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科学家自杀
㈠ 爱好艺术的科学家
尽管科学和人文在某些方面格格不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如斯诺所说,“一方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方是科学家,并尤以物理科学家最为代表性。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尤其在年轻人中间)还存有敌意和反感,但大多数是缺乏理解。他们对对方都有一种荒谬的、歪曲了的印象。他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在情感的层次上,也难于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
其实科学家队伍中,爱好文学和艺术的人为数不少。爱因斯坦、普朗克、哈恩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组成一支水平很高的室内乐演奏小组:爱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弹钢琴,哈恩进行伴唱;伽利略是天文学家、诗人与文学批评家;开普勒是天文学家、音乐家、诗人;巴斯德是生物学家和画家;诺贝尔是化学家、诗人、小说家;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画家,俄国的罗蒙诺索夫(1711~1765)是科学家、诗人;发明莫尔斯电报码的莫尔斯(1791~1872)原是一个职业风景画家;国生理学家、19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里谢(1850~1935)写过诗歌、剧本、小说,他写的情诗艳丽动人,写的剧本经常在欧洲各地上演,写的小说由于借用了自己对心理学的研究也无不扣人心弦。美国科学家罗斯(1857~1932)因揭示了疟疾的奥秘而荣获1902年诺贝尔医学奖,他的爱情小说《奥莎雷的狂欢》是当时美国十大畅销小说之一;美国科学家、口服避孕药发明人杰拉西写过诗歌、小说和戏剧,他的小说曾在BBC向世界广播;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霍夫曼出版过3本诗集,与杰拉西合作写过剧本。
不过,这里所说的文学家型或者艺术家性科学家,不是指具有一般的文学艺术素质和爱好的科学家,而是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建树不亚于那些职业的文学艺术家的科学家,甚至他们本人的科学技术成就常常因为文学艺术的成就而被掩盖了(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德国诗人歌德)。
1、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科学与人文科学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不同,在创造性方面是相似的。杰拉西认为“不论你从事的是艺术还是科学,你所要做的都是前人未曾做过的,你自认为是某一领域的开先河者,或以新的方式看待问题”。霍夫曼认为“诗歌与许多科学,如理论构建、分子合成等都是创造。要完成这些创造活动,需要技艺精湛、思想活跃、专心致志、超然物外和简洁的陈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埃德尔曼学习过15年音乐,但他最终放弃音乐是因为“我并没有音乐天赋,我有这方面的常识和经验,但没有天赋和灵感。”
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可以引用华裔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的一段简洁而精辟的描述: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不以来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类特定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想象,它的真理性根植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夜市外在的,它根植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科学和艺术都在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2、罗蒙诺索夫:赞诗颂彼得
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的第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是一个全能型科学家,精通多门学科,包括化学、物理学、采矿技术、金属学和光学。1960年以前的苏联文献,往往对他的成就大肆夸张,说他比拉瓦锡更早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比本杰明·伦福德(1753~1814)更早发现了热的运动论,比托马斯·杨(1773~1829)更早了发现光的波动理论。虽然在整个科学史上的地位还有待评价,但他在俄罗斯科学史的突出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在科学领域之外,罗蒙诺索夫对俄国教育、语言学、历史和文学作了同样重要的贡献。他创办了俄罗斯最古老的大学——莫斯科大学。他写了第一本语法书,从而使俄语系统化。他写的《俄国古代史》在1766年去世后出版,这是第一部俄国史。在文学方面,罗蒙诺索夫写有长诗、赠诗、悲剧及讽刺文章,创造富有哲理和崇尚激情的颂诗,主要作品为《伊丽莎白女皇登基日颂》和《晨思上苍之伟大》,长篇叙事诗《彼得大帝》未能完成。
