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思想
❶ 小学科学课教学理念是什么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网上找到的,或许不全。
❷ 什么是科学教育的理念
科学教育的理念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大目标,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育。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目标也都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
科学素质有四个核心因素,即:其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其二,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其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其四,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科学素质的培育是教育的整体行为和系统工程,它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在教育的整体系统中,并在这一观念和目标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以使教育在整体上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科学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科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理解科学的具体目标。
理解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对科学的理解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对科学对象的理解。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科学的划界标准是意在把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其划界标准显示了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成为科学判断的重要依据。在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是使由观察和实验中得到的经验事实逻辑系统化的语言系统或命题系统。命题是否有意义确立了一种界限,凡是能够最终诉诸经验的、被经验所证实的命题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逻辑经验主义用这一标准把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来。逻辑经验主义之后,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用证伪替代了证实。可检验性是科学的必要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是科学。但是,单单具备这个条件还不能成为科学。科学之所以为科学,不仅仅是在于其具有经验上的可检验性,还在于科学形成了内在一致的逻辑上完备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社会历史学派倒是更加看重后者。例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就曾提出,有无范式是科学与非科学、前科学的划界标准。范式是科学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在它尚未形成共同的范式之前,它并不是科学的,而只有形成统一范式之后,方由前科学发展成为科学。库恩的范式,其核心就是科学理论。由此可见,科学作为对自然界的现象——本质结构的反映,其知识系统具有经验知识——理论的结构,而科学判据则具有经验——理论的二元结构。对科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理解科学的首要条件。
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展开了三个维度,首先知识是个过程,真理也是过程。其二,这个过程是个探索的过程,没有必然的成功之路,没有程式化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其三,通过科学史案例的教学可为学生“再现”从科研选题开始的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理解科学的过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科学方法有两类: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一般方法(原则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往往是来自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是能力素质培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界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自然界的总体理解。自然界是个整体,它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被认识的。自然的齐一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整体性,不从整体上来理解自然,或者没有获得对自然的整体性观点,就达不到对自然的真正认识。自然科学是一个整体,限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不足和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才形成了各分支学科。由于各分支学科都是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因此,它们所提供的自然图景是孤立的、不完整的。要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真正理解,就要培育整体的自然观,而科学教育的综合课会承担起这一使命。
科学教育的目标构成了科学素质培养的核心,而且有着更加具体的内容,这门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范式的转变
科学教育目标的实施导致了教育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理解科学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其二是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代科学教育是指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自然学科为主体构成的并涉及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科学史在内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教育体系。从科学和技术的整体出发,理解科学,认识各分支学科。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人类理解科学的角度有了转变。西方科学是现代科学的楷模,它不仅带来了科学认识的宏大成就,更以其贯穿的方法、精神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类。古希腊以来,西方科学鲜明的分析式的思维方式是从局部出发,寻求对局部的详细、精确的认识,并期待在充分认识局部的基础上形成对整体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带来了西方科学研究的精确性和严密性,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是,随着20世纪人们对复杂性客体的研究,这种分析式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
随着系统科学的建立,系统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方法随之确立起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科学。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在更广阔空间——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大系统来研究科学、理解科学。从系统角度来看科学,注重的角度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要素的相关性。与分析的思维方式相比,整体的思维方式更具有辩证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导致了人们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关注科学的静态结构到关注科学认识的过程。
