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粉论文
⑴ 破壁灵芝孢子粉,与未破壁灵芝孢子粉有什么大区别吗
1.气味不同:破壁的灵芝孢子粉由于有效成分的充分释放味道是苦的;未破壁的专灵芝孢子粉则不会属具有苦味。
2.加水后现象不同:由于破壁后灵芝孢子油析出的原因,冲水的后上层会浮起一层油花;未破壁的灵芝孢子粉则不会有这种现象。
3.营养价值不同:破壁后孢子粉的脂肪及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分别比未破壁的提高了38.95%和21.83%。破壁后的灵芝孢子粉更容易被子人体吸收到它的有效成分。
(1)孢粉论文扩展阅读:
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成分有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在未破壁之前都被这层“几丁质纤维素”的璧包裹着,如果直接服用,有效成分难以吸收,还可能会对你的肠胃产生副作用。破壁后人体对灵芝孢子粉的吸收率可提高45倍之多。
破壁后的灵芝孢子粉,其有效成分灵芝多糖的提取量更高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破壁后灵芝孢子粉所提取的多糖是不破壁的1. 7倍,这意味着,破壁的灵芝孢子粉比不破壁的灵芝孢子粉,能释放更多的有效成分,具有更强的抑制肿瘤、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⑵ 什么是孢粉素
孢粉学是研究植物的孢子、花粉(简称孢粉)的形态、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孢粉学可以分为两个领域,现代孢粉学及古孢粉学。英国加的夫大学的海德和威廉斯于1945年最先创用孢粉学一词。
孢粉学研究的基础部分为植物学的一部分,主要为孢粉的形态、分类及生理、生化等方面。其应用部分则各有侧重,古孢粉学或称地质孢粉学主要为地层对比、寻找有关矿产,尤其是煤和石油以及其他陆相沉积矿产服务。还应用于古生态、古环境、古地理、古气候学的研究。
考古孢粉学可以为考古学家对古遗址的研究提供气候、植被等方面的情况。农业孢粉学用于土壤、养蜂、动物粪便等方面的分析,以解决土壤形成环境,蜜源植物的来源及寻找食草动物、食虫动物间食物链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虫媒花的媒介等。医学孢粉学用来寻找某些致病孢粉及其治疗和在法医学中作为寻找罪犯、判定犯罪现场等的线索,以至作为判罪的重要证据。食物孢粉学是近来才兴起的,人们可以通过对孢粉的成分的研究或研究对其有机质壁的破碎方法等,为人类食品提供重要的微量元素及有机化合物的补充等。
花粉有一层由孢粉素组成的外壁,它是一种复杂的碳、氢、氧化合物,它能耐酸、碱,极难氧化,在高温下也难溶解,因此可以保存成化石。孢粉粒的直径一般在10~200微米之间,体轻,有些还具有气囊,可以分布到较大范围。如松、云杉、椴等花粉均可飘飞1000多公里。这就使得孢粉化石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用于地层对比和古植被、古气候分析判断等。
不过在孢粉的研究方法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现代孢粉研究得不够(仅约几万种,为现代植物20多万种的1/3至1/4)。化石孢粉的分类则更困难。小而易飘飞,各种植物孢粉产量不一,大小各异、飘飞远近不同,降落速度也不一样,对于正确恢复某一特定植物群的面貌有一定困难。
孢粉学的发展简史
孢粉学的发展是与显微镜的发明密切相关的。17世纪就有格鲁和马尔皮基对花粉进行过观察。此后直到19世纪末,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对孢粉进行形态及结构方面的观察和描述,直到19世纪3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化石孢粉的研究。德国埃伦贝格最早涉及孢粉化石,而有关孢粉化石的第一篇论文是瑞士地质学家弗吕赫提出的。
拉格尔海姆在1905~1908年的著作中首先对孢粉化石属种的百分含量进行统计。1916年瑞典学者波斯特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了题为“瑞典南部泥炭沼泽沉积的森林花粉”的论文。除了计算孢粉百分含量之外,他创制了孢粉谱和不同植物花粉的代表符号。1923年格拉西莫夫发表了有关孢粉化石的文章,同年狄森和斯塔乌德描述了上石炭期的孢子。
1935年美国学者沃德豪斯在研究一种因花粉过敏而引起的鼻腔炎症(枯草热病)而找出许多致病的花粉,出版了专著。1937年马尔科夫首先用孢粉学方法解决列宁格勒地区第四纪地层问题。同年格里丘克发明了重液浮选孢粉的方法,解决了从岩石中提取孢粉的难题。
