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论文
① 中国近代文学现实主义特点 论文
一、 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
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
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19世纪的写实文学。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现实主义信条。同时其友人迪朗蒂又推出文学评论杂志《现实主义》,虽然昙花一现只出了六期,但其文风具论战性而产生广泛影响。被20世纪的现代主义先锋派视为保守的现实主义,在19世纪诞生之时也具有挑战文学成规的前卫品格。迪朗蒂曾明确地说:"这个可怕的术语'现实主义'是它所代表的流派的颠覆者。说'现实主义'派是荒谬的,因为现实主义表示关于个人性的坦率而完美的表达;成规、模仿以及任何流派正是它所反对的东西"。准确地说,现实主义挑战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成规,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就把现实主义理解为19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它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迪朗蒂和尚弗勒里继承了30年代普朗什抵制浪漫主义的思想,尖锐地攻击雨果、缪塞、维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责他们"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现实主义者则拒绝这种诗的谎言。因此现实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对立面和论辩敌手出现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
二、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R·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飘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
现实主义"客观再现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论涵义在卢卡契的论述里得到了最深入的阐释。这位现实主义最忠诚的信仰者和最后的辩护师撰写了大量论著,总结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回应现实主义在20世纪遭受的挑战:《现实主义历史》(1939)、《巴尔扎克,司汤达和左拉》(1945)、《伟大的俄国现实主义者》(1946)、《欧洲现实主义研究》(1948)、《当代现实主义的意义》(1958)等等。首先、他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客观性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卢卡契提出了对现实进行整体描写的现实主义艺术要求,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追求文学描写的广度,从整体的各个方面掌握社会生活;向深处突进探索隐藏在现象背面的本质因素,发现事物内在的整体关系。其次,卢卡契并没有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理解为排除任何主观因素的纯客观性,他不是把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视为一面静止的镜子。卢卡契肯定了主观认识的重要性,强调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统一。卢卡契两面作战,一面为现实主义的纯洁而与自然主义战斗,把福楼拜和左拉那种缺乏整体性的琐碎客观性排除出现实主义阵营;另一面又要回应现代主义的挑战,批评乔依斯、普罗斯特和其他现代派作家,认为他们使所有内容和所有形式都解体了。因此,现代主义达不到对现实整体的真实反映。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据韦勒克的历史追溯,典型术语的最初使用者是谢林,意指一种象神话一样具有巨大普遍性的人物。浪漫派首先广泛使用这个概念,典型概念从浪漫主义转移到现实主义,与巴尔扎克和泰纳的转用相关。在《人间喜剧》的序言里,巴尔扎克自称为社会典型的研究者,泰纳则频繁使用此术语讨论社会阶层人物的性格,逐渐演变成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概念。典型也是别林斯基论俄国小说时常用工具,他甚至认为:"典型性是创造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它就没有创造……必须使人物一方面成为一个特殊世界人们的代表,同时还是一个完整的、个别的人。"果戈理笔下的科瓦辽夫少校不是一个科瓦辽夫少校,而是科瓦辽夫少校们,即使是描写挑水人也不是仅仅写某一个人,而是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这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典型的本质。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让许多人不安,总以为写的是自己,独特的这一个阿Q拥有了巨大的共性,甚至成为国民性的代名词。现实主义把这种个性和共性的完美结合的文学形象称为典型形象。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在韦勒克看来,历史性是现实主义理论中比较可行的一个准则,他援引奥尔巴赫对《红与黑》的评述说明这一点:"主人公'植根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总体现实中,这个现实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韦勒克的看法是对的,现实主义确有历史性的维度。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而且,这个具体的总体现实还是不断发展的,就象卢卡契所阐述的现实主义要塑造那些生动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质转化为现象并在现象中显示自己;它还塑造着这过程的那个侧面,即现象在过程运动时揭示着自己的本质。另一方面,这些个别的因素不仅包含着辩证的运动,互相转化,而且彼此间不断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的诸因素。真正的艺术从而总是通过塑造这些因素的运动、发展、展开来表述人类生活的整体的。"简单地说,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现实主义确认:对社会现实观察得越仔细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力量。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Realism)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泥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广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Realism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alistas(现实,实际)。现实主义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完全是两码事。在法国,现实主义之称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由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1821--1599)用现实主义当作表现艺术新样式的名词,他于1850年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初次用这个术语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志。其 后,法国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在绘画上提倡现实主义。
