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复习提纲
Ⅰ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5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度已失期 度 : ②为天下唱 唱:
③今或闻无罪 或: ④乃丹书帛曰 书: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①:
②:
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2分)
答:①
②
5、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段的大意。(2分)
答: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解释(2分)① 度 :估计 ② 唱 :同“倡”,倡导 ③ 或:有人 ④ 书: 写
2、翻译。(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外面去带兵。
3、(2分)①导火索是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依法当斩。
②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是:(2分)① :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
5、文段的大意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过程。(2分)
《唐睢不辱使命》练习
1、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
(1)唐睢不rǔ ____使命 (2)秦王fú ___然怒 (3)免冠徒xiǎn ____
(4)以头qiāng ____地 (5)休jìn ____降于天 (6)天下gǎo ___素
(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 ____星袭月 (9)好收吾骨zhàng ___江边
(10)天上宫què ____ (11)三年jī ____旅客 (12)低qǐ ____户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 )
(3)岂直五百里哉!( )( )
(4)长跪而谢之曰( )
(5)万籁此都寂( )
(6)今日又南冠( )
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
D、秦王不悦。
4、填空。
1、《战国策》是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___;聂政之刺韩傀也,____;要离之刺庆忌也,____。
5、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唐睢不辱使命》
一、(1)辱 (2)怫 (3)跣 (4)抢 (5)祲 (6)缟 (7)挠 (8)彗 (9)瘴 (10)阙 (11)羁 (12)绮
二、(1)用,交换 (2)派遣,出使 (3)难道,只是 (4)道歉 (5)一切声响(6)囚徒
三、C
四、1、西汉 刘向 33 2、安陵有胆有识 3、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仓鹰击于殿上
五、1.(1)“仓”同“苍”,青色。(2)道歉。
2.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 (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出师表·同步训练
1.给加粗的字注音。
(1)中道崩殂( ) (2)裨补阙漏( )
(3)行阵和睦( ) (4)以彰其咎( )
(5)陟罚臧否( ) (6)以遗陛下( )
(7)庶竭驽钝( ) (8)猥自枉屈( )
(9)咨诹善道( ) (10)夙夜忧叹(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
(3)以遗陛下( ) (4)悉以咨之( )
(5)猥自枉屈( ) (6)斟酌损益( )
(7)咨诹善道( ) (8)以彰其咎( )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
3.翻译下列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文中“先帝”指________,“陛下”指_______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
5.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上文字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1.(1)cú (2)bìquē(3)háng(4)jiù(5)zhì pǐ(6)wèi(7)shù(8)wěi(9)zōu(10)sù 2.(1)发扬光大(2)适宜、恰当(3)给予(4)询问(5)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6)减少(7)询问(8)表明、显扬(9)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0)奔走效劳3.(1)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2)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4)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收效。(5)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6)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并不希求获得显达的诸侯之名。
4.刘备 刘禅 魏 蜀 吴 5.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指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6.开张圣听;陟罚减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7.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刘禅亲贤的恳切感情。作者把亲贤和“汉室之隆”联系在一起,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能亲贤才能纳谏,能亲贤才能远小人,这样才能贯彻执行正确的政策,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9.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一)
一、词汇积累
惟余 风骚 妖娆 忍冬 襁褓 田圃 喧嚷 洗礼 征引 旁骛 亵渎 陨落 灵柩 凌驾 睿智
扶掖 枘凿 垂手 凭吊 谀词 忐忑 繁衍 阴晦 萧索 影像 心绪 易主 值年 无端如许
苏生 愕然 鄙夷 嗤笑 瑟索 打拱 惘然 隔膜 展转 恣睢 厚实 嬉闹 驱除 拮据 栈桥
福音书 煞白 发窘 抽噎 出风头 汲取 创意 素材 田地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怡情
傅彩 学究 诘难 滞碍 阐证 要诀 狡黠 玄虚 诓骗 端的 辰牌 干系 做大 吹嘘 恁地
怨怅 省得 打火 搬口 着意 兀的 苦也 强人 兀自 数内 逞辩 口浅 却才 去休 理会
吃嘴 翻了 早是 左右 不争 过口 劈手 聒噪 计较 寻思 勾当 主簿 班师 号令 沉吟
禀请 谮害 惑乱 进学 带挈 体统 行事 长亲 见教 腆着 同案 文会 盘费 火候 把与
出榜 喜钱 草标 道是 央及 高邻 报帖 拙病 在下 斋公 叙功 局不过 何消 些须
桑梓 轩敞 年谊 倒运 舍与 管待 商酌 相与 三昧 笔墨 画缯 鳏鳏 腻烦怔怔
润如油膏 敬业乐群 羲皇上人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气吞斗牛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弥留之际 媚上欺下
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 黎民百姓 恼羞成怒 恪尽职守 聚族而居 歇斯底里 十拿九稳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袖手旁观 格物致知 文采藻饰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咬文嚼字 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怀古伤今
尴尬去处 喏喏连声 恃才放旷 对答如流 唯唯连声 万贯家私 起承转合 地灵人杰
兴兴头头 茶饭无心 控心搜胆 精血诚聚
二、课文理解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同志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同志诗词的豪迈风格。
《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生活欢快、充满情趣。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朦胧诗”诗人江河。这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景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这首诗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梁启超,这篇演讲词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文章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等。本文是一篇演说,全文贯穿着民主、自由、和平的精神,是对人类先贤的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伏尔泰是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傅雷家书两则》是文学翻译家傅雷与在国外学习的儿子的通信。选文是他12年所写的180多封信中的两封,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致女儿的信》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候,给她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砺磨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真正的爱情。