф100钢管中穿过。安装水位探头时,应将水位上限控制在垫层下250mm处,水位下限应预备一定水深,以防水泵自吸头吸入空气而停止抽水。
(4)自动抽水系统运行,且垫层干燥后,可施工防水层,将柔性防水上返至钢管止水圈处。由于此系统需连续运转,故应安排专人负责并准备备用水泵及备用电源。水泵、电机、水管及控制箱等均应固定在合适位置。
(5)浇筑混凝土前应保护法兰螺栓,将混凝土浇筑至预留法兰盘下。由于电梯井处垫层降低了30cm,因此底板混凝土可先浇至井底标高下30cm处。
(6)混凝土浇筑完成,试块强度达60%时可取出水泵吸水管及控制线,用橡胶垫、法兰盘快速封闭钢管,观察一天确认无渗漏后,用高一等级混凝土将预留30cm高部分浇筑密实。
7、抽水设备选择
井点系统由井点管、过滤器、集水总管、支管、阀门等组成,并由抽水设备启动,在井点系统中形成真空,并在井点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真空区,在真空力的作用下,井点附近的地下水通过砂井,经过滤器被强制吸入井点系统内抽走,使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降低,因此抽水设备是整个井点系统的关键。
三、结语
基坑排水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坑排水选择的好,既可以减少投资,也可以保证工程顺利施工。采用较完善的排水措施,可提高防水基层的干燥程度,明显改善防水层施工环境,对保证地下室的防水功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嘉强,深基坑开挖降排水设计,《上海铁道科技》,2008年第3期
【2】闫柱兵;白卫东,浅谈基坑排水,《内蒙古水利》,2003年第1期
【3】王东伟,浅谈基坑施工中降排水方案的优化设计,《山西建筑》,2008年8月
【4】马艺川,多层地下室基坑排水与底板防水施工,《建筑技术》,2005年第12期
【5】江涛;覃洪军,浅谈基坑排水,《水利天地》,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