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阅读
A. 怎样阅读人文社科类专业书籍
我对于书籍的阅读一般是受兴趣支配,就是感兴趣的领域就仔细阅读,如果是不是非常感兴趣或者觉得很枯燥书就会一目十行扫完整本书(为了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平衡还是会读,但是仅限于“了解”程度了)。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对于一本艰深晦涩的书,其实就算是强迫自己去深究也是非常没有效率的一件事,读完了也没啥印象。关于批判精神,我的感受是在读书不多的时候先不要有太多先入为主的“观点”。曾经看过一句话很认同:“读书的时候不能有观点,读完书的时候不能没有观点。”但是我觉得这个的基础是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东西,也就是看过的观点多了,通过自己的思考和逻辑检验自然能得出自己的观点。不建议为了批判而去批判。
麻烦采纳,谢谢!
B.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经典
带着问题读书,有助于理解书中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读完一本书之后试着把书里的内容分享给别人,如果能把这本书的内容介绍清楚,那说明消化吸收得很好,如果能说出对书的评价,说明此书已经能够为你所用。
C. 高考社科类文章阅读技巧
一、考纲探究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所作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就其命题指向而言,既考查“抽取、提炼、概括”的一般阅读能力,又考核“联想、转化、拓展”的较高阅读水平,还引导考生注重“深入思考、探幽发微”,在答题过程中“延展发挥,创造补充”地培养创造性阅读习惯,以实现创造性阅读结果。所以,社科文阅读命题,具有注重语境、整体统览、变换角度和推敲因果四个特点,由此便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四大解题原则。
1、语境着手原则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包括作品的上下文、说话的前言后语,以及说话和写作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语体环境等因素。社科文阅读命题,有意识地利用语境因素设计信息抽取与筛选、重组与转化的题型,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语境意识和习惯,这便是命题的语境策略。因此,明确命题策略,利用上下文(狭义语境)、有关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广义语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答题原则。其运用方法如下:
第一,寻找有效的阅读区间抽选有关信息。
第二,利用上下文解读语句的特指意义。
第三,将指示信息功能的词语放置在具体语境中解释。所谓指示信息功能的词语一般指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等提示或指代有关信息的词语,其使用频率高,命题几率大,是理解文意或段落的关键词。
语境着手原则要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通过寻找“有效阅读区间”在相对明确的语段内提取、摘编、重组有关信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答题效果。
2、宏观把握原则
社科文阅读命题,历来重视对文章宏观把握性的“综合考查”,绝不违背文章写作和阅读的整体性原则。所以,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是一种调动多种阅读理解能力由整体感知到局部解析,再到宏观把握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即使解答局部分析的题,也应当有全局观念,以宏观认知统摄局部理解,绝不能断章取义,随意肢解、曲解甚至误解原文旨意。否则,就会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理解偏差。例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五大题所选材料是林非的《话说知音》,其中的第21题是:“俞伯牙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许多考生答成“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原因就是没有宏观地把握文章意旨。统观全文,《话说知音》一文通过讲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并提出异议和分析,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旨——凡是耗尽毕生心血,投入了巨大功夫才掌握的艺术技能,就应当永不停歇,永不放弃;况且,能够引出如钟子期那样的知音的艺术肯定会获得更多的知音。由此观照作者“唐突地劝慰他”的行为动机,便可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1)千辛万苦学得的艺术技能要永不放弃,艺术的追求要永不懈怠地坚持下去;(2)动人的艺术会获得更多的知音,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知音便放弃寻求更多的新知音。
宏观把握阅读材料一定要注意在答题前先总览全文,达到整体感知,在大体掌握作品主旨和思想的基础上,再解读有关的语段和问题,才能答出符合文章意旨的答案。
3、换位思维原则
换位思维原则,是由社科文阅读命题设计中从不同角度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这一特点提出的。变换角度设题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但不论如何变换角度,考生要明晓它的考查意图,把自已变换为命题人去琢磨命题意图。换位思维,既要注意变换角度思考,还要注意将自己变换为命题人或作者,站在他们的角度琢磨命题意图或写作意图,便会得出更为准确的理解。
4、因果逆向原则
写作思维一般是由“因”到“果”,以“因”究“果”,而命题者设置考题的思维一般是由“果”到“因”,依“果”探“因”。所以,解答社科文阅读题一定要抓住文中明示或隐含的“因果关系”,沿着命题者的思维方向进行“因果逆向”思维,便可顺畅而准确地找出有关答案。例如2002年《话说知音》文后第19题和第21题,都是以“果”探“因”的典型题例。其中第19题让考生依据原文第2段有关文字回答:“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激动’?”考生只能依据“果”从原文中寻找出此果的“因”(依据),便会很快找出答案。