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孤独之旅》选自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课文通过描写杜小康随像样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描写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提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成熟这一道理。“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灵变化的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历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地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心声》的作者黄蓓佳,这是一篇儿童小说,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纠正同学的朗读错误被嘲笑;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通过故事表达了孩子对和谐美好家庭的渴望,揭示了在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引申出“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思维”,论述创造思维必需的三个要素是:一、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二、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三、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还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然后再论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是围绕“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谈读书》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的重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等。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二是阐述读书的方法;三是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邓拓的笔名)。这篇杂文是驳论,是在批驳别人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不求甚角解——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这是一篇驳论文,全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在批驳错误论点时,作者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接着,作者又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小说刻画了一个精明、谨慎、能干而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杨志。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该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选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原因。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曹操既十分奸诈,又能深谋远虑的复杂性格。全文共写了七件事:鸡肋事伯、园门阔事件、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告发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和作答教事件。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该书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僚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课文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生动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刻画他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该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庭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小说家。课文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刻画了香菱和黛玉的性格。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业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课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国的原因。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文中刻画了唐雎有胆有识,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秦王的骄横、狂妄、阴险狡诈和前倨后恭性格。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词五首》之
《望江南》作者是晚唐温庭筠,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梳洗后登楼远眺不见归人,充分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诗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渔家傲》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征夫戍边的情感,流露出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江城子》作者是北宋的苏轼,通过对一幅威武雄壮的出猎图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武陵春》作者是南宋的李清照,通过对不堪之景的描写,揭示“物是人非”的凄凉愁苦,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
《破阵子》作者南宋的辛弃疾,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胸怀。
Ⅱ 初三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1)置人所罾鱼腹中:( )( )(2)尉果笞广:( )( )(3)忿恚尉:( )( )(4)天下苦秦久矣:( )( )(5)将军身被坚执锐:( )( )(6)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7)天下缟素:( )( )(8)轻寡人与:( )( )(9)请广于君( )( )(10)此皆良实:( )( )
Ⅲ 《三国演义》复习资料
重点情节梳理
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答:①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②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
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年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④水淹七军:
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⑤汉中争夺战:
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2.简要概括刘、曹、孙任一势力的兴亡过程
答:①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之势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②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孙仅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③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
重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仁”的代表——刘备
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占领荆州 夺取汉中 建立西蜀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
【精彩片段】
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赚城斩车胄)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答:“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全国之兵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一病不起,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抚其背说:“我有幸得先生相助而成就帝业然而我甚浅陋,未采纳丞相之言而伐吴,自取其败,悔恨莫及我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于是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诸葛亮听罢,手脚无措,流泪跪拜在地说:“臣怎敢不尽全力辅佐后主,以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呢!”