在孢粉分类方面有易卜拉汉、娜乌莫娃、肖夫、威尔逊和本扦尔等先后对化石孢粉的人为分类进行研究,并提出不同方案。同一时期埃尔特曼于1943年首先出版了《花粉分析入门》一书,同时他对孢粉形态学作了大量工作。苏联学者波克罗夫斯卡娅等集体合著的《花粉分析》和美国楚迪等合著的《孢粉学概论》,总结前人工作,全面介绍了孢粉学的理论、方法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至今仍是较好的入门参考书。
孢粉学的研究内容
孢子是隐花植物单细胞配子体;花粉是显花植物的雄形配子体,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细胞组成,它们是由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产生的。各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及花粉的形态构造各不相同。
花粉多为两侧或辐射对称的球体,外边包一较硬的花粉壁,称为外壁。在化石状态中也只有外壁能保存下来,外壁分为两层,外壁外层及外壁内层,外层又可分为覆盖层,柱状层和底层。外壁上具萌发孔是外壁变薄的区域,花粉萌发时花粉管即由此处伸出,不同植物花粉的萌发孔形状与数量不尽相同,长形的称为沟,短的称为孔,它的数目可以从一个至多个,也有无萌发孔的花粉,如樟科植物。外壁外层常具不同的雕纹,如颗粒状、刺状、疣状、网状、条纹状等。
孢子的外部常常被以一层薄柔的周壁,在化石状态中很易脱落,孢子的外壁无结构,因而在光学显微镜下孢壁显得致密、坚实。孢子的萌发孔为呈“Y”型的三裂缝或呈“I”型的单裂缝,以此区别于花粉。
孢粉成熟时,孢子的近极面沿射线裂开,花粉粒远极面上形成萌发孔。不同孢粉的萌发器官的数目、位置、特征各不相同,是鉴定及分类的重要特征。
裸子植物有具气囊的花粉(松型)、有具单沟的船形花粉(苏铁型)、具乳头突起的球形粉(杉型)、不具明显萌发器官的球形粉(柏型)和橄榄形粉(麻黄型)被子植物花粉类型多,也更为复杂。首先,二粒以上花粉粒集合在一起的称复合花粉,其中有二合、四合和多合花粉(4~16个花粉组合而成),许多花粉集合成块状的叫花粉块。只具有一个单细胞花粉粒的叫单体花粉。可按其萌发孔及萌发沟的多少、大小、分布位置等分为许多类型。
由于孢子与花粉只是植物体繁殖器官的一部分。保存在孢子囊或花药内的叫原位孢粉,它们可以援用植物体的分类和命名。一些化石孢粉由于多呈单粒孢粉形式存在,各分散孢粉,只能作为器官属或形态属进行分类,因为有一些不同植物其孢粉形态可能极为相似,而同一属植物却可产生不同的孢粉,再者一些已绝灭植物产生的孢粉至今也已完全绝迹。因此孢粉化石的分类与命名常常是多种分类系统并存,意见不一成为孢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前寒武纪已经出现了孔型化石,但直至泥盆纪,化石孢子在地层中才丰富起来,原始的裸蕨化石花粉少量出现在泥盆纪,到早石炭世以后花粉大量出现。最早的可靠的被子植物花粉为单沟型的,出现于早白垩世的巴列姆期,到晚白垩世方成为孢粉组合中的主要成分。
化石花粉的研究工作要求特殊的采样、分离、统计计算及解释等一系列技术方法。
孢粉样品可以采自天然剖面或钻孔岩心,重要的是采样要严格,避免上下层位及现代花粉的污染,天然剖面要除去风化的表面,采集应自下而上,岩心要去掉表层以免泥浆及其他污染。
要从采集的沉积物中将孢粉提取出来,要经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处理,去掉矿物质及孢粉以外的其他有机物,使花粉富集起来。
富集后的孢粉保存于酒精,叔丁醇、硅油或甘油等介质中。制片时取其一滴置于载玻片上加以硅油、甘油胶、中性树胶等折光率高的介质,覆以盖玻片即可以观察。
孢粉的观察通常在放大400~100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进行,也可将孢粉作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研究外壁的结构,用扫描电镜研究孢粉表面纹饰及萌发孔的结构。
晚新生代孢粉的鉴定是通过与现代植物孢粉薄片的对比而完成的,近年来一些实验室建立现代与化石花粉形态数据库,用计算机来检索,使孢粉的鉴定工作更加快速、准确。
晚新生代以前的孢粉中有许多是绝灭类型,因此不能与现代植物孢粉直接对比,而常采用器官属和形态属这种半人为或人为的命名方法。
孢粉鉴定完成后,还需要统计各类孢粉的数量并计算它们相互间的数量关系。每个样品所需统计的孢粉数量与研究目的有关,一般从150粒至上千粒不等。
孢粉统计的结果通常是绘成花粉图式来加以表达,即把各类花粉类型的百分比或浓度沉积率在一个地层序列或时间序列中表示出来。近年来计算及绘图工作都可以用电子计算机完成。
