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期刊影响因子
『壹』 sci影响因子多少算高
sci的分值也成为IF分,IF=前两年文章引用数/前两年文章收录数,看到公式你应该就一目了然了。高低只是一个比值而已,当然分越高发表难度越高,权威越高。最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几十分。投递的时候先对自己的文章评估,选择适宜的区间,提高成功率是最需要考虑的。
『贰』 影响因子多少算高
012年国内(不包括台湾地区)有150多种学术期刊被SCI收录,影响因子最高的是10.526(CELL
RES),影响因子>2的有专15种。影响因子的高属与低是相对的,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看你如何比较,1-2之间的有40种,1-0.5之间的有50种
『叁』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是厉害第二作者也算是作者吗
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挺大的。国内的期刊一般在1.0以上的就不错了,到.0或更高的就不多了。第二作者算不算作者要看你评什么职称,一般中级可以算,但2~3篇第二作者相当于一篇第一作者,评高级的话第二作者基本不能算。
『肆』 中文杂志影响因子多少算高
中文杂志影响因子大于2的算高。
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
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4)高期刊影响因子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
其中,
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影响:
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
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
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
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
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
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
参考资料:网络-影响因子
『伍』 SCI影响因子多少算高
影响因子越高越好,因为直接代表你的论文在业界的影响力,代表有多少的权威性。
SCI影响因子计算方式:
计算方法:出版当年之前两年该期刊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总和 ÷ 前两年该期刊出版文献之总篇数。
例如:某刊1996 及1997 年共出版181 篇文章,而在1998 年共被引用210 次,则Impact Factor 为210÷181=1.16。
一般而言Impact Factor >1表示引用率颇高。
影响因子分值:
ci的分值也成为IF分,IF=前两年文章引用数/前两年文章收录数,看到公式你应该就一目了然了。高低只是一个比值而已,当然分越高发表难度越高,权威越高。
最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几十分。投递的时候先对自己的文章评估,选择适宜的区间,提高成功率是最需要考虑的。
(5)高期刊影响因子扩展阅读
SCI期刊一般是收录理工科的较多,以化学专业刊物为例,IF小于3的就很一般,5左右的算是小专业优秀的杂志了,10左右就是十分优秀的杂志,10以上的一般都是综述类杂志。
影响因子是否高是要相对比较的,在同专业同范围的期刊里,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大多数情况我们发的都是零点几的。
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说明了一本学术期刊的质量优劣,在期刊挑选上上,选择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对于您的学术能力有更好的肯定作用。
『陆』 期刊影响因子
期刊的“影响因子”与投稿“录用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的,影响因子越高的刊物投稿录用回越难。答这也不是绝对的,文章录用与否,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甚至还会有编辑个人主观喜好的因素在里边。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文章的质量,只要是一篇含金量高的好文章,不管投到哪都会被录用的!
——中州期刊联盟(审-稿周期比较-短)
『柒』 期刊中的影响因子是怎么算的
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是对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捌』 sci影响因子是高好还是底好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被引用得越多,影响因子通常越高,也就是说杂志被关注的越多impact factor 就越高,医学类好多杂志如《新英格兰杂志》、《柳叶刀》等因为看的人比较多,影响因子有些是很高的,尤其是综述类杂志。
但是,问题也不是绝对的。不能单单凭影响因子(IF)的高低来判断期刊的权威性,如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虽然每年的IF在10.0 左右,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与<Nature>、<Science>等IF在30.0左右的杂志几乎旗鼓相当。
而且几乎每个学术领域都有自己的顶尖杂志,如糖尿病学、肝脏学等,暂且不管其影响因子大小,公认的权威杂志就是含金量最高的。
而古生物学、系统分类学等领域的很多杂志也有SCI收录的,由于专业性太强,很少有人看懂,也基本没什么应用价值,IF就很低。但是在其自己的领域,也有可能是最权威的。
『玖』 省级核心期刊影响因子高的有哪些
很多呀 你要说一下那个方向的
『拾』 SCI期刊影响因子多少才算高
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也就相对越大。
当然谁又能说被引用得越多,就越准确呢。
当然影响力大能够体现他内部的审核标准高,
要不然也不会得到这么多信任,所以只能说是一个重要标准,但是不是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