根据原文,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钟子期神奇地领悟和感应出俞伯牙那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之中所蕴涵的仰慕高山之巍巍和欣赏江河之浩荡的无限情思这个“因”才得出作者的主观赞叹性结论“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激动”这个“果”。那么,答题时将作者写作时由“因”推“果”的思维方向倒置过来,由“果”探“因”,并稍加整合,便能很容易得出答案——“因为钟子期能准确领悟俞伯牙那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琴声中所蕴涵的情思”。
二、方法指导
1、搞清考查方向,明确一种认识
虽然高考试题中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否定相关旧有知识对阅读的作用,对相关知识熟悉,当然会有助于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我们只是说,当旧有知识与选文的观点发生抵触时,应以选文为准。
2、熟悉考题干扰项的设置方法
(1)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即所设置的选项不是从全文主旨去理解内容,而是背离主旨,抽取只言片语,组合成貌似正确的理解,误导考生作出错误选择。如2001年全国高考卷《铜奔马正名》第18题,题目是要求考生找出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句时所用证据的一项。作为这个答案的C项是这样表述的:“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象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这句话在原文中是可以找到的,且就在集中阐述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原因的一段,可为什么不对呢?因为原文中这句话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这句话和前面选项的那句话合起来才能作为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句的依据。
(2)偷换概念
如2001年全国高考卷《铜奔马正名》第19题A项“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就是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古诗文中“燕”并非现在人们所说的“燕子”,两者不是同一概念。由此看来,我们在解答试题时,对文中尤其是选项中出现的重要概念要予以特别关注,力求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辨别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3)夸大范围
命题者常夸大的是事物的范围、作用、程度,或者任意扩大概念外延等,引诱考生落入圈套。如2001年全国高考卷《铜奔马正名》第20题c项“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的打断就超出了原文所给信息的范围,因为原文说“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4)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
3、掌握解题方法,明确三个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在做题时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步,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第三步,把选项和从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找不到与选项“酷似”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句子,由这个(这些)相关的句子去作判断,从而去判定选项的正误。
4、把握临场技巧
做社科类文章的阅读理解题,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1)认真品读原文,用铅笔轻轻标记重要信息(文字的或符号的)。
重要的文字信息主要指具有特殊指代含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提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社科类文章的阅读理解题属于第二卷的内容,试卷上除了所答内容外,其他是不允许乱画的,因此,做完全部阅读题之后,要及时用橡皮将标记的内容擦干净,以免影响卷面的清洁。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通过了第一遍阅读,考生对原文有了初步的印象,产生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要趁热打铁,及时概括一下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考生是很难在读完第一遍之后迅速概括出以上要点,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因此,要树立读不懂原文不做题的思想,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争取在第二遍乃至第三遍的阅读中实现控制原文的目标,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草率从事。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社科类文章阅读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仔细取舍,做出答案。
作答范围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作答质量的高低。实践证明,正确的作答范围一旦确定,一般考生都能比较正确地做出答案;作答范围确定不当,失分也就理所当然。确定好作答范围之后,要找出该范围中最能体现答案的骨干词句或核心信息,对照题干要求,仔细取舍,科学连缀,直至做出准确的答案。有的考生在做此类试题时虽然知道作答的大致内容,但就是一时没有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因此,要切实把好从原文中抽取信息这一关,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来表达,实在没有合适语言时,要用“我手写我口”的办法,正确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5)单选性试题,不要急于从题肢中选择答案。
