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词来源
1. 科学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中文的“科学”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民国时期。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
但关于中国第一个使用“科学”一词的人是谁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1)科学一词来源扩展阅读
关于谁率先使用了“科学”一词,学界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看法。
《汉语大词典》“科学”词条的作者认为使用“科学”第一人是陈亮;袁翰青认为梁启超最先使用“科学”;樊洪业认为康有为第一个使用“科学”;汪晖则认为严复有可能是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之人;前不久,朱发建又提出近代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人乃王国维之说。
1993年出齐的《汉语大词典》“科学”词条开头处写道:“科举之学。宋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薄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后来发现,陈亮的《序》文中并未出现“科学”一词,相应地方写的是“科举”,而非“科学”。
袁翰青1985年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梁启超于1896年在《变法通议》中第一次使用了“科学”一词。后来,李华兴和吴嘉勋在编辑《梁启超选集》时找到了当年刊载该文的《时务报》,发现《时务报》上印的是“科举不改”,因而断定《饮冰室合集》排印时误将“举”字当成了“学”字。
杨文衡1981年著文指出,康有为在编辑《日本书目志》时,曾将两本含有“科学”字样的书籍,列入《日本书目志》一册卷二理学门之中。另说在康有为1898年4月进呈给光绪皇帝的《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之中,康曾三度使用了“科学”一词。这是现在流传最广的说法,当然也有人提出来质疑。
杨文衡1981年还指出:严复戊戌变法前后,在其早期译著《国计学甲部》残稿的按语中使用过“科学”一词。但严复《国计学甲部》残稿按语中的“科学”是否真的是1896年写下的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朱发建认为王国维才是中国近代最早、含义明确地使用“科学”一词之人。这种说法还没能得到证实。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究竟谁在中国最先使用了“科学”一词?
2. “科学”一词是怎么来的
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在一个旧的,密切相关的意思,“科学”还指可合理解释,并可靠地应用型知识的主体本身。
科学的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达尔文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3. ”科学“一词的由来及其局限性
“科学”在今天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但它的含义却相当模糊。简而言之,对于“什么是科学”的问题,第一种理解方式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把“科学”解释为“科学家做的事”;第二种则是将“科学”一词视作某种价值判断的标准,用法是:“你这样做不科学”。
为什么指称某种事业的用语同时拥有某种正面价值判断功能呢?这是因为这项事业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正面印象。要讲清楚这件事情,需要回到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中来。
科学观的历史背景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受西方列强欺凌。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不少中国人马上意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是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而“坚船利炮”的背后是强大的工业以及现代化的科学与技术体系。所以,从1861年开始,清政府中的开明势力在全国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社会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林则徐在1842年的一封信中谈到西人之所以战胜的原因是兵器先进:“彼之大炮远及十里以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之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魏源于1844年出版《海国图志》,书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正式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且把夷之长技规定成“船坚炮利”以及军队建设管理之技。
对夷之长技的深信贯穿着全部的近现代史。这也是中国人民从血的教训中总结出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而所谓落后,在当时的人心中,就是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对军事技术的推崇,直到今天仍然支配着不少中国人的潜意识。如果做一个调查的话,人们可以发现,当代中国最标准的科学家应该是钱学森,因为他代表着强大的军事能力。人们都喜欢传播这样的说法:一个钱学森抵得过5个师的兵力。
对西方军事科技及其背后现代科技体系的推崇,是中国人“科学”观念背后不可忽视的背景。
这一背景对今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很多国人心目中常将“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普通中国人谈科学不由自主地用“科技”一词,可是一旦谈起“科技”其实指的是“技术”。这样的混用,反映出国人倾向于从实用、应用的角度理解“科学”,而对“科学”本身的深层意义缺乏理解。
日本引进的“科学”