3.其他典型故事情节
刘备摔阿斗
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二、“奸绝”一代枭雄——曹操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 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精彩片段】
曹操献刀(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错杀吕伯奢(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跣足迎许攸(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3.其他典型故事情节
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横槊赋诗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梦中”杀人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杀粮官王垕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继承父兄基业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
决计破曹(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四、 “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情节:过五关斩六将 斩颜良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精彩片段】
1、温酒斩华雄(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2、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3、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性格
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别离开曹操;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现了他与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五关斩六将: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这段情节表现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
4、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5、华容道义释曹操(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1分)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2分)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1分)
6、刮骨疗毒(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重点回合】:除前面几回外,还有
第21回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53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第77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第94回关羽显灵救关兴破羌兵
五、张飞"猛",五虎上将之二,被吕布称为莽张飞
形象: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奔马
性格:耿直粗鲁,疾恶如仇,口直心快
情节:大闹长坂坡 夜战马超 智取瓦口隘 义释颜严 虎牢关大战吕布
【精彩片段 】
1、张翼德怒鞭督邮(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备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时,督邮来县巡视,存心陷害刘备张飞知道实情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挣督邮头发揪住,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方得逃命而去
2、张翼德义释严颜(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3、智擒严颜
张飞奉命进军巴郡,太守严颜闭关坚守,拒不投降,张飞故意当众宣布,当夜要从一条中路偷过巴郡,去取雒城,而暗中却安排一名军士假扮自己在前开路当假张飞过后,严颜杀出,正要抢夺车仗时,不料背后一声锣响,冲出真张飞,严颜举手无措,被擒
4、兵不厌诈——张飞诈醉擒刘岱(第22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张飞性格粗豪,但也有细心的时候,举一故事说明
答:张飞用计: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5、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6、简述张飞之死(第81回)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关羽对士兵宽厚,而在同僚面前骄傲自满;张飞礼贤下士,但不体恤部下士兵汉主刘备常常告戒张飞:“你刑罚部下过重,天天鞭打士兵,还要他们侍奉左右,这是取祸之道啊!”张飞不知悔改汉主将兴兵伐吴,张飞率一万人自阆中出发,去江州与刘备会合临行,帐下部将张达、范疆杀张飞,带着张飞的头顺流而下,投奔孙权
六、赵云英勇果敢、忠诚多谋,五虎上将之三
形象: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
性格:忠心耿耿 英勇无敌 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
情节:大战长坂坡 截江夺阿斗 汉水以寡敌众 力斩五将
【精彩片段】
1、赵云单骑救主 (第41回)赵云大战长坂坡
千军之中救阿斗: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赵子龙一战成名
2、赵云截江夺阿斗(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3、其它故事
赵云飞骑救公孙: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此战是子龙的亮相之战,以对印象中的河北名将文丑的不分胜负告终,使大家对赵云的武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至于救公孙瓒嘛,好像只是顺便而已
第52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71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92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
七、“智绝” 诸葛亮
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性格: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为“忠武侯”
情节:火烧博望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挥泪斩马谡借东风 空城计 三气周瑜 智取汉中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精彩片段】
如“三分隆中决策”、“博望皱初用兵(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吞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三气周瑜”、“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七擒盖获”、 “智取三城”、“ 六出祁山”、 “失街亭、“空城计”、 “斩马谡”、“造木牛流马”等
1、初出茅庐(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烧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5、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6、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7、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8、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9、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10、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第104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11、《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
答:秋风五丈原: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等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12、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与数字“三”有关的故事
诸葛亮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符”来向刘备讨还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15、“失空斩”是一组中国京剧传统剧目的合称,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请写出这几个剧目的名称,并简要故事情节
答:(1)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1分)②失街亭:司马懿率魏兵出苯,直取街亭,以断蜀军咽喉之路,诸葛亮大惊失色(1分).参军马谡自告奋勇,立下军令状愿引兵把守街亭(1分)他自诩饱读兵书,不听左右劝告擅自分兵屯守山上,结果被魏兵围困,断水烧山,蜀军大乱,街亭失守(2分)空城计:司马懿拔了街亭,亲率十五万魏兵望西城县杀来(1分)此时,诸葛亮身边已无将可使,只有二千五百兵卒大兵压境,诸葛亮心生奇计,大开城门,只携二童子端坐城上,焚香抚琴(2分)司马懿疑有埋伏,忙挥令退兵(1分)斩马谡:街亭失守,马谡自知罪责难免,自缚谢罪(1分)诸葛亮虽与马谡义同兄弟,为明正军律,不徇私情,喝令塑些堑董(1分)左右献上马谡首级,孔明大哭不已,(1分)自责用人有失,上表白贬(1分)
17、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绝”,请概述一个突出表现他“智”的故事
18、《三国演义》: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19、简述《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马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缺陷
诸葛亮足智多谋,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但世人不深、用人不当,不听刘备生前劝告,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马谡虽能自动请缨,挺身而出,但只会纸上谈兵,而且麻痹大意,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公然违令,不听王平之劝,草率从事,致使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
马谡拒谏失街亭后,诸葛亮作了那几件事情表明了他能够明证军法,奖罚分明?