《伊丽莎白女皇登基日颂》从表面上看是颂扬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的,但实质上是颂扬彼得大帝、颂扬科学的,因为女皇批准了科学院的新章程,为科学院增加了拨款。提到彼得大帝促进科学的引进和发展,诗人这样写到:
“于是各种神奇的科学
越过高山、大海和江河,
把手伸向俄罗斯,
对伟大的君主说:
我们愿意竭尽全力/把纯粹智慧的新成果
交给俄罗斯人民。/君主它们前来作客,
于是俄罗斯已经期望/看到它们的辛勤劳作。”
3、伊拉司马斯·达尔文:诗歌与论文合一
伊拉司马斯·达尔文是提出现代进化论的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从其祖父吸收了丰富的营养。
与那些把艺术生活和科学生活截然分开的科学家不同的是,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则把诗人的角色和科学家的角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他的所有关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作品都是用叙事诗的形式写作的。
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广学博览,知识渊深。他曾在剑桥的圣约翰学院攻读过古典作品、数学和医学,对诗歌颇感兴趣。他在爱丁堡大学学完了医学教育课程后,就在诺丁汉开业行医,由于一开始就受到挫折,遂迁居利奇菲尔德。1777年,伊拉司马斯对植物学特别感兴趣,并且建立了专门的利奇菲尔德植物学协会。该协会专门翻译林纳的著作《植物的系统》和《植物的分科》。在这个时期,伊拉司马斯在利奇菲尔德郊区买下一小块土地辟作植物园。由于这种兴致,他开始写他的第一部叙事诗。直到晚年他才开始发表这些诗。
伊拉司马斯·达尔文最初发表的是叙事诗《植物园》的第二集,标题是《植物之爱》,后来发表第一集《植物经济》,两部集诗都博得了读者的好评。这完全是一种独特的诗种——它把古典的、很有特色的古希腊罗马的形象(爱罗斯神、赫刺克勒斯神、山林水泽女神、缪斯神、古希腊罗马女神),以及后来的英国民间文学中诸如地精等的形象同一些崭新的科学概念,同含有唯物主义哲学味道的思想,同反映当代技术进步的成果结合起来。而对诗的注释,则可以看成是一篇篇科学论文或者科学评论。在叙事诗第一集里,诗人描写在原始之火女神参与下创造宇宙的情况。叙事诗第二集描述植物之爱,与诗文并列的也有自然历史性质的注释。叙事诗《植物园》及其知识性很丰富的注释和对植物的酷爱符合当时时代的胃口的,因此该书一版再版,共出了四版。
他的作品中最成功的要算《动物生物学,即生命的规律》一书。这是一部医学著作,它谈的是疾病的理论。《动物生物学》在7年内出了3版,并翻译成法文、德文和意大利文出版。
在《动物生物学》里,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列举了五条使他承认物种进化的理由。一是生物在个体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发生的那种变态;二是人类使家畜发生的那些变化;三是畸形的出现和后代对畸形的继承;四是所有温血动物—四足动物、鸟、两栖动物以及人类在构造上惊人的相同之处;五是一切生物从它生命的开始到结束都在变化着,并把已具有的特征遗传下去。他还认为性感、饥饿和追求安全是导致动物的变异的三种原因。
伊拉司马斯·达尔文的最后一部叙事诗是《大自然的神殿》,这是在他去世之后,查而斯·达尔文诞生之前六年,即1803年出版的。在这部诗作里,他又一次研究了生命的起源,即生物有机体的起源及发展;研究有机体的性生活,性生活使它们自己得以繁殖,以不断恢复因死亡造成的减员;研究心理方面和智力方面的发展状况。在叙事诗的结尾部分,研究世界上存在着的善与恶的问题。
以下是伊拉司马斯·达尔文在《大自然的神殿》中一段谈语言的产生的诗,他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动物的感觉的表现。
“每当感情迸发或思绪激荡的时候,/智慧为爱情或仇恨所包围,/满腔热血沸腾,整个身心激动百感纷呈,/双颊绯红,目光晶莹,笑中春风生,/而模仿,在亲属的意识之中,/很快就创造一模一样的思想过程,/外露的面部表情引起许多想法相同,/语言也就从此产生。/ 好斗的雄鸡或者好妒的鹌鹑,/竖起羽毛把敌方死盯;/盛怒的双方气势汹汹,尽管一声不吭,样子已是最明确的威胁行动。/饥饿的狼群深夜哀鸣,/蛇声咝咝,凶残鬣狗鸣鸣抖威风。/雄狮一声怒吼,抖起长鬃,/用尾巴拍打自己的前胸。/野人斗士双眉紧锁怒目圆睁,/攥紧拳头,威胁敌人似骤雨狂风,/抖擞精神目光炯炯,抡起拳头伺机行动,/看打击敌人哪里才能致命。/就是这样,联想力把全部激情流露在表现于外的特征。/就是这样,兽、人、鸟的哑语首先从手势交换中产生,/今日舞台上的哑剧也全由这种交换构成。/热情满怀的雄辩家,/要用手势弥补他太无分量的谈话内容。/就是这样,由模仿产生的语言,/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一同发生。/就是这样,为表达事物本质的每一概念,/相应的单词随之形成;/口中舌与唇逐渐配合发出响声,/语句按成分断开,喉头产生振动,/在那里,声音带有如下色彩:爱情、威吓、惋惜、赞许和恳请,/这一切,全是气浪发生的振动。”