为了便于花粉资料的解释,一般将花粉谱划分为若干个花粉带,划带的主要原则是一个带内的花粉谱应有一定的相似性,带内花粉谱之间的差别应小于带之间的差别。花粉带的划分可以凭直观,也可以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有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花粉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确定沉积年代,进行地层对比。由于植物界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转的变化,每一个地质时代都有着这一进化线上特定的植物群,由此就可以进行判断。
花粉分析还可以用来推断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及应用于古生态古群落的研究等。这是采用“将今论古”的思想,使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假定同类植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生态要求大体与现代一致,因而不能用于太老的地层,一般用于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
在石油钻探中,大型化石不仅难以找到,而且易被粉碎。这时,体小、量多的孢粉就成为地层对比的重要手段,还能为寻找生油层及储油层提供古生态及古地理的重要信息。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孢粉,可以指示石油生成的地层年代及其迁移的过程;分析岩心中的孢粉及海相化石,并计算其此值的变化,可以指示石油形成的地点及层位。当前根据孢粉的颜色来推断石油的成熟度,并以指导石油勘探的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国石油公司中。
⑶ 有家叫益韩庄的卖灵芝孢子粉的怎么样朋友托我卖破壁的灵芝孢子粉,网上搜了很多,都感觉不靠谱。
他家孢子粉靠谱,我之前一直在他家的实体店买,大概有一年多了。主要给我二舅术后恢复身体用,后来我二舅就一直吃,感觉挺好的,身体现在恢复挺好的!就是有点小贵,不过效果非常好,值得买!
⑷ 赵艳的博士
赵艳,女,汉族,1968年2月生,湖北人,博士,现任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生态与古气候研究。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德国洪堡学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有男友赵艳教授围绕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热点问题,通过较为系统的孢粉现代过程研究,建立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重建孢粉指标体系;利用全新世气候环境重建和孢粉记录综合研究,发现季风边缘区、季风区与西风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与规律性,提出不同于季风区植被变化的西风区全新世植被变化模式;此外,从更大空间区域对比的角度,通过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合作研究,探讨了不同区域植被和气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点及驱动机制。围绕上述工作,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Earth-Science Review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等国际有影响的地学刊物上。近年共发表SCI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7篇。论文共被他引5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获2009年度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担任国际第四纪研究会(INQUA)人类与生物圈专业委员会(HaB)副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干旱区委员会秘书长和中国孢粉学会理事等国内外学术职务。
⑸ 急需灵芝孢子粉临床应用5000字论文!!!!!!!!!!!!!!!!