参考答案:①欲赠金五十斤给赵云,赏绢一万匹给赵云的部卒,来表彰赵云在街亭之战中不折一人一骑,不丢辎重的功劳②虽有蒋琬等人的劝阻,仍将自己平日一贯倚重且关系甚好的马谡斩首,以明军令③上表刘禅,承认用人之失,要求自贬三等
Ⅳ 出师表的复习资料
原文及翻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理解默写:当前形势(不利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有利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的,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提出的建议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
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然后再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了解通晓军事,
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提出的第三条建议: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亲贤远小)
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介意我的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诸葛亮淡泊名利(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作者临危受命(写尽一生遭际的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自述身世的目的: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接受遗命以来,早晚忧愁叹息,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
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 北伐平定中原地区,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至于(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责任了。
北伐的物质准备: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 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
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
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 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 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1.内容和主旨: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2.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小——亲贤臣,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3.作者围绕“出师”二字,主要写了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
4.第六段和第七段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这两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报先帝忠陛下”。
5.写作特点:
(1)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2)质朴、恳切而精练的语言。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请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一、掌握句中的实词:
1、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益州疲弊(贫弱) 3、不懈于内(懈怠)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时期) 5、盖追先帝之殊遇(特别厚待) 6、以光先帝(发扬光大)
7、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譬喻。义,适宜,恰当。 )
8、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9、恢弘志士之气(发扬光大)
10、以塞忠谏之路(堵塞) 11、陟罚臧否(陟,奖励。臧,善。否,坏、恶。)
12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 13、付(给予,交付)有司论其刑(罚)赏
14、以昭(显示)陛下平(公平)明(明察)之理(治) 15、此皆良实 (善良诚实的人)
16、是以先帝(因此)简拔(选拔,简,选择[人才])以遗(给予)陛下
17、裨补阙漏(缺点和疏漏,阙通“缺”,过失) 18、悉以咨之(咨询)
19、临表涕零 (落泪) 20、性行淑均(性情和品德善良平正。淑,善。均,平)
21、晓畅军事(明晓、通达)22、举宠为督(推举)
23、必能使行阵(部队)和睦,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24、此后汉所以(……的缘故)倾颓(轻浮、衰败)
25、叹息痛恨(痛心,感到遗憾)于桓灵
26、 贞良死节(贞,坚贞。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27、躬耕于南阳(亲自) 28、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29、不求闻达(显达,有名望)
30、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31、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32、猥自枉屈(辱,枉屈,屈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 33、由是感激 (感发,激动)
34、后值倾覆(大败) 35、夙夜忧叹(早,早晨) 36、恐托付不效(奏效)
37、尔来(从那以来)二十有(“有”同“又”)一年矣 38、寄臣以大事(托付)
39、以伤先帝之明(损害) 40、深入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41、奖率三军(鼓励、率领) 44、斟酌损益(损,减少。益,增加)
42、庶竭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跑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43、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45、责(责任)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6、以彰(表明,显扬)其咎 (过失) 47、咨诹(询问)善道 48、察纳(采纳)雅言(正确的话语)
二、一词多义:
1、益:有所广益 (好处) 斟酌损益(增加)
2、遗: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3、效:恐托付不效(奏效) 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不效则治臣之罪 (成效)
4、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道路) 殂咨诹善道(方法)
5、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 每与臣论此事(议论)
6、行:然后施行(做,执行) 性行淑均(品德)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军队)
7、当:咨臣以当世之事(正在……的时候) 当奖率三军(应当,应该)
8、任:受任于败军之际有(任用,委任)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责任,职责)
9、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临表涕零(面对)
10、言:进尽忠言(话,言论) 不知所言(说)
11、以:⑴以光先帝遗德(来,用来)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用来)
(3)臣以当世之事(拿,把)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⑸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⑹悉以咨之(拿)
⑺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⑻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⑼遂许先帝以驱驰(替、为) ⑽ 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的)
⑾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⑿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
⒀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⒁以伤先帝之明(来)
12、之:⑴危急存亡之秋也(的) ⑵则汉室之隆(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⑶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 ⑷以塞忠谏之路也(的)
⑸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袆允等)⑹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
⑺愿陛下亲之信之(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13、所:有所广益(……的) 优劣得所(地方,处所)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1)临表涕零(原意为眼泪,在文中的意思为流泪)(2)亲贤臣(原意为亲切,文中的意思为亲近)
(3)以光先帝遗德(原意为光芒,光亮,在文中意思为发扬光大)
2、形容词用作名词
(1) 攘除奸凶(原意为奸邪凶顽,在文中意思为奸邪凶顽的人)
(2)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原意为懈怠,态度冷淡,在文中指怠慢,疏忽)
(3)此皆良实(原意为诚实善良,文中意思为诚实善良的人)
(4)优劣得所(原意为能力强与能力弱,文中的意思为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5)若有以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原意为邪恶,文中的意思为邪恶分子,这里指邪恶的事情)
3、动词用作名词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原意为效力,文中的意思为效力的机会)
4、形容词用作动词
(1)陟罚臧否(原意为善恶,在文中意思为奖善惩恶)
(2)有所广益(原意为益处,在文中的意思为扩大增多)
(3)恢弘志士之气(原意为宏大,文中的意思为发扬光大)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先帝不以臣卑鄙(原意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文中的意思为认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四、理解填空
