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论文
❶ 急求一篇“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3000字论文!~谢谢!~
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七年多了。在他百年诞辰之际,作为一名科社理论工作者,自然忘不了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恩的划时代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突出贡献是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不过,以往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其着眼点往往局限于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制度,它只能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不包括生产力。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生产资料公有、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看作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东西,这也导致了生产关系脱离生产力水平的盲目激进的超前变革,造成了众所周知的后果。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复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邓小平多次以提问的方式把他反复思考的、既是世界性又是世纪性的难题提了出来:“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的这些论述,说明了他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怀疑与反思,对科社理论界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邓小平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后,开始了他的独立思考。像其他伟大的革命家一样,他从来不愿也没有给社会主义下一个什么“经典式”的定义,但他却从目的、手段、条件等不同层面,简明地论述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目的上看,他把社会主义概括为某种理想。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从手段上说,他把社会主义概括为某种政策。他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从条件上说,他把社会主义概括为某种制度。他指出:“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正是由于他把社会主义看作是理想、政策、制度等或是目的、手段、条件等的统一,这就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在这里,“目的”所表示的“理想”是永恒的,它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手段”所体现的“政策”则多种多样并且是灵活的,“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是社会主义的”;至于“条件”所规定的“制度”,则是“目的”和“手段”的保证机制。质言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任务并且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前提。这三者的关系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归宿,是“发展生产力”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最终目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手段和核心,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条件,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和他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深刻思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的时候,对他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的这一杰出贡献,我们应当时刻铭记。
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前所述,邓小平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认识时,并没有匆忙地、草率地为社会主义下定义,而是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去思考和探索怎样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1985年前后,邓小平多次讲到“社会主义原则”,说是“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1986年9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原则又做了这样的表述:“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同年12月30日,他在关于“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谈话中讲到:“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在这里,邓小平以十分连贯的语言把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这三者融合在一段论述中,并且明确地说“这就叫社会主义”。尽管这也不能说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下的定义,但至少可以说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所作的一个经典性解释,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探索,终于在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邓小平解放思想和独立思考的结果,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贡献。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我们必须完整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不能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更不能轻率地、武断地硬说邓小平的哪一段话就是给社会主义下的最经典的“定义”。事实上,邓小平在1988年宣布已经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后,仍用不完全相同的措词表述过社会主义。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曾经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
念对社会主义作了如下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认为,综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等,都应是社会主义的内涵,只是核心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不到一定水平,即便搞了百分之百的公有制经济和暂时消灭了剥削和两极分化,那也只能是贫穷的假社会主义。而有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只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取向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那么,即使有少量的和局部的剥削现象存在以及有一定程度的贫富悬殊,即使某些行业、某些部门的公有制成分少一些,这也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达到更高水平,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了共同富裕,这就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了。
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不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方面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认识和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一方面总结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找到了一条解放而不是桎梏生产力发展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如果说“改革”就是要把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开放”则不过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延伸或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要与国际“接轨”。
早在邓小平再次复出后不久的1979年,他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网络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谈话时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批驳了计划和市场不相容的传统理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他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独特的历史性贡献。
在1992年的著名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还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上述论述,排除了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上的最后一道理论障碍,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这一建树,其意义是何等深远!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许多理论观点散见在他的一系列讲话、语录、批示中。这些讲话、语录、批示以通俗的语言形式,表达着许多石破天惊的深邃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独特的贡献。
❷ 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文摘要:邓小平虽没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在他的着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涵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邓小平虽然没有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是,在邓小平的着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涵义和意思,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一、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精髓和实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论断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下普遍原则:
1.科学发展观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它们共同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效率目标,是实现公平目标的客观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先导,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目标,是实现效率目标的社会保障,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没有公平的效率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失范。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效率优先是初级阶段的要求,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因为效率优先,所以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因为兼顾公平,所以我们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指出:“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
