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素材 » 醉花阴论文

醉花阴论文

发布时间: 2021-03-10 13:16:12

❶ 读醉花阴的读后感800字作文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副美人忧愁哀怨的画卷恍然眼前,薄雾浓云,孤独寂寞难熬的漫长一天。又是一个孤独凄凉的重阳之夜,形单影独得纱橱,冰凉的玉枕,到了了半夜更加凄凉。黄昏时间,也像陶渊明那般东篱把酒,秋风送来一阵阵暗香充满衣袖,此情此景不要以为不消魂。秋风吹卷窗帘,一位比黄花憔悴消瘦的美人窗前期盼相思。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我的书桌放在里窗户不到5CM的地方,因为只要一打开窗子就会有泥土的味道飘进我的屋子。其他的季节都好,但是一到了夏天,情况就大大地改变了。以为只要晚上打开灯就蚊子从窗外飞进来。所以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铜香炉。里面燃烧的是不只谁从哪弄来的蚊香,不时地从里面飘出缕缕香烟,跟说上写的神仙乘的云没什么两样,所以我常常把香炉放在我的身后,然后对着镜子说:我是xx神仙,我是来救你们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弥补自己的一点点悲伤。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十几年了,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重阳节。那天突发奇想从书架上翻出那本80年代的老掉牙的字典,查了一下才知道,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9月初9,有登高的习俗。碰巧今天就是重阳节。晚上躺在床上,突然床上没有了温度,由于我有乱瞪被子的习惯。所以到了半夜从窗外吹近来的一阵冷风把我冻醒了。真是祸不单行,自从转学后就在也没有过以前的快乐。以前的那些狐朋狗党就好象蒸发了似的,没人跟我玩的日子真不好。东离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在我的电脑前放着一瓶里面插的是菊花所以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叫东离。
傍晚父母都出去了。只有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屏幕前放着一瓶打开的啤酒,突然qq上有人跟我说话,真是开心极了,因为我终于看到朋友的身影。于是我就用10000m/s的速度去那鼠标,半是不小心把啤酒弄到了,酒撒到了屏幕上,所以便去找毛巾起擦,但有不想走路,所以就卷起袖子去擦,一会儿就擦好了。但是袖子上却永久留下了啤酒的气味,自己觉得蛮有个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只见那人说: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朋友到xx去玩玩,你准备好了吗?现在参加xx还可以。。。。。我说:你累吗,闪一边去。我的朋友你在哪里,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精彩。不只何时吹来一阵冷风,冻得我发抖,于是就随便找来一件衣服裹在我的身上,这才知道人比黄花瘦的意思

❷ 急需一篇李清照论文

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样的一首词淋漓尽致的道出了易安的生活的艰辛。不禁感慨: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呢?这就是易安初期生活的快乐写照。处于两宋之交的她,在北宋灭亡之前,她享受着贵妇般的生活,幽情雅趣自不会少,于是一篇篇吟酒惜花之作便应运而生。那时候的她真的愁为何物。
直到十六岁嫁入赵家的那一刻,世人都为她祝福,祝福她可以继续她的幸福生活。起初的一切也正如世人所愿。她与丈夫赵明诚幸福的生活着,她会夫唱妇随。她会与明诚对酒当歌,明诚也与她品香茗而作诗,他们还会一起考究金石之道。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
然而幸福终究还是短暂的,天不遂人愿,这短暂的幸福过后接踵而至的却是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南渡之苦这一连串的不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也许是易安南渡以后另一种生活的真实写照了。于是在一个又一个梧桐夜雨之时,易安都无法安息。如今又是黄花再开之时了,可是明诚何在?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她知道如果此刻明诚还在身边的花,他一定会摘下最美丽的那一朵为自己戴上的……罢罢罢!明诚已去,不想也罢!忆起明诚,只会图添自己的烦恼而已,空恋自伤情。只是心中仍然忍不住在隐隐的痛着。抬头间,无语问苍天,却只见大雁北归。不禁亡国之恨再起!
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南渡之苦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愁到了极致。即使不看她的《声声慢》,不算她的《醉花阴》,只看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也就可以看出此时的易安已经是愁到了何处!觉来不禁令人心痛!
古来万事东流水。原来一切不过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也许正是这沧桑世事才使易安顿悟了。所以经历了如此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后,易安不再寻寻觅觅。而是在每一个东篱把酒黄昏后勤修《漱玉词》,在冷香倪之时拷撰《金石录》。
日日夜夜,月月年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终于,她成功了! 战胜自己的愁苦的易安为世人留下了字字珠玑的漱玉词与那难得的金石录。她终于舍弃了自己的黄花之愁,而留下了一篇篇留传千古的名词佳作!
回眸易安的一生,易安易安,何易而安?又何安而易呢?!他曾经在历史的黑夜中蹒跚的走过,而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易安,终于走上了成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坛上最光辉耀人的女词人!终于成就了名垂青史的李清照!
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呢?哦!易安啊,原来你是在以自身的行动来告诉我:只要战胜自己就可以易而安之。

