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论文
❶ 镍基高温合金gh105的高速加工论文
GH105
各品种的标准热处理制度为:
A 叶片用热轧棒和扁材、锻件,1150℃±10℃保温4小时空冷+1030℃±10℃保温16小时空冷+700℃±5℃保温16小时空冷;
B 冷拉棒,1125℃±10℃空冷+850℃±10℃保温16小时空冷,其中固溶保温时间:d≤3mm,1小时;d﹥3 mm~6 mm,2小时;d﹥6 mm~40mm,4小时。
Nimonic 105是Ni-Co-Cr基沉淀硬化型变形高温合金,使用温度750℃-950℃。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强度较高,抗氧化性能良好,但热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一般。适合于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高温;螺栓等高温部件,主要产品有热轧棒材和扁钢、冷拉棒材、型材和环件等。
合金已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扇形密封件和高温螺栓等零部件,批产和使用情况良好。
合金的变形抗拉力大,应防止锻造及轧制时开裂,冷拔棒材适合的拉拔温度约600℃。
GH105高温合金化学成分:
C:0.12-0.17Cr:14.00-15.70Ni:余量Co:18.00-22.00Mo:4.50-5.50Al:4.50-4.90Zr:0.070-0.150
Mn:≤0.40Si:≤0.25P:≤0.015S:≤0.010Cu:≤0.200Fe:≤1.00B:0.003-0.010Bi:≤0.0001
Pb:≤0.0010
❷ 拜求——谁知道有关高温合金的书籍
《耐热钢和高温合金生产加工及应用技术手册》:
作者:徐帮学,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第2卷)“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
《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工艺研究:高温合金——生产制备加工技术》
《工艺研究:耐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生产技术配方制备工艺》
……
❸ 求1500论文,金属材料发展
国家计委和科技部日前共同发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
南(2001年度)》,确定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十个产业的141个高技术产业
化重点领域新型金属材料产业优先发展的领域如下:
1、稀土材料及其应用
稀土是信息产业、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国稀土储量
、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
已形成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贮氢
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超大磁致伸缩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
的规模生产;加快发展高纯稀土氧化物和高纯稀土单质分离提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
装备;加快稀土在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玻璃、特种陶瓷、石油化工及农业等方面
的应用
2、复合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成套设备
由于异质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化和较低的成本及应用范围广泛,提高了传
统金属材料的发展潜力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铝-不锈钢、铝-钢、钛-钢、铜-钢带液-固相
复合工艺生产线
表面复合精饰技术制
备薄覆层(0.008-0.1mm)金属复合板带生产线;开发颗粒增强铝基复
合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半固态成形技术、连续包敷复合高速钢材料及制品,并实
现产业化
3、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
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
其技术水
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
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
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
主机的配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
有较大差距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振、制动系统用密封
材料及制品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大成套设备中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
封件;电力设备中高温、高压机械密封;石化工业中高速透平压缩机非接触气膜密
封;金属磁流体动密封
4、纳米材料和特种粉末及其制品
纳米材料因其纳米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
是目前科技发展重要
热点之一近年来
我国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形成
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开始产业化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以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
金属材料为重点
实现低成本、环境友好以及质量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加快纳米材
料规模化应用于信息、通信、医疗和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能源、交通、化工、建材
、纺织和轻工等基础产业,改进性能,提高效率
促进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粉末冶
金摩擦材料、高温合金粉末以及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链接:
二十一世纪将是材料-电子一体化的世纪作为新型功能材料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机械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功率密度大的各类记忆合金驱动器,在轻型机器人及小型化系统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本文详细阐明了形状记忆合金的晶体学、热力学特性,概述了该材料的几种典型应用实例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这一功能材料的应用优势
❹ 求几篇关于金属材料的论文,最好是3000字左右的,需要格式规范。如果没有金属材料,其他的材料也是可
金属材料一般是指工业应用中的纯金属或合金。自然界中大约有70多种纯金属,其中常见的有铁内、铜容、铝、锡、镍、金、银、铅、锌等等。而合金常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结合而成,且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❺ 写一篇关于金属的小论文,并与同学交流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一、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 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按生产成型工艺又分为铸造金属、变形金属 、喷射成形金属,以及粉末冶金材料。
铸造金属通过铸造工艺成型,主要有铸钢、铸铁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
变形金属通过压力加工如锻造、轧制、冲压等成型,其化学成分与相应的铸造金属略有不同。