4、诺贝尔:文学的理想主义
诺贝尔的主要兴趣是科学和文学。他认为,对自然科学的征服,是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的材料;而文学的理想主义使命,也能在这方面起着它的作用。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诺贝尔在遗嘱中把文学作为奖项之一。
诺贝尔写有一些小说草稿,但从未没有发表过。例如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和1862年写的《姊妹们》这两部抒发他对社会改革观点的作品,或者在相当后期的1895年写的喜剧草稿《杆菌发明专利权》,尽管它们的确包含着对于人物性格的敏锐观察,但却有点天真和造作。他对一般生活越来越多的批评态度,使得这些作品充满了挖苦和奇妙的内容。
尽管诺贝尔肩负巨大的工作负担,但他保持了自己对诗的喜爱。他注意跟踪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在内的文学潮流,并且从中看到了它在他所梦想的人类向更好的生活发展中,能够成为一种使人振奋精神的源泉。
在诺贝尔的信件里,他经常引用莎士比亚和其他英国作家的话,并使之变得滑稽风趣;这些信件还流露出他曾仔细读过并且珍惜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哲学著作,例如赫伯特·斯潘塞,他的思想在很多方面与诺贝尔自己的思想相吻合。
诺贝尔在诗歌方面的尝试,是模仿拜伦和雪莱的。他对古今著名和无名作家的基本思想倾向相当熟悉,喜欢那些带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作品,而不喜欢当时的自然主义作品。诺贝尔曾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翻译成瑞典文,也曾在晚年写过一部悲剧《复仇的女神》。
在1890年写的题为《拟论述的哲学反映》这份目录中,诺贝尔用十二个标题涉猎天下万物非常深远的思想。例如,互相作用的原子、大脑思维和记忆的功能、以太和可衡量的物质、各种宗教渗透、经济和税收研究、化学新的简化体系、以新思想为基础的政府组织、爆炸学科的工作;细胞与宇宙的哲学。
另外一份目录的题目是《已经写完的文学与诗歌》,共14部(首):三姊妹、背负死亡、疾病与医疗、她、一则谜语、我是否曾经爱过……、给与的梦想……、森西、精神抚育、训诫、相信与不相信、双上鞍、惊奇、我看到两朵玫瑰蓓蕾。
在这些诗作中,现在保存下来的有第一、第五、第六、第七、第八首。从这几首诗中,可以看出阿尔弗里德·诺贝尔具有相当多诗的灵敏,虽然在晚年由于他所遭受的沉重打击,这种灵感变得比较迟钝,但它却伴随了他的整个一生。下面是迄今尚不为人们所知的第六首诗《我是否爱过?》的从瑞典文翻译出来的一段摘录:
“啊,你的质问,/多我记忆的旋涡/唤醒了一幅甜蜜的轮廓,/那梦寐以求的幸福呵,/生活不肯将它赐给我;/那满腔热忱的爱情呵,/不待成长就已经凋落。/你不会懂得,/一个年轻心灵的理想世界,/是怎样遭到现实的折磨,/挫折、幻灭与忧思,/是怎样捉弄那欢乐的生活,/使一切都丧失灿烂的光泽。/你那年轻的灵魂,/在如意宝鉴中/只看到世界纯洁无浊,/呵,但愿你永远不要/看到它的面目赤裸。”
5、歌德:科学思想被遗忘
众所周知,歌德(l749~1832)是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1749年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
歌德的文学创作囊括了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他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享有世界声誉。
《浮土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
这部著作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肯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这些文学成就明显地掩盖了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歌德大概是在1780年左右进行科学研究的。1790年他出版了《植物变态学》一书。有人比喻这本书对18世纪以前的生物学犹如化学对炼金术。1810年歌德出版了长达1400多页的两卷本著作《颜色论》。颜色论曾长期受到物理学家的非议。但在20世纪,不少著名物理学家如海森伯、玻尔等人对此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6、莫尔斯:半路弃画从文
莫尔斯出生于1791年,是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的长子。莫尔斯从小就喜欢画画,14岁进入耶鲁大学学习美术,开始在象牙上画纤细画,1810年毕业后去英国伦敦学习具有英国艺术风格的历史画,1815年学成回国后以画肖像画为生,并开始在新英格兰、纽约、南卡罗来纳州当巡回画家。