❸ 关于李清照的醉花阴的议论文

李清照(1084年-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夫赵明诚,卒于宋南渡时。易安晚年,流寓在浙江金华、绍兴。[1]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

❹ 毕业论文,想写李清照方向。

李清照词的意象分析

一、李清照词中花之意象
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颇多自然意象,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花这频频出现的意象,在她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如海棠、梅、菊、桂、荷、银杏、芭蕉、丁香、梨等等,花之意象几乎篇篇出现。其中写梅十三次,荷花四次,菊三次,桂花二次,海棠二次,梨花二次等,几乎全是在人们意识里风韵独特、毫无媚俗之态的花种。然而,花在李清照的笔下,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这位好与花为伴的女词人把她杰出的人格精神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种种际遇的复杂体验都潜注于对这些花的描写之中,使她成为一个独特的“花间”女性词人。从李清照对花的意象的描绘上,能体验到她的内心的情感:她在早年,抒欢乐之情;中年,抒离别之情;晚年,抒忧凄之情。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称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那么,李清照不是简单地把最能引起视觉刺激的花采入词中,而是把意念和理性中与自己的人格追求能够相融合的花撷于笔下,其间的一枝、一境都摇曳着属于女词人自己的那一片“风月”。这既是为了寄情写志所作的有意选择,更是人生体验、人格追求与自然之花的无意契合。
她有一种特殊生活环境中对花事的异常敏感。梅花尚未大开,她就关注着“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梅开刚刚落英,她又怜惜“晚风庭院落梅初”(《浣溪沙》);而“昨夜风疏雨骤”(《如梦令》)更是牵系着她对花儿命运的关切。任何情感的形成与抒发,无不是词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作出的反映。因此,“风疏雨骤”之后的“海棠花”,就不仅仅是引发作者惜春伤花情感的一种外物,在此,海棠花的生命遭遇与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意识已经融合。即在这“浓睡不消残酒”的背后,便有着对人生价值的现状的思考,或者对未来命运摇落的隐忧。这正与海棠花在“风疏雨骤”之后“绿肥红瘦”的那种生命状态的沟通,怜花自怜,花的生命状态成为人的命运状态的象喻。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文赋》),情、辞随物而变化,这是人之常情,因此,李清照独特词风的形成,固然是与其先天的性别、性格和后天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学养、才识等诸因素分不开的,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心理,敏感入微的体察、捕捉外物入词,以神工妙笔对花之意象描摹刻画,也是形成她词风独具一格的重要原因。早年的李清照,天姿聪颖、潇洒不羁,虽囿于狭小的深闺庭院,但有远大的抱负理想,这从她早期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可见。婚后,多情善感的李清照,即使与丈夫暂时的分别,在她的笔下自然写出的是伤别离的离情词。南渡以后,李清照流离至建康(南京),此时,气质非凡的李清照诗兴不减当年,还常与丈夫出门郊游觅诗句。宋人周辉记云:“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觅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你看她“直欲压倒须眉”。明诚病逝,给李清照沉重地打击,显然使她的词风随着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巨变而由前期的清丽妍媚变得凄婉幽恻。花之意象的情调也由前期的蕴含着快乐而转为浸透着悲苦。如她早年笔下的海棠,无论是经风雨后,变得“绿肥红瘦”,还是海棠开后的“拥红堆雪”;或写她沉醉“误入藕花深处”,或写她流连于露洗的“苹花汀草”;或笔下春深时的“梨花欲谢恐难禁”,或笔下寒食天的皎月“浸梨花”……诸花之意象,都包蕴着无穷的遐想,深含着词人的轻灵神思。把读者引进一个无限清新而又无比洁静美妙的境界。这在当时北宋词坛上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里仅有菊花为例。在李清照之前颇多咏梅诗作。屈原咏菊是为表明自己的卓尔不群,“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菊趣轩记》)而李清照人品文品深受“屈平、陶令”的影响。在追求崇高理想的情操上,在高洁而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上,他们是一致的。屈子“餐秋菊之落英”,陶令“东篱”下“采菊”,易安笔下的“琼肌”、“清芬酝藉”,在《多丽》词中对白菊的赏爱成为易安与屈、陶相合的契合点。菊在《漱玉词》中多半被叫做“黄花”,它往往作为词人心态和命运的象征或载体而出现。比如《醉花阴》中深秋生长在东篱旁的尚“有暗香盈袖”的“黄花”,只是作为女词人与丈夫因分居两地而产生的离愁和悲秋情绪的载体;到了《多丽》中“渐秋阑,雪清玉瘦”的白菊,由秋后的凋谢零落而引发出“似泪酒、纨扇题诗”的“婕妤之叹”,从而表达了女词人惟恐丈夫明诚在外有“天台之遇”的担心;而到了《声声慢》中的堆积满地“憔悴损”了的“黄花”,则成了女词人幽凄孤寂、冷落哀伤的廋语。我们透过《漱玉集》中各种花之意象象征意义的捕捉,或许可探及李清照情感心态衍变的轨迹。
