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论文
1. 编导专业考试必看的经典电影有哪些
第一步:看片量
很多编导生在积累阅片量的时候容易走两种极端:
第一,太过于重视所谓的“数量”,所以看片根本不精。
第二,只看一些经典老片的,面对一些不感兴趣的题材,要么不看,要么看了也等于白看。
如果你在看片的时候有这方面的趋势,一定要控制好你自己!
那么,怎么积累看片量呢?
这里建议你,就是既要注重数量,又要注重质量;不管好片烂片,看一部要有一部的收获、积累和思考。
第二步:如何看
看片的时候,我们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给大家几个思考的角度:
一两句话说明这部片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电影梗概)
这部片子是什么样的主题,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吗?(社会/市场价值)
这部片子的主角有什么性格?(人物形象)
除了主角,有没有你觉得印象深刻的人物?(人物分析)
片子是怎么去塑造这个人物的?(人物塑造技巧)
故事的情节结构怎么编排的,起承转合怎么设置,有什么好悬念?(剧作能力)
能明显分辨镜头分类和感受镜头的作用了吗?(镜头)
出现特写的时候有没有引起重视?(景别)
这部片子的色调影调有注意吗?(色彩)
那个吸引你的视觉体验是因为用了怎样的拍摄角度?(镜头运动)
……
这些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要带着问题去看。
第三步:进阶篇
有了一定的看片量,和视听语言基础之后,我们再怎么看片呢?
看片过程中,通过你的逐渐积累,你已经从量变到质变了,这时你就要从横向、纵向找到可以提升的地方。
看了那么多片,你会逐渐发现喜欢的导演是谁或是哪几位,你也会发现你偏爱的电影类型。
每个导演的风格是有差异的,从故事题材到拍摄习惯,找到该导演的某些共性,做一个横向对比和整合。
你喜欢的电影类型,有哪些共同的电影风格,这一类类型片有哪些共同的剧作技巧。
最后,从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定的角度再来看一个片子,你会发现一些为什么这个片子好看的深层原因。
以上各点也是一个影视专业学生要有的进阶能力。
2. 昆汀电影卖点在哪里
昆汀是20世纪年代美国独立电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轻导演,以独特的个性和对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均有深刻理解著称。擅长非线性讲述故事,难忘的对白及血腥场面,将美国本土B级片的黑色暴力风格发扬光大。
对于我来说排第一的是他的暴力美学。不同于大部分的B级片,虽然昆汀片子中依然是鲜血横飞,不乏暴力残忍的镜头,如《无耻混蛋》中的割头皮或者是《杀死比尔》中的鲜血淋漓,但起的作用并非是恶心观众,而是在有张力的故事情节下将情感抒发的酣畅淋漓,让人看到的不是暴力的阴暗面而是暴力美丽的一面。《被解放的姜戈》最后一场戏中,姜戈一枪崩飞了莱昂纳多的姐姐,我们可以看见那女人以一种奇异的角度,近乎夸张的肢体动作被打飞的。在故事高潮中仍然不忘记对让暴力以一种调侃的姿态出场。
其次是音乐。我记得我看过一篇关于昆汀的采访,他说每次看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会热泪盈眶,而泪点确是那首《California Dreamin'》。我不知道这篇报道的真实性,但从另一方面看,昆汀对于电影音乐的把握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感觉。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杀死比尔》中,女主角找到制刀的师傅并获得宝刀那段的音乐,其中竟然有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一切》的配乐,小林武史作曲,并且还且换了几首中国风的曲子(就是各大名山景点卖的风景DVD中的配乐)。当你看到这段配合着音乐,你会觉得荒谬,但是又会认为虽怪但是并不会跳戏,是另外种感受,区别与其它电影相同情节的感觉。昆汀要的就是音乐配合剧情配合主角心理配合场景,但不会流俗。
其它的场面调度,演员表演和叙事结构,虽然不乏经典之处,由于本人全部自行构思手打,带有个人主观因素,而且说来话长,如有疑问,可详聊。
3. 《读者》有一篇介绍真爱满行囊的文章是什么
我的兔子伊凡:
我决定养他,就像养兔子
被问起初恋的岁数,我总是回答十岁。有人会笑我矫情,十岁懂什么呢?事实上,从十岁那年遇到伊凡的那一刻起,我开始了我的初恋。
