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论文
①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作文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山先生的第一个革命事业转折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用中山先生的话说,“此前一败再败,而犹冒险猛朝进者,仍未敢望革命排满事业能及吾身而成者也。……成立革命同盟会于东京之日,吾始信革命大业可及身而成矣。……”。
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中山先生的第二个革命事业转折点。因为辛亥革命而导致了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终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是一种革命的胜利。而不辛的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不辛的是,中山先生是在两年后的“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才从这个血的教训中猛醒过来,“始翻然悟彼奸人,非恒情可测”。中山先生本以为自己的革命任务在辛亥革命后已经完成,自此可以全身投入到民生运动中去,没想到革命又要从头开始。
陈炯明的叛变是中山先生的第三个革命事业转折点。
从中山先生的这三个革命事业转折点来看,除开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背景以外,中山先生的性格特点在此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个转折点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从颓势向良好局面的一个转变。这个转变,从个性角度分析,得益于先生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得益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得益于先生高超的人际沟通能力。而第二个和第三个转折点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山先生对人性的把握不准,导致对事业合作者、对同事的轻信,结果被出卖,从而导致事情发生后的工作局面非常被动,最终无法挽回,遗憾而去。
② 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论文怎么写
在辛亥革命100年之际,这部电影《辛亥革命》终于以影像史记替观众梳理清晰了关于辛亥革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即1911年到1912年旧历辛亥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与清廷、后与北洋袁世凯完整的斗争经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影片的第一段落有壮烈的出场,他留下的那篇着名的《与妻书》100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我曾有幸见过这位福建青年的手书,笔迹神采飞扬之至。然而内容确实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与妻“吾至爱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矛盾复杂的感情,对妻子的深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责任忍受着悲伤,忍受着无限的不舍,与爱妻永别,献身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事业。其爱情之伟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如此优美的散文家书,情韵浓厚,内涵富泽,怎能令人不怆然涕下!
正如孙中山所说,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尽是才华横溢的中国少年英雄;电影至最后也落在林觉民夫人陈意映和孩子身上,父辈们流血牺牲只为换得下一代人能够过上自由阳光的新生活,这是电影作品里少有的能将大时代、大事件归一为小家庭、小悲欢的一部,也是意图用百年前的这宗大事件感化当代人的一种努力。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整部电影的起首,鉴湖女侠秋瑾毅然赴死的过程已经彰显创作者的意图,即想用朴实的生活道理概括那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革命历程。
“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
“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她昂起头,坚决地拒绝官吏的最后通牒,毅然决然走向刑场。沉重的枷锁根本无力使她低头,握紧的双手决不会再向恶势力松拳,黑压压的脚链拖在泥泞的石板路上,步伐含恨,却是义无返顾的。囚链一环扣一环,扣得越紧,封建社会的愚昧愈发显得深不可测。
两边站着的老百姓表情个个太过木讷,正如鲁迅那篇《药》里夏瑜形象的一般。
“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捧着与两个儿子的合照,流下两行清泪不染灰尘。张口深深叹息,这是母亲对你们最后的钟爱。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
风,吹入你的梦;你,夜里追着风。这目光熟悉又陌生,无惧、无畏,亦无悔。
欣喜的是,放眼如今,百姓不再如此木讷!中国人民正团结一心,脚踏实地的走在复兴的征途上。世界看得见我们的努力!
我,是幸福的当代学子,不愁吃穿用度,不愁没书念,不愁没有发展的前途。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地迎风飘扬。我知道,革命前辈们,正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平静祥和的蓝天上爱抚的凝望着我们。我们,必将不辜负战士们的流血牺牲,不辜负父母用劳动汗水的养育,不辜负共产党正确的领导方针!