做为具有东方式大家闺秀典雅风范的李清照,却因其先天秉赋异俗,才华志向超群,以及传统文化中儒家人格精神的影响,自然突破了一般闺阁女子所具有的柔弱、逆来顺受的人格规范,她不仅具有热烈、浪漫、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而且强烈地、自觉的追求着超尘绝俗、高洁自负、孤芳自赏的君子人格的自我完善。于是,那些风韵气质压倒群芳的花,才在这种生命之气的酝酿中,显得格外夺人心目。
她特别崇尚梅的风韵气质,她欣赏“柳眼梅腮”(《蝶恋花》),“玉瘦香浓,檀深雪散”(《殢人娇》)的形象里蕴涵的诗情,更能体味出“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玉楼春》)的神韵。她的《满庭芳》一词,是一首托物寓志之作。句句写梅,也是句句写己,词中写的是梅花的寂寞环境、潇洒风韵,及其遭遇和所表现的孤标傲世的精神。词的上片,通过“藏”、“锁”、“闲”、“深幽”几个词,表达着“寂寞”度日的人生滋味的体验。然而,一株“江梅”却吸引了她此时此境的全神贯注,寄托了她在人生逆境中的精神追求。下片以“韵胜”二字表现梅韵与自己人格精神的同一境界。她虽香消玉殒而情志永存的人格,使生命的价值就不在于身居要津,荣华富贵,而是“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这是历来命运不佳而志趣高远的骚人墨客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李清照对桂花的欣赏更是出手不凡:“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里的桂花“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是,它有奇“香”留在人间,所以“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正体现了李清照对内在美、人格美的崇尚。她把桂花视作“花中第一流”,自然也是把人的内在美、人格美视作最高的人生境界,具有这种人生境界的人,也才是“第一流”的人。
李清照十八岁时和赵明诚结婚,从此开始了充满学术气氛的爱情生活,情趣十分高雅。她在爱情上是幸运的。她所得到的共同生活的伴侣,竟是一位志同道和、才华卓绝的太学士。他们的爱情生活既美满又充实,可谓伉俪相得。她的“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得到丈夫的爱慕和敬重,志趣相投,两心相印。明诚“每遇苏黄诗文,虽半简数字必录藏。”清照则“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无论踏雪寻诗,还是射典斗茶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这样的良缘,对清照和明诚都如鱼得水,对他们自各事业上的成就,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此,李清照前期词对爱情的描写,主要是精神生活的抒写。她倾心于菊,并以菊之意象象征纯洁的爱情与高尚的人格,艺术品位较高。比如她的代表作《醉花阴》一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李清照重阳节思念丈夫赵明诚远行的词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即负笈远游”。深闺寂寞,时届重九,“每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上片以“薄雾”、“浓云”起兴,勾画出暗淡阴沉天气,烘托出女词人郁闷心境和愁思。“永昼”:即长日。“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指刻着兽形的铜香炉。重阳佳节,女词人因思念丈夫而感到度日如年。独守闺房,眼看着香炉里燃的瑞脑香慢慢地消融了,而女词人愁情更浓,象袅袅青烟,不绝如缕。这里作者巧妙地勾勒出一个阴雾迷蒙的环境,以衬托她孤寂无聊的心情。情景交融。“愁永昼”一语,耐人寻味,言愁之多,愁之久。上句写外景,下句写内景,内外衬托女词人之愁。物态人情,两相映衬,使愁越发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此二句比温庭筠的“玉炉香,红腊泪,遍照画堂秋思”更为深沉凝炼。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佳节又重阳”,只能增添女词人的离愁别苦。深秋之夜,秋凉更使人难寝。往昔的玉枕、纱厨是和丈夫与共的,如今却孤零零地独对着。触景生情,寓意相思之苦。“凉”字,一是“秋凉”,更是“心凉”,指女词人孤单凄凉。这两句通过女词人对“玉枕纱厨”和“凉初透”的切身感受,含蓄而深刻地揭示出她对丈夫思念之深切。
