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论文
渔业主题公园规划与设计构想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随之各种旅游产品应运而生,这给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国内主题公园实际,探讨渔业主题公园的可行性,提出渔业主题公园的规划及设计构想,发展繁荣我国的旅游业。
关键词:渔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我国主题公园的类型
我国主题公园类型比较齐全,主要有〔1〕
(1)再现历史文化类型的:北京的“大观园”、“老北京微缩景观”;杭州的“宋城”;珠海的“圆明新园”;无锡的“三国城”、“唐城”;河北正定的“荣国府”等。
(2)展现民俗风情的: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的“民俗村”;北京的“中华民俗园”;西安的“华西民俗文化村”等。
(3)展现世界各国名胜古迹:深圳的“世界之窗”;北京的“世界公园”;无锡的“欧洲城”;重庆的“世界微缩景观”等。
(4)展现自然世界的:广州、深圳野生动物园;深圳的“海洋世界”;昆明的植物园等。
(5)游乐园和游乐场:广州的“东方乐园”、“南湖乐园”;中山市的“长江乐园”;北京的“石景山游乐园”;珠海的“珠海乐园”;深圳的“香蜜湖娱乐城”、“水上乐园”、“欢乐谷”等。
(6)以科幻为主题的:广州的“航天奇观”;深圳的“未来时代”等。
我国主题公园的兴起
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2〕。自从1955年7月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诞生以来,主题公园很快被大众接受,从而推广到全世界。我国的主题公园虽然起步较晚,但数量增长很快。在80年代以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但在80年代后期,特别是在这段时间成功的华侨城的示范效应和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主题公园开始兴起了,并成为我国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一、 价格相对过高,对主题公园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旅游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主题公园正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收入水平、休闲时间、审美观念以及旅游的频率和旅游愿望的强烈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缺少对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正确认识,部分投资者往往过高估计客流量,忽视了主题公园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从而导致决策失误,不能正确把握投资回报期。国外一般把投资回报期定为6-8年,而国内往往定在2-3年,这就造成了票价大大超出了游客的心理承受值,从而影响了游客的出游心理〔3〕。门票过高的后果则是市场难以接受,游客稀少,致使部分主题公园的经营出现困难甚至倒闭。
二、 主题内容过于雷同重复
国内主题公园自从诞生开始,每一种新的主题出现总会有大批追随者群起效仿,造成该形式的主题公园过度开发,从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许多相同的主题公园,主题公园的大量重复建设,给国家的财力、人力及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由于主题公园主题重复导致了恶性竞争,游客视觉疲劳,游客数量减少等不良后果。
三、 主题公园地理位置不合理
为了节省投资成本,许多投资者选择了在地价比较偏远的地区,或在城市边缘,尽管距离市区一般在30-50公里的范围内,但由于市政服务设施配套滞后,交通不便,造成游客稀少,不重游等现象,限制了主题公园的发展。
四、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过于简单、施工质量过低
主题公园的成功需要良好的规划和设计。而由于国内主题公园发展历史短,多数主题公园在规划上只是简单模仿国外开发的成功范例,即便是较好的主题,也会由于规划和设计的不合理难以展现其魄力。多数的主题公园在规划上只是简单的将某些景点进行简单的组合,设计形式非常单一,多数以模仿、集中组合、微缩为主。在施工上时常存在比例把握不当,偷工减料,马虎了事等,甚至某些主题公园请一些非专业水平的施工队伍来设计建造景点,造成了制作水平的低下,更不用说在建设中应用高科技手段了。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问题之外,主题公园的发展还存在着经营僵化、管理不善、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妥善解决,才能使我国主题公园走上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
因此建设渔业主题公园需要考虑以上问题,避免出现同样问题,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这就要求设计新颖独特,具有灵活性,符合游客的需求,且能吸引游客重复游览,并考虑到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规划。
渔业主题公园的规划与设计构想
一、 渔业主题公园的规划与设计要寓情于景
通过情景体验,使体验者对体验的回忆超过体验本身。旅游景区提供的是一种让旅游者身在其中并且难以忘怀的体验,旅游景区构成展示旅游体验的舞台,旅游者是舞台体验的表演者和享受者。旅游产品是景区经营者精心设计的具有特定主题的活动,而通过为旅游者搭建旅游体验的舞台,让旅游者参与到演出中来,这将会给旅游者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旅游者从开始进入园区开始,就开始进入了舞台表演,直到结束离开园区,而主角正是旅游者自己,整个过程围绕渔业的主题展开,并且模拟成一部情景剧,为了使旅游者感到更真实、更情感化,渔业主题公园则要显示出与众不同,充分显示其舞台效果,举例来说,整个渔业主题公园可以模拟一个小渔村,游客则扮演捕渔人的角色,在这过程中,游客的旅游过程,就是渔人捕鱼生活的再现。可以设想,整个景区以大海为背景,游客中心的外部设计和内部设计以蓝白为基调,代表大海的神秘和天空的宽广,游客在宽阔的大海上,乘着小渔船出海捕鱼,体验着与狂风暴雨搏斗的英勇。由此可以看出,情景体验就是让旅游者进入景区就能够忘记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融入全新世界,是舞台体验的表演者和享受者。