那个冬天的早晨,我“捡到”了伊凡,当时他正躲在我家仓库旁的小灌木丛里,穿着很少的衣服,看到我,他有些害怕地捂住眼睛。后来我才知道,他认为,捂住眼睛我就无法看见他了。从他的神态中,我猜出他就是爸爸昨天晚上说的,从医院跑出来的精神病人。我正在犹豫如何处理他的时候,看到爸爸向这边走来,他马上就要发现伊凡了。我几乎没有犹豫,便对他挥挥手:“快进去。”
伊凡迅速地钻进小木屋,我假装没事似的锁上门,平静地和爸爸说“再见”,然后骑着自行车去上学。骑了约几百米,我的心才剧烈地跳动起来,又兴奋又害怕,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那天班里转来一个新同学,叫昆汀,脸上有一块很大的红色胎记。所有的同学都有点怕他,只有我不怕,因为老师说昆汀曾看见过火山熔岩,那在我看来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放学回到家,妈妈正在做饭。我蓦然想起伊凡一个人被锁在小屋里,肯定又冷又饿,忙从冰箱里拿了些蔬菜,然后对妈妈说:“我去喂兔子。”
可是伊凡不是兔子,他得吃面包。我刚拿起面包,发现妈妈正好奇地看着我,我对妈妈扮个鬼脸说:“面包是我吃的。”然后我飞奔向小木屋,看看四周无人,才打开那扇门。
伊凡瑟缩.在地上,捂着他苍白的脸,“吱呀”的开门声把他吓了一跳,他眯着眼睛打量我,然后才讷讷地说道:“医生的女儿。”其实我有点害怕,毕竟伊凡是个病人,而且是精神病人。“求你不要把我交给医生。”毫无征兆地,伊凡大哭起来。“我保证不把你交给爸爸。你别哭哇,你哭他们就听见了。”我连声保证,并对他举起小指,“拉钩如何?”伊凡用力地和我钩钩手指,这才破涕为笑。“我叫贝丝,爸爸说我是个奇怪的小孩儿。”我这样介绍自己,然后把一张布盖到旧桌子上,对伊凡说,“你以后在这儿吃饭,在这儿睡觉。”我愉快极了,这多像我平时玩的过家家。我的生命里多了一个人.此后,每天放学回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喂“兔子”。伊凡的确像一只兔子,乖乖的,从不多言,也不会照顾自己。伊凡快有两个我那么高,年龄也快有两个我那么大,但是,我觉得他的心智比我还要小。我对他讲了许多心事:姐姐去上寄宿学校了,一周以后才能回来;我想让爸爸帮我把那条叫史奴克的狗买下来,否则那个农场主就要杀死它;爸爸和妈妈表面上很和睦,其实常常吵架,他们吵架时,我会捂着耳朵念儿歌,那样我就听不到他们争吵了,伊凡温柔地看着我,似懂非懂,那纯净无辜的眼神,像极了春天里的泉水。“贝丝,你在哪儿?”外面妈妈在喊我。我忙把桌布盖在伊凡身上,对他做出噤声的手势,他乖乖地躲到桌子底下去了。“贝丝,你一个人和谁说话呢?”妈妈推开小木屋的门。“我在玩过家家。”我抱着一个布娃娃说。妈妈揉揉我的头:“傻孩子,这么大了还和娃娃玩呢。回家吃饭吧。”晚上,我被窗外的风雨声惊醒,我猛地坐起来,才发现风雨交加的不止是窗外。爸爸和妈妈正在激烈地争吵,妈妈说要去城里住几天,爸爸希望她留下来。然后我知道,妈妈爱上了别人。我捂着耳朵,无论怎么用力地念儿歌,还是能听到他们的争吵。我偷偷下了床,一个人摸黑走到小木屋。伊凡并没有睡着,他有些怕黑。我抱着伊凡,像抱着一只很大的熊,我对他说爸爸妈妈又吵架了,我猜他们可能会离婚。伊凡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发,慢慢地,我就不害怕了。我对伊凡承诺说,即使爸爸妈妈离婚,我也会保护他。
生离死别,那天在学校,昆汀和我玩秘密交换的游戏,我告诉他,我有一把钥匙,里边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他则告诉我:“我脸上的胎记是被施了魔咒的。如果有女生愿意在半夜十二点接三滴尿液给我,我的胎记就会消失不见。”突然,他抢过我的钥匙,我急了,求他还给我,他却说:“还你钥匙很简单,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愿意帮我接三滴尿液吗?”我思考了几秒钟,郑重地点了点头。那晚妈妈没有回来,爸爸心情很低落,我本来要去和伊凡玩,现在只好陪爸爸。我再次请求爸爸把史奴克买回来,可爸爸说可以给我买一条狗,但史奴克不成,它太大了。我真的好伤心,那个农场主说,再给我三天时伺,否则狗狗就要被送去屠宰场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瓶子递给昆汀。
“哈哈,你这个笨蛋,你上当了!”他恶毒地笑着,然后举着小瓶子,高声在班里宣布,“贝丝是个傻瓜,她竟然相信我的胎记被施了魔咒。”然后哄笑声四起……
委屈、羞辱、愤怒包围了我,我决定逃课,回家找伊凡,只有伊凡不会欺负我,也不会误会我。爸爸妈妈都不在,我哆嗦着打开小木屋的门,扑进伊凡的怀里哭起来,所有的委屈与无奈全部聚到了一起:“昆汀戏弄我……农场主要杀死史奴克了……多么绝望的一天。”伊凡什么话也没说,他只是紧紧抱住我。