下片利用重阳黄昏把酒赏菊的特写镜头,更加细致入微地表达怀人之情。前两句是说,傍晚时,在菊圃赏菊饮酒,满身都是菊花的幽香。古代人们在重阳日,或头插茱萸,登高望远:“遥知兄弟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或饮酒赏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重阳赏菊自陶渊明后,已成为文人的雅事,然而李清照一怀愁绪,本无心赏菊,更何况是在“黄昏后”呢?黄昏是一天中思人最切之时。“东篱把酒”,是为了借酒排遣,但睹物伤情,难以自禁,反而勾起更深远的离愁。此二句深含着无限辛酸的滋味。“此情无计可消除”,于是想避开菊花,回到屋中。此时女词人感情高度升华,于是产生出流传千古之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切不要说莫为离别伤神啊。“帘卷西风”一语奇妙,妙在巧用词语倒置的手法,倍增其动态美感。“人比黄花瘦”一语为警句,乃千古绝唱。“瘦”字为“词眼”,它是词人感情、精神的集结处。在这里,瑟瑟西风中憔悴柔弱的瘦菊与女词人清瘦的形象叠印在一起。比秦观的“人与绿杨俱瘦”更高一筹。
煞拍两句,形象地刻画出女词人消魂后的情态,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少妇,玉肌消瘦,花貌憔悴,比帘外清瘦的菊花,更是弱不禁风了。菊花是高洁雅士的象征,用以喻人,其人高雅不凡。把酒赏菊,是以陶渊明高远清淡的人格来喻己。菊花又具清丽俊秀的风姿,用以状物,以拟人之瘦,其人之神态更活灵可见了。此乃女词人独创之语,用于这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特定感情时,尤为深刻逼真。
这首词不明写相思情,以深婉含蓄之笔出之,而情却愈深。词的首句点出一个“愁”字,末句以“瘦”字作结,与首句“愁”字相呼应。因离愁伤情,使腰肢瘦损,衣带渐宽,“为依消得人憔悴”之含意自在其中了。
宋代咏菊词作颇多,如东坡、山谷等人词中所用菊之意象为数亦可观。这里仅以小山的《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少游的《满庭芳》(碧水惊秋)词中菊之意象与李清照之《醉花阴》比较,从中可见李词以女性特有的细柔轻灵之深婉清瘦的独到之处,赢得更高的赞誉。
晏、秦、李三人都是婉约大家,三首词都是睹菊怀人,把菊作为引起离愁的媒介,借菊来表达内心思念、愁怨等复杂情感,体物感情敏锐深挚,菊之意象便成了词人种种感情的载体。然而三首词中菊之意象又各有异。晏词中之菊,表达执着不移的“痴情”,颇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意。而秦词中之菊,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奇想”与凄伤。“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正可谓“泪眼问花花不语”。晏、秦以写男妇相思的艳情为其主要内容,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他们虽以擅写柔情而著名,但与女词人易安特有的深婉细柔相比终逊一筹。词贵阴柔之美,易安身为多情善感的女性,“天姿秀发,性灵钟慧”,她更钟情于花,其词不乏香韵。《醉花阴》中的菊之意象,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景物,不再是触起怀人之愁思的中介物,也不再是因痴情而发生的幻化物。在李清照凝神观照后的菊之意象,变成了其情趣的反照。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最大的任务在使人在外物界寻回自我。”李清照的内心世界比晏、秦等男性词人婉曲、轻灵、细柔,使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潜入到灵魂最深处,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菊我同一的艺术境界,于是产生了与菊比瘦的奇幻神思遐想,以清瘦淡雅的黄花,喻已因相思之苦而使人消瘦的情态,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李清照伉俪之情的真挚。“人比黄花瘦”之句,可谓女词人独出心裁之佳品。这一菊之意象,既喻相思之苦之深情,又喻女词人品格之高洁。全词幽细清丽,声情并茂,实为晏、秦所不及矣。难怪当赵明诚收到李清照寄给他的《醉花阴》词时,在叹赏之余,自愧不如,又“务俗胜之”,便一切谢客,废餐忘寝三日夜,写出五十阙词,竟没有一首比得上其妻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的“务欲胜之”,并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而是作为丈夫的憨态可掬的纯情和对妻子赏识的一片爱心。是的,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在后世文坛上被传为诗趣佳话。而南渡之后在她的《声声慢》一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之句,则表现了一种生命枯竭意识。这里,女词人把自己的形象又移入了菊花。