一八五五年,库尔贝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引起一场大辩论,文艺史上称为"现实主义大论战"。就在这次沦战中,库尔贝创办了一种定期性的刊物,命名为《现实主义》。一八五七年,库尔贝的热心支持者商弗洛利又把他的文集定名为《现实主义者》,从此在欧洲文坛上正式树立起一面现实主义的旗帜,这一术语也就在法国流行起来了。众所周知,巴尔扎克 (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 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巴尔扎克正如这一流派的伙伴们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样,都不曾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他们的新型的文学流派。在俄国,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文艺理论家皮萨列夫(见他的(现实主义者》),不过,那已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
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义基本一致。如果我们不把现实主义简单地理解为各种真正艺术所固有的现实性,而是理解为单独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写的原则和艺术方法的话,那么,在西欧来说,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又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它表现出人类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纯洁,而且富有诗意。但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又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相思想教育作用。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它又从文艺复兴文学中接受了性格描绘的具体性从古典主义和启蒙时代文学中接受了社会分析因素,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一些激情,但它逐渐丧失了前代文学中特有的乐观主义,却沾染了无法摆脱的悲观主义。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② 写关于司汤达的《红与黑》的论文可以从哪方面去写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章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去入手
③ 关于红与黑这部外国文学作品的论文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斯汤达的作
品, 只要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不可能把小说中人物的个性, 言
谈举止从自己的脑海中赶出去。这一切都不停的萦绕在他们的
脑际, 让他们去思索, 让他们浮想联翩。
所有的评论家一致肯定斯汤达深刻的反映了他的时代。只
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 年记事”就可以体会到斯汤达和巴
尔扎克一样, 只是在自觉地为现代社会谱写历史。可是对大多数
的读者来说, 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欢《红与
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于连和
整个社会的环境的冲突, 他的野心, 抱负与孤军奋斗, 他对现实
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
了于连的悲剧, 其他的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在体味着小说引人的情节, 在对主人公的命运经过迭荡的
推进而突然戛然而止于死亡而悲叹时, 人们不能不一再问到:
“红”与“黑”究竟是什么? 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
一百年来文艺研究家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或者认为“红”指红色的军装, 代表军队;
“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会。或者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或者认
为“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
“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有
人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
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还有人利用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
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
间。因此对小说书名的解释为“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
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
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可以说是“仁者见
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
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
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
透过《红与黑》的字里行间, 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 我们仔细
体味着之中所含的“红”与“黑”。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