喷射成形金属是通过喷射成形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组织性能的零件和毛坯。
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种。
二、性能
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
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三、生产工艺:
金属材料生产,一般是先提取和冶炼金属 。
有些金属需进一步精炼并调整到合适的成分,然后加工成各种规格和性能的产品。提炼金属,钢铁通常采用火法冶金工艺,即采用转炉、平炉、电弧炉、感应炉、冲天炉(炼铁)等进行冶炼和熔炼;有色金属兼用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工艺 ;高纯金属以及要求特殊性能的金属还采用区域熔炼、真空熔炼和粉末冶金工艺。金属材料通过冶炼并调整成分后,经过铸造成型,或经铸造、粉末冶金成型工艺制成锭、坯,再经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形态和规格的产品。对有些金属制品,要求其有特定的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还常采用热处理工艺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淬火、正火、退火、时效处理(将淬火后的金属制件置于室温或较高温度下保温适当时间,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等。
四、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的发展已从纯金属、纯合金中摆脱出来。随着材料设计、工艺技术及使用性能试验的进步,传统的金属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的高性能金属材料不断开发出来。如快速冷凝非晶和微晶材料、高比强和高比模的铝锂合金、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及机械合金化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定向凝固柱晶和单晶合金等高温结构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形状记忆合金、钕铁硼永磁合金、贮氢合金等新型功能金属材料,已分别在航空航天、能源、机电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❻ 投稿时,请提供3篇本课题组已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是提供原文吗
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含镍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❼ 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算正规期刊吗
检查期刊真假、正规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上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有的就是真的
第二,上新闻出版总署搜索。
这是目前检查期刊真假最权威的方法。
❽ 李胜利的论文
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文章20余篇,获专利5项。有代表性的论文如下:1.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Study of Crystallization Reaction of Fe/Dy Multilayers Form Amorphous, Journal of Rare Earth, 2000, Vol.18, 第1作者2.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RE multilayers and change mechanism, Journal of Rare Earth, 1999, Vol.17, 第1作者3. Study on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Re/Fe multilayers.Journal of Rare Earths,V16,n1,1998.第1作者4. 铬酸镧的结构特征与生长机制,中国稀土学报,2003,21(5) 第1作者5. 铬酸镧材料的微结构研究,中国稀土学报,2003,21(2) 第1作者6. Fe/RE多层膜磁性及其变化机制,中国稀土学报,2000,18(2) 第1作者7. Fe/dy非晶多层膜晶化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中国稀土学报,2000,18(1) 第1作者8. Fe/Y非晶多层膜的晶化反应及相演化研究, 金属热处理学报,2000,21(9) 第1作者9. Fe/RE(Dy,Y)非晶多层膜的晶化方式及晶化温度,金属热处理,2000,(6) 第1作者10.镀锌钢丝与锌基合金复合的界面特性,金属热处理,2000,(3) 第1作者11.混合Fe/Y多层膜的磁性变化,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23(3) 第1作者12.钢/锌基合金复合的界面行为,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23(5) 第1作者13.锌基/(C,Si)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特征,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23(4) 第1作者14.+混合诱发非晶Fe/Y多层膜的相变,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22(5) 第1作者15.金属多层膜固相反应研究,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22(3) 第1作者16.混合Fe/Dy多层膜的结构及性能,金属学报,1994,30(4) 第1作者17.电子束加热时Fe/Dy多层膜的稳定性,金属热处理学报,1994,15(3) 第1作者18.循环加热处理后铁基高温合金的硬化和软化,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16(3) 第1作者19.铁基高温合金循环加热过程中有序相的析出,金属热处理学报,1992,13(3) 第1作者20.锰对热轧Si-Mn双相钢再结晶的影响,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15(2) 第1作者21.锰对热轧态双相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2,14(5) 第1作者22.热轧Si—Mn双相钢冷拔后回复动力学特征,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2,14(4) 第1作者23.掺钙的铬酸镧粉末制备工艺及烧结性能研究, 金属热处理, 2004,(12), 通讯作者24.掺铝铬酸镧烧结过程的相变特征, 金属热处理, 2004, (10), 通讯作者25.有机凝胶法制备掺杂铬酸镧纳米粉体的研究, 硅酸盐学报,通讯作者26.钢结构抛丸(喷丸)清理用金属磨料的对比分析,钢结构,2004,19(2) 第2作者27.掺钙的铬酸镧粉末制备工艺及烧结性能研究, 金属热处理, 2004,(12) 第2作者28.钙含量和烧结时间对铬酸镧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导电性的影响,金属热处理, 2003, (12)通讯作者29.溶胶-凝胶法在纳米La1-xMxCrO3粉料制备中的应用, 稀土,2003,24(6)通讯作者30.铬酸镧电热元件的结构特征研究,金属热处理, 2002,(12) 通讯作者3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材料铬酸镧研究现状, 金属热处理, 2002,(11) 通讯作者32.铬酸镧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领域,稀土,2002,23(6) 第2作者33.发热材料微观结构的HREM观察,电子显微学报,2002,21(5) 第2作者34.铬酸镧发热元件显微结构分析,电子显微学报,2002,21(5) 第2作者35.稀土锌基(C,Si)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机械工程材料,1999,23(6) 第2作者36.Fe/Dy非晶膜晶化过程中结构及磁性变化,金属学报.1994,30(3) 第2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