③ 我眼中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民主主义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者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
过去,我只是从历史书、电影、电视、小说等渠道了解到中山先生的伟大革命事迹或者某个片断;现在,我有幸又研读了尚明轩先生著并由宋庆龄女士题写书名的《孙中山传》,参阅了张磊先生的著作《孙中山论》,参阅了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在中山先生身边的日子里》等十余本有关资料。虽然这些资料均出自于上世纪80年代,还能感受到其中部分资料的某种政治偏见,但是通过这些资料,我仍然看到了中山先生的清晰的人生轨迹,感受到中山先生一生的艰辛,感受到在当时那种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中山先生的伟大。我认为,从人的个性方面来说,中山先生有很多的过人之处,但也有一些致命的弱点。以下是我个人有关中山先生个性的一些观点。
一、中山先生的经历及所处的社会背景
中山先生于1866年出生于中国南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家景贫寒,自小参加农业劳动,十岁入学,目睹了中国最底层人民被欺压的种种现象;十二岁去檀香山投靠其兄孙眉谋生,十三岁开始接触西方教育,目睹了国内与国外的社会差距,产生了改造祖国的愿望;二十五岁医科毕业,同时经常写稿鼓吹改造中国政治的言论;二十八岁创立兴中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中山先生所在的年代,是中国最动荡的年代。这期间有太平天国起义刚刚被镇压,贵州的苗民起义,日本派兵侵略台湾,义和团运动,中国与国外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农民运动,中国的半殖民化等等。
中山先生所在的年代,也是全球不稳定的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十月革命,苏维埃联盟成立等等。
二、中山先生的主要性格特点
(一)热情,有抱负。中山先生的热情与抱负主要表现在炽烈的爱国主义。还在他就读于檀香山的学校时,祖国的苦难就唤起了这个少年的最初社会意识;“而改良祖国、拯救祖国、拯救同类之愿,于是乎生。”;25岁时的《农功》,28岁时的《上李鸿章书》都蕴涵着一个爱国青年欲致祖国于文明富强的热望与抱负。
(二)倔强,有坚强的信念。可以说,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虽然大多数的革命不成功,但是面对多次的失败,先生从来没有被打倒过。早期,面对家庭和周围环境的阻力,中山先生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面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面对自己手下的背叛时,先生毅然没有放弃他的革命行动,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三)有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公共关系能力。中山先生的这种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人交往和为起义军或后来的革命军筹款两方面。与中山先生交往的人中,都认为他很有人格魅力。保皇改良派的领袖康有为也说,和中山先生私交甚笃,只是政见不同耳。在革命早期,许多华侨是没有革命意识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山先生能筹集到革命所需款项,充分表现了中山先生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公共关系能力。
(四)对人性的把握不准,过于相信别人。也许这也是中山先生的优点,正是他对别人的信任,使他能够团结许多有识之士和团体到一个团队里面,从而能开展有规模的救国运动。如早年的陈少白,后来黄兴、宋教仁等及其领导的“兴中会”,蔡元培等及其领导的“光复会”等等,这些小团体或个人在中山先生的影响与领导下合并成立了“同盟会”。但同时,也可能正是他对别人过于相信,使他的革命事业频频失败。比较典型的是陈炯明事件。陈炯明原是清朝秀才,曾经是中华革命党的对抗者。1917年,陈因找不到出路,转而投奔孙中山先生。之后,由于陈对中山先生表面上的“竭诚拥护”,陈被中山先生任命为广东军政府军队的“总司令”,并被认为是一个“可资依靠”的“革命将领”。正是这个“革命将领”,在1922年革命军北伐形式一片大好之时,发生了反革命叛变,使当时中山先生及其革命队伍所有革命努力付诸东流,并对中山先生及宋庆龄女士的生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陈政变后,曾悬赏三十万大洋买中山先生的人头)。事后反省时,中山先生也承认他缺乏知人之明,最后造成了很大的祸害。
(五)主观性强。中山先生的这种特点是从他一生的革命历程中体现出来的。他的许多政治观点和革命方法大多来自于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中西国情的比较,很少体现出他对中国和世界革命历史的研究,表现出了一种革命现实主义和列宁所说的“主观社会主义”。列宁曾对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进行了重点剖析,认为他的民生主义同俄国的民粹主义很相似,这种思想首先是同社会主义空想结合在一起的。在中山先生的革命观中,更多的体现了他对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满,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列强对中国的伤害,以至他在许多革命暴动中过多的依赖了国外力量,结果,他曾经的事业要么被他所依赖的对象利用,要么最后被他所依赖的对象出卖。中山先生的这种主观性可能与先生的欧式教育背景有关。列宁说:“孙中山可以说是以其独特的少女般的天真粉碎了自己反动的民粹主义理论”。
三、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三个转折点
通过对资料的研读,对中山先生革命人生的剖析,我认为对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具有非常意义的转折点有三个,分别是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失败及陈炯明的叛变。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山先生的第一个革命事业转折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用中山先生的话说,“此前一败再败,而犹冒险猛朝进者,仍未敢望革命排满事业能及吾身而成者也。……成立革命同盟会于东京之日,吾始信革命大业可及身而成矣。……”。
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中山先生的第二个革命事业转折点。因为辛亥革命而导致了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终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是一种革命的胜利。而不辛的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不辛的是,中山先生是在两年后的“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才从这个血的教训中猛醒过来,“始翻然悟彼奸人,非恒情可测”。中山先生本以为自己的革命任务在辛亥革命后已经完成,自此可以全身投入到民生运动中去,没想到革命又要从头开始。
陈炯明的叛变是中山先生的第三个革命事业转折点。
从中山先生的这三个革命事业转折点来看,除开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背景以外,中山先生的性格特点在此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个转折点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从颓势向良好局面的一个转变。这个转变,从个性角度分析,得益于先生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得益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得益于先生高超的人际沟通能力。而第二个和第三个转折点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山先生对人性的把握不准,导致对事业合作者、对同事的轻信,结果被出卖,从而导致事情发生后的工作局面非常被动,最终无法挽回,遗憾而去。
四、向中山先生致敬
向中山先生致敬,自先要向他的伟大人格致敬。正是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团结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同志为献身中国革命而站在同一条战壕里面;正是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团结了许许多多的海外侨胞,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捐钱捐物。
向中山先生致敬,还要向他对祖国的一片热忱致敬。如果说他在同盟会成立之后的革命历程是身不由己,那么他在同盟会成立以前所做付出则是他个人出于对祖国的一片热忱。早期,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他放弃了自己在南洋的良好的事业发展机会;放弃了医科毕业后的非常好的个人发展。
