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文
⑴ 求一篇800字的成都荷花池的报告 论文
始建于2001年,13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由成都嘉润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经营时间不到三年,可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目前大成市场已成为成都荷花池大商圈批发市场——四川服装批发业的一艘航空母舰。大成市场一、二区共计用地74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目前,在大成市场经营商家近3500户,年交易额达 数亿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北站东一路24号
联系电话:(028)83367289
管理公司:成都大成市场管理公司
[建筑结构]
2002年竣工的荷花池大成市场与荷花池市场第三、第六交易区相接,占据了荷花池商圈中“最”黄金的地段,它将五幢主体建筑由22座风雨天桥连成浑然一体,6部进口自动扶梯及6部客货电梯与22部人行楼梯编织起良好的内部流动网络,形成室内街巷的格局。
荷花池大成市场一期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41.6亩,总建筑面积71323平米,市场部分29692平方米,960个商位,综合服务部分18117平方米,仓储6000平方米,场外广场2700平方米,停车场17514平方米,可容纳500辆车同时停泊。
荷花池大成市场是在成都大学原址兴建,北接荷花池市场第三、六交易区,南临(规划)成大路,是荷花池市场的腹心地带,尽占荷花池商圈的黄金商段。一环路、二环路、人民路、解放路,纺织出四通八达的市内交通网;火车北站、城北客运中心、荷花池汽车站,组织起便利的外围远程交通环境。
[业态分布]
大成市场一期打造服装精品市场,汇集了国内外数百个知名品牌,形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精品服装批发市场。大成市场二期(妇女儿童服装专业市场)除具备一期市场已有的硬件设施外,还增加了观光电梯,行政事务代理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功能。大成市场二、三楼已是品牌服装经营商家汇聚之地,许多知名品牌服饰商都在大成设有办事处,其中还不乏世界级品牌。如今市中心的不少大卖场、高档百货店也都从这里进货。大成市场的商铺购买者约70%来自品牌服装经销商家,既当房东,又做经营。
⑵ 说说荷花的议论文600字
荷花
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许多花儿绽然开放、争奇斗艳。荷花也不例外。
在池塘里,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衣裳的少女,头上戴着黄色的莲蓬,静静地站在那里。一阵风儿吹来,这些少女们就翩翩起舞。荷花的花瓣上有一层一层的小道儿,看起来更加生机盎然。荷花有的半开着,莲蓬只露出了半个,像小姑娘的头发长得只露出半张脸;有的全开了,露出金黄的花蕊,好像小朋友的脸蛋,笑呀笑呀!
荷叶们在池塘里召开了挤压大赛。每片绿油油的荷叶像个大力士,你挤我,我挤你。有些大力士支撑不住了,就被其他大力士挤到了角落里去。一阵雷雨过后,小水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粒一粒的爬在荷叶上晒太阳,金光闪闪,非常美丽。有些荷叶是斜过来的,小水珠叭嗒叭嗒地落在池塘里,过一会儿就没有了声音。蜻蜓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它落在莲蓬上,莲蓬就更加充满生机。
我们一眼望去,池塘里的荷叶像似把荷花托了起来,荷花像似在池塘里舞蹈,一颗颗莲蓬像个小喇叭似的,给荷花伴奏呢!
炎热的夏天,太阳照在荷花上真是艳丽多彩,它们给宁静的池塘增添了一份生机;碧绿的荷叶像个大玉盘衬托着荷花,美丽绝伦。这真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呀!你美丽的身姿真是令人陶醉!你高贵的品质真是令人欣赏。荷花,我们爱你!