莫尔斯以技法见长,结合英国的浪漫主义,对所画人物的性格加以鲜明的描绘。莫尔斯最著名的两幅绘画作品是拉菲德和W.C.布莱恩特的肖像,还有雕塑《垂死的赫丘力士》。
莫尔斯对美国绘画的最大贡献是他发起倡议,在1826年建立了美国国力艺术设计院,成为第一任院长,主持院的常务工作一直到1845年。他曾举办过美国首次的系列艺术讲座。1829年莫尔斯开始漫游欧洲,1832年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游船上,一位年轻医生对电磁铁的讲解使莫尔斯的兴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莫尔斯回到美国后,41岁的他开始致力于研究实现电报通信的装置,历经3年夜以继日的研制改进,并耗尽了一生的积蓄,1835年得到初型。为了解决生计和研究费用,1936年他又回到纽约大学担任绘画雕塑教授职务。1837年后他只画过一幅肖像画,这时他已经把全部兴趣都转移到了发报机的发明上。
莫尔斯在1837年完成了自己的电报装置,并在大学进行演示,1938年莫尔斯申请了专利;1938年他发明莫尔斯电码,这种电码通过点、短线和间隔的不同排列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1844年莫尔斯建成了实验性电报线路,并完成了电报通信的重大实验,他发出的第一封电报的信息是“这是上帝的杰作”。
12年的艰辛换来了成功,但有人使用莫尔斯的系统缺不肯付费,因此他又不得不为维护自己的专利进行数件诉讼。1854年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确认了莫尔斯作为电报发明家的法律地位,从此他的声誉和财富大增。晚年的莫尔斯从事慈善事业。
7、萨根:肩负科普使命
萨根(1934~1996)于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于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从60年代早期他就在哈佛大学执教,1971年任康奈尔大学教授。1996年12月20日萨根去世,年仅62岁。
卡尔·萨根一生研究成果惊人。他的研究重点为金星上的温室效应、火星上的季节变化、原子战争所造成的长期环境影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外星智能生命探索等;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他直接领导了美国行星探索计划,以及“水手号”、“海盗号”和“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发射;他还担任过美国天文学会行星分会会长,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天文学分会会长,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行星分会主席。
萨根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个著名的科普作家。萨根认为科学家普及科学是科学家的一项神圣使命。科学家从事科普的原因不只是为了向资金提供者如纳税人解释自己所做的工作,而主要是因为科学是知识的本体,是一种思维方法,在试图解决人类的每一个深奥的问题方面科学都提供了近似的答案。因此科学不只是专业人员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而是整个人类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
萨根以满腔的热情,流利的文笔,写出了10多本受人赞赏的畅销书,包括《宇宙中的智慧生命》、《伊甸园的飞龙》、《地球的嗡嗡声》、《布鲁卡的脑——对科学传奇的反思》、《魔鬼出没的世界》。1980年他的一部长达16集的电视连续剧《宇宙》,在美国公共广播社播放并传遍世界各地。其中,《伊甸园的飞龙》获得1987年美国普利策奖。
8、杰拉西:用文学注解科学活动
卡尔·杰拉西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1945年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科学方面的最大的贡献是第一个人工合成了类固醇避孕药,为此他获得了除诺贝尔奖之外的大多数科学奖,如美国国家科学奖、沃尔夫化学奖、美国国家技术奖,是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有近20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进入60岁以后,杰拉西真正地开始了诗歌、散文、小说等的艺术创作。他不需要以写作来谋生,因为他在科学研究中已经有足够的收入。杰拉西认为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原始动机之一是来自于他对遭受一段感情创伤后的情绪表达的需要;动机之二是对未曾涉足的领域的尝试,因为文学是区别于科学的完全不同的智力活动。
杰拉西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诗歌和短篇小说,结集为《未来主义者及其他故事》;他出版过多部自己称为“幻想中的科学”(science-in-fiction)的小说,如《坎特的困境》、《布尔巴基的赌局》等5部小说,1部诗歌《时钟回转》,1部散文集《从实验室进入世界:一颗为人民、宠物和臭虫的药片》。他用小说来表达自己对科学家、科学界的思考。