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科学”一词,来自日本人对西文science一词的翻译。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不是直接向西方学习,而是“借道”日本。原因大致有三,一来中国缺乏西方语言的翻译人才,加之传统中国对文字过于讲究,大量西文著作不能立即译成中文出版发行。虽然有西来的传教士,但他们的中文水平还不足以独自担当翻译工作,所以,那时的翻译都是传教士与中国文人合作进行,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西文著作的汉译规模和进度。第二个原因是,日本引进西学较早,而且日文吸收外来语能力较强,西学日化工作既迅速又规模大,加上日本离中国近,留学生多,近代中国人都借日本向西方学习。第三个原因,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日语大量使用汉字,中国人阅读起来较容易。但日语中所用的汉字发音与汉语不同,意思也相去甚远。近代汉语大量引进日本语言,无疑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
自明末清初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学问以来,中国人一直把来自西方的science译成“格致”“格致学”。格致者,格物致知也,是《大学》里面最先提出的士人功课,后人多用朱熹的解读,认为它是指“通过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0世纪头10年,“科学”曾与“格致”概念并存,但前者逐步取代后者。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下令全国取消“格致科”。1915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任鸿隽等人创办了影响深远的杂志《科学》。事实上,从这一年开始,“格致”退出历史舞台,“科学”成为science的定译。《科学》杂志今天仍然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周光召院士主编。
把science译成“科学”明显没有切中这个词的原来意思,相反,用“格致”倒是更贴切一些。science本来没有分科的意思,但自19世纪前叶开始,西方科学进入了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时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愈行愈远,science逐渐被默认为“自然科学”(naturalscience)。日本的译法就体现了西方科学的这些时代特征。现代中国人也就由此接受了19世纪以来以英语世界为基调的西方科学观念:第一,它是分科性的;第二,它首先指自然科学。而受历史观念的影响,现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中还加上第三,它一定能够转化为技术力量从而首先提升军事技术。毫无疑问,这样的“科学”观念只是西方历史悠久的“科学”传统的“末”而不是“本”。
4. 科学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做科学
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科学”一词,来自日本人对西文science一词的翻译。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不是直接向西方学习,而是“借道”日本。原因大致有三,一来中国缺乏西方语言的翻译人才,加之传统中国对文字过于讲究,大量西文著作不能立即译成中文出版发行。虽然有西来的传教士,但他们的中文水平还不足以独自担当翻译工作,所以,那时的翻译都是传教士与中国文人合作进行,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西文著作的汉译规模和进度。第二个原因是,日本引进西学较早,而且日文吸收外来语能力较强,西学日化工作既迅速又规模大,加上日本离中国近,留学生多,近代中国人都借日本向西方学习。第三个原因,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日语大量使用汉字,中国人阅读起来较容易。但日语中所用的汉字发音与汉语不同,意思也相去甚远。近代汉语大量引进日本语言,无疑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
自明末清初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学问以来,中国人一直把来自西方的science译成“格致”“格致学”。格致者,格物致知也,是《大学》里面最先提出的士人功课,后人多用朱熹的解读,认为它是指“通过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20世纪头10年,“科学”曾与“格致”概念并存,但前者逐步取代后者。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下令全国取消“格致科”。1915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任鸿隽等人创办了影响深远的杂志《科学》。事实上,从这一年开始,“格致”退出历史舞台,“科学”成为science的定译。《科学》杂志今天仍然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周光召院士主编。
把science译成“科学”明显没有切中这个词的原来意思,相反,用“格致”倒是更贴切一些。science本来没有分科的意思,但自19世纪前叶开始,西方科学进入了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时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愈行愈远,science逐渐被默认为“自然科学”(naturalscience)。日本的译法就体现了西方科学的这些时代特征。现代中国人也就由此接受了19世纪以来以英语世界为基调的西方科学观念:第一,它是分科性的;第二,它首先指自然科学。而受历史观念的影响,现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中还加上第三,它一定能够转化为技术力量从而首先提升军事技术。毫无疑问,这样的“科学”观念只是西方历史悠久的“科学”传统的“末”而不是“本”。
5. 科学一词源于何时何地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而世界上什么时候有科学一词那还是未解之谜吧!
6. "科学"一词的由来
【科学】1.科举之学。 宋 陈亮 《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内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容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2.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有科学。” 公刘 《太阳的家乡》:“这种悲惨的情况,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根本问题是要办教育,叫人们接受科学。”3.特指自然科学。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白吃,白喝,白住,研究科学,研究美术,研究文学,研究他们每个人所喜欢的,为 中国 ,为人类谋幸福。”4.合乎科学的;合理的。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多么精细,多么科学!完全是科学家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