⑶ 关于荷花的80字议论文字,在线等
做为新世纪的我和周老先生一样只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花。
杨老先生是这样赞美莲花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又名莲花、芙蕖、芙蓉、菡萏,是百花中名称最多的花之一。荷花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我喜欢荷花不仅仅是因为它舞姿优雅动人,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用途广泛具有实用价值。而是因为它象征着在污浊环境中仍能洁身自好的人;象征着追求自由、理想、不受世俗羁绊的独立的自主的生活。
我不想过着为了怕影响朋友的感情不说出她的缺点的虚伪生活;我不想过着面对种种人情而做自已不耐烦的事情的生活;我不想过着这世间独一无二的“送人情,还人情”的烦琐生活。
我渴望可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自已想学习的时候就学习,想听音乐的时候就听音乐反正,我渴望的是能够过着自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生活,不受拘束。但这决不是在纵容自己的惰性,是让自己愉悦地学习,正如陶渊明所言:“但使愿无违”。
荷花生长在河塘中央,只供别人欣赏却不受周围环境的一点沾染。我就是喜欢它的这一品行,我要做一个具有荷花这一品行的人。记得周老先生说过:“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体现君子的美质,高洁傲岸,洁身自好,又不孤芳自赏,姿态从容大方而又令人肃然起敬。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国民素质何愁不提高?社会文明怎能不进步?外国人就再不敢小视我们,对我们更加要“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回想中国历史,那一条条不平等的辱国条约,我们作为中国人怎能能无动于衷呢?老一代人经历的凄惨生活,中国以前所承受的欺辱事件,被迫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原因只是我们中国人不能活出自我,被人欺侮,蹂躏。如果我们人人都做到荷花般的品行,那么我们的国家就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再也不用在外国人面前抬不起头,就可以在世界强者之林中一枝独秀,就可以成为世界强者之林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只要人人都可以活出自我,就永远都不会有高贵低贱之分,只有平等,只有和谐。我力求这样的社会风貌,力求这样的生活,也力求自已做一个像荷花那样的人。
我们要做一个像荷花这样的人,活出自己,活出尊严!
⑷ 我的油画创作室关于荷花的 论文应该怎么写啊 谢谢了
荷花 是比较传统的表现素材 ,中国国画自古就有画,国外一些抽象派大师都有画过荷花,你可以纵贯古今中外,从技法上从寓意上去论述呀
⑸ 荷花的科学论文题目取什麽
看你研究什么?
荷花--花中仙子
学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 Lotus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科名:睡莲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
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
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
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荷花作为滋补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
⑹ 一篇关于荷花的议论文
在众多的花草当中,荷花恐怕是最叫人痴醉迷恋的了。它确如酷爱荷花的北宋文学家周敦颐所写的那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荷花清纯高洁的品格,着实令人在俯仰之间产生深深的敬意。
夏日里,各种奇花异卉在竞相开放的过程中,以姹紫嫣红的绚烂色彩展示着自身的诱惑——百合鲜艳得如同一簇簇热烈燃烧的火把,金针玄黄得犹如被阳光镀了金子一般……而在那一声声蛙鼓起处的湖塘里,一朵朵清纯优雅的荷花在赏读之间透出别有的情趣与姿韵,并且让多少情怀为之动容。不论是杨万里在《清晓湖上》描绘的“荷花笑沐胭脂露,将谓无人见晓妆”,还是王安石在《题西太一宫壁》一诗中抒发的“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都让我们见识到荷花令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一咏三叹的风采。
在那“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时节,也是荷花开得最繁盛的日子,擅长歌咏荷花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看到:“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而清人朱彝尊眼里看到的景致却相反:“几阵凉颸翻白叶,连盘骤雨跳珠绿”。不管怎么说,荷花给予诗人的思考,远比它作为植物本身的意义要深邃;如若不然,人们怎么会将它作为清雅、纯洁的象征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正是如玉之荷的精神品格和叫人爱恋之处。世间的君子,就该如玉荷一般,拥有满心的清雅与纯洁。
http://..com/question/143189655.html
⑺ 荷花与佛教的关系的论文
佛教与莲花 一、佛教崇拜莲花之由来 当人们走进寺庙,抬头看见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佛经说,这是释迦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们讲经说佛的姿态。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双手仰掌足上,掌中托着一个莲台,似乎在指引众生往通西方佛国净土;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导引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佛国净土。 在翻读佛经书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综上所述,莲华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佛教为什么如此崇拜荷花?简要地说有两方面原由: 第一,与荷花特性相关。 荷花,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那样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污泥而不染”与迎着酷夏骄阳而盛开的特性赢得了佛教至高无上的崇拜。 佛教认为“六尘”,因世间充满“六尘”,故把人世间称为“六尘”。由于“六尘”的污染与干拢,人世间又充满着欲望与竞争,使人们难以班门平静,难得洁净。这种情况与“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的佛国净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进入佛国,必须远离尘世,遁入清净的空门,专心修佛,消除污染与干拢。“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别属性与人世间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已不受尘世的污染的愿望相一致,保持洁净,以便顺利进入净土佛国。 第二,受到古印度崇拜荷花习俗的影响。 早在佛教诞生以前的印度,每当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烧,在这酷暑的日子里,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夏夜,或清晨,在盛开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赏荷,绿水荫秀,粉红淡紫相间,芬芳四溢,使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荷香随风从万绿丛中散发出来,令人的心肺像洗涤过似地顿觉凉爽。