自然科学确立以来,科学观问题的研究经历了静态结构观——动态发展观——合理进步观的变化过程。从培根以来,一直到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科学活动的“已完成的产品”从事静态的分析。逻辑经验主义从理性的视角出发对科学给予静态的描述,并以归纳法为基本方法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出了说明。在这样一幅科学的图景中,科学知识一经证实即成为真理,知识是真理的集合,知识因积累而变得丰富,科学犹如支流汇成江河,是以连续的方式、积累的模式进步的。在科学观的核心问题由科学知识的静态结构转向科学知识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波普尔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第一个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为科学观的研究指出了不同于逻辑经验主义的新方向。波普尔的工作,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正如图尔敏(S.Toulmin)所指出的,“什么时候真正以发展的态度对待不断变化的科学理论组织问题,什么时候哲学探索就有某种新方向。这一步,将迫使人们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看待一切关于科学的理论结构和命题系统问题。在这种新关系中,自然科学不再是静态的形式结构,而是具有某种标准思想程序或动向的理性事业。”对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结构的理解构成了科学静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考察科学的演变和进步则构成了科学动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于理解科学来说都是必需的。科学的静态研究通过结构从形式上描绘出科学的某些重要特征,而科学的动态研究则从其结构关系的变化上展现出科学演变的某些规律性。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理解科学,20世纪以来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我们理解科学的角度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原有教育模式和观念的变化,不仅使教育的范围由限制在单一的科学范围内的知识和方法的培养,逐渐转变为多学科的高度融合,而且从动态角度展现的科学,极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培育和创新潜能的激发。
❸ 小学科学常用的教育理论有哪些
小学课程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的确立,都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尽管理论有其的局限性,理论也是相对的,但在新的理论诞生之前,找到这些教学资源(教材、教法、学法等)可能的、现存的理论依据,仍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至少可以加快我们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科学教师的步伐,使我们的教学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可以使我们明明白白教书、清清楚楚育人;可以使我们好的教学行为有了可持续的力量而得到强化,促使不好的教学行为慢慢地被这些理论开导而削减。
1.为什么要强调科学探究
科学课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三维”目标只能在探究中才能实现“合三为一”的目标,更因为探究有其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教学论。当今世界非常盛行并得到广泛认同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科学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的目标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不论是我们强调的经历、经验、体验或者是至今兴盛不衰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其理论基础都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正因为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那么必然的教师就只能是处于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地位,只能是教学环境的营造者、建构者。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探究过程中自己的角色位置。其重要的理论基础都可以说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2.为什么要强调结构
整个科学教学系统都十分强调结构,包括材料的结构、活动的结构、知识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等,追根溯源,这些“结构”的理论来源都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对教材、活动、教学过程等科学教学的任何一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都不准发现结构的重要性。优化结构,可以提高效率;改变结构,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当我们知道为什么要优化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结构的时候,我们优化课堂数学结构的行为就会更加自觉。下面以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为例(以下均同),单纯地谈一谈教材的编排结构。
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呈现顺序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教材是怎样做到编排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呢?先看一篇课文,即《分离盐和水的方法》的编排顺序:上节课研究一杯水里溶解多少食盐,杯子里都会有一些怎么搅拌也不溶解的盐——怎么使这些盐溶解呢——最简便的方法是加水(这就是教材的第一个活动)——加水后盐溶解了——如果把这些盐水再弄出来(蒸发)会怎么样——不溶解的盐又重新离析出来——如果将水全部蒸发掉呢——盐全部呈现出来(也就是课文中的第二个活动:减少盐水的水分)——怎样减少盐水中的水分——引出多种方法(晒、加热、蒸发等)——联想到夏天出汗等生活经验。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顺序是完全与学生的认知程序相吻合的.有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之感。再看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磁铁》是以怎样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最基本的性质即磁性;然后发现同一磁铁的各部分磁性强弱是不同的;进而认识磁铁有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接着探究磁极问的相互作用,做小磁铁,感知磁化现象;最后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作指南针。教学拾级而上,步步推进,学生的认知随着发展,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入。这就做到了教材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同步协调发展。从整册教材看,同样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收集大量的事实,对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概括,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探究的要求逐步提高,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逐渐深入,这些无不与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
要注意的是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不是惟一的,往往有多种认知程序与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教材必须遵循简略原则,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不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只能提供一种供我们的、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认知方式,那么也就是说除教材提供的认知方式(研究程序)外,必然还存在其他的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程序。这就给我们优化教材结构提供了空间,也就给我们“优化”了的教材结构更能适应“本乡本土”学生的认知方式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去研究、去优化教材的结构.让它最大限度地适合自己的学生。
教科版科学教材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结构特点,就是很注意将探究程序通过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去顺应学生的认知。比如:教材第8页中间一段“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一支装有水的试管”这是扶,是方法的提示;后两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我们对要的猜想”就是放。
3.为什么不排斥讲授