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语句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诸葛亮分析对益州有利的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出师表》中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的语句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4、《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5、为了不堵塞“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开张圣听。开张圣听的目的是: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相反的做法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塞忠谏之路。
6、《出师表》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广开言路,其原句是:诚宜开张圣听。
7、第二段中提出的建议是:严明赏罚,根据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具体的做法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目的是昭陛下平明之理,避免出现的问题是使内外异法也。
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示了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9、《出师表》中用对比方法论述汉室兴亡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0《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志趣(或淡泊名利和性情,或作者出山之前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2、《出师表》中表现作者报答先产帝知遇之恩的句子是:遂许先帝以驱驰。
13、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14、《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出师表》中高度概括“先帝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同时也表达作者效忠先帝的心愿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6、《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7、表现诸葛亮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的语句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8、诸葛亮受命之后,“夙夜忧叹”的原因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9、诸葛亮为此次北伐曹操作了哪些准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0、《出师表》中表达作者感激先帝知遇之恩,愿效忠刘氏父子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1、诸葛亮的“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出师表》全篇。
22、表现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殷切希望的句子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2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汉代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向后主刘禅“进尽忠言”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4、《诸葛亮文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两句意思一致。
2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一段对往事的追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忠贞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语句是: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6、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西汉“兴隆”的历史经验告诉后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国家才能政治清明,兴旺发达。
2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在《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8、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9、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0、“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五、阅读理解
1、古之贤才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驱者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答: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2、课文第一自然段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开张圣听 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3、“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答: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或:白帝城托孤,兴得汉室)。
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刘备父子之情。
4、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答:主要表达了她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或:“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或“成霸业,兴汉室”)
5、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要效忠刘氏王朝? 答: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
6、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个志向? 答:出师北伐,复兴汉室。
相关知识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3、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相关诗句: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相关故事《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
出自本文的成语:三顾茅庐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计日而待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不毛之地 :形容荒凉、贫瘠。 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
危急存亡 :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危急存亡之秋: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临危受命 :形容在紧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
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Ⅳ 求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文言文单元过关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部分(30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陈胜王( )忿恚尉( )( )尉果笞广( )怫然怒( )
一箪食( )一豆羹( )惠子相梁( )醴泉( )昳丽( )
期年( )荷担者( )穷匮( )关雎( )在水之涘( )
蒹葭( )( )白露未晞( )寤寐( )( )
2、完成通假字表格的填写。(5分)
例 句 通假字 本 字 读 音 意 义
将军身被坚执锐
欲信大义于天下
必能裨补阙漏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困于心,衡于虑
故患有所不辟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徐公来,孰视之
甚矣,汝之不惠!
3、完成古今异义词表格的填写。(5分)
例 句 异义词 古 义 今 义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诚宜开张圣听
今齐地方千里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旦是,卒中往往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池非不高也
4、一词多义。(4分)
① 受上赏 ( ) ① 朝服衣冠 ( )
上 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 ) 朝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上使外将兵 ( ) ③ 能谤讥于市朝 ( )
④辍耕之垄上 ( ) ④皆朝于齐 ( )
① 齐国之美丽者也 ( ) ① 欲有求于我也( )
之 ② 孰视之 ( ) 于 ② 皆以美于徐公( )
③ 暮寝而思之 ( ) ③ 能谤讥于市朝( )
④ 吾妻之美我者 ( ) ④ 皆朝于齐 ( )
5、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⑴、《陈涉世家》选自 ,它是我国的第一部 通史, 作者 是 ______(朝代) 家, 家。这篇课文记述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
⑵、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 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6、用原文填空:(24句,每三句1分,共8分)
