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课题研究
1. 幼儿园中班研究课题有哪些
幼儿园研究课题,肯定是要选题,表述研究题目的。没有好的选题,几乎不可能立项。为了做好选题,正确起好名字,要多参考一些好的研究课题题目进行学习和借鉴。那么,幼儿园研究课题有哪些?
1、幼儿园安全教育评价实施策的研究
2、幼儿园混龄教育中主题活动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3、体验式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的行动研究
4、关于幼儿园开展篮球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
5、幼儿篮球活动中合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6、中大班幼儿餐前讲述活动对其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7、“学习故事”评价视角下的幼儿园大班户外体育游戏的行动研究
8、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中安全预控措施的研究
9、利用“红色文化”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10、以深描幼儿学习经历提升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
11、家园主题活动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提升的研究
12、在播音活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13、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负面情绪回应的策略研究
14、民间游戏在改善幼儿园亲子关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15、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研究
2. 如何培养幼儿的普通话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又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向。我们拟立足于幼儿园实际、教师实际与教学实际,以集体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大听课、说课、评课、上课的力度,为提高入职教师的集体教学有效提问能力做积极的尝试,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幼教改革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教发展的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期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因此,以本课题的研究作为幼儿教师探索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经和策略就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生活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大声地说,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和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一致,而认同个体之间语言能力客观存在的差异,力求不同程度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个幼儿从想说到敢说、会说。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受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将儿童语言教育置于社会环境中进行再思考,并且吸收了当代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语言”运动波及国际学前教育界。在我国幼教正处于引进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幼儿教育与国际幼儿教育接轨的时期。
从80年代开始,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中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如:《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多途径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等等。以上的课题分别从一日活动的某个环节侧重的就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研究,为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因此,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表明:幼儿听觉和言语器官发育逐渐成熟,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具备,幼儿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因此我们选择本课题,在关键期重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幼儿语言发展的优势。
(二)全语言教育理论。全语言教育理论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教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幼儿合作学习的过程,认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是整体性的、自然而然的;是整合的、开放而平等的;是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我们将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多种形式,给幼儿提供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机会,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教师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幼儿发展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并且有响应的材料提出和指导策略,通过互助式学习及过程评价,支持和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
(四)《纲要》中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它提出: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指导要点”提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以日常一日生活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为切入口,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大声、连贯且围绕主题地说,引导幼儿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理解、领悟思维等能力。
2.探索出适合本园幼儿实际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改变目前教学活动中零碎、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现状,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提升教师语言教育的素质,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
3. 幼儿园普通话研究计划要点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又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向。我们拟立足于幼儿园实际、教师实际与教学实际,以集体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大听课、说课、评课、上课的力度,为提高入职教师的集体教学有效提问能力做积极的尝试,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幼教改革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教发展的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期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因此,以本课题的研究作为幼儿教师探索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经和策略就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生活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大声地说,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和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一致,而认同个体之间语言能力客观存在的差异,力求不同程度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个幼儿从想说到敢说、会说。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受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将儿童语言教育置于社会环境中进行再思考,并且吸收了当代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语言”运动波及国际学前教育界。