二、李清照词中的雨意象
“雨”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词作数不胜数。既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言溢于表的对春雨的无限喜悦之情;又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含蓄而又微妙的感情;还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的极言闲愁之深广;更有“竹杖芒鞵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爽旷达的心态。而在李清照的笔下,“雨”这个意象的出现更是频繁而又多样化的,其传达的思想感情是复杂多变而又细腻入微的。
如果以南渡为界,将李清照的词分为前后两期的话,无论是在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中,表现“雨”的词作有很多,而其中折射出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早期作品《浣溪纱》(淡荡)中曾写到:“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这首词是作者年轻时所作,上片写的是闺中梦醒时的情景,下片写的是室外风物,把少妇春闺中的舒适以及懒倦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疏”字来形容雨,既表明了雨不大,淅淅沥沥的几点,又能从更深层反映出作者春闺中梦醒后的舒畅之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新婚后的生活是十分幸福美满,且十分耐人寻味的。
同样是写“疏雨”,在李清照早期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昨夜)中则被赋予了不同的神韵。其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因伤春而惜春,又因惜春而伤别的交织复杂的思想感情。清人黄了翁在《蓼园诗选》中便有中肯的评价:“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两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一个“雨疏风骤”便把闺中生活的寂寞,闺人心情的苦闷轻轻烘托出来了。结合女词人当时的心境来看,正是作于“易安结褵未久,明成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之时,因此,在《浣溪沙》中“湿秋千”的令人心情愉悦轻快的“疏雨”已转变为此时唯恐年华逝去,春色又减几分中“雨疏风骤”的苦闷之情了。
“雨”这个意象在词人的后期词中所表达神韵的转变就显得更明显了。以南渡以后的名作《声声慢》为例,其中关于雨的描写是这样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儿的细雨与“黄昏”、“点点滴滴”联系到一起,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这种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苦悲以及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在其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想,日落黄昏后,窗外细雨绵绵不绝。傍晚时分,凉风习习,大雁哀鸣着从愁云惨雾的天空飞过,可这绵绵的细雨却又打落得满地落英。这是怎样一幅凄灯苦雨的图画呀,也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喟叹了。
建炎四年,李清照逃至越州。这次逃难前后半年,行程数万里,历尽颠簸,饱尝了流离失所之苦。她触景感怀,写下了一首《添字采桑子》。在这异乡的土地上,“北人”听着这南方之夜的雨打芭蕉声,充满了凄苦之感。这也许是北方来的难民的共有感受吧!下阙几乎全是描写“点滴霖淫”之雨的。这雨正是被赋予了离愁别恨的色彩。国破、家亡、夫死这三重灾难骤然降临到这位旷代才女的身上。她的心中充满了凄苦、忧伤与迷惘,而这种迷茫痛苦的心情伴随着这点点雨声却又倍加凄凉了。
值得一提的是,易安词中的“雨”,往往都是“斜风细雨”、“黄昏疏雨”、“风骤雨疏”的小雨,而从未出现过瓢泼的倾盆大雨。我想这与点点滴滴的小雨更能激发女词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又更能表现愁的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有关吧。