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胜地。 在古印度的十典文学中,常常以莲花比喻美丽的姑娘,如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说:“悉多有位女朗长得仪容秀美,浑身却像涂上污泥的莲藕,闪光的美容从不显露。”另外,在古典文学中形容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大眼睛。 在印度佛经中,还将释迦牟尼的诞生与荷花联系起来。佛经中说:释迦降生之前,皇宫御苑中曾出现了八种瑞相,百鸟群集,鸣声相和悦耳,四季花卉一同盛开,尤为奇异的是,在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花,白莲长出之时恰是释迦降生人间,释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闪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还坐着一位盘脚交*,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经《百缘经》说释迦牟尼就是莲花王子,还流传着一则动人的故事: 从前,在恒河上游有个国家,国王名叫波罗奈,又称莲王,治国有方,人民安居乐业。有一年病疫流行,求医药者甚众,国王见状大发慈悲,集中宫廷御医四处奔走,为百姓治病。御医们说,要治愈这种流行病,只有京城东北河中赤鱼的血肉,食之能愈,而目前河中无此鱼。王子听后,便投入河中化为赤鱼,献身为百姓治病。百姓纷纷前来割切赤鱼的血肉治病。奇怪的是赤鱼“割处随而复生”,赤鱼是割不尽的,如是持续了十二年之久,直到国内的百姓全部治愈。佛经说,这位莲花王子就是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 在《杂宝藏经》中还载有莲花夫人的故事:早在列量世之时,雪山之麓住着一位修行的仙人名叫提婆延。他经常小便在岩石之上。有一天,一只雌鹿来此石岩上舐了几下,不久便怀孕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称鹿女。后来提婆延得知鹿女是自己之后,便取来抚养。鹿女长大后,所经的路上,均出现了莲花,故又称莲花女。一次国王乌提延打猎路过看见地上有莲花七重,便四处打听鹿女,将她领回宫中,纳为王妃。到王宫不久便怀孕 ,一胎生了五百儿子。个个面目端正清秀,长大之后又成了五百大力士,成为国家的保护者。国五欣喜万分,封鹿女为第二夫人,时人又称莲花夫人。 在印度的佛经中,荷花的分类也与佛教相联,与今天的科学分类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中荷花的含义是广泛的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等。 以荷花颜色分之,佛经上有白、青、红、紫、黄等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 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考试又名“百叶华”。此花生长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希(稀)有之华(花)”,佛祖释迦称她为“人中好华”。 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因色青故名。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不“莲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这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佛经上说: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还有以莲瓣多寡分之,佛经上说有人华、天华和菩萨华三种。人华者,莲瓣仅十余而已,天华者莲瓣达数百,而菩萨华者,莲瓣多达千数,即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佛国莲华的象征。 二、莲花之美——“四德”与“十善”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与发展,对莲花的崇拜形式,内容日益丰富多彩,佛教把莲花的自然属性与佛教的教义、规则、戒律相类比美化,逐渐形成了对莲花的完美崇拜,把荷花的美德归纳成“四德”与“十优”。 佛经《涅盘经》说佛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所谓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离,具有“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的固定德性。所谓乐德,是指佛陀乐于远离人世间生死逼迫之苦,乐于寂灭于涅盘净土佛国。所谓我德,是指佛陀虽在人世间,但早已忘记了凡夫俗子的“忘我”,而具备有“八自在”的“真我”。所谓净德,,是指佛陀远离人世间的垢污而无染,犹如清净的大圆镜,了无纤翳。 佛陀有四德,佛经也给莲花总结为“四义”,与“四德”相应。据《华严经》载,“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 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 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 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 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 《三藏法数》还把莲华的优点与菩萨的“十善”相比,作子更加细致的概括。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1.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也。(五浊者,即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 2.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 共俱,比喻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3.戒香充满。菩萨修行,放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比喻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4.本体清净。菩萨因持戒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著,比喻莲华生时虽处污泥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也。 5.面相熙怡。熙,和乐貌。怡,喜悦也,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华开时,令诸见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悦也。 6.柔软不涩。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纱而不粗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 7.见者皆吉。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 8.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也。 9.成熟清净。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比喻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示得清净也。(六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身根、意根。) 10.生已有想。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比喻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以上的类比,内容虽无针对性,可比性也不大,但准确地把握了荷花的清秀洁净之特性与佛陀的精神使莲华得到了升华 朱屎采纳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