在我国幼教正处于引进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幼儿教育与国际幼儿教育接轨的时期。 从80年代开始,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中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如:《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多途径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等等。以上的课题分别从一日活动的某个环节侧重的就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研究,为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因此,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表明:幼儿听觉和言语器官发育逐渐成熟,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具备,幼儿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因此我们选择本课题,在关键期重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幼儿语言发展的优势。 (二)全语言教育理论。全语言教育理论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教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幼儿合作学习的过程,认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是整体性的、自然而然的;是整合的、开放而平等的;是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我们将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多种形式,给幼儿提供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机会,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教师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幼儿发展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并且有响应的材料提出和指导策略,通过互助式学习及过程评价,支持和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 (四)《纲要》中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它提出: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指导要点”提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以日常一日生活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为切入口,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大声、连贯且围绕主题地说,引导幼儿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理解、领悟思维等能力。 2.探索出适合本园幼儿实际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改变目前教学活动中零碎、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现状,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提升教师语言教育的素质,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 1.利用午睡环节,对幼儿进行倾听、讲述等能力的培养 听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利用午睡环节,开展故事讲述不但能调动幼儿午睡兴趣,更重要的它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倾听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安静的环境,午睡环节正是对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极好时机。 2.利用进餐环节,组织幼儿欣赏轻音乐、散文、诗歌,初步学会欣赏性倾听、目标性倾听、辨别性倾听、创造性倾听和批判性倾听。 3.利用晨间来园及晚间离园时间进行语言的培养 在晨间开展一些“我看到的新鲜事”“昨晚我家发生的事”等交流讨论的话题。在离园时,开展一些“今天回家做些什么”“我们的约定”等主题或无主题的聊天活动,都为幼儿的口语表达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此环节,为幼儿提供随手可取的优良书籍,书面材料。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进行学习、阅读。为幼儿提供一些拼音积木、拼字玩具、字的接龙游戏等,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提供有趣的材料给幼儿摆弄玩耍,加深幼儿对书面文字表达的印象。 (二)有效把握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中的语言指导。 1.利用语言教学活动,创设语言学习的机会和交流情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复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时,我设计了简便、新颖、富有吸引力的指偶,有公鸡、狐狸、猫、画眉鸟等让幼儿套在手指上练习角色的对话,并指导幼儿学习用声调、动作、表情来表现故事的内容。又如指导幼儿把家里废旧的纸、袋上的人物、景物剪下收集起来,让幼儿拼成有情节的画面编出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些“废旧物品”不仅成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诱惑物,而且成了幼儿教育表达言语的直观教具,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2.在各领域的教学中,有机渗透已有语言经验,提供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机会。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我们应该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例如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健康活动等等。 3.利用区角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以及情境的创设支持幼儿的语言表达。 我们利用区域活动(语言角、美术角、音乐角……),活动区准备了各种玩具、废旧物品等,活动时由幼儿自己选择到各个区域玩,幼儿也就看看说说、玩玩说说、演演说说。如语言角,幼儿手拿玩具,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自编对话,互相交谈。在选择角色时,教师鼓励幼儿交换角色,
4. 如何提高幼儿园语言课题有效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语言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籍以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同时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必须抓紧这一“黄金时段”,促进幼儿的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对应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然而,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习得语言经验的主要渠道。《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纲要》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那么,提高语言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凸现出来,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背景
悉心分析,进行反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几个层面。分析研究近年来课堂教学的现状,很显然有些语言教学活动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
1.从语言教学活动的模式分析,教师们缺乏对语言教学活动模式的研究与掌握,出现了所有语言教学活动一个模式的怪现象。如把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混为一谈。
2.从“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分析,孩子们质疑问难策略和能力不具备。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环节中,没有设计幼儿质疑的环节,没有设计幼儿的学法,缺失了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从“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分析,老师们大都将语言活动教学与幼儿认读汉字割裂开来。幼儿教育专家周兢教授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乐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在与幼儿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成人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书上的文字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