结束, 贯穿着三组“红”与“黑”的主线, 顺着这三组线索才能深刻
理解作者赋予这篇作品的深刻意义, 才能理解主人公短暂的一
生和他的命运。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道袍。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结局的死亡。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死亡、子宫、于连的重生;
“黑”同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下面我们分组来解析其中的寓意。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袍子
这是斯汤达本人在回答朋友的询问时的解释。在小说的开
始, 作者就给人们展示了表面虽然文弱但是心灵的深处, 有一团
火一样的进取力量, 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的于
连。那么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是他心中的
向往, 他们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
的将军。然而于连生不逢时, 在王政复辟时期, 平民甚至没有穿
上军制服的可能, 最好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
当于连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
小小的教士所击败, 一个四十多岁的神甫就拿到三倍于拿破仑
麾下名将的薪俸, 他就不再提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
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下, 我会
是一名军官, 在未来的神甫中, 我将是一名主教。”因此,“红与
黑”在这里平行的, 都是于连新追求的飞黄腾达之路。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的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的结局
要理解这一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 从小说的创作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 斯汤达为什么在小说里使他的主人公这样
一个“才智之士”, 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而处事慎重、谨慎的青年的
结局以悲剧告终, 而不是塑造一个成功者形象呢?我认为这就是
斯汤达没有解释完的书名的喻意, 也就是“红”象征着于连的追
求;“黑”象征着死亡。在这里“红”与“黑”不是平行的, 而是对立
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组,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作者将拿破仑士兵的红色军装和教士的黑袍子这一
“红”——“黑”作为主人公于连所追求的梦想, 不仅仅是因为作
者曾经十七岁就投入军界, 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 亲身参加过
朗戈战役、耶拿战役, 曾经进驻米兰……他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
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而时过境迁, 教士是一个能实现于连
野心的职业。
若想细致入微的理解斯汤达的作品, 必须先了解他的内心,
斯汤达的内心并非原动力旺盛, 充满志趣。由于天赋与志趣自身
只不过是一些笼统的东西, 所以他所迷恋的是一些空洞形式, 也
就是说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由于缺乏那种功利和道德动机,
他不会对任何事情深深感动, 事实上, 对他来说, 激情开始就是
游戏、实验、消磨时光, 在人们看来他会完全沉溺于激情之中时,
他却突然移情别处。
从形式或从总体上而言, 斯汤达的理想也同样相当混乱和
自相矛盾。因为他看起来只关心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原动力与激
情形式, 对此他赋予了只属于更高层次的原动力之雄伟气势与
英雄气概。因此, 他赋予他的主人公也就同样的形式。于连在短
短的一生中为自己规划了许多的角色: 拿破仑的副官、代理主
教、司令官、指导教师等等。由此看来, 他所担任的角色是可以变
换的, 只要能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 斯汤达出生在贵族律师家庭, 八岁丧
母, 他是和可怕的穷神甫一起长大, 从小身心受到很大的压抑,
书中西朗神父的一段话也表明了对于连的追求的否定:“我告诉
你这一点是让你明了, 当教士不会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你向当权
者献媚的话, 那会得到诅骂, …”这表明作者并不认为做教士是
一条什么光明大道而是下地狱的行当。
2. 小说中的情节
在小说的开始部分, 对于连开始他的征程之前有着这样的
描写:“……他孤单一个在教堂里, 祈祷的矮凳上, 于连发现一张
印有字的小纸片摊在那儿, …他眼光落上去, 上面写到: 路易·
索雷尔判决以及临终时刻的详情在贝尚松处死, 在……这张残
缺零碎, 反面起首的三个字他可以看得清楚:‘第一步’。…他深
深的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他的名字末尾跟我一祥…’他把纸揉
成一团。
从教堂出来, 于连相信看见圣水钵旁有一摊血, 其实这是被
洒过的圣水, 在蒙着窗上的红布的反衬下, 看上去像血一般。最
后, 于连为内心隐藏着恐惧感到羞愧。
‘难道我是个胆小鬼?’他问自己,‘拿起武器。’这几个单词
在老军医叙述过的战争故事里反复出现, 在于连看来是勇敢的
象征。他站起身来迅速走向德·雷纳尔先生的房子”。
由此看来, 小说的开始已经预示了主人公的结局: 他从教堂
出发到德·雷纳尔先生家当家庭教师, 开始奔向他追求仕途的
战场, 到德·拉莫尔府当秘书——回到教堂开枪杀他的情人德
·雷纳尔太太, 被判死刑, 表明他的追求“红”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或者说是死亡“黑”。
3. 从词汇学的角度
我们再翻开法、英、汉辞典, 对于“红”与“黑”的解释基本上
都是一致的。“红”: ①指像血那样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 ③象征顺
利和成功。而“黑”却是指: ①黑色; ②阴郁的; ③死亡。因此, 从词
汇学的角度出发, 作者的喻意也是明确的: 红军服和黑道袍, 这
一“红”, 一“黑”作为于连带着满腔的热血所追求的成功之路
(红)的结果必然是死亡(黑)。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子宫、于连的重生;“黑”同
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经过对平行的“红”与“黑”的追求和对立的“红”与“黑”——
追求——失败之后,作品又以平行的“红”与“黑”的融合而结局。
对于这一组的理解, 要从以下方面。
1. 从情节上
回顾于连从在追求发迹的四年, 细心阅读的读者可以注意
到, 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 时时处处羡
慕有钱人的“幸福”, 却从来没有说清楚他究竟要什么。金钱他当