①、《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年青时就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武陵春》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渲染忧愁之深重。夸张奇异,意新语秀,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④、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
⑦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⑧、语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
⑨、《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追求过程以分为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70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 B. 扶苏以数谏故 ( )
C会天大雨,道不通 ( ) D. 天下苦秦久矣 ( )
E.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F. 陈胜、吴广喜,念鬼 ( )
G. 度已失期 ( ) H. 或以为亡( )
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1分) ( )
A.楚人怜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上使外将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
③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有人认为陈胜吴广起义纯属偶然,因为此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而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必然,因为导致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概括陈胜吴广起义前做的舆论准备① ② (2分)
6、根据此段内容分析陈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臣未尝闻也( ) (2)长跪而谢之( )
(3)秦王色挠 ( ) (4)今日是也 (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3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②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3、品读文段:秦王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时,他是什么语气?这句话又有什么言外之意?(2分)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6、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你觉得唐雎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3分)
(三)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由是感激( )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③夙夜忧叹( ) ④庶竭驽钝 ( )
2、用原文回答:(4分)
①诸葛亮在文中自述平生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明诸葛亮出山是临危受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够准确概括诸葛亮在此文中的思想感情的六个字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
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临危受命、__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1分)
5、诸葛亮一生对刘氏政权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既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臣贤相的代表,因而深受后人敬仰。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再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或故事。(至少两个)(1分)
(四)、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舍鱼而取熊掌 ②死亦我所恶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2分)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
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2分)
5、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①读完本文,你想到了哪句与本文观点一致的诗句?并写出诗的题目与作者。
②读完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并概括其事迹。
我选第 题,我的联想:
_____________
(五)、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2分)
①又何间焉 ②肉食者鄙
③小惠未徧 ④小大之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3分)
①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
3、用原文填空(4分)
① 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两个词语是: 、
②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_________ ____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______________之时。
④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4、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课外积累,你能举出另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吗?(1分)
(六)、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问题。(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王之蔽甚矣 ④时时而间进
2、同样是表示劝说之意,文中使用了五个同义词,请具体解释它们的含义。(3分)
讽: 谏:
刺: 谤:
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2分)
①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
6、“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的必要性,请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1分)
三、附加题部分(20分)
(一)、《鱼我所欲也》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3分)
(二)、从九年级的三个文言文单元中,任选一篇让你感受最深的课文,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最少说两点)(3分)。所选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和启示是: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4分) 行本①进谏
隋主尝怒②一郎③,于廷前笞之。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④宽之。”帝不顾。行本于是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因置笏⑤于地而退。帝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注释:①刘行本:人名。 ②怒:责备。 ③郎:官职。一郎:一位官员。④少:稍微。⑤:笏: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捧在面前,用于记录向皇帝上奏的有关内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 ) ②帝不顾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
②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与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意思是( )。A、素湍绿潭 B、吴广素爱人 C、可以调素琴 (2分)
4、从文中看,刘行本是个 的人,而隋主是 的人。(2分)
5、邹忌的进谏与刘行本的进谏方法明显不同,你来归纳一下他们的异同点,再谈谈学了这两篇文章后,对你今后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发? (4分)
Ⅵ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资料
声明:我这绝不是在网上瞎复制的,我这是从我的语文资料里找的,你在网上绝对找不到,这个百分之百有用,我花了很长时间呢,我就靠这个中考语文考得很好呢!希望对你有帮助!
内容绝对正确,有雷同者,纯属从我这复制的!!!!
常用虚词例表
序号 名称 词性 语法意义及用法 实在意义 例句
1 之 代词 第三人称 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这、那、这些、那些
助词 结构助词 的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调整音节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的标志
动词 到、往、去
2 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这、那、其中的
语气词 反问 难道、岂
推测 大概、也许
祈使 必须、一定
3 而 代词 你、你的
连词 并列 和、跟、与(可不译)
承接 然后、接着
递进 并且、而且
转折 但是、可是、却
假设 如果、假如
修饰 地、的(可不译)
目的 来
因果 所以
结果 以致
动词 像、如
4 以 介词 表凭借或依靠 用、把、拿、凭借、依据
表原因 因为
表时间或地点起止 ……以上(下)
连词 同“而” 同“而”的各种意义
动词 常与“为”连用 认为
5 于 介词 表动作涉及对象 给、对于
表动作处所、时间 在
表比较对象 比
6 则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假设 如果
转折 但是、却
并列 与、和
语气副词 强调语气 就、简直
动词 表判断 是
7 或 代词 有的人
有时
连词 假设 如果
副词 推测语气 也许
8 乃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的
副词 表时间 才
表强调语气 竟、竟然、却、反而
动词 表判断 是
9 虽 连词 假设 即使
转折 虽然
与“然”连用 即使这样,虽然这样
10 因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介词 表凭借 凭借、依靠
表方式 趁着、趁机