动手探究在教学中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它并不是惟一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阅读、研究资料、观察、讨论等等。还有,科学探究并不排斥教师的言语讲授,我们不能“谈讲色变”。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就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他认为衡量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在于它是用语言接受还是用自己的经验去获得。关键之一就是看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呢?凡是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的材料就是有意义的材料。那么也就是说,只要教师的语言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各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这个时候教师的语言就是有意义的材料。所以可以这么说,只要教学存在教师的语言讲授就可以而且有必要存在。
4.为什么必须重视学生已有经验
不论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还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新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这足以说明“新知以旧知为基础”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科学教材的编写也就“不得不”充分体现这一理论。每一篇课文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步步推进,前一步总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总是前一步的比如《磁铁的磁性》首先就是“我知道的磁铁”,这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每一篇课文都遵循了这样的编写原则。单元的整体构架同样遵循了“新知以旧为基础”的原则,前一篇课文是后一篇课文的认知基础,后一篇课文是前一篇课文的提升发展。比如《动物怎样生活》中分小组对6类动物进行研究,后一篇课文《形形色色的动物》就是分别找出与这6类动物相似的动物,达到给动物分类的目的。我们的教学过程也就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可能是空中楼阁了。
总之,我们找到了这些重要的理论渊源,科学就会更加科学,更为自觉,更有底气。
希望能够帮到您!
❹ 概括科学教忘思想的基本观点
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人们身上与科学活动有关的一种综合素养,它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等.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是构成科学素养最基本的成分,是科学素养赖以形成的基础.科学素养的其它成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行为习惯、科学态度等,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涉及数学、自然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广泛领域.科学方法与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人们的科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一个不掌握科学方法、不具备相应科学能力的人,即使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也不可能独立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方法与能力包括:搜集资料、观察、分析、假说、实验、表达与交流、实际操作与制作等.科学行为习惯是科学素养的外部行为表现,也是进行科学活动的行为保障.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包括勤动脑勤探究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生活习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习惯等.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是科学素养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体现.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不仅可以使个人的立身处世更加自觉、更加高明,而且对于破除迷信、推动社会风气的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包括:崇尚真理、注重效率、严谨认真、客观公正、敢于创新等.另外,科学素养包含着技术素养,比如技术意识、技术应用、制作技术等.
❺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反映了怎样的教学思想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环境与社会目标四个方面具体阐述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❻ 浅谈科学课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谓“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未成年人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或者还不成熟,需要教育的干预。正确的世界观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而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教师引导学生学科学的时候,要把学生扎扎实实地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引。科学要尊重事实,来不得半点臆想和虚假。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教学《热水变凉》一课中,学生连续测量杯中热水的温度,每两分钟记录一次。有个别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最终从数据记录中发现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没有规律的,但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出现了问题,于是,就修改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来进行汇报。这样汇报出来的数据对于这个小组来说必然是假的,还有个别小组,由于自己的疏漏导致了某一时刻的数据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为了能够完成实验记录就编造一个数据进行填写。此时,即使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也是不真实的。因此首先应当引导学生说实话,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才能养成好的习惯。然后,帮助实验失败的学生寻找原因,并让他们重新实验,让他们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才会明白说实话的重要性,才能体会到科学的严谨。当然,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小组没能将实验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但在汇报的过程中却能实事求是,对于这样的小组,老师应当充分地肯定,让他们继续保持这种好的品质,然后分析原因帮助学生再做一次实验。学生失去的是一个数据,但获取的却是影响自己一生成长的好品质。 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向前人的既成定论挑战。科学是经得起检验的。湖北监利县12岁的小女孩聂利在养蜂场发现,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嗡嗡”的声音,于是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的声音来自于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这一权威理论产生了怀疑,大胆推断蜜蜂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发音部位,提出“蜜蜂到底靠什么发音”这样一个问题,并进行求证。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碰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书本上说,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叶子。学生不相信,提出疑问,在此后的一周内,我和学生一同研究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他们搜集了许多叶子,两张两张地比,比了一千多张!最后得到的结论跟书本上的一样。以上两个结论是属于孩子们的真正的科学结论。本来是书上现成的知识,现在变成了孩子自己得到的,通过自己探究得到的真正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所蕴含的价值远远超过书上的知识!