向中山先生致敬,更要向中山先生学习,学习他对事业的坚定信念。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可以说是挫折的一生,但是每次挫折之后,先生不是跌倒了爬不起来,而是因为有心中的信念,所以立即爬起来继续战斗,战斗的热情甚至比以往更为高涨。中山先生这种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对我们当前在经济工作或社会中遇到挫折的致力中国建设的企业家和政治家们,对我们自身都是很好的教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向中山先生学习,还要学习他那美妙的沟通艺术。正是中山先生有效的沟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先生的革命理想便得到了海内外侨胞和革命志士的响应与支持,使得先生的中国革命事业实践成为可能。最终,正如毛泽东同学所说,中山先生成为“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在当时中国民众的民主意识还完全没有被唤醒的前提下,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使海内处侨胞和革命志士能接受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共和思想,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如果我们每个职业经理人都有象中山先生那样较强的沟通艺术,那么我们开展工作是不是变得容易的很多呢?
④ 关于孙中山的论文
孙中山的人权来思想
2001年2月源13日 16:14 杜钢建
关于孙中山人权思想的内容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学术界同仁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作过探讨和论述。本文旨在讨论孙中山人权思想的实质和倾向,并联系现代中国思想界状况及未来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揭示孙中山人权思想的现实意义。
⑤ 如何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推翻 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 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 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 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尊称其为"中华民 国国父"。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 清 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 重 要环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 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 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这是更具历史价值的功绩。
从革命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首次把反帝反封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 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了旧民主革命的最高水 平,并为后来的革命开辟了道路。
⑥ 请详细阐述一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从孙中山辛亥革命的历程及成果与意义等方面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是指一场发生1911年(清宣统三年),旨在推翻中国五千年来封建帝制、建立 共和政体的革命。辛亥革命成功颠覆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五千多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中国 农历的干支纪年法中,1911年为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口号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里爆发的武昌起义,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段时间的历史。辛亥革命另一种广义的用法,指自清末开始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结束为止。现在中国大陆的官方结论认为虽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北洋军阀攫取,平均地权也是没有实现,但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帝制,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性质——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国内方面——
A、推翻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国际方面——
A、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B、鼓舞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局限性: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辛亥革命的教训:
①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始终不敢这样做,因而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②不能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
③不能对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迫使孙中山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致使伪装共和的袁世凯轻而易举地窃取了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归于失败。
④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和资本主义失之交臂,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斗争仍任重而道远。
⑦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要写社会实践型论文,请您告诉我辛亥革命与社会变迁和孙中山之间的一些事,好吗
鸦片战争中希望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中国很多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文化,并随之兴起了以魏源,林则徐等为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化思潮。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整个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知识分子也开始寻找心的出路,以谭嗣同,梁启超等太学弟子开始宣扬维新改良思潮,要学习日本君主立宪,彻底改良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但是遭受到慈溪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百日维新昙花一现。
而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进一步的加深, 在清朝末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书籍流入中国,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如民族解放思潮,民主共和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地方自治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教育救国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而孙中山吸取其中的民族解放,民主共和和社会主义思潮的精华,提出三民主义成为革命民主派的指导思想。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君主立宪多为改良派人士倡导。而无政府主义和国粹主义思潮则是当时众多思潮里面最有特色的两个。
⑧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发生时,孙中山远在美国,事先并未料到起义发生,更不曾参与其事。
武昌起义爆发前不久,同盟会中的宋教仁一派才决定在长江流域发展势力,而这一策略与孙中山、黄兴在两广开展斗争的计划不符,因此孙黄也未参与宋一派的活动。宋教仁等在武昌起义的策划中起了一定作用,但只是起到事先联合武昌新军中的同盟会会员和文学社会员的作用。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准备实行共和,推举总统。一些人主张推举同盟会领导者孙中山,而孙也及时赶回国内。而另有一些人却一开始就谋求与北洋领袖袁世凯合作推翻清朝,并推袁为总统作为报酬。由于袁世凯与南方的谈判进展并不迅速,于是南方各省就暂推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⑨ 求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读后感
读辛亥革命有感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我们说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我没说它失败了,但从它的重大影响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