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杂志 » 采油工程杂志

采油工程杂志

发布时间: 2021-03-15 12:08:48

1. 关于介绍石油方面的书籍有哪些

首先要看你从事石油的哪个环节研究!如果是石油工程(包括钻井采油及油藏)建议看看油层物理,渗流力学,石油地质学(油藏地质学也可以),钻井工程,油藏工程及采油工程,这是石油工程的基础!
如果是搞油气储运工程,主要是油气集输,油气存储,流体力学,管罐结构设计及油气长输!这是油气储运的基础。平时也可以多关注一下中国石油这个杂志

2. 张永平的工程师

基本信息
姓名:张永平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40124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职务:副主任
毕业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最高学位:工学硕士
所学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从事专业:油田化学
工作单位:采油工程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室
通讯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路九号
邮政编码:163453 1、1986-7-1 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二室 实习员
2、1987-6-1 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二室 科研
3、1998-7-1 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室 副主任
擅长专业及领域:油气田开发专业 1、1989年,朝阳沟油田压裂裂缝形态及方位的研究,市(局)级 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五名
2、1991年,泡沫流变性及施工优化设计研究,市(局)级 科技成果二等奖,第四名
3、1991年,压裂裂缝形态模拟与监测技术研究,市(局)级 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三名
4、1994年,大庆榆树林油田压裂改造配套工艺,省(部)级 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5、1995年,朝阳沟油田区块压裂参数对产能影响试验,市(局)级 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6、1995年,气井大型压裂改造现场试验研究,市(局)级 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7、1996年,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计算机程序研究 ,市(局)级 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8、1998年,深层致密气藏压裂优化设计研究,市(局)级 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
9、2001年,侏罗系(4000m以内)特殊储气层压裂工艺技术,局技术创新三等奖,第二名
10、2001年,葡西地区低孔渗透储层改造及评价技术研究,局技术创新二等奖,第五名
11、2002年,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大型气藏发现的地质综合研究,市(局)级 技术创新特等奖,第八名
12、2004年,大庆探区深层特殊岩性、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增产技术,市(局)级 技术创新特等奖,第一名
13、2005年,徐家围子深气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研究,省(部)级 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名
14、2005年,徐深气田发现及勘探技术,市(局)级 技术创新特等奖,第二十八名
15、2005年,海拉尔盆地勘探突破及配套技术,市(局)级 技术创新特等奖,第三十四名 1、1995年,致密气层改造工艺技术研究与试验,大庆油气勘探论文集,发表论文,第三名
2、1996年,大庆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增产及开采技术,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学会,获奖论文优秀奖,四人合作,第三名
3、1997年,中国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著作,编者之一
4、1998年,水基压裂液低伤害性能研究,黑龙江省石油学会油藏工程学会,获奖论文一等奖,二人合作,第二名
5、2000年,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分层开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著作,编者之一
6、2001年,测试压裂技术在深层致密储层中的研究,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年会,获奖论文二等奖,五人合作,第四名
7、2002年,多裂缝测试压裂解释技术在复杂岩性中的应用 ,黑龙江省石油工程年会,获奖论文三等奖,四人合作,第一名
8、2003年,大庆深气层压裂优化设计研究,黑龙江省石油工程学会,获奖论文一等奖,四人合作,第二名
9、2004年,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储气层压裂增产技术研究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研讨会,发表论文,四人合作,第一名
10、2005年,临江“超欠压”扶杨油层压裂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著作,编者之一
11、2005年,大庆火山岩储气层压裂诊断方法与控制技术,《05国际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二人合作,第一名
12、2005年,井眼周围平面应力场分析,《05国际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三人合作,三人合作,第一名
13、2005年,大庆深部火山岩储集层压裂改造技术难点,《05国际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六人合作,第四名
14、2005年,多裂缝测试压裂在火山岩储气层大型压裂,《05国际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二人合作,第二名
15、2007年,大庆火山岩储气层压裂诊断方法与控制技术, 2007年压裂酸化技术论文集,发表论文,二人合作,第一名
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 1957年7月生,重庆人,重庆市武隆县长坝中学高级历史教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发现杂志》副主编。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毕业。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生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方面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主研方向是历史教学艺术和未来。撰写的《浅谈清王朝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发表于《德育报》。《系统记忆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浅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三点式四课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试论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浅谈“三分教七分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教学谈》、《农村初级中学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转化》、《浅谈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途径》、《议走马选“人才”》、《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等100篇论文和通讯报道发表在《教改探索》、《中小学教育与管理》、《学习方法报》、《中学生学习报》、《涪陵日报》等国家、市、地级报刊上,有两篇获得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有5篇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论文二等奖,有3篇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论文三等奖。1990年获得地市级团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3、1994年分别获得全县通讯工作三等奖,1995、1996年度获县教委先进宣传个人奖,1994、1995年获县优秀干部的荣誉称号,1997、1999年度获县研究先进个人奖。获20世纪专业领域贡献大奖,获世界华人风云人物大奖,中外名师等荣誉称号。个人成就被载入《中外名师录》、《中华优秀人物大典》(1999年)、《当代中国学者风采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等5部书中。