表原因 因为
动词 沿袭、继续
11 盖 语气副词 推测、反问 大概、难道、岂
连词 承接上文 原来……
助词 发语词 不译
12 安 副词 表反问语气 怎么
代词 表疑问 那里
13 何 副词 表反问 为什么
副词 表强调 多么
代词 表疑问 什么、哪里
14 故 名词 原因、原故
本来、原来
旧的、老的
事、灾祸
形容词 特意、故意
连词 表因果 所以
15 且 连词 表并列 一边……一边……
表递进 并且、而且、还
表假设 如果、那么
副词 时态 将要
时间 暂时、暂且
助词 发语词 同“夫”
16 莫 副词 表否定 不、不要、不能
没有谁、没有什么
名词 同“暮”
17 哉 语气助词 表感叹 啊
表疑问 呢
表反问 吗
18 矣 语气助词 表肯定 了
表感叹 啊
表祈使 吧
表疑问 呢
19 乎 语气助词 表疑问 呢
表推测 吧
表感叹 啊
表停顿 不译
介词 同“于” 同“于”的各种意义
20 已 副词 表时间 已经
与“而”连用 不久、一会儿
表程度 太、很
动词 停止
连词 表起止 通“以”
语气助词 表肯定、感叹 了、啊
21 夫 代词 指示 这、那
助词 发语词 不译
语气助词 表感叹 啊、了
名词 丈夫
成年男子
22 耳 语气助词 表陈述 罢了
表疑问 吗
表感叹 啊
23 然 连词 表转折 但、却
与“而”连用 这样之后
与“则”连用 这样那么
助词 形容词、动词词尾 ……样子、……地
名词词尾 ……一般、……那样
代词 指示代词 这样、那样
24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们
指示 这样
连词 假设 假如、如果
选择 或者
副词 表情态 好像、仿佛
25 为 介词 Wèi所有功能 介词所有意义
动词 Wéi任何动作 动词所有意义
语尾助词 何……为 呢
26 所 助词 所字结构 所……的事(人、情况)
与“以”连用 用来
……原因
表因果 所以
与“为”连用 表被动“被”
27 者 代词 人或事物 的人、的事、的原因
助词 形容词词尾 ……样子
句中表停顿或判断 不译
语气助词 表陈述或疑问 了、吗
28 也 语气助词 表判断 是
表陈述 了
表停顿 不译
表疑问或反问 吗、呢
表感叹或祈使 啊、吧
29 尔 语气助词 用于句尾 罢了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的
指示 那、这样、如此
助词 时态 着
30 焉 代词 同“之” “之”作代词的所有意义
表疑问 那里
助词 语尾表陈述或停顿 了
形容词词尾 ……样子
兼词 “于之” 相当“介词+代词”
31 即 动词 具体动作 靠近
表判断 是、就是
连词 表假设 即使、假如
副词 立即、马上
32 既 副词 表时间 已经
连词 表并列 既……又……
表因果 既然
动词 具体动作 尽、完
33 诸 代词 指示代词 众、各
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
兼词 “之乎”
“之于”
[语法] 词语间常见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前后词义是同一时空发生的动作或一个事物几个方面。
2、承接关系:按时空顺序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3、修饰关系:以后一个词义为中心,前一个词义对后一个词义进行修饰或限定。
4、转折关系:后一词义没有承顺前一个词义,而是词义转折。
5、递进关系:后一词义在前一词义基础上词义加深。
6、目的关系:后一词义是前一个词义的目的。
7、因果关系:前后词义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8、假设关系:前一词义是假定的前提,后一词义是假定前提下产生的结果。
学法指导
1、学会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
2、学会归纳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的用法。
3、学会积累古今词义变化的词汇。
知识要点:
1、了解古今词义有哪些变化
2、重点虚词“为”
3、重点实词“恒”“诣”“辞”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情况:
(1)词义扩大。是指由古义单指某事物,扩大到兼指某类或整体事物。
例:①“雏”古义单指小鸡,现泛指幼小动物或幼儿。②“皮”古义指“兽皮”,现指动植物表面组织。③“甘”古义指“甜”,现除“甜”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④“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河流名称。⑤“秋”古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词义缩小。是指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程度、范围、义项方面的减弱、缩小和减小。
例:①“怨”古义指“恨”;现指“不满意,责备”的意思。②“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现专指丈夫。
③“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现只剩“迁移、变换”这一义项。
(3)词义的转移。是指由原古义表示某一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
例:①“涕”古义指眼泪。现指鼻涕。②“走”古义指“跑”、“逃跑”。现指“步行”③“勤”古义是“辛苦”。现为做事尽力,不偷懒。④“慢”古义是“怠慢”。现指速度缓慢。⑤“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牲畜(名词)。现指为正义事业献身(动词)。
(4)词义的合并。是指古义原是二个词的意思,转为现代汉语中一个词。
例:①“妻子”古义二个词妻子和儿女。现指妻子。②“可以”古义指可以用来,现指允许或具有某种能力。
(5)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由褒义或贬义,转为贬义或褒义;或中性词变为或褒或贬。
例:①“明哲保身”古义为赞扬一个人聪明的智慧,善于适应环境,现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②“乖”古义指偏执。不驯顺。现指“听话”、“安顺”。③“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现为“恶意中伤”之意。④“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现指“吉祥”。
上述古今词意的变化,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理解和把握。
语法:明确词与词、短语与短语的各种语法或逻辑关系,并各举一例。
(1)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2、承接关系3、转折关系4、递进关系5、目的关系6、因果关系7、假设关系
(2)语法关系
1、主谓关系2、修饰关系3、动宾关系
三、文言常识
(1)通假字
(2)古今词义有哪些变化
四、学法探究
(1)学习文言文的三种基本方法
(2)给文言文作注释
五、文言文朗读
(1)文言文的异读
(2)文言文节拍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六、文言文翻译方法
(1)对(2)留(3)删(4)调(5)补
名词、动词、形容的互用
1、名词的动用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如“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原指驴蹄子,这里表示“踢”的意思。
2、动词的名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汝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射”本意是“射箭”的意思,这里指“射箭的技术”。
3、形容词的名用和形容词的动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往往是状态的事物化。如,“燕王好微巧”中“微巧”原指“小巧、精巧”这里指“小巧、精巧的东西”。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即其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动作行为的意思。如,“尔安敢轻吾射?”中“轻”本意是“轻的”形容词,这里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
Ⅶ 出师表的复习提纲
1、诸葛亮为刘禅提的三条建议
2、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句子及其原因
3、全文的主旨内容
4、诸葛亮的战略目标
Ⅷ 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古诗文理解默写百题
1、杜甫《春夜喜雨》中,经常被引用来比喻进行思想教育要用恰当的方法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四句含有“云”的名诗词曲,并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
6、臧克家《有的人》中“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诗句,化用了鲁迅先生《自嘲》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句子写到了“月”,请写出两个含“月”的句子。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起郦道元《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完成下面的题。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2分)
12、《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14、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风”、“雪”的句子,请各写一句。
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地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17、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