杰拉西独创了一种自己称为“戏剧中的科学”(science-in-theatre)的多部剧,如“完美的误解”、“氧”(与霍夫曼合写),已在剧院上演。剧作"氧"描述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准备给百年前的科学发现颁发诺贝尔奖,在对都宣称发现了氧的法国科学家拉瓦锡、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和瑞典科学家谢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遇到的紧张与冲突,讨论了科学上的多重独立发现的优先权问题。
杰拉西还建立了一个艺术庄园,每年为近70名艺术家提供工作场所和住宿,已经有超过千名从事视觉艺术、文学、舞蹈术、音乐的艺术家接受了赞助。
9、薛定谔:抒情诗人
薛定谔不仅是奥地利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而且还作为一个抒情诗人在语言的艺术中展露锋芒。
薛定谔生于维也纳,1910年取得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维也纳,苏黎世等地任教。1926年将法国人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观念用数学表示,得到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薛定谔方程式即著名的波动方程,因而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4年,薛定谔以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和敏锐的洞察力,将物理学新理论应用到生物学中,出版了通俗读物《生命是什么》。书中用新观点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开创了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新天地。由于薛定谔在物理学界的巨大影响,这本书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誉为“唤起生物学革命的小册子”。沃森、克里克正是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开始进行DNA结构研究的。
薛定谔1949年曾出版过一本诗集,在这本诗集种,除了他自己用德文和英文写的诗之外,还编入了英国抒情诗的译文。从下面一首诗可以看出薛定谔的风格和才华 。
“葡萄饱含着汁液鲜美而香甜,
在那山前,它现出目光深沉的容颜。
太阳在八月蔚蓝色的天空里,
发热、燃烧着,让冷飕飕的山风消散。
紫色的野果把红日引到身边:
请尝一尝串串的果儿馈赠的香甜。
汁液沿太阳的血管缓缓流动,
它蕴藏着给你和他人的欢乐无限。
啊!已临近岁暮,那成熟之年,
夜晚降临了,带来的是凛冽严寒。
云儿在高空飘浮,在那日出之前,
寒霜覆盖网一般的别致的藤蔓。”
㈡ 为什么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 都是
霍金去世,中国网民纷纷刷屏悼念,然而他们大多不知道《时间简史》是什么。
说来实在可悲,几千年过去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民族,为什么象样的科学家这么少?近代的科学家几乎都是外国人培养的,就是中国人引为自豪的三钱,也都是外国人培养的。几近土生土长的华罗庚,他的导师还是要将他送到英国泡几年洋水。中国一流的科学家几乎都是外国培养的,而外国的科学家没有一个是中国培养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检讨吗?
更可悲的是: 在中国,象样的思想家也很少。科学家也是思想家,而思想家则包涵了所有领域的专家。哲学界,文学界,艺术界,教育界,社会学界,林林总总所有的领域,几乎没有一个象样的专家。像董仲舒、朱熹那样跪舔皇权的人,说他们是思想家太抬举了;李贽也算是思想家吧,可惜他因为独醒被迫自杀了;幸运的王阳明,也曾经因为得罪权贵被发配贵州。北大校长林建华读错字,人们立即把现代的北大教授和民国的北大教授作对比。就连中学生也知道,读错字是水平问题,把责任全推给环境推给别人是人品问题。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养出一个一流的科学家,必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传承,中国近代的科学家传承了外国科学家的精神遗产,这种精神遗产包涵科学家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家的治学精神,也就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可惜……他们还可以唯心一点,说自己生不逢时命不好。然而还有另一个问题:三流的专家,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吗? 难不成大家要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聊以自慰?