4.从“丰富幼儿口语的过程中,增强幼儿对语言和语法的敏感性分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没有预设幼儿在这次活动中需要用些什么词将要讲述的对象讲具体,讲形象。因而,导致幼儿在语言活动中表现出词汇量积累不够,讲起来干巴巴,语言苍白,无法用较贴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悟。
5.从教师制定的活动目标分析:一是目标不够全面,太大、太笼统、缺乏针对性。如一位教师是这样制定目标的:“能感受与别人沟通的乐趣,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精神”。这个目标简直是“清凉油”,哪次活动,哪门学科都适用。二是活动目标不具体。例:一位教师是这样制定“我喜欢的玩具”这次谈话活动的目标的:“在教师的鼓励下,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愿望,讲述自己喜爱的玩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爱护玩具,整理玩具的好习惯”。三是幼儿能力的发展目标不具体。如:一位教师制定的“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这个目标看不出训练幼儿哪方面的能力或哪个口语,哪个词语,哪个句式。
6.从园内教研气氛状况分析。尽管教研活动经常进行,但对研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研究的人数少,圈子太小;研究内容常浮于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研究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不落实。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孔子的“知—乐—好”理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荀子的“闻—见—行”理论。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着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三)《中庸》的“学—问—思—辨—行”理论。《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四)杜威名言:“我听过,我忘记;我看过,我记得;我做过,我学过”。
(五)M·希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
(六)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从新《纲要》语言教学活动目标要求来看,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最主要的因素有: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探究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基本途径。
(1)教材处理的有效性;(2)教学目标的有效性;(3)教学活动策略的有效性;(4)课堂评价的有效性;(5)语言活动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立足本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反思、总结有效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策略,积累有效的第一手研究素材和成果,为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的实践及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实践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案例、课例与模式,推动五大领域活动教学有效性研究。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预期研究目标,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边归纳,边总结,边积累,探索出提高语言教学活动效益的有效方法。
2.观察法:本次课题研究运用了观察法中的“测查法”、“日记描述法”、 “清单法”和“实况详录法”。通过对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了解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对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对幼儿语言方面的认知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发展、情绪发展等进行了考究和分析。对老师的活动设计个案与教学效果进行了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了可行的行动计划与措施。
3.文献分析法。此次课题研究以《纲要》为标准,悉心查阅了与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的论著和成果,下载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翻阅了有关的教育理论书籍,界定了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制定出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于2006年10月---2007年11月进行了为期14个月的研究,2007年12月份幼儿园理事会领导、美院教授及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了初步评估,课题计划于2008年12月结题。
步骤一:组织准备阶段(2006.10——2006.12)主要工作为:①精心挑选组建研究队伍。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予以编撰。③加强教师培训,指导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构想,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步骤二:初步研究阶段(2007.1——2007.7):确定个别班级进行早期实验研究,同时进行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并对家长、教师、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对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现状、策略进行了“语言教学活动低效”的摸底调查,形成分析报告。
步骤三:整体研究阶段。(2007.8——2008.7):进行整体实验研究及验证性研究,并推出了事实性成果及理论性成果,完成中期实验报告,撰写论文。
步骤四:结题阶段(2008.8——2008.12):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会,全面推出研究成果,并做一定范围的推广普及工作。推出理论性成果及实践性成果,并有论文发表或获奖。
五、研究的过程与措施
(一)语言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积累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了解现状。
2.寻求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
“有效教学”是国家研究
5. 幼儿园语言课题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周兢.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张加蓉,卢伟.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赵寄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
夏燕勤,邹群霞.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
唐淑.
幼儿园语言和科学教育——幼儿园课程研究论文集萃(二)[C].南京:南京师范出版社,2004
8.
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
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
周兢.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
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2.
周兢.幼儿园语言文学活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3.
陈定儿.点亮童心:幼儿园文学整合教育研究成果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4.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以康州大哈特福德地区为个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
黄娟娟.认字、识字就等于早期阅读吗?——2-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新探[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16.
陈晖.图画书的讲读艺术[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17.
方卫平.享受图画书——图画书的艺术与鉴赏[M].上海:明天出版社,2012
18.