三、文人与酒密不可分,酒既是一种载体,也可形成一种意象。研究李清照的诗词,完美发现,其酒的意象十分丰富,可分别表现山水之乐、思亲怀远、家国巨痛、社会悲歌等多元情愫。

❺ 关于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的论文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
【内容提要】
李清照以《漱玉词》在中国男权文化为主的古代文学中大放异彩,其咏花词以梅、菊等为多,蕴涵鲜明女性意识。主要表现:情景交融凸显浓烈自我意识;女性视角彰显女性意识;女性创作主体突出女性意识。

【关键词】 李清照;咏花词;女性意识;彰显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坛著名女性作家,其词号为“易安体”。词集名为《漱玉词》,存词约六十余首。清照词描绘了一个温婉娇媚,清秀多情的女性世界。生活闲适的前期,词作热情明朗天真;国破家亡、流浪生活后期,词风缠绵凄苦伤感。
清照作了大量咏花词,用自己的笔描绘了一个独特的女性眼中的百花王国。花是她少女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她少妇情肠,深情相思的寄托,花是她晚年孤苦,历尽创伤心灵的外化,花更是她女性意识和独立人格的真实写照。本文试以李清照的咏花词为线索,追寻“花”意象背后蕴涵的女性意识。

一、清照咏花词举隅

百花中被清照采集于笔的往往是格高韵远如红梅、黄菊、雨荷者,清新淡雅。例如:翻
咏梅有“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玉楼春》)“莫根香消玉减,须倍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满庭芳》)“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玉楼春》)“夜来沉醉缺妆迟。”(《诉衷情》)“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清平乐》
咏菊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多丽》)
咏梨花有“秋千苍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怨王孙》)“欲谢恐难禁。”(《浣溪沙》)
咏桂有:“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
咏荷有“兴尽晚回舟,深入藕花深处”(《如梦令》),
还有:“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花。”(《蝶恋花》)“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饶艳态,妒风笑胃,长殒东君。”(《庆清朝慢》)“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
上例可管窥清照咏花词之一斑。