3.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的院士简介

王德民,采油工程专家,1937年2月出生于河北唐山市,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1994年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副局长。现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服务奖委员会委员、长远规划委员会委员、著名演讲人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科学》、《工程师论坛》等6种杂志编委。东北石油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二项、,此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大会奖、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业部)特等、一、二、三等奖等24项奖励,并取得国家专利9项、国外发明专利3项。同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40多篇,著有5部专著和译著。1995年11月至1996年初,王德民院士作为亚太地区首位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演讲人”,先后赴印度、荷兰、沙特阿拉伯等17个国家巡回讲学。1997年还获得了SPE亚太地区“贡献奖”。2001年荣获了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会员奖”,2007年,他获得国际石油学会亚太地区授予的“油藏描述与开发贡献奖”,200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2010年获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提高采收率开拓奖”,SPE“终身会员”荣誉。
从1968年到1978年研制了一整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分层注采和分层测试工艺;1979年至1985年提出和组织了“大庆油田高含水期采油工艺”的系统工程,使大庆油田开采技术在总体上具有世界水平,为大庆增加原油可采储量6亿吨;1986年至2000年大庆进入高含水后期,为再稳产10年而作技术准备的八个系统工程的主要提出者及组织者之一,为大庆提高采收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是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已大规模推广应用,增加可采储量三亿多吨,年产油1000多万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正在推广之中。这些工艺都是世界上油田开发方面意义最大、难度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技术,为大庆油田的稳产提供了技术保证。目前,王德民院士正从事“四次采油”、“一元驱”、“二元驱”、“多元多相驱油”和与之配套的采油工艺技术等对石油工业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苏义脑,油气钻井工程专家,苏义脑1949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1976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1982、1988年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出站,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海洋领域820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地矿专业组评委,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石油学报》等8刊物编委。
作为主研人员连续参加国家“七五”和“八五”、“九五”、“十五”及部级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部级一等奖和总公司特等奖及重大成果奖各1项。获国家专利18项,另8项发明待授权;
1991年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4年获得首届“国民博士后奖励基金奖”,1999年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铁人奖”;2004年获得国家“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和“首届铁人奖章获得者”。出版专著7部,编译著4部;论文160余篇。
在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等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有较深造诣。在钻井力学、轨道控制和井下工具研究中多项创新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体系用于生产效益显著。创造性地把工程控制论和航天制导技术引入钻井工程,开拓新领域,提出井下控制工程这一新概念并做开拓性基础研究;主持研制P5LZ四大系列导向钻具,主持导向钻井工艺技术研究,主持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研究,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主持设计全国第一口薄油层中曲率水平井轨道控制方案并负责实施成功,首创钻深2080m处水平击中6m靶窗中线仅偏0.14m。 王玉普,油气田开发工程管理专家,1956年10月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矿场机械专业,2003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1999年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200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获世界石油工程师协会亚太地区技术奖。
领导组织实施化学驱三次采油工程化管理,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学驱三次采油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推动海拉尔盆地石油勘探取得新突破,发现了我国东部陆上最大的深层火山岩天然气田,有力地支撑了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创建百年油田”发展战略,制定了阶段性发展规划。主持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多项。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4. 石油工业出版社的组织结构