说到科学家,当然要扯到诺奖,中国人对此又爱又恨。外籍华裔科学家得奖,免不了沾沾自喜;可是中国本土也就只有莫言(吻合西方想像的中国屁股——引者注)
和屠呦呦(历史的真相是,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是印度人首先发现的。大约在1921年,一位在印度行医的英国医生知道了这件事,后来回到英国,就开始和一家药物研发机构合作研发,他们基本上搞清楚了青蒿素的提取技术,药理效果。
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英国本土没有疟疾,所以,后来就束之高阁了,……
屠呦呦只是重复了英国人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实验。——引者注)拿到诺奖,又让中国人心里忿忿不平; 所以有人认为诺奖评选委员歧视我们中国人。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平心问一问自己: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委成员为什么要歧视我们中国人呢?一是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瑞典人应该要恨法国人俄国人,历史上他们败于这两个国家,而中国人与瑞典人无冤无仇,中国人最挂嘴皮的就是八国联军,也没有瑞典的份;二是从获奖科学家的分布来看,瑞典人不歧视法国人俄国人,也不歧视日本人,更不歧视犹太人,为什么唯独歧视中国人?如果歧视,为什么高鲲、钱永健这样的外籍华裔科学家也能拿诺奖?三是从我们自己国家的科学家水平看来,能像莫屠二人那样牛逼的科学家有多少?有的人会举出袁隆平,举荐袁隆平的人,对诺奖的宗旨还不了解,只要细读一下诺奖的宗旨,就不难明白袁的成就不能入选的原因。
没有牛逼的科学家,将导致国家的科学发展失去领头的动力,导致生产力失去创造性的能力,所以我们只能靠山寨,我们只会制造,而不会创造。没有牛逼的思想家,将导致这个民族失去创建新思想新思维的能力,变成一个呆滞守旧的民族,甚至变成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一个只有欲望而没有思想的麻木不仁的民族。思想家是民族的精英,没有思想家的民族,也就是没有精英的民族,没有精英的民族,永远都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反观世界民族之林,犹太民族,只有几百万的人口,思想家一代接一代,因为智勇双全,所以犹太人能经历纳粹灭族的考验成功复国;德国的日尔曼民族敢于痛定思痛,人类哲学发展的引头人多半都来自于德国。
传说有一个法国社会学家提出问题。他假设法国突然遭受一场灾难,如果导致50名部长以上的官员死亡,国家会变成怎么样?如果导致50名一流的专家死亡, 国家会变成怎么样?他的结论是: 前者会导致国家陷入一时的混乱,但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 而后者不会导致国家混乱,但会导致法国陷入长期的衰退。再选50名部长,对法国来讲,那是易如反掌的事,可是要培养50名一流的科学家思想家,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这种思想其实代表了西方人的人才观:真理十分重要,专家比官员值钱。
古代中国人的人才观是: 学而优则仕,当官比什么都重要,要当官就得先学会做人,朝廷宣扬的伦理道德就是做人的标准。这样的人才观,只能培养顺民和鹰犬。方孝孺明哲保身不敢救父在先,官瘾过了,连累十族也就无所谓了。直到现在,有些人只讲伦理不讲真理,有人说方孝孺威武不屈骨鲠千秋,有人说江歌作为独女为了救闺蜜而牺牲是不孝,如此颠三倒四反复冲突,不把人性折腾犬儒了变态了,那就怪了。
㈢ 哪些诗人是死于自杀的
古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然而古今中外无数著名诗人、作家先后自杀,噩耗比比,中国当代诗坛青年诗人海子卧轨、顾城吊颈……呜呼,哀哉!