二、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相对男性意识而言。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把握和感受,是女性作家自我意识的流露和表现。“几千年来订定了种种规矩,压抑束缚,蔽塞聪躜,使女子永无教育,永无能力,成为驯服的牛马和玩物。”相应地在文学上,女性“讴歌的天才和能力,不容许表现出来,简直可以说,她们的能力是受礼教的催残而葬送了。”嘲清照出现以前,文学几乎是男性的一统天下。清照以一部《漱玉词》跻身于群星璀璨的宋代词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把李清照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审视发现,她具有极强的女性意识,她以鲜明的女性视角观察记录自己周围的世界,应说正是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使李清照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赢得世人高度赞誉。
(一)情景交融凸显浓烈的自我意识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文学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作者应有真实情感,真切感受与自然表现。作家反映生活时,应据其内心爱憎,将自身感情溶人客观事物,托物言志,求情景皆真的意境。李清照的咏花词就是通过情与景的交融达到心灵的抒发。咏花词中,词人通过色彩的渲染来达到意境的深邃幽远抒发人生理念,词中突出完全自我的意识。
如《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继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在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作者将梅推至伴我的位置,梅成为我的抒情附庸和寄情之物。梅即“我”,梅心惊破即我心惊破,词中借花自喻,抒发国破家亡后孤清、冷戚的心绪。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将“残枝梅萼”的凄凉与自己漂泊思归苦楚结合起来。“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残蕊,更捻余香,更的些时。”这是南渡后的作品,流亡者孤寂缠绕内心。词中“我”熔铸其中,重在表现自己的苦闷和惆怅,表达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如《玉楼春·酥肯放琼苞碎》:“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技开遍未,不知酝籍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上阙重咏花,对梅花的色与态重点描绘,渲染一幅色泽鲜艳,情调热烈的梅花图。下阙重抒惰,与奔放的梅花形成鲜明对比,“词人面对生机盎然的梅花图时,心存感伤,如此娇艳欲滴的红梅,能娇艳、妩媚多久?明天风起,就要全部凋零了吗?词人触景生情,感花伤时的心态跃然纸上。”“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照运用此法,以美丽梅景来衬托自己孤单愁苦和憔悴的心态,增强艺术效果。以我入词,以我为主,宣泄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词中达到词我完美结合,词中抒情主人公“我”即词人本身。花的遭遇、形态及情感就是清照的感情世界,具有强烈的自我色彩。
在《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强调“明月玲珑地”意境下梅花的独特个性,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自我。“此花不与群花比”表达出词人的人格特征,不随波逐流,刚强自立。在《鹧鸪天·咏桂》词中,作者赞美桂花为“花中第一流”,来表现自己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词中抒写的那种傲视一切,不可一世的孤高性格和开阔胸怀,正是女词人自视不凡、气概豪迈的体现。“何虚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以桂花来抒发个人怀抱,淡黄桂花居处僻远,鲜为人知,独秀高山,自成桂林。桂自有持久淡雅之风和芳香之气。她以桂花为百花之冠显然是移情于桂。
李清照通过咏物造成比喻象征性形象。《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这两首词通过咏桂花来写作者本身;《多丽·小楼寒》写的正是词人自己的高格雅韵,突出自己独特的人格意识,菊花的芳洁高雅,倔强不屈是词人借以抒怀的对象。《漱玉词》中常以花的遭际来象征人的命运,特别是词人本身的遭遇。有海棠遭风吹雨打想到“绿肥红瘦”,有饮黄菊酒想到“人比黄花瘦”。“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琼肌。”(《多丽》)“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芳姿”。从早年的“奴面花面”,“教郎比并看”到晚年的“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系列象征性形象展示了李清照的命运和性格。 (二)女性视角彰显女性意识
1、自我美好形象的自信和欣赏
当女性从沉重的男权社会中觉醒,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人生时,她发现的第一个美好的形象就是她自己。女性作家往往通过对自己优美形象的描绘显示对自我性别的认可和对自我形象的欣赏。李清照的词在某程度上就是她心路历程的记录,带自传性质,对自我形象的描写是其重要内容,如“绣面芙蓉一笑开”“素约小腰身”等。如《庆清朝慢》:“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娇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对菊花的颜色、形态和品质的赞美,表现词人对自我超群绝伦芳资艳质的欣赏。如《醉花阴》:“人比黄花瘦。”西风中,满含愁苦、无力摇摆的菊花,正是被思念煎熬得骨瘦肌削的女词人。她象菊花虽不能摆脱万千愁苦,却仍满含期冀在枝头凄楚地美丽着。《减字木兰花》“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词下片“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容貌足够自信和珍爱,谁敢“云鬓斜簪”,让郎“比并看”呢?词人烘云托月,足见对自己美貌的自矜和自赏。
2、青春和爱情的热情歌咏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无人识。”青春易逝、韶华易老的伤感在女性身上表现得更敏感、深刻。李清照亦然。这具代表性的属《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鲜活的海棠,美好的春光,总难禁风雨的无情摧残。女词人对花的怜惜,对青春的眷恋,从那无限凄婉的叹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春花的香消玉殒,零落成泥是怎样深切地触动了女词人心底的生命之弦!
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使古代女性心理和行为深受压抑,她们不敢展示自己的生命追求和青春激情。而李清照是一个特例,她不但与夫婿赵明诚情投意合,还率真大胆书写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情感生活的种种体验。她写少女对爱情的憧憬渴望:“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她写初恋的矜持羞涩:“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浣溪沙》)她写新婚的幸福甜蜜;“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丑奴儿》)她写伉俪小别的相思离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她写爱侣早逝的悲凉凄绝:“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满纸真情,一部《漱玉词》可以说就是词人的情感自传。从其情路历程可知她那蓬勃的生命状态使她的女性意识得以自由伸长并在词中自由展现。

(三)女性创作主体突出女性意识
李清照的作品是真性情的流露,真生活的写照。其情感、生活与作品合为一体,具有浓烈的女性创作主体色彩。某些闺怨诗,如王昌龄的“闺中少妇不知愁”等多客观镜头,缺乏作者主观真实的情感,所谓闺怨,是男性创作主体的越俎代庖,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憾,“终隔一层”。与清照真情作品之别不可以道里计。清照所写情词,写离别,寂寞,伤感,相思,都是真实的情感,女性成了抒情主体。李清照向整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身为女性的喜怒哀乐。其情感是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是女性审美情趣的流露,表现出女性对生命意识和价值的内省和感悟。她作品摆脱了女性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者的遭遇,摆脱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物化的倾向,女性成为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活生生的人。咏花词中自我女性意识鲜明,塑造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灵魂。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❻ 关于李清照的论文