哭累了,我便问伊凡:“你怎么不会安慰人呢?”在伊凡的字典里,大约没有“安慰”这样的字眼吧,因为他连一个长句子都说不出来。后来我便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脸湿湿的,像是什么东西在舔我。我睁开眼睛,竟然看到了史奴克。我好开心,抱住史奴克亲了又亲。可是,谁把它带来这里的?伊凡呢?伊凡在哪里?我大声叫伊凡,才发现窗外已经完全黑了。
我慌了,忍不住想哭,却听到一个声音在问:“贝丝,是你吗?怎么才回来?”是爸爸。我把史奴克锁进小木屋,做出刚回家的样子,骗爸爸说今天我值日。
吃过晚饭,趁爸爸睡了,我才再次去了小木屋。伊凡还没有回来,,我急了,在小木屋附近寻找,然后我听到小木屋后边的呻吟声。是伊凡。我兴奋地跑过去,可是伊凡却睡在地上。
“伊凡,你怎么了?”……
“头疼……我头疼。”伊凡讷讷地回答,听上去有些虚弱。
我抱住他的头,却摸到湿乎乎黏腻腻的东西,是血!我怕极了,哆嗦着双手想把他拖到小木屋,可是我哪里拖得动呢?
“你要安慰,我去帮你找史努克……昆汀打我……”伊凡说完,我才明白,伊凡以为帮我偷回狗再打昆汀一顿就是给了我安慰,只可惜,昆汀一个砖头扔过来,正好砸在伊凡头上,顿时血流如注。
伊凡如果继续流血会死掉的,我眼睁睁看着他的血往外流,却没有办法救他。这时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只是个孩子,身无分文,手不能缚鸡,只有爸爸那样的大人才能救伊凡。我和他拉过钩,我答应过不把他交给爸爸,可我不把他交给爸爸,他会死掉的。
最后,我哆哆嗦嗦喊了一声:“爸爸!”我知道,这一声喊出来,我就再也不能拥有伊凡了。
“伊凡,你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了。你会没事的。”
可是听到爸爸的声音,伊凡紧张起来,他一迭声说着“伊凡不要医生,伊凡要贝丝”。
我泪流满面,贝丝也想要伊凡,可是,亲爱的伊凡,对不起,我也要你活下去。
伊凡被送去医院前,我挣扎着要上救护车,却被爸爸抱住了。我又哭又闹,生离死别般,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那的确是我与伊凡的生离死别。幸运的是,伊凡并没有生命危险,一个月后,他被送去了别的精神病院。
再次得到伊凡的消息,是来年的春天。报纸上说,一个精神病人为了找人反复从医院逃走,却反复被抓回来。最后他爬上了医院高高的围墙,不幸摔了下去,死掉了。我几乎马上肯定,那是我的伊凡,更何况,他要找的小姑娘,叫贝丝。
4. 一个编导生,看什么电影才好写影
看哪些电影我就不说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写影评要点影片的哪些元素:
(一)看片时看哪些元素
1、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夜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2、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3、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没有表现出的声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4、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如何,它是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5、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6、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7、注意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8、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9、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像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10、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11、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旁白,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12、画面上的人物关系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比如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13、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顺口吗?