2.科学发展观是合 规律 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合规律性的角度看,本质论既包括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又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 经济 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建立在这两个必然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因此,本质论遵循了客观尺度,是一个事实判断。从合目的性的角度看,根本任务的完成和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来完成,即是说它们是 历史 主体在尊重历史规律前提下的一种自觉选择,因此本质论同时也是遵循了价值尺度,也是一个价值判断。
3.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 政治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换言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决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甚至也不限于政治领域,它同时也关涉到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事实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条件下,才有实现的可能;共同富裕也决不意味着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贫困。这即是说,本质论是 中国 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纲。在这里,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支柱和制度保障,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灵魂和智力保障。
4.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将未来社会的本质界定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实,马恩从来不从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的自由,无非是摆脱了 自然 力的束缚和社会关系的奴役的那种状态;所谓的全面发展,无非是人的各方面潜能和素质充分、自由地发展。显然,如果我们实现了邓小平本质论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则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式 现代 化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讲到:“我们对于艰苦创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人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在跟外国人谈话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统揽全局的基本概念,其内涵是丰富的,意义是重大的。
第一,它决定了我们在确定建设速度、提出经济指标时都要考虑原有的基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过努力确实可以达到的经济指标,坚决避免过去那种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错误。在具体步骤上,要采取分步走的方针,逐步接近目标,而不能指望一步达到目标。
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指标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作绝对的比较,而要进行相对的比较。发达国家通常经过了好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有较深厚的底子,尤其是在 工业 基础、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和资金积累上,比我们拥有雄厚得多的实力。同时,他们一般人口较少,人均资源拥有量(耕地、矿产等)则比我国要多,因而发达国家和地区能达到的目标,在我们中国则不一定能达到。邓小平在谈到钢产量指标时说:“美国和苏联是两个人一吨钢……如果我们要达到两个人一吨钢,到本世纪末,就算只有十二亿至十三亿人口,也要六亿吨钢。这不可能,也不必要。”
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利益比资本主义更多。由于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财富由全体人民掌握,能够更合理地加以分配,更有计划地加以有效的运用,从而中国人民将享受到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更多的实惠。就这点而言,中国式的现代化比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三、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施步骤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邓小平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表述。
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理论的形成到完善,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79年底到1981年底。如前所述,这个时期主要是确立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前后两个十年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二个时期,大致从1982年到1987年。主要是确立现代化的长期战略目标和部署。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前半期是1982年到1986年底。邓小平粗略地提出在翻两番的基础上;下一步到21世纪中叶,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用党的文件的形式把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依据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南
1、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确定以后,经济发展应保持怎样的速度?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既反对急于求成、盲目求快的倾向,又主张经济发展要有适当的、较高的速度。1987年lO月,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困。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精辟的论断。
邓小平还指出:“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口果中国在亚洲也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更与我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地位不相称。邓小平指出:“我担心滑坡。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了。”国9O年代的年增长速度,原计划定为6%,这个速度基本可以实现第二个翻番,但同周边国家的差距会拉大。后经党中央、国务院的慎重考虑,修改为年增长8%至9%。中国必须有这样的速度。邓小平强调“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是他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着名论断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出发,从社会主义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所作出的一个具有更加深刻意义的论断。
❸ 作业2:课程论文 可在以下的课程论文题目中任选一题,也可自拟题目,在2013年5月15日前撰写1500字以上的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19世纪中叶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其斗争锋芒直指国内封建统治者,同时也打击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达到了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它能体现在同洋务运动即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发生的历史联系上。太平军横扫了清朝的反革命武装八旗、绿营,极大地削弱了清朝的统治,是汉族地主武装和汉族地方势力兴起的重要契机。如果不是清朝原来军队腐败无能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暴露无疑,就不会有湘军的出现也不会有同治中兴的自强运动。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消灭了百万清军,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直接促使了清王朝中央集权向汉族地方势力分化,从而导致中央对地方控制的能力削弱。农民阶级虽然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但是农民起义有其理由和正义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就是农民起义的胆量和气魄,也体现了其动机和理想追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矛头是清政府,规模最大。历时14年,转战18省,攻克600多个城镇,扫荡大半个中国,规模大,历时长,影响深远,是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它以雷霆万钧之势对清朝的统治秩序进行了空前猛烈的扫荡,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在某种程度上抗击了外国武装干涉,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反对外国殖民侵略,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各国建立独立、平等、友好往来的关系,他们坚持民族尊严,维护主权完整。严禁鸦片,根本上否定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他们英勇顽强地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干涉,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阻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企图的作用。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和禁止鸦片走私,并与之勇敢作战,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势力和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决心和勇气,表现出农民不仅是反封建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后来中国革命事业具有深刻的影响。太平天国英雄们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业绩,鼓舞着中国人民继续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对后来的人民革命斗争具有显著的影响。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就以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自居,以洪秀全为榜样,为中国革命而奋斗。