二、 渔业主题公园要引入高科技寓教于乐
广泛采用高科技是近年来主题公园发展的趋势,如声控技术、光控技术以及各种电子仿真技术等等,都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和发展。在这方面,迪士尼乐园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迪士尼乐园的高科技技术运用到方方面面,游客一进入迪士尼乐园就如进入了童话世界,美轮美奂。在渔业主题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中,引进先进的声控、光控及仿真技术等高科技,能有效地帮助游客加强旅游体验,从而增强游客的忠诚度。结合渔业的特点,可以选取渔人捕鱼中遇到的狂风暴雨为情景进行声、光、电的模拟,游客在渔船上,电闪雷鸣、狂风巨浪、倾盆大雨,渔船在大海中摇摇晃晃的将要倾覆的样子。游客此刻会联想捕鱼人捕鱼的不易,以及会收获到非常难得的体验,对大自然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有了更强的环保意识,更好的保护环境。
由此可以看出,渔业主题公园运用高科技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不仅收获一种难以经历过的体验,而且开阔了视野,并获得了大量关于海洋天气的科普知识,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大海的向往和探索,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
三、 渔业主题公园要让旅游者互动于旅游产品中
基于产生的背景角度分析,体验可分为简单观察或深入参与,主动创造或被动参与〔4〕。显而易见,深入参与以及主动参与能给旅游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在渔业主题公园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给旅游者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从而使旅游者自由享受景区内的各种服务设施。在整个园区内,让旅游者深入到渔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渔业主题公园的服务范围由陆上延伸到海上,不断扩大旅游者的视野,增强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使旅游者在整个渔业主题公园中拥有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能够体验到真实的渔村生活,并能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来。可以建设渔人学堂,让游客学会基本的捕鱼技巧,了解海洋生态知识,海洋环保知识,南极冰雪融化问题,参与各种互动游戏等等。还可以让游客自制自买各种海洋工艺品,或设计渔人剧场,游客可以与专业演员同台演出,激发游客对海洋的热爱,也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结论
在未来以“经济和文化为圆心”所构成的“椭圆的时代”,在进入包括娱乐消费、旅游消费在内的“体验消费”时期所给人带来的,主要是以精神愉悦为主要特征的心理满足〔5〕。可见,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方式,包含了体验经济的诸多要点.作为旅游的核心产品应是一种旅游体验,让旅游者能够身心愉悦,那么,作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则要充分考虑到这样点,在设计中处处考虑到顾客的感受,从情感上让顾客感觉愉悦,留住顾客。这就需要在规划与设计中有所创新,寓情于景、寓教于乐,增加高科技的成分,增加顾客的互动,这些设想是基于旅游体验经济而提出的,对于建设渔业主题公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是在建设渔业主题公园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颉.主题公园的开发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6)
〔2〕 董观志 .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15.
〔3〕 王新民.主题公园高效益死亡奇迹和价值导向〔J〕.旅游学刊.1994(6)
〔4〕 王红宝,董莉.基于旅游体验的现代旅游方式变革〔J〕.商业时代,2008,29:79-80
〔5〕 陈凤伟.遗产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及其塑造途径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2):182-185.
Ⅱ 写公园合理性布局的论文要着重写哪些方面
公园合理性布局的论文我会提前帮你准备.
Ⅲ 园林景观综合公园设计毕业论文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调查报告
一.调查表述:
武汉中山公园是武汉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休憩公园,它位于汉口解放大道中段,地处闹市中心,面积32.8公顷,其中水面7万多平方米,是武汉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休憩公园。始建于1914年。前身为一私家花园,名曰“西园”。1927年收归国有,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汉口中山公园”。既现在的武汉中山公园。公园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已成为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饮食、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每年接待游人500多万人次
二:调查分析
1. 地理环境
(1)武汉地属中原地带,位于长江中游地带,全省地势西高东低,东南部为江汉平原;全省多湖泊,有“千湖之省”的美称。中山公园位于武汉汉口,也就是长江以北.
(2)其总体地形是四周偏低,中间地带地势较高,四面环湖,一小岛独立其湖中,山水相依,环境优美,景色怡人.