14、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15、道具在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16、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17、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内,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
18、人声,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19、特写是否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使用的?
20、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没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二)整理观感
看电影时带纸和笔,记录一些情节和资料,都是提示性的,要把故事看明白,弄清电影是什么类型,导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三)电视片观赏分析提纲(边看片边记录)
1、电视片内容概括10%
2、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10%
3、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20%L
4、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25%
5、艺术特色细节(两三点精彩细节)20%
6、缺点与不足10%
5. 阿凡达对科幻电影的进步 写一篇论文3000字以上
这个行不行?我自己写的,当然不登大雅之堂了
一些感悟-----阿凡达
82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詹姆斯喀麦隆携《阿凡达》完败给了自己的前妻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拆弹部队》我没看过,所以无资格评论其深度及艺术性!当凯瑟琳·毕格罗从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手中接过最佳影片奖的时候全场一片欢腾,此时镜头闪现在詹姆斯喀麦隆表情上,也是微笑鼓掌,究其心中所想,不得而知!想来是遗憾的,奥斯卡没有给喀麦隆再一次在柯达剧院高喊:我是世界之王~的机会!
后来在新浪的一次网上投票中,一选项称《阿凡达》虽未获奖,但若干年后,绝大多数的人只会记得《阿凡达》而不会知道《拆弹部队》,因为它开创了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投票认同率高达80%以上!
真该建议罗伯特·泽米吉斯多看几次《阿凡达》,同样是先进的3D表情捕捉动作捕捉,为什么他的《极地特快》《贝奥武夫》就相差那么大,估计他看了得羞愧死!终生不敢再提3D表情捕捉,这两部电影完全耗费了他之前拍《阿甘正传》《荒岛余生》所积蓄的一世英名!如果有看过的,可以对比一下!
说实话,阿凡达我都看了快两个月,只不过今天才想起要写点东西!
我一直是詹姆斯.喀麦隆的忠实粉丝,无论<异形2><深渊><终结者12><真实的谎言>,抑或《铁达尼》,更是如同电影工业的《圣经》一般,或许这么说肉麻之至~在所有喜欢电影,喜爱他的影迷来说,詹姆斯喀麦隆已经上升到了神的高度,可望而不可及,号称"詹神"!
至九八年《铁达尼》以后,喀麦隆像铁达尼沉入海底一样,跟着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外,只是偶尔在娱乐新闻的边角找到一丝他的消息,时隔十二年,一剑初成。
是的,他的电影总是能让我眼界大开,沉迷其中。每一部电影总是引领电影工业技术革命,神乎其技!套用第十放映室对于《一石二鸟》的影评就是:让人肝胆俱裂!只是在这里,肝胆俱裂是褒义的形容词!
我就把我第一次的3D观影献给《阿凡达》了,还好,没有出现头晕的症状!
公元2010年1月27日,合肥解放电影院,当晚七点上下和朋友去买票,结果排队已经卖到晚上0点以后,没办法,买了!然后回去,睡觉,睡到11点又赶车去电影院,真不容易啊。难为我朋友了,她不是电影迷,结果硬撑着陪我去看!结果她在电影院睡着了,太累了吧!估计她是第一个在电影院看阿凡达睡着的!
喜欢电影的朋友应该大多都已经看过了,所以剧情也无必要再说!在这两个多小时华丽的视觉轰炸下,能不被震撼的观众朋友估计是少数了!关于这些画面,剧情,深度,表达等等这些已经早已被人说得太多太多!
N多好事者试图在《阿凡达》中找出各种各样詹姆斯喀麦隆抄袭的影子,抄袭魔兽世界,抄袭千与千寻,抄袭.....不一而足!那《三枪拍案惊奇》是不是抄袭《血迷宫》?《疯狂的石头》是不是抄袭《两杆大烟枪》?那昆汀·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还抄袭了李小龙呢?他的很多电影都抄袭了香港电影的桥段....