5、在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6、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积极地实施对外贸易政策,并开展正常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方针是积极开发,平等互利、独立自主、与清政府闭关自守、投降媚外和丧权辱国等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7、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颂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这个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田地,目的是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种冲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性文献是前所未有的。洪仁写了《资政新篇》一书,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在农民战争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更是前所未有的。太平天国组织了强大的武装─太平军。太平天国的坚持战斗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在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中,几次打败外国侵略军和洋枪队。在上海附近,击毁敌营130多座。在浙江的一次战斗里,打死了洋枪队头目华尔。农民战争打击了外国略者,也是前所未有的。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❹ 怎样理解共同富裕及其历史意义论文
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条件和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总结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一再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事实上是抓住了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两大环节: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实现共同富裕。至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的内涵是一致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共同富裕就意味着剥削和两极分化的消灭。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史中是第一次。
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1.将走共同富裕道路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区别开来。当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在特殊条件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时,即使实行了公有制,共同富裕也只能是作为发展的目标去努力实现。如果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原来的贫富两极分化转向共同富裕,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只不过转变过程可以缩短一些而已。
2.共同富裕不是均等富裕。即使消灭了剥削和贫富分化,都凭劳动和贡献获得收入,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相应扩大,大家的收入都不断增加,逐渐走进富裕了,富裕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住房的面积大小、级别的高低,会有区别;衣食的质量、品味也会不同;银行存款的多少也会有差异。能力大、才智高、贡献大的会更富裕一些,这是合理的。
3.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有一系列的战略和政策措施。概括起来,依然是狠抓建设社会主义的两大环节: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好又快地发展生产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搞活、搞好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4.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是什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障碍和困难,需要不断克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不是摆着平坦大道可任你顺利前进的事情。
❺ 十八大报告、邓小平南方谈话、共产党宣言可以作为科技论文参考文献吗,可以的话具体怎么写
风马牛不及
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理解,求论文400字
一、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关于这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德国神学家、天文教本尼迪克派教士安塞尔姆在1753年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期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当时,马克思、恩格期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和社会主义概念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及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了一系列严重挫折,中国社会主义的事业发展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要说明社会主义的跨阶段发展是否正确,社会主义建设能否成功,就要从了解马克思晚年的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入手来认识和探讨。
马克思晚年有关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观点反复体现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和《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一方面他非常明确地提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的必然性论述只适用于西欧诸国,而不适用东方社会;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对俄国土地公有制的农村公社进行考察时,鉴于它已处于现代文明的历史环境中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设想其可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成就,缩短历史发展的进程。 恩格斯也指出历史常常跳跃式地和曲折前进的,这并不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如日尔曼民族没有经历奴隶制时代就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最先发生在封建制度不完备、生产力水平不高的西班牙属地尼德兰(荷兰);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法国;而当今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则是一个移民国家。以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说明,社会形态的跳跃式的发展并不是俄国十月革命或中国革命等社会主义运动所独有的历史现象,并不破坏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历史更替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苏俄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过于教条和僵化,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含义,没有理解马恩和列宁对于划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社会主义阶段的真正意图。过分强调公有制,没有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及时合理的改革旧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而导致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挫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要解放,就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晚年马克思从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高度来看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就提出了在跨跃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同时,汲取发达资本主义世界文明成果,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革命的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列宁也曾说过,苏维埃的历史使命是充当资产阶级议会制以及整个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掘墓人、后继人和接替人。这就是说社会主义不仅是要代替资本主义,而且要在资本主义的文明基础上继续前进。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价值标准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现阶段适时的提出了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急需全人类关注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与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目的是一致的,社会主义要发展、壮大,并在全世界树立榜样,带动全人类的进步,归根结底也要靠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够奠定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稳步进行,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命力,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超过并战胜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决定性和根本性力量。
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要脚踏实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生产力当作当前要务,实事求是地制定相关政策和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❼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变化 2000字论文
政治方面
新中国成立建立的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有很多历史遗留的任务,为此进行了,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一系列运动,进一步巩固了晋的政权。之后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国民经济得到发展可是出现了左的错误,虽经过调整,但仍使经济遭到损失。后又出现十年浩劫,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拨乱反正,走上正确的道路,成为为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从此进入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四个坚持为保证,以富强、文明、民主为目标。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令中国人骄傲,令世界人震惊。
社会生活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农民纷纷兴建新房。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楼房比比皆是。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目前,不少人已不仅仅满足于住房的宽敞,更追求家居内部陈设的舒适、外部环境的优美。
经济方面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①,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年10月,中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此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① 这些谈话后被收录起来,称“视察南方谈话”。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❽ 以南方谈话为背景写论文
哥们 你太省了吧 这样我估计没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