(3)地理作用分析:
该地段处于武汉市的中心地段,城市中心,是武汉市标志性地段,。中山公园一方面从城市尺度角度分发,实现宏伟、庄严的城市标志空间所应有的尺度、气氛;另一方面从人本主义出发,体现对人的尊重,具体而言要从个体的人的需要角度出发,支持宜人尺度创造及多元化活动的产生,突出其公共性和地方特色的一面。
2. 气候环境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夏炎冬寒
3.水环境
四面环湖,水面积达到7万多平方米
4.生态环境
A.静态植被+绿化
公园绿地率非常之高,达到了91% 。古树名木140株,这里培育的雪松、水杉、落羽松等树木有百多种,一万七千多株.全园还有有花卉160多种,共1.5万余盆,其中菊花佳品最多,年产万余盆,使园内绿树成荫,空气清爽。
B.动态生物
公园内的动物园里饲养着大、小熊猫、小白熊、金丝猴等60多万种珍禽异兽。
5.公园构造和人文环境
(1) 景观功能分前、中、后区。其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受到广大游人的赞誉。园内有湖心亭、深秀亭、回瞰阁、落虹桥、步桥、游泳池、人民会场、儿童运动场。图书阅览室、梅花园、动物园、岩石园等。
(2)人文:
前区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及历史建筑;中区以胜利、和平为主题,以现代风格表现二十一世纪的风貌,绿色广场、观鱼池、鸽子坪、大型喷泉则衬托“受降堂”的历史地位和警示作用;后区以游乐设施为主,较宽阔,辟有草坪、梅山、岩园、楼山等小区,并设有“三峡屏”、“啜茗轩”、“霁雪楼”等景观及西游记宫、水上世界等,而且近年新增了大型游乐项目如过山车、峡谷漂流、太空飞棱、豪华碰碰车、勇敢者转盘、儿童诚、西游记宫等令人回味无穷。中山公园接纳各地戏剧、杂技、马戏、说书、民间文艺等文化团体演出;新建的儿童游乐中心,已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少年儿童。每年来中山公园的游客达千万人次。
6.道路:
中山公园的地段的交通便利,共有38条公交线路经过此地,1、2、、42、505、508、519、524、548、549、553、557、561、574、703、705、714。。。。等等~
三.总结
作为公园,它起着调节区域性小气候、维系炭氧动态平衡,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同时,它又为市民提供整洁、幽静、舒适、美丽的游息场所和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寓教育于参观游览艺术享受中,形成红花草绿、景色宜人、鸟语花香、内容丰富的景观来陶冶人性情,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水平的教化功用。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
报告撰写时间:2006.9.17
Ⅳ 求助!!!有关主题公园的论文
http://bing.lingyujie.blog.163.com/edit/
Ⅳ 园林论文2500字左右
一、西方园林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欧洲园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欧洲园林大多是方方正正,重视几何图案,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即没有下功夫去模拟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修花坛、造喷水池,搞露天雕塑,都体现了人工性,具有理性主义色彩。如1712年英国作家丁?艾迪生撰文指出 :英国园林师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尽量违背自然,每一棵树上都有刀剪的痕迹。树木应该枝叶繁茂地生长,不应该剪成几何形。这段话虽有些偏颇,但指出了西方园林太注重人工雕凿这个特点。
二、东方园林古代东方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诸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
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今人对它的研究也不够。
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有卓越贡献,园林艺术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纪,中国的玄奘到印度曾见过一些花园。
古代中国园林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东亚、南亚各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堪称东方园林的代表。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遗产中,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空间原则和美学品味而具有特殊的魅力。不论是北方园林中的苍岩深壑、碧水浮天,还是南方园林的小桥流水、粉垣低蜿,都给人以不尽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
在江南其他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京地区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
三、东西方园林艺术的相互影响应当看到,东西方园林艺术是互补的,各有所长而难有借鉴。如西班牙庭园深受伊斯兰园林风格的影响,其布局大多是:以建筑围成方形庭园,建筑物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庭园内外有树林。
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开始接受中国造园思想。《大网络全书?英国自然风景园》介绍:在《论伊壁鸠鲁式的园林》中提到:完全不规则的中国园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园林更美。1757年、1772年,英国园林师W?钱伯斯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等著作,他把在中国亲眼见到的园林介绍给英国,主张在英国园林中引入中国情调的建筑小品。