这样很难有人会认真帮你写,还不如联系一下jour论文网。
⑹ 写个科研论文
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
摘要: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总价值 30 272 . 76 万元/a,其中,间接经济价值 28 144 . 82 万元/a,占总价值的 92 . 97 % 。其直接经济价值2 127 . 94万元/a,占总价值的 7 . 03 % 。直接经济价值与间接经济价值的比值是 1:13 . 23 ,由此可见,雾灵山自然 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的重要性。因此,保存森林的价值,决不仅仅是木材价值上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的保护。
关键词: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 值主要表现在林产品价值和景观游憩价值。
2 . 1 林产品价值 林产品是指木材、果品、药材及其它工业原材
料。对于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来说,林产品价值应主 要计算森林生产活立木的价值。由于现在林区全面 禁伐,所以,此处的林木价值仅作为计算整个雾灵山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总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 作为林分的商业价值。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活立木蓄积1 060 831 m3 ,其 中油松林138 146 m3 ,落叶松林28 723 m3 针叶混交 林5 668 m3 ,针阔混交林129 265 m3 ,山杨林27 564 m3 ,桦木林110 727 m3 ,山杨桦木林259 329 m3 ,栎林40 275 m3 ,落叶阔叶混交林321 134 m3 。活立木连年 生长率分别为油松 6 . 47 % ,落叶松 6 . 99 % ,针叶混 交林 6 . 45 % ,针阔混交林 5 . 89 % ,山杨 4 . 74 % ,桦木
4 . 92 % ,山杨桦木林 5 . 19 % ,栎林 5 . 26 % ,落叶阔叶 混交林 5 . 68 %〔1〕。由以上可得保护区森林蓄积年均 增长59 497 . 43 m3 ,按 240 元/ m3 计算,保护区林产 品经济价值增加1 427 . 94万元/a。
2 . 2 景观游憩价值 根据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年收入
的统计,2001 ~ 2004 年的客流量达到 13 万人次/a, 旅游门票收入为 600 多万元/a。近年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同时带动周边餐饮业、
小商品营销业等快速发展起来,这些行业的发展,给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 100 万元/a。可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为 700 万元/a。 由以上计算可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值为 2 127 . 94 万元/a。
3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 能的间接经济价值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价值为森林生态 系统的环境功能,主要表现在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 氧价值、保持水土价值、净化环境价值等 4 部分,是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体,也是最难以进行评价而又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价值。
⑺ 什么叫孢粉学
孢粉学
palynology
孢粉学是研究植物的孢子、花粉(简称孢粉)的形态、分类及其在各回个领域中应答用的一门科学。孢粉学可以分为两个领域,现代孢粉学及古孢粉学。英国加的夫大学的海德和威廉斯于1945年最先创用孢粉学一词。
孢粉学研究的基础部分为植物学的一部分,主要为孢粉的形态、分类及生理、生化等方面。其应用部分则各有侧重,古孢粉学或称地质孢粉学主要为地层对比、寻找有关矿产,尤其是煤和石油以及其他陆相沉积矿产服务。还应用于古生态、古环境、古地理、古气候学的研究。
⑻ 灵芝孢子粉
孢子粉来的功效当然不能和赤芝子实自体相比的。
赤芝的苦味来自于一类很重要的化学物质,那就是灵芝三萜,灵芝味苦,就是因为其三萜类物质含量高,包装盒不苦,就是因为其三萜类含量几乎为零。
从苦味上很简单就可以判断出灵芝的子实体和灵芝的孢子粉究竟哪一个含有的有效成分高,可笑的是还有许多人相信那些商家的虚假宣传。
从不少的正规论文中看,孢子粉不仅是三萜类物质含量远远低于赤芝的子实体,而且灵芝多糖和有机锗也显著低于赤芝的子实体。但孢子粉中的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却显著高于子实体,这两种成分明显没有药用价值。我们吃灵芝最该获得的就是三萜类物质、有机锗、灵芝多糖,而这三种成分孢子粉都含量极低,根本就达不到药用程度,因此,现在任何商家生产的灵芝孢子粉都不可能是药准字产品,而只能是食字号的产品,本质上就是毫无治疗作用的食品,而灵芝子实体本身就是药材。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中记载收录了赤芝和紫芝的干燥子实体,不包括其他品种的灵芝,也绝对没有记载收录灵芝孢子粉,其原因就是因为孢子粉有效成分极低。
在我国的任何一种古籍中记载的灵芝都是指的是子实体,古籍中的灵芝都不是指的孢子粉。
望采纳为最佳答案!