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石油工业出版社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明显增强。目前年出版品种超过800种,总印数超过300万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发行队伍,其中研究生占12%,大学本科占43%,大学专科占28%;现有编辑8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41.5%,中级职称占46.3%,初级职称占12.2%。固定资产总值达1亿元;建成了具有石油行业一流水平的展览广告业务系统,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书刊印刷、彩色印刷生产系统,市场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石油工业出版社现有职工236人,下设石油勘探、开发;教材、标准;炼油、石油经济管理、企业文化;年鉴、杂志;大科技和社会图书等编辑室。并设有石油彩色图文中心、图书发行部、石油展示中心、中油创意广告有限公司、后勤服务中心等经营服务部门,以及办公室、总编室、计财处、人事处等职能处室。石油工业出版社主要从事石油科技图书、经济管理类图书、工具书、石油专业教材、石油行业标准以及英语、计算机等图书的出版工作。同时,拥有先进的印刷设备和高水平的印刷能力,展览展示工作也是我社对石油石化系统和社会服务实力强劲、富有特色的服务项目。 《中国石油勘探》
简介:《中国石油勘探》(原《勘探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和石油工业出版社主办;双月刊,全彩色铜版纸印刷。
主要报道:国内外油气勘探战略决策,油气勘探新理论、技术、方法和勘探管理,以及勘探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栏目:勘探战略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勘探管理海外勘探
重点推荐 (第三版)本书论述了现代完井工程的新概念、新思路,并系统地提出了完井工程的定义、理论基础、工程内容和系统程序。是一本系统完整的完井工程专著。本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主要叙述与完井工程相关的油田地质、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等完井工程基础知识;第二章叙述了射孔完井、裸眼完井、衬管筛管完井三大类完井方式;第三章介绍了油管及生产套管尺寸的选定方法,现代完井工程的做法是先选油管一生产套管一技术套管一表层套管,阐述其理论根据;第四、五、六、七章叙述了完井液、射孔液、生产套管及注水泥射孔、完井的试井评价等方面的新技术和优化;第八章叙述投产前的各项预处理,如何解除油层伤害;第九章给出了常用的完井管柱,特别是给出了高压、高产油气井的管柱,还介绍国外完井管柱发展趋势;第十章重点讲述了高压高产、防腐蚀的井口装置;第十一章讲述了油气井腐蚀机理、防腐实例及防腐措施。《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文集》本文集共收录论文28篇,它集中了新星石油公司2002年度科技交流会的主要成果,反映了新星石油公司新疆塔问、川西、鄂尔多斯、松辽盆地南部、苏北和江汉盆地西南缘等探区,当前的技术水平。文章依据不同分为10类,其中反映石油地质的论文9篇;反映地球物理勘探的论文5篇;反映油气田开发与储层保护的论文5篇;反映钻井工艺的论文9篇。本书可作为大中院校石油勘探开发专业的老师、学生及国内个油田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石油工业出版社-主管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油气储运、石油贸易、工程技术服务和石油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7位。公司标识标识图样为红黄两色构成的十等分花图形。标识色泽为红色和黄色,取中国国旗基本色并体现石油和天然气的行业特点。标识整体呈圆形,寓意中国石油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十等分的花瓣图形,象征中国石油多项主营业务的集合。红色基底凸显方形一角,不仅体现中国石油的基础深厚,而且还寓意中国石油无限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外观呈花朵状,体现了中国石油注重环境,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社会责任。标识的中心太阳初升,光芒四射,象征着中国石油朝气蓬勃,前程似锦。