中国园林对法国园林也有影响。据说,法国巴黎有20多处仿效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1670 年,在凡尔赛建造的蓝白瓷宫,就仿效了南京的琉璃塔。18世纪,法国人从传教士寄自中国的报告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造园艺术。1774年,在凡尔赛园林建成了小特里阿农花园,该园掇山叠石,修建亭阁,追求天然野趣,被称为中国式园林。
西方在园林学理论方面自有其系统性和深度,在严密规划方面更有其特色。特别是近代以来大力推广公共园林,这比东方要突出。
中国园林,在明清时代已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代,在都城郊外修建了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它是中西园林艺术的融合。园中的山水布置与庭院设计都是中国式的,而大量的雕塑、楼阁却是西方式的。圆明园虽被八国联军毁了,但从残柱断梁却可以看到西方的纹饰图案,如远瀛观、海晏堂、方外观等都是西式建筑。
晚清,随着租界的出现,西方文化加强了对中国的渗透,长江流域出现了一些模仿西式风格的园林。如上海的凡尔登公园、法国公园的沉床园都具有法国勒诺特尔风格。无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
从晚清到民国年间,私人园林也在西化。如无锡的梅园、蠡园,都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园林。一些官僚、买办、商人、文士受西方思想影响最快,他们的宅园几乎无不西化。
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如果把西方园林比作油画,那么可把中国园林比作山水画,中国园林比西方园林更加自然化。
Ⅵ 城市公园由哪些部分组成相关论文
武汉中山公园景观调查报告一.调查表述:武汉中山公园是武汉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休憩公园,它位于汉口解放大道中段,地处闹市中心,面积32.8公顷,其中水面7万多平方米,是武汉市历史悠久的文化休憩公园。始建于1914年。前身为一私家花园,名曰“西园”。1927年收归国有,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汉口中山公园”。既现在的武汉中山公园。公园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已成为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饮食、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每年接待游人500多万人次二:调查分析1.地理环境(1)武汉地属中原地带,位于长江中游地带,全省地势西高东低,东南部为江汉平原;全省多湖泊,有“千湖之省”的美称。中山公园位于武汉汉口,也就是长江以北.(2)其总体地形是四周偏低,中间地带地势较高,四面环湖,一小岛独立其湖中,山水相依,环境优美,景色怡人.(3)地理作用分析:该地段处于武汉市的中心地段,城市中心,是武汉市标志性地段,。中山公园一方面从城市尺度角度分发,实现宏伟、庄严的城市标志空间所应有的尺度、气氛;另一方面从人本主义出发,体现对人的尊重,具体而言要从个体的人的需要角度出发,支持宜人尺度创造及多元化活动的产生,突出其公共性和地方特色的一面。2.气候环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夏炎冬寒3.水环境四面环湖,水面积达到7万多平方米4.生态环境A.静态植被+绿化公园绿地率非常之高,达到了91%。古树名木140株,这里培育的雪松、水杉、落羽松等树木有百多种,一万七千多株.全园还有有花卉160多种,共1.5万余盆,其中菊花佳品最多,年产万余盆,使园内绿树成荫,空气清爽。B.动态生物公园内的动物园里饲养着大、小熊猫、小白熊、金丝猴等60多万种珍禽异兽。5.公园构造和人文环境(1)景观功能分前、中、后区。其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受到广大游人的赞誉。园内有湖心亭、深秀亭、回瞰阁、落虹桥、步桥、游泳池、人民会场、儿童运动场。图书阅览室、梅花园、动物园、岩石园等。(2)人文:前区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及历史建筑;中区以胜利、和平为主题,以现代风格表现二十一世纪的风貌,绿色广场、观鱼池、鸽子坪、大型喷泉则衬托“受降堂”的历史地位和警示作用;后区以游乐设施为主,较宽阔,辟有草坪、梅山、岩园、楼山等小区,并设有“三峡屏”、“啜茗轩”、“霁雪楼”等景观及西游记宫、水上世界等,而且近年新增了大型游乐项目如过山车、峡谷漂流、太空飞棱、豪华碰碰车、勇敢者转盘、儿童诚、西游记宫等令人回味无穷。中山公园接纳各地戏剧、杂技、马戏、说书、民间文艺等文化团体演出;新建的儿童游乐中心,已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少年儿童。每年来中山公园的游客达千万人次。6.道路:中山公园的地段的交通便利,共有38条公交线路经过此地,1、2、、42、505、508、519、524、548、549、553、557、561、574、703、705、714。。。。等等~三.总结作为公园,它起着调节区域性小气候、维系炭氧动态平衡,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同时,它又为市民提供整洁、幽静、舒适、美丽的游息场所和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寓教育于参观游览艺术享受中,形成红花草绿、景色宜人、鸟语花香、内容丰富的景观来陶冶人性情,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水平的教化功用。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报告撰写时间:2006.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