然是要的, 他动辄想当上一个主教比当上一个将军多挣多少法
郎, 然而他关心和谁一起吃饭胜过拿多少薪水, 他拒绝过和爱丽
莎的有利的婚事, 他不肯走富凯那样的稳妥的发财之路, 他也从
不接受没有名分的馈赠……总之, 于连不是一个爱钱的人, 这是
他和当时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间的很大的区别, 包括贵族和资
产者。再说社会地位, 他所想得到的首先是荣誉、是平等、是自
由, 其次才是金钱、财物和享受。有的研究者认为于连的全部心
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一种以个人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他那个行将灭亡的
社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也决定了他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
总之, 说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 但不如说他是一
个追求个人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更来的准确。于连的
所作所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和他的心灵呼唤在本质上是矛盾
的。
如果说在到达“虚伪”之前, 这个年轻农民的心灵曾走过很
长的一段路, 那么他的死意味着他只不过在一条更长的路上刚
刚迈开了第一步, 这一步他是在监狱里走完的。内容丰富, 份量
沉重, 喻意深远的《红与黑》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幸
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误走向清醒, 说到底是写了一个“悟”字。这
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的唯一的解, 也是《红与黑》中的于连的处境
的真实写照。斯汤达的高明在于, 他只在“迷”字上用力, 似乎曲
径通幽, 柳暗花明, 谁都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在仿佛登上了
高峰时却突然两声枪响, 让公重重的跌在地上, 犹如一声断喝:
“此路不通!”于是主人公恍然“觉”, 而后在回想中大彻大悟, 从
此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也是这篇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于是
于连找到了归宿又获得了重生, 从这个意义上他是成功者, 迷途
知返者。在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达到了统一。
2. 从意蕴上
“红”与“黑”是辩证的统一。“黑”的其一象征既是超越语言
符号链的存在, 其表征为创伤和死亡, 而“红”象征之一显然与血
和死亡有关, 于是,“红”与“黑”融为一体。
本文在第二组里提到小说中于连在到德·瑞纳先生家做家
庭教师前到教堂祈祷时, 发现被处死的人名末尾和他的一样, 并
且相信看到圣水钵旁边有滩血。在小说的另一处写到:“德·福
列先生所问: 为什么索黑尔先生特别选择了教堂为谋杀的地方,
假如不是恰如那个时候, 他的情敌在那里举行弥撒呢。一般人都
同意你(笔者按即玛特尔小姐)所保护的幸运的人, 具有无限的
聪明和更多的谨慎。假如他躲藏在他所熟知的德·瑞纳先生的
花园里, 还有比那更简单的事吗?在那里, 差不多不会有人看见,
不会被捕或怀疑。而且很容易地把他所妒嫉的女人置于死地。”
一个婴儿诞生,要在教堂接受洗礼, 这是象征着生命, 象征着希
望的“红”; 教堂也是为死者祷告的地方, 象征死亡的“黑”, 而不
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人们都相信净化了的灵魂能得到再生, 在
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又达到了统一。
从心理学上分析, 洞穴与教堂都可象征着子宫。他们都在象
征意义上提供了再生的承诺。正如克洛德·鲁瓦所说: 温暖、宁
静慈母般的洞穴, 开始生存历险之前于连曾在那儿做过小憩, 渴
望最后能“安息在那儿”, 因为安息这个词恰如其分。明乎此, 我
们又可以回答小说中那位人物提出的问题了。经过矛盾, 经过抗
争, 经过实践, 于连终于得到了再生。这里“红”象征着鲜血, 子
宫, 生的教堂, 于连的“再生”;“黑”象征着死亡的教堂和洞穴,
“红”与“黑”在这里再次成为平行的融汇。
④ 司汤达写的红与黑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他想用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司汤达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先驱,在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倡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主张文学应“艺术的反映当代生活”,反对因循守旧。
司汤达以“红与黑”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4)司汤达论文扩展阅读:
作品讲述主人公于连是小业主的儿子,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逃离市长家,进了神学院。经神学院院长举荐,到巴黎给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
与此同时,于连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红与黑》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⑤ 关于爱的论文 1500字左右
爱情是什么
人们自古以来就在探索爱情,但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专门研究,是近代才开始的。从古代开始,爱情心理思想就已在许多文学,哲学作品中出观,如《诗经》中有关爱情文字描绘,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中有有关爱情的论述,及至19世纪司汤达的《论爱情》,都孕含有一定的爱情心理观点。
爱情是什么,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建立在性欲基础上的,男女双向交往过程式中产生的高尚情感。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建立在性欲之上,对异性具有倾慕,珍惜之情的情爱:男一是由异性间的依恋感及理想,情操,个性追求等复杂因素混合升华而成的情爱。爱情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缺乏性爱的爱情是畸形的;只有性欲的满面足,没有感情的升华,也无法产生真正的爱情。同时,爱情是在男女双向交往中产生的,那种一方有情另一方无意的情感是爱情之外的事。