梅子涵.童年书——图画书的儿童文学[M].上海:明天出版社,2011
19.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
6. 如何培养幼儿的普通话能力的课题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又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向。我们拟立足于幼儿园实际、教师实际与教学实际,以集体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大听课、说课、评课、上课的力度,为提高入职教师的集体教学有效提问能力做积极的尝试,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幼教改革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教发展的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期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因此,以本课题的研究作为幼儿教师探索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经和策略就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生活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大声地说,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和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一致,而认同个体之间语言能力客观存在的差异,力求不同程度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个幼儿从想说到敢说、会说。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受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将儿童语言教育置于社会环境中进行再思考,并且吸收了当代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语言”运动波及国际学前教育界。在我国幼教正处于引进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幼儿教育与国际幼儿教育接轨的时期。 从80年代开始,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中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如:《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研究》、《多途径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等等。以上的课题分别从一日活动的某个环节侧重的就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研究,为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因此,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表明:幼儿听觉和言语器官发育逐渐成熟,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具备,幼儿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因此我们选择本课题,在关键期重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幼儿语言发展的优势。 (二)全语言教育理论。全语言教育理论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教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幼儿合作学习的过程,认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是整体性的、自然而然的;是整合的、开放而平等的;是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我们将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多种形式,给幼儿提供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机会,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教师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幼儿发展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并且有响应的材料提出和指导策略,通过互助式学习及过程评价,支持和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 (四)《纲要》中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它提出: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指导要点”提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以日常一日生活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为切入口,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大声、连贯且围绕主题地说,引导幼儿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理解、领悟思维等能力。 2.探索出适合本园幼儿实际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改变目前教学活动中零碎、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现状,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提升教师语言教育的素质,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 1.利用午睡环节,对幼儿进行倾听、讲述等能力的培养 听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利用午睡环节,开展故事讲述不但能调动幼儿午睡兴趣,更重要的它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倾听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安静的环境,午睡环节正是对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极好时机。 2.利用进餐环节,组织幼儿欣赏轻音乐、散文、诗歌,初步学会欣赏性倾听、目标性倾听、辨别性倾听、创造性倾听和批判性倾听。 3.利用晨间来园及晚间离园时间进行语言的培养 在晨间开展一些“我看到的新鲜事”“昨晚我家发生的事”等交流讨论的话题。在离园时,开展一些“今天回家做些什么”“我们的约定”等主题或无主题的聊天活动,都为幼儿的口语表达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此环节,为幼儿提供随手可取的优良书籍,书面材料。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进行学习、阅读。为幼儿提供一些拼音积木、拼字玩具、字的接龙游戏等,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提供有趣的材料给幼儿摆弄玩耍,加深幼儿对书面文字表达的印象。 (二)有效把握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中的语言指导。 1.利用语言教学活动,创设语言学习的机会和交流情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复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时,我设计了简便、新颖、富有吸引力的指偶,有公鸡、狐狸、猫、画眉鸟等让幼儿套在手指上练习角色的对话,并指导幼儿学习用声调、动作、表情来表现故事的内容。又如指导幼儿把家里废旧的纸、袋上的人物、景物剪下收集起来,让幼儿拼成有情节的画面编出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些“废旧物品”不仅成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诱惑物,而且成了幼儿教育表达言语的直观教具,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2.在各领域的教学中,有机渗透已有语言经验,提供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机会。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我们应该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例如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健康活动等等。 3.利用区角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以及情境的创设支持幼儿的语言表达。 我们利用区域活动(语言角、美术角、音乐角……),活动区准备了各种玩具、废旧物品等,活动时由幼儿自己选择到各个区域玩,幼儿也就看看说说、玩玩说说、演演说说。如语言角,幼儿手拿玩具,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自编对话,互相交谈。在选择角色时,教师鼓励幼儿交换角色,
7.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探究参考文献
一、课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很多的家长对孩子过多的包办,使很多的孩子不仅出现了懒得动手的习惯,同时也出现了懒得动嘴的习惯,家长不仅把 不该替他做的做了,同时也把让孩子自己说的帮 孩子说了。有些孩子出现了与别人交流难,说事难的问题,不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期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因此,我园大班提出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研究课题。本课题的研究作为幼儿教师探索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经和策略就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进行完整叙述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愿意主动与人进行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想法。