⑼ 科研科普
山东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历史悠久。
(1)新中国成立前,调查研究成果零星
李希霍芬(1872)和维里士(1907)在淄博地区调查发现了石炭纪海相贝类化石并进行了采集和鉴定。
勃格鲁(1899)、莫克(1903)、布莱克威尔德和维里士(1903)等对济南张夏—崮山相继进行了寒武系调查研究,发表了有关三叶虫的文章。
1915年,早坂一郎研究了淄博地区石炭—二叠纪化石,发表了《山东淄博东方石炭纪腕足类之研究》。
1924年,孙云铸完成了《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著作,是国内学者撰写的最早一部古生物论著。
1902年,洛伦兹在济南南部石灰岩中发现了奥陶纪化石。其后,弗里奇(1911)、孙云铸(1922)等先后对采自济南、章丘、博山、青州、新泰和莱芜等地的头足类、层孔虫化石进行了描述和鉴定。
1926年,我国地质学家赵亚增、李四光对章丘、博山地区进行了石炭—二叠纪地层调查、研究,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并进行了描述和鉴定。
1923年,谭锡畴对山东中生代地层古生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发现恐龙、鱼类、哺乳类、昆虫等大量化石。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调查研究工作系统,成果丰硕
1951年,卢衍豪、董南庭重新研究了长清、泰安一带寒武纪地层及化石,1953年,发表了《山东寒武纪标准剖面新观察》;1957年,张文堂详细研究了博山寒武纪生物地层剖面后,发表了文章。
1975年,陈均远、邹西平对山东奥陶系进行了详细生物地层研究。
1984年陈均远在新泰汶南测制了奥陶系剖面,丰富了头足类等奥陶纪化石的内容。
1957年,中国科学院丁培榛等在杨遵仪教授指导下,在淄博测制剖面、采集化石,厘定了晚古生代煤系地层。
1975年,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在淄博煤田选测了六条剖面,采集了动植物化石,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遴信进行了鉴定。
1981~1984年,游文澄、刘书才等开展了“山东寒武纪地层及沉积相特征”研究,系统采集研究了三叶虫化石。
1980、1983年,张文堂与刘怀书两次深入研究了莱芜九龙山生物地层剖面。
1986年,朱兆玲等发表了论文“鲁东南地区上寒武统树型笔石与三叶虫带的关系”。
1951~1958年,杨钟键等对莱阳一带的爬行类做过发掘与研究。
1961、1962年,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石油综合研究队对山东中、新生代盆地进行来了详细的地层古生物研究。
1981、1982年,沈炎彬和陈丕基分别发表了论文“胶东白垩纪叶肢介”和“山东蒙阴侏罗纪叶肢介”。
1982年王开发等发表了论文“山东诸城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983年,潘华璋发表了论文“山东侏罗—白垩纪非海相腹足类”。
1990年,潘昭仁发表了论文“山东中生代地层及孢粉组合”,同年,省区调队还编著了《山东莱阳盆地地层古生物》。
山东境内开展了石油地质科研工作,50多年来,胜利油田等单位古生物工作者完成的介形、孢粉、轮藻、小型腹足等鉴定成果,对渤海湾周边的巨厚新生代地层对比起了支柱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汇总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山东省古生物手册》编制,对600余个属种进行了描述,制作化石图版132个(未正式出版)。
1976年至20世纪90年代,山东全面开展了第二轮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山东地层进行了划分并对古生物化石进行了系统调研,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和成果。
(3)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古生物化石专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0世纪90年代,张俊峰全面总结了山东山旺昆虫动物群和蜘蛛动物群,出版了《山东山旺昆虫化石》、《山东省山旺昆虫与蜘蛛》等专著。在专著中,通过400余个化石属种的描述和生态分析,展示了堪称动植物化石宝库的山旺中新世生物群总貌;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金良编写的《山东及邻区张夏组(寒武系第三统)三叶虫动物群》专著也已出版。
2005年,武桂春、刘书才等在山东青州和莱芜地区做了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剖面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牙形石,发现了Cordylos lindstromi(林氏肿牙形石),这一成果为我省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和国际层型接轨提供了依据,推进了我省牙形石研究。
2000~2011年,山东省及各地市、县分别开展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工作,将古生物化石保护纳入了规划中,建立了部分古生物保护区。
山旺、长清、诸城、莱阳等地区,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古生物化石专家重要的野外考察和研究基地,科研、科普工作较为深入,成果也较为丰硕。