5. 加拿大留学的话工程硕士有推荐的学校吗

你本科是什么专业?均分和雅思都是多少?可以把自己的详细信息告知下我,我给你免费评估、定位下学校~

6.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管理

通过几年的努力,COSL的管治水平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也受到了资本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获得多项奖励,2003年COSL被《亚洲金融》评为亚洲十大“最佳管治企业”之一,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2003年度亚洲十大“最易沟通管理层”和“最佳小型上市公司”之一,2004和2005年均被标准普尔推荐为全球30支最具投资潜力的股票之一,2005年度公司CFO吴孟飞先生获得机构投资者研究集团颁发的油气行业“最佳首席财务官”称号。2009年,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优秀的市场业绩和良好的品牌印象成功入选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2009年(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
管理队伍
刘健董事长 刘健先生,中国国籍,男,1958年出生,中海油服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并于2000年获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刘先生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他于1982年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任职,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拥有逾30年的工作经验。曾担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附属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渤海采油公司经理、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开发生产部总经理。刘先生亦担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的董事以及中国海洋石油东南亚有限公司的董事。2005年10月,刘先生担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的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管理工作。2009年3月,刘先生获任为中海油服首席执行官,并于同年6月兼任中海油服副董事长。2010年5月,刘先生获任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并分别于同年8月、12月兼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勇总裁
李勇,中国国籍,男,1963年出生。1989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意大利马太依商学院石油经济硕士学位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9年4月至今,任COSL总裁。2006年5月至今,任COSL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任COSL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2003年至2005年,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1999年至2003年任中海油钻完井办公室主任;1993年至1999年,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部综合技术处处长、钻井测试处处长;1984年,加入海油总公司,先后在中国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设计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生产作业部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拥有逾24年的工作经验。
钟华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钟华,中国国籍,男,1960年出生,1982年从西南石油学院采油工程毕业后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8年获得英国Heriot-watt大学石油工程硕士学位,期间于1985年至1987年期间在英国Expro公司参加雇员培训。1982年-1999年,历任中海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工程师,井下作业公司副经理、涠10-3矿经理、总公司印尼项目组油田总监、崖21-1-3井项目测试监督、钻采所副经理、科技部经理、行政部经理;1999年至2005年,历任中海油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总经理和发展与规划部总经理;2005年至今,历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执行副总裁、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杨海江 董事会秘书
杨海江先生,中国国籍,男,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并自2003年以来拥有中国律师资格。于2008 年,杨先生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公司秘书资格。杨先生于1998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尉军衔退役后加入本公司,自2003年5月起分别担任本公司董事 会秘书办公室及法律事务部法律顾问、公司治理与证券业务经理、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负责处理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的法律事宜,2010年4月,杨先生 获任为本公司的董事会秘书。

7. 华东石油技师学院

华东石油技师学院(华东石油高级技术学校)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1978年9月建校。1994年被地矿部评为部重点技校;1997年被劳动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技校;1999年12月又通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高级技术学校”的验收;2001年6月被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立为“华东石油技师学院”,连续三年被华东石油局、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扬州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1年度被江苏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办学20多年来,学校先后为石油地质系统培养培训了8000多名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华东石油局的综合性培训基地。
学校地处江苏扬州瓜洲。东临长江,西依润扬大桥北桥头堡。校园内依水旁柳,空气清新,自然景色怡人。校园占地207700m2,建筑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拥有两幢教学楼、一幢实验楼、二个食堂、五幢学生宿舍楼;建有多媒体语音教室1个、计算机教学专用机房4个、多功能报告厅1 个,铺设了校园局域网和远程教育培训网;设有理化、电子、电工、机械、汽驾汽修等12个实验、实习室和钻井、柴油机等3 个陈列室,拥有各种实验、实习仪器、设备近1000台套。从美国引进、改进后的DS-100C型钻井模拟装置,已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集团公司的十五个油田单位井控技术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建有一幢图书馆楼,设置三个阅览室,订阅各种报刊杂志270余种,总藏书6万余册;学校还拥有一个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配齐了各种体育设施。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82人,其中9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有2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43人。专业结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科学合理,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新沂分部
新沂分部是我院的唯一分校。位于徐州新沂市钟吾南路。面向苏北、鲁南招生。所招生员就近入学,享受院本部学生同等待遇,毕业后推荐就业。
培养目标
为油田生产一线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人才是石油技师学院的目标。这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从基本素质、职能职称结构、专业理论和技能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
学校着重围绕石油地质专业开设了石油钻井、石油机械、采油工程等三大特色专业以及相关其它专业。近年来又面向市场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汽驾汽修、旅游服务等专业,特别是石油的三大专业在系统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另外,作为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的综合性培训基地,学校被批准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拥有石油主专业八大工种和其它专业共十多个工种的技能鉴定发证权,而且,学校还被中石化、新星公司系统委以井控培训发证资格,已获准成为江苏省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智能化考试站和美国ATA公司的授权考核发证书.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