从宋代开复始,人们已重视对制李清照的研究,1984年举办了“全国李清照研究学术讨论会”,后又成立了“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在各地成立了李清照研究会或李清照学会。李清照研究会即位于山东济南李清照纪念堂内。

研究专家旧有毛晋、王鹏运、况周颐、胡云翼、李文裿、张寿林、傅东华、魏尧西等,今有唐圭璋、王仲闻(学初)、王延梯、黄墨谷、黄盛璋、平善慧、刘乃昌、陈祖美、刘瑜、徐北文、孙崇恩、徐培均、王璠、周桂峰、刘瑞莲、朱德才、于中航、佘雪曼、诸葛忆兵等等。
据我现在掌握的资料,中国大陆及港台,现在至少已经有近二百部关于李清照的研究论文集、专著、小说、词评等出版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被世界各主要国家翻译,各国出版的网络全书,在文学成就的部分中,都对李清照有评介。出了专著的至少就有英、德、日、俄四种文字,尤以美国人肯尼思

❼ 论文提纲汉语言文学—论宋词婉约派

婉约派的主要词人以秦观、李清照、柳永出名。而“婉约”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南北宋之际有载女仙诗:“湖水团团夜如境,碧树红花相掩映。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并评云:“亦婉约可爱。”此诗情调一如小词。“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因之,形成一种观念,词就应是这个样子的。
北宋中期时人曾说:苏轼的“以诗为词”为“要非本色”;秦观“诗似小词”,苏轼“小词似诗”。“本色”“小词”之论当属婉约派的主张。李清照“别是一家”说中认为只有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始能知之”,反映她所崇尚也是婉约一宗,虽然贺铸以至李清照都有并不婉约之作。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可说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及宋未周密、张炎等一些词章。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有些论者对原来也许并无专门寄托的委婉隐约之词,也深求其微言大义,如清代词论家张惠言《词选》评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句句为之落实时事,以为讽喻政治,那就不免穿凿附会,反而缩小这些词作的感慨万端而难以名状的典型意义。

婉约词自有其思想艺术价值。然而有些词人把它作为凝固程式,不许逾越,以至所作千篇一律,或者过于追求曲折隐微以至令人费解,这就走到创作的穷途了。

❽ 关于李清照诗词鉴赏心得的小论文、(1000字左右、)

李清照诗词风格的两面性 既雄浑大气而又不失委婉缠绵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还有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对比一下 还要结合诗人所处的年代以及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等等对于诗人的影响

❾ 醉花阴和声声慢的愁有什么不同,根据意象

醉花阴是她早期的作品,声声慢是她后期的作品.
早期的作品醉花阴是思念丈夫,那时的丈夫还没有死,但是后期李清照的生活很惨淡.丈夫的死去,国家的灭亡,加上诸多 的不幸.可以联系背景.(以下是资料)
关于《醉花阴》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乃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关于《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冷冷清清”四字描写了她寄身异地、无人为伴、很少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则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这十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连用十四个叠字是“造句新警”,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这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以下作者便一层层地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天气忽暖忽寒,几杯淡酒哪里能抵挡住冷风的袭击,更不能消除心中的忧愁.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飘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引起她伤心的原因.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这也可以说是对开头几句的阐释和补充.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黄花满地,当初盛开时可以插在头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无人摘取.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 浓” 的情境
《声声慢》
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 “乍暖还寒”的多变气候,又怎能修生养息,酒难御寒,伶仃一人,苦不堪言. 从“三杯两盏淡酒”的“淡”字可以看出作者心中满是愁,酒力压不住愁,压不住心愁自然觉的酒味淡了.用酒之淡,更衬托词人内心极其的苦楚愁闷,望北雁南飞,这几个角度都写出词人内心的惆怅,寓情于景,通过意向使愁变得具体可感又意蕴无穷,耐人寻味.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是化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温庭筠 虽为化用,但词人却善于融化前人的语句,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化多为少,表面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将愁苦之情以感叹终句挥洒得淋漓尽致.用强调的语气更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愁. 整首诗都用了悲凉凄惨的调,从作者角度分析,当时正值晚年,一些生活细节也看得如此悲凉,并以此来表现自己痛苦的心境,平实的语句中透的词义却是似浅实深.上片开笔连用七组叠词字来概括悲切孤苦的心境,奇特而生动.下片继续借眼前景物来倾诉忧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