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课题
『壹』 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递延收益这个科目,那么收到的政府项目资金应该用哪个科目
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所谓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所谓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之所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是因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政府补助,形成经济利益流入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是无偿的,又不符合销售收入或提供服务收入的确认条件,因此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或者通过“递延收益”科目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贰』 递延资产及递延收益在报表中的哪个项目中
(1)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在在“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下单独反映;
(2)递延收益建议在“流动负债”下单独反映,或者合并到“其他流动负债”下。
『叁』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在报表中同时存在吗什么是永久性差异,如何会计处理
是可以同进存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项目下;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负债项目下
永久性差异 因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范围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旦发生,即永久存在。
基于税收政策、社会政策及经济政策的考虑,有些会计报表上的收入或费用,在税法上不属于收入或费用;而有些财务报表上不属于收入的项目,在税法上却作为应课税收入
由于是永久性差异,所以就不存在递延的处理,就是在发生时一次性确认为企业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一般这种合并时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产生于免税合并,如果子公司的评估的公允价值和它自己的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然后母公司在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按照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合并。所以这里会存在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一般是指个别报表中的账面价值。
(3)递延课题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未来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
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肆』 递延收益,如题
政府补助的对象常常是综合性项目,可能既包括设备等长期资产的购置,也包括人工费、购买服务费、管理费等费用化支出的补偿,这种政府补助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企业取得这类政府补助时,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在实务中,政府常常只补贴整个项目开支的一部分,企业可能确实难以区分某项政府补助中哪些与资产相关、哪些与收益相关,或者对其进行划分不符合重要性原则或成本效益原则。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将整项政府补助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收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例3】按照有关规定,20×5年9月甲企业为其自主创新的某高新技术项目申报政府贴息,申报材料中表明该项目已于20×5年3月启动,预计共需投入资金2000万元,项目期2.5年,已投入资金600万元。项目尚需新增投资1400万元,其中计划贷款800万元,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协议规定贷款年利率6%,贷款期2年。
经审核,20×5年11月政府批准拨付甲企业贴息资金70万元,分别在20×6年10月和20×7年10月支付30万元和40万元。甲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7年10月实际收到贴息资金30万元
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递延收益 300 000
(2)20×7年10月起,在项目期内分配递延收益(假设按月分配)
借:递延收益 25 000=(300 000/12)
贷:营业外收入 25 000
(3)20×8年10月实际收到贴息资金40万元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400 000
『伍』 递延收入的项目内容
递延收入项目包括预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预收的出租房屋、出租设备等。
『陆』 举例说明哪些项目会形成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暂时性差异是从某一特定时点来看,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资产、负债项目的价值与依据会计准则所确定的资产、负债项目的价值之间的差异。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项目的性质对其暂时性差异的确定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不形成暂时性差异,而非货币性项目则有可能形成暂时性差异。在某些情况下,这一结论似乎并不成立,如应收账款等项目有时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事实上,该资产项目此时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性项目。弄清这一规律,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有重要意义。 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分析如下: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相乘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原则上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则上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税所得是指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
2.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柒』 递延项目的递延项目简介
递延项目是指在费用的收益期之前预先支付或者在收入权利形成之前收取货币资金而形成的跨期项目。递延项目包括预付费用和未实现收入。
『捌』 哪些负债项目的变化会涉及递延所得税发生
暂时性差异
是从某一特定时点来看,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资产、负债项目的价值与依据会计准则所确定的资产、负债项目的价值之间的差异。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和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资产、负债项目的性质对其暂时性差异的确定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
货币性资产
、负债项目不形成暂时性差异,而非
货币性项目
则有可能形成暂时性差异。在某些情况下,这一结论似乎并不成立,如
应收账款
等项目有时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事实上,该资产项目此时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性项目。弄清这一规律,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有重要意义。
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
递延所得税负债
,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
递延所得税资产
。
具体分析
如下: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相乘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原则上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包括对与子公司、
联营企业
及
合营企业
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则上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税所得是指未来期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
应纳税所得额
,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
2.
资产负债表日
,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玖』 外部审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怎样写
对照账户,审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间接法)有关项目编制的正确性。主要审查以下内容。(1)对照累计折旧账户,审查计提累计折旧项目的正确性。 (2)对照待摊费用账户,审查待摊费用减少计算的正确性。(3)对照应收票据账户,审查应收票据减少计算的正确性。(4)对照应收账款账户和坏账准备账户,审查应收账款净额减少的正确性;对照无形资产账户和递延资产账户,审查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减少的正确性。(5)对照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与存货相关的账户,审查存货减少项目的正确性。(6)对照预提费用账户,审查预提费用增加计算的正确性。(7)对照应付账款账户,审查应付账款增加计算的正确性。(8)对照应付票据账户,审查应付票据增加计算的正确性。(9)对照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审查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计算的正确性。(10)对照固定资产清理、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账户,审查出售长期资产损益计算的正确性。(11)对照财务费用账户,审查长期借款利息计算的正确性。(12)对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审查增值税收缴净额计算的正确性。
三、审查会计原则的遵守情况
(一)索取会计政策说明书。
(二)抽查与会计政策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以验证会计原则的遵守情况。
1. 检查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看其是否遵守了一致性原则,并调查其变化的理由。
2. 检查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应付债券等有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看其是否遵循了实际成本原则。
3. 检查并评价坏账准备的计提、折旧方法的使用及应收票据贴现数的情况等,评价其对稳健原则的遵守情况。
4. 检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和长期负债的列示以及其他对当期财务状况发生重要影响的项目,评价其对重要性原则的遵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