山旺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首开研究山旺化石的先河,建立了“山旺系”,从此开始了对山旺发掘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现在由过去对地质古生物的研究,逐步扩大到对盆地沉积学、古埋藏学、古气候、古地理、古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多次在山旺召开,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已发表论文、专著、科教电影、电视片130余篇部,其中《化石宝库》(1984年)科教片在国际获金奖,2003年CCTV-10《走进科学》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尘封的书卷》、2006年CCTV-4《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解密天书》,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播放。
图5.10 美国地学委员会哈克博士参观山旺主剖面
图5.11 在山旺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图5.12 中央10套拍摄山旺地质公园专题片
图5.13 中国科学院专家考查山旺国家公园地质构造
长清张夏-崮山地区每年都有许多中外地质学家进行科学考察,大中专院校学生来这里进行教学实习和科普活动。
莱阳、诸城一直是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和恐龙学、古生物学研究的经典地区。其中,莱阳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建立了目前国际公认和通用的恐龙蛋分类和命名系统。
诸城市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1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设立科研基地,加强对保护工作的技术指导。2009年,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签订协议,确定了鸭嘴龙类研究,角龙类、肉食龙类和甲龙类研究,翼龙类、蜥脚龙类研究,地层及古环境研究,综合研究的五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先后出版了8期《恐龙研究》、1本科普书籍《巨大诸城龙》,在《中国科学》、《白垩纪研究》、《地学前缘》、《地质论评》、《地质通报》、《中国国家地理》、《化石》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中国发现的第一个角龙科化石和它的生物地理学指示意义》、《山东诸城白垩纪一组不寻常的兽脚类足迹》、《巨型山东龙的系统分类、生活习性与生态环境研究》、《晚中生代地球表面重大地质事件的陆地环境巨变与生物群演替响应》、《鲁东诸城晚白垩世Campanian阶鸭嘴龙集群埋藏地层、沉积相与埋葬学研究》、《山东诸城盆地莱阳群下白垩统的非鸟恐龙与鸟足迹组合》、《山东“恐龙涧”创造三个“世界之最”》、《山东诸城恐龙化石发掘新成果》、《探访山东诸城“恐龙墓地”》、《诸城角龙——我国首次发现的角龙科成员》等10多篇学术论文,拍摄制作《山东诸城恐龙探秘》科普片,联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库沟、臧家庄两处化石点进行“中国恐龙大调查”现场直播活动,直播结束后据央视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收看节目。建设“中国龙城·诸城恐龙网”,编写科普书籍《山东诸城恐龙之谜》、《诸城恐龙9999个为什么》。2013年12月2日-5日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诸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白垩世陆相生态系统及生物群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年8月29日,诸城市联合中央电视台在诸城库沟、臧家庄两处化石点进行了“中国恐龙大调查”现场直播活动,该市还主办了白垩纪陆相生态系统及生物群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化石资源的保护、发掘和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和“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诸城重要化石产地制订了《诸城恐龙科学普及三年规划(2013—2015)》和《2013年恐龙地学科普行动方案》,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春秋游、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开展了“恐龙探秘游”、“恐龙知识竞答”、“2013年暑期‘欢乐龙城游’活动”等一系列针对中小学生和游客的恐龙科普教育活动。
济南张夏-崮山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和莱芜市九龙山寒武系剖面是中国北方寒武系经典剖面。2005年8月18日—24日,第四届国际寒武纪地质大会在南京召开,其中有6个国家共14位中外学者对这两个剖面剖面进行了的地质考察和学术交流。
图5.14 中外地质学家在山东长清馒头山考察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
图5.15 参加考察的地质学家在九龙山剖面采集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