这个结论包含着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这个结论保护了孩子的科学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这一宝贵的素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尊重学生幼稚、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探究结果,重在鼓励学生经历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过程。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教授在上《沉与浮》一课时,最后,有位学生整理出的结果是重的物体是浮的,轻的物体却是沉的。为什么呢?一块木头500克,浮上来,一颗钉子3克,沉下去了,那不是重的浮轻的沉吗?兰本达教授却大大鼓励了他,肯定了他。作为一个教育专家,他给孩子留下了一个一生难忘的经历,留下了一个由肤浅到深刻、由错误到正确的探索过程。这个孩子在第二节课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二、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整个未成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现,小学阶段要从基础做起,就是从“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做起。课程总目标明确提出要“保持和发展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能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科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蕴含着这些思想教育因素,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因素。科学课教学具有空间的开放性,不要拘泥于课堂内,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进行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如教学《我的大树》时,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将课堂搬到了大树林中,让学生与树木零距离的接触。学生用眼去观察,用手去摸,不断地猜想并向老师发问,伴随着师生间情感的互动,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了探索学习,萌发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向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教育离不开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现行《科学》教材中有70%的内容与环境保护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科学教师就要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污染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如教学《家乡的水资源》一课时,我让学生调查了学校附近被纸厂严重污染和街道附近被生活用水严重污染的河流的水质,学生通过采集水样,观察比较,了解到企业为了节约治污资金向河流里大量排放污水,致使污水变坏,鱼类大量死亡,行人掩鼻而过等,活生生的事实激起了大家的公愤,知道这样做只是赢得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不利于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贻害子孙万代。在教学《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时,学生阅读完空气的成分后,我问:工厂烟囱排出的烟雾,汽车尾气对人有好处吗?它们到哪儿去了?通过分析,学生认识到大气的污染源,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环保教育。 三、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探究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起到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根据兴趣选择合作探究内容 探究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并做好探究记载。由于充分尊重学生,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的团队中。 2、 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教学《称空气》一课时,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知道空气有没有质量,我让小组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学生兴趣盎然,小组间展开了激烈的计论: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么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小组成员又分工合作:有的实验操作,有的记录,有的观察实验现象……当实验失败时,他们互相讨论,找出改进意见,再实验,直到满意为止。在合作探究中,他们不仅认识了集体的力量是多么大,集体的智慧是多么重要,还学会了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创造交流平台,体验合作的快乐。 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此外,结合教材内容还可以向学生进行热爱小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细心认真、持之以恒的研究习惯。 在科学课上渗透思想教育,不是要我们用思想品德代替科学课,而是要真正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学习科学资源的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资源,这样才可以说真正完成了科学课的任务。
❼ 小学生科学的教育理念包括有哪些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注意了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和观察研究。在实验的现象分析和总结中,知道用三棱镜、水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彩虹,牛顿盘能把多种颜色光混合成白光。知道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知道了彩虹多形成于夏天雨后的原因。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我都要向大家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更多的自然科学问题”......这些语言的肯定与鼓励,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课上时,我经常说:“你们真棒!”,这不仅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❽ 现今的科学教育新理念是什么与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什么区别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素养是这样描述的:“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有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对日常所见所历的各种事物,能提出、发现和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能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能识别国家和地方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能根据信息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能提出和评价论点,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标准》对我国公民所应具有的科学素养是这样描述的,每一位中国公民,尤其是正在成长的新一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主要有如下方面:
1、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科。
2、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理解科学知识及其与周围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对信息搜寻、理解和判断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开发新知识、新产品的能力;主动吸收知识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3、合理的科学知识基础。
❾ 19世纪科学教育思想述评
19世纪科学教育思想是大发展时期,因为这个时候科学在发展,思想也在发展
❿ 关于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有哪些
这就很多了,主要有兰本达的“探讨研究法”、建构主义教学观、多元智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