什么叫抄袭?什么叫借鉴?可口可乐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如果要套用到詹姆斯喀麦隆身上,应该改成:一直在模仿,总是在超越!
6.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叙事风格
主要是非线性叙事风格,他以视点切分剧作结构、利用声音剪辑进行故事衔接等电影手法都对以后的影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4年,美国著名导演奥利佛·斯通经过改编将昆汀·塔伦蒂诺的剧本《天生杀人狂》搬上银幕。这部电影由于其中对暴力的渲染和对美国新闻媒体的讽刺迅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尽管与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杀人狂》还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奥利佛·斯通通过MTV式的拍摄剪辑手法、肥皂剧和动画片的综合运用以及大量另类音乐等多种新颖的视听语言大大刺激了观众。《天生杀人狂》中的这些超前的后现代电影手法在今天的电影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水库狗》是昆汀·塔伦蒂诺的处女作,1992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从这部最早的作品中,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昆汀独特的电影风格,影片中的暴力事件、黑帮人物、机智幽默的对话、七十年代音乐以及巧妙的叙事结构等等都是昆汀热中的题材和惯用的手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水库狗》竟然全部由男演员出演,这种强烈的男性色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低俗小说》是其代表作,三言两语道不完,建议楼主作重点分析。
《杀出个黎明》是由昆汀所开设的Band Apart公司在1996年制作的一部影片。其中昆汀充当了编剧、制片、副导、主演等多重角色,过了把电影多面手的瘾。尽管荒谬怪异的内容和过于血腥恐怖的画面遭来评论界的一致批评,但《杀出个黎明》在一些影迷当中却极受欢迎。影片从上半部分一本正经的匪徒逃狱剧情,突如其来地转变为完完全全的魔怪片,相信看过本片的观众都难以忘记这种独一无二的怪诞体会。
在《杰基·布朗》中观众们看到了昆汀一些新的尝试。这次,人们早已熟悉的血腥暴力被一场考验智力的游戏所取代。而且昆汀在《杰基·布朗》中还着力刻画了一个以往着墨较少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出人意料地在影片中树立了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主角。可是从观众的反应来看,这些尝试似乎都不大成功,他们还是喜欢那个打打杀杀充满男性味道的昆汀。尽管帕姆·格里尔、塞缪尔·L·杰克逊和罗伯特·德·尼罗等影星在片中都有不俗的表演,但生硬乏味的故事、拖沓的节奏以及反复使用的噱头也都使《杰基·布朗》只能被归为一部平庸失败的作品。
在《杀死比尔》的首幕影像中。镜头对准“黑蛇”(乌玛·瑟曼饰),黑白画面,近镜头特写,血肉模糊的脸,痛苦的呻吟和冰冷的杀戮;镜头消失,简单吉他合弦中南希干净而略带忧伤的嗓音响起,仿佛是无可挽回的命运在一步步笼罩顶。
歌声歇至,大幕开启,那奇特的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和歌词,瞬间击中我毫无防备的神经,好象是看到昆汀掀开银幕的一角,对观众说,开始享受这凌厉的复仇故事吧,那作者强烈的风格化标记,通过这首歌的嵌入再次得到天才般的展示。而接下来的将近两个小时血光交迸、愤怒四溢的银幕历程,就如同这首古怪、忧伤和颓废的歌曲,竹马青梅的画面中洞穿的枪声,突如其来的杀戮、死亡降临和不可扭转的血腥使得这部电影成为我看到的最为暴力残忍的动作片之一。
然而一切在昆汀自如的掌控下,又显现出暴力美学的终极境界。作为一名女性观众,小息不知道这样一部电影是否会超过大多数普通观众的忍受极限。曾经听说《上帝之城》因为影片毫不假饰地表现街头少年暴力使得一位女性影评人无法忍受而中途退场,而《杀死比尔》,尽管血肉横飞,却因为导演对于暴力无置评的态度以及镜头语言接近完美的精致消解了那噩梦般的暴力展示,同时昆汀执著的时间解构和片段拼图所带来的叙事感染力使得《杀死比尔》成为2003年度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之一,无疑也会成为电影历史上经典的cult films之一。
希望楼主以这些作参考后能形成自己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