2、帮助教师逐渐成为科研型教师。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提高教师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用科研促教研,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通过生活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大声地说,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和技能,使幼儿养成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一致,而认同个体之间语言能力客观存在的差异,力求不同程度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个幼儿从想说到敢说、会说。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表明:幼儿听觉和言语器官发育逐渐成熟,正确地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已具备,幼儿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因此我们选择本课题,在关键期重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幼儿语言发展的优势。
8. 如何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课题调查报告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 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我一直都坚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积极带动幼儿 ,与其他老师达成共识,同心协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几年的生活中,我总结出语言教育应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除了跟孩子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与语言交往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一旦在集体中孩子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就能达到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目的。那如何创设这个语言环境呢?这有赖老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在班中我一直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孩子幼儿期开始,我就坚持这种做法,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并利用孩子喜欢的游戏进行语言练习,如:开火车、捉迷藏、办家家等游戏活动。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老师、同伴进行交谈。在户外活动,我也不放弃任何一个语言学习的机会,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甚至孩子睡觉前的时候,我都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幼儿期进入这种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里,经过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熏陶,使孩子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和孩子说完整话这两方面。 (1)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孩子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孩子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必须是靠孩子在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运用的一 个过程去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孩子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起来的。 因此,平时我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在各种环境中丰富幼儿的词汇,并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等,在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例如:我给孩子讲《小鸡在哪里》故事里的几个动词:小花鸡蹲在盆子里,小黄鸡钻在椅子下,小黑鸡站在石头上,小白鸡躲在树后面。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我就请四名孩子分别做蹲、站、钻、躲的动作,使幼儿初步理解这几个动词的含义,然后又通过游戏的方法,将“蹲、站、钻、躲”进行消化。又如我给孩子讲《会的苹果》故事中,通过学习:“勤劳的”小猪、“狡猾的”狐狸这两个形容词,在孩子理解词义后,我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孩子动脑筋,尝试运用这两个形容词去讲述:勤劳的……;狡猾的……。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孩子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2)鼓励孩子说完整话。孩子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孩子说完整话呢?这关系到老师本身的语言教学的习惯,假如孩子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孩子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我非常重视对孩子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从小开始,坚持要求、鼓励孩子学说完整话。孩子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引导孩子,“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 ,孩子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戏:角色游戏-《爱心》《百货商场》耐心地引导孩子玩游戏时坚持学说完整话,如:“请问你要什么?”“我要……”,“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这样,孩子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了。 我还经常利用一些复述故事、仿编诗,如《小猫钓鱼》《小猴圈》《三只蝴蝶》《云彩和风儿》《梳子》等等,在这些有趣的故事里,首先让孩子理解故事里面的重点词、重点句,然后进行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在《小猫钓鱼》的故事中,我和孩子一起讨论,讲述:小猫钓鱼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结果一条鱼也没钓到。接着我就要求孩子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有时孩子能自己的实际并进行讲述。“上课时,我三心二意,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看看那,结果什么也不会。”这样练习,对孩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鼓励孩子说完整话,还可以利用创编诗的方法,培养孩子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如仿编诗《云彩和风儿》、《梳子》,通过欣赏优美的诗,孩子对诗非常感兴趣,我就抓住孩子这一学习的契机,引导孩子初步学会按诗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云彩的样子。如,有些幼儿编到: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天上的云彩真有趣。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小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花丛中找朋友;吹呀吹,云彩变成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想要捉害虫;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大象,大象正在河里高兴地洗澡。……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当然,提高孩子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去做,这就要靠老师不断地在教学中去发现、去总结。
9. 幼儿园课题研究题目有哪些
1、幼儿园评估督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执行研究
3、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4、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与管理研究
5、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6、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7、学前教育片区教研责任制研究
8、幼儿园教师地位待遇保障研究
9、普惠性幼儿园的基本标准和维持体系研究
10、幼儿科学探索能力与学习方式的研究
11、幼儿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及其获得方式研究
12、幼儿数学学习策略研究
13、幼儿数学学习策略研究
14、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15、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16、幼儿园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研究
17、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研究
18、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