相爱的男女,都渴望自己的爱情美满。要获得美满的爱情,应具备以下心理条件:其一,不痴情过分,不咄咄逼人,不分开表现自己的爱情独占欲,能充分分尊重对方。美满的爱情要求人把爱情只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开拓与领略自己人生的同时,重视对方,不干涉对方的活动,但又不是漠不关心。要为双方的个人自由留有充分的余地。其二,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时,自己更感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满足。即要有无私的精神。其三,美满的爱情是彼此双方独立个性的结合,即恋爱双方不作为对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让双方都有有发展自己个性的余地。其四,寻找和珍惜双方心理上的共鸣,美满有爱情在于精神上的和谐,心灵上的沟通。
人类爱情的特征是:大脑可以把爱的感受储存起来,在特定的环境之下,适当的外部刺激可重复感受的情愫。这就是为什么人到暮所,重温过去的爱情能够体验美的感受。这就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本质。意识的作用可以使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肉体的束缚,使用使爱情更多地体现为精神的依恋。
总之,爱情的动力不光是性的欲望,其他的如关怀与被子关怀,思念与被思念,尊敬与被尊敬,给予与得到,认识与此同时被认识,肯定与补肯定,审美与被审美等一系列人类内在的心理及精神因素都在鼓动着人们孜孜不倦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大学生被喻为天之骄子,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一般有强烈的渴望,但是常常处理不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
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尝试型:考上大学以后,来到了一个表年人的世界,来到了强调节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大学校园,从而出现了接近异性的欲望;产生了“异性交往”的神秘感,并想尝试生活,从而让自己在情感的世界里得到享受。
空虚性:当远离了父母,亲朋好友,常常感到孤单,迷惘,就是除了学习以外,不定期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时间,因此一部分学生只好用谈恋爱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实惠型:有的大学生认为,当今的好多事情只有实惠才是真实的,于是就把奋斗的目标放到了追求个人物质和精神的利益上,看看他(她)是否有钱或者有权来决定自己是否与其恋爱。
表现型:有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证明自己有强大的吸引力。看到同班,同宿舍的同学都有了各自的恋人,自己没有,似乎有失面子。因此,看到另的同学有了自己的恋人以后,也就急忙在自己的同学,老乡中物色起来。为充分显示自己,有的大学生故意在公共场合相互搂抱,作亲昵状。
感观满足型:有的大学生凭借自己表春的资本,或者是为排遣抑郁孤独,或者是为满足感官的刺激,甚至是满足性欲,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男孩子或女孩子表睐而充分达到心理,心理上的快感。如有的学生在教室,食堂就相互搂抱,抚摸。
墓才型:有一部分大学生谈恋爱是因为羡慕对方的学识,才干。例如某大学中文系的某君,其貌不扬,个子很矮,但是颇受很多漂亮女性的爱恋,就是因为他不但擅长写诗歌,散文,而且书法也不错。
总之,大学生恋爱出自各种各样的原因。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拥有正确的态去处理爱情是相当重要的。
⑥ 求一篇外国名著欣赏的论文
:《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的女性.关键词:简爱:女性意识;平等;独立自从《简爱》创世以来,夏洛蒂?勃朗特便成了评论家所感举起的一个人物,被视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属于未来的作家.笔者认为夏洛蒂?勃朗特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声誉,其关健的原因在于她所创作的《简爱》为我们塑造了文学史上一个敢于反坑压迫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并且以一个女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既定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世界,体现了一种以女性为核心的主体意识,从而开启了女权主义文学思想的先声.一,女性意识在《筒爱》中的体现一1反抗权势的压迫十九世纪的英国普遍存在的妇女观是什么呢?当时的思想家约翰?拉斯金在其散文《论女王的花园》中就说,理想的妇女和理想的家庭与现实的原始森林式的生存竞争互不相容,妇女的地位不是在社会上,而是在家庭中.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就是做"家里的天使."这就意味着女人必须在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否则就是不合乎"家里的天使"的模式,也就失去了女人存在的价值.显然."天使"集中概括了一个男权主义世界里十分荒谬的妇女观.这种观点在十九世纪十分盛行,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简-爱却大声宣布"我不是天使,我就是我自己!"这呼声既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英国社会的公开挑战,也是为扞卫女性人格与尊严的呐喊.若从妇女解放的角度说来,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在当时有名么激进,多么有份量!可以它是打开《简爱》的一把钥匙.简爱从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寄养家庭里少爷的专横.小姐的傲慢,夫人的恶意,仆人的偏见,都令她感到痛苦不堪.从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不公平!不公平!"这是她的结论.终于在她被她的表哥打得头破血流之际,她发疯似的和他对打,使尽全力狠狠地揍他一拳,并发泄地叫道::"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她甚至敢于对她残忍的舅母说:"世界上我晟恨的人就是你!"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了简爱被送进劳渥德孤儿院.这是一所以肉体到精神对孩子们进行宗教束缚摧残的所谓慈善机构.简仍是那样叛逆不驯.她对好友海伦经常受到责骂和鞭打却从不抱怨十分蔑视和愤恨.她奉劝海伦说,如果自己受鞭打,便要把那根鞭子夺过来,当面把它折断,而且"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狠狠地回击!"这正是简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写照.简以她顽强的生命力熬过了八年窒息刻板的学校生活.但她始终念念不忘的是"我向往自由,我渴望自由".这都表明了简"不与环境命运相妥协,勇于反抗斗争,争取做人的权利的可贵精神,而这正是当时广大妇女觉醒的标志."--)要求经济上的独立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在简爱生活的年代,结婚是女子的唯一出路.但在简爱的心目中,经济的独立是她人格独立的支柱.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她才觉得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才觉得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简爱经历了痛苦,贫穷的童年,但她发奋努力,终于以超群的才华当上了老师,经济上得以自食其力.