要先做出模糊答案,再拿这个答案与题干核对,选取相应的答案。
D. 有读社会科学书籍的必要吗
我认为很好呀。一方面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潜移默化间改变了自己的质素,三毛不是说过,书读的多了,气质也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吗?古人还说“腹中有书气自华”呢。多读写好书总是有好处的,题主还可以尝试一下别的领域的书籍。另一方面,这是很好的一种习惯呀,当许多人都在煲电视剧、刷微博的时候,题主耐得住清闲与寂寞琢磨一些书,是很好的习惯。不仅指行为上的,还指思维上的,题主也说过的,社会科学的某些书还挺难读的。但就是在阅读一些比较晦涩的、甚至是艰深的书籍的时候,慢慢把锈钝的脑袋磨得光亮起来、留下深刻的印痕。有人说读书有时候就是在读自己先前认同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不妨读一些难的书,就像攻克了一座堡垒,其收获与成就感应该是无法比拟的。再者,对于管理专业来讲,读一些社会科学的书也有好处的,不管是认识宏观环境方面,还是在与人沟通交流方面,亦或是在思考切入点、问题解决方面都应会有所助益。德鲁克不是说现在是知识管理的时代吗?很多人都是“知识工人”吗?哈哈!很多时候,并不是必不必要,而是自己认为值不值得,自己觉得感兴趣、又好奇就可以了,相信总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即便是以缓慢的、不明显的方式。题主应该是一个有追求、富有理想主义气质的人吧?想一想手握素卷、红袖添香的场景,真的很美!期待题主的成长与进步!祝君好。
E.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早晚读,记忆最深刻
F. 社会科学类的书籍包括什么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社会科学类的书籍有:
1.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科学研究的方针、政策、科学的哲学思想、科学的方法论、术语规范及交流、学派与学说、社会科学史 。
2.统计学:社会学、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团体、社会关系、社会制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地区社会学、、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调查和分析、人口学。
3.社会科学现状、概况、机关、团体、会议、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社会科学普及读物。
4.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名词术语、辞典、网络全书(类书)、指南、一览表、年表。
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丛书(汇刻书)、文库、全集、选集、文集、会议录、年鉴、年刊、 连续出版物。
6.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6)社会科学阅读扩展阅读
获取社会科学相关资料与文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中国知网
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通过产业化运作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涵盖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网络出版平台。
2.校际社会科学数据共享联盟(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成立于1962年,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科学数据中心,拥有600多个成员机构,包括大学和各种研究中心。
3.美国国家科学院在线数据库(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拥有超过3000部科学,工程和健康卫生方面的著作,可以在线阅读,这些文献代表克美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精华。
4.各地、市、高校综合类图书馆及数字化电子图书馆。
社科类的书籍有:
1.《统计学》
作者:贾俊平,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203096。
2.《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新版)》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著,林俊宏 译;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0752。
3.《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2版)
英文名:[Worldviews: An Intro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
作者:[美] 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DeWitt) 著,孙天 译;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12100。
G. 社会科学文阅读我做的速度比别人都慢,正确率太低,经常把正确的看成错误,把错的看成正确,我换了几个阅
你这是两个问题
一、慢: 慢不是问题。因为读书这东西,熟能生巧。读得多了,自然会快一点儿。这种事情不用跟别人比快。在不考试的情况下,慢一点儿没有问题。在考试的情况下,其实,试卷儿的设计者设计试卷儿时候,都是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的。你要有这个心态,就是不要和别人比快,而按照自己的节奏,跟自己比,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节奏。再次强调,慢不是问题。
二、正确率。这个正确率太低,因为你没有给个量化的概念,我们也就无从知道你的正确率低是怎样的一个概念。有的人认为60%是低的正确率,有些人则受不了95%。无论怎么说,从你的描述来看,要想提高正确率,你先要弄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把错的看正确,或者相反。是因为没有理解透彻?还是自己粗心了?联系你上面提到的速度的问题,我想对你来说,无论如何就先要使自己不要贪快吧。记住,快速的完成10题然后错5个,还不如慢腾腾的完成6题对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