1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陈涉世家》中指出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曹刿认为作战的首要条件是“取信于民”,这就是指鲁庄公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爱莲说》中形神兼备地描写了莲的形象,其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习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用来提出关于作文的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沙漠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人们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0、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4、读书时,既需要字斟句酌的精读,又需要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主张的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题破禅寺后禅院》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禅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者在大自然美景中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9、《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0、《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人们常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桓侯反感医生所说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统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9、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5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努力保持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52、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说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他是这样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人们常引用<论语)中“ , ”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读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不禁想起了《陋室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真羡慕福楼拜有这么多的好朋友。
62、《(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都十分重要而不能偏废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晏殊《浣溪沙》词上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古人的诗词中有不少吟咏重阳节的句子,孟浩然在《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就有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两个成语,再现我国全民防治“非典”(SARS)的情景。
“非典”(SARS)凶猛袭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上下_______ ,________科学防治,战胜“非典”,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我们已取得了这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68、请你从下面所罗列的作者中,分别从他们的文中找出表达他们的志趣,追求,或展现他们的胸怀、抱负的名言警句,意思要相对完整。
作者:孟子、诸葛亮、王勃、范仲淹、周敦颐、苏轼
69、《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0、《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杜甫《春望》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的骈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龚自珍《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词、曲)中有许多扣住季节特点写风的佳句,请根据季节各默写几句并指明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独到见解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巧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 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
84、好友相别,你用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略显伤感,还不如用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鼓励和安慰朋友。
85、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根据提示,写出下面人物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陈胜:
陆游:
87、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我们的古诗词中有大量描写色彩的句子,请写出两句含有色彩词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劳动”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0、《陋室铭》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说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9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三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意在以此干涉别国内政。
94、生活中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又要善于从反面借鉴,《(论语十则)》中表示这一意思的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要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有偏见的语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8、“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杜甫的《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⑵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的《雁门太守行》⑶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⑷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俯首甘为孺子牛。7、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或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莫道不消(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3、山河破旧风飘絮,身世遭逢雨打萍。1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9、天下苦秦久矣。2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2、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9、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1、长烟落日孤城闭。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4、好读书,不求甚解。3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3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7、心凝形释,万化冥合3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世隔绝 4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4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0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6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1、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6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4、何当载酒来。6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6、中间小谢又清发。67、万众一心,众志成城68、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周敦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链而不妖。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7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77、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78、写春: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风又绿江南岸 夜来风雨声 春风吹又生 随风潜入夜 风正一帆悬(春、夏均可) 写夏:清风半夜鸣蝉 夜来南风起 风吹草低见牛羊(夏、秋均可) 写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金风荡,飘动桂花香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古道西风瘦马 八月秋高风怒号 长风万里送秋雁 俄倾风定云墨色 林暗草惊风(秋、冬均可) 写冬:北风卷地白草折 风掣红旗冻不翻 夜阑卧听风吹雨 风劲角弓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冬、春均可)7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80、好读书,不求甚解。8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83、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8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8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8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89、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90、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何陋之有?91、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92、断肠人在天涯93、醉翁之意不在酒9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9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9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9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9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