她对经济上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强烈的也是贯穿始终的.罗切斯特给她买的昂贵的衣服首饰,都让她一推掉.她向罗切斯特表示:"不要任何财物,只要一颗没有被大量的恩惠压倒的心".她永远也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得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她执意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而要继续作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这个挣得我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的三十磅.在离开桑菲尔德和她所深爱的男人后.简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份新的生活她承担了圣约翰为他介绍的艰苦工作.为穷人服务.做一名乡村教师.同时.这份工作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任何人!简爱在经济上独立的要求,并没有使她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简爱在金钱面前.在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她立即就把遗产的大部分转赠给她贫穷的表哥表姐.很明显,作者努力让她的女主人公在经济上独立的用心是良苦.我认为,遗产的安排并非象许多评论者所说的是"画蛇添足".而是恰恰反映了作者已经敏锐地看到,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的独立.她清楚地懂得.如果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那么在政治上,婚姻上就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可言,这个认识无疑是接近真理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妇女仍然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是从事家庭的私人劳?37?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三)追求平等的爱情按照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行为规范,简爱有两大过失:一是向一个男人(罗切斯特)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二是拒绝另一个男人(圣约翰)的求婚.简爱与男主人翁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的鸿沟:罗切斯特出身名门,是上流社会的绅士;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气馁.或者自我贬低,而是勇敢地向自己!向罗切斯特承认自己的感情.在一场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爱情当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她认为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这无疑是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向社会偏见的大胆挑战."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貌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在英国小说史上.简是第一位女主人翁,为强烈的感情所驱使,主动地向她爱慕的男主人翁表达爱意,而又如此率真感人!当她为自己不能与罗切斯特结合却仍被留在庄园而感到屈辱时,她愤然说道:"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这番有力的自白表明了简一贯遵循的神圣原则一一自重,自尊,自爱.由于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使他们无法结成夫妻.于是罗切斯特就决定带简到遥远的地方一起生活.
⑦ 论文题目是《从经典名著看西方社会的发展》,论点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要求不能写成观后感。
你可以参考一下西方历史,比如特洛伊,反映了希腊城邦制度,民主制度,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们的精神面貌,英勇善战的精神。又如哈姆雷特,可以和文艺复兴联系起来。
⑧ 司汤达的现实主义手法在《红与黑》中有什么体现
从司汤达的文艺观及其作品窥探法国现实主义的发展状况。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诞生,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却并非对积极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它的继承和发展。许多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尽管反对浪漫主义的感情泛滥,注重典型人物的塑造和细节的真实,但是他们却与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红与黑》的作品特点延伸到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出现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状况的再现,除了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之外,还有具有自身生命力的顽强扩张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客观具体,追求真实的艺术模式,强调如实反映生活。
第二,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
第三,重视客观事物典型化,强调在人物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中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从别人文章里摘来的。。要是想详细了解的话建议去看看这篇博文……如果要是写论文的话可以多从网上搜搜这类论文……了解大概然后下笔……
⑨ 司汤达著名的文学评论文章是他以意大利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是他著名的长篇小说有《红与黑》和和
文学评论文章应该是《意大利绘画史》。
他以意大利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是《意大利轶事》
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巴马修道院》。
本人最近在写司汤达,刚开始看~~~~~~~嘿嘿
你也可以参看下网络的链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