清王国维早年称:“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当他真的成了一大文学家之后,却于1927年4月某日自沉颐和园之昆明湖,并留下遗墨:“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朱湘,曾把“咬得菜根,百事可作”成语作为座右铭,以勉励自己,却于1933年12月某日在扬子江轮船上投水自尽。
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1968年得奖后欣喜若狂, 4年后用放煤气自杀身死。
另一位日本作家多次获诺贝尔奖提名的三岛由纪夫,自以为“文武两道”的化身, 每日通宵达旦写作,周周练剑术,结果于1970年11月切腹自杀。
《对生命的热爱》小说作者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海狼》中创造了一系列“超人”形象,可是在1916年12月他刚满40岁时服用了大量吗啡抛弃了生命。
海明威因创作《老人与海》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这位性格象作品中的老人,也是“勇敢的水手”的他,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女作家卜拉斯认为:写作是一种孤寂的事业,是高风险的活动,不幸,她最富于创意的作品竟是一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女诗人塞斯顿于1963年得知卜拉斯自杀的消息,仿佛自己也经历了死亡,这个念头一直缠绕着她,结果11年后,她也绝望地自尽。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高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英勇献身在为自由而战的战场上;
文天祥长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容就义于异族的屠刀下;
拜伦变卖了自己的庄园,购一艘战舰,去支援希腊人民的独立战争,染病死于途中;
屈原抱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贞理想怀沙自沉;
刘桢坚守“松柏有本性”的人格,平视贵妃,不肯低头而受戮。
幻想“云游”的徐志摩在九天之上化作轻烟;
至于哀叹“眼前是空虚/身后也枉然”的日本诗人北村透谷、
“倦于作勇者”的美国诗人塞斯顿则都是自己结束了生命;
台湾女作家三毛自杀,
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自杀……
著名诗人、作家自杀的现象很多;而自然科学家则极为罕见。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作家、诗人们刻意于人类良知、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与崇高,与特定时代政治的权宜之计其距离显而易见,并在某些时候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容易造成诗人的暴躁或抑郁,使之退隐于自我批判或某种深邃思索中,从而对现实世界深感绝望,最终导致自杀。有云海明威有自杀遗传、三毛晚年大陆之行情钟王洛宾不逮而寻死;或曰海子因昔日情人、初恋女友已建立家庭,对他很冷淡,当晚喝了许多酒,讲了许多伤害对方的话,深感内疚,罪不容恕,遂卧轨自杀......此诚文学陌路!--
年轻的海子去了,仅仅25岁。他的自杀神话为仿佛高僧的坐化
㈣ 两弹一星科学家小传(除了邓稼先)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㈤ 杨振宁首席弟子张首晟跳楼自杀,到底是怎么回事
美国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张首晟张首晟被曝于12月1日去世,终年55岁。据斯坦福校友告知,“从9楼还是19楼跳下来的。前一天周五还在和丹华的律所fund组开会。”
在张首晟生前演讲中,张首晟多次提及量子世界的完美。
张首晟突然离世和有限的信息令种种谣言和“阴谋论”甚嚣尘上。谣言一:张首晟离世与芯片产业争斗有关;谣言二:张首晟因不堪301调查的压力自杀;谣言三:张首晟在斯坦福大学跳楼自杀。
随后,张首晟的家人与丹华资本已经一一辟谣,具体死因尚未公开。
㈥ 谁有古今中国诗人自杀的案例
屈原、北岛、海子...... 补充: 屈原,海子和顾城,不是北岛,错了,不好意思,o(∩_∩)o... 追问: 我要他们自杀的原因,最好还有绝命诗,这些自杀的诗人基本上我都清楚有那几个了,就是对他们自杀的原因不清楚,我的论文要5000字,麻烦你把你了解到的资料都告诉我。万分感激! 回答: 1、据说,海子的最后一年,困于情,困于诗,基本上处在错乱的精神里。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就剩下这一个,这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这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春天,十个海子》这首诗可以说是海子的绝命诗。果然在1989年的3月26日,山海关上传来一声呼啸,完成了一次现实与理想,诗歌与死亡的殉礼。 2、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由于他过于追求完美,对世界充满了不满,而世界又不是他想要的要那样完美,所以,他的精神日益衰落,1993年,他在新西兰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而后又自杀,年仅37岁!“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中国诗人顾城这首只有两句话的短诗之所以传诵一时,令无数国人热泪盈眶,是因为它道出了经历了文革、饱受苦难的国人的心声。在漫漫长夜,顾城这首诗是掠过长空的闪电。有着黑而明亮大眼睛的顾城最终没能寻找到光明。惶恐之中,他比凡人更明智地选择了放逐与死亡。然而,貌似自我放逐与自杀身亡的诗人临终前却留下了令人骇异的绝笔:“我把刀给你们,你们这些杀害我的人。”诗人是人类的良心,诗人之死无疑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小结:顾城是一个极具天赋的诗人,他多愁善感,拥有孩子般的纯真,永远散发着忧伤而又近乎神经质的气息。在他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诗人——海子的影子,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同样才华横溢,最后都选择了自杀。也许诗人都是任性而脆弱的孩子,他们整天做着不切实际的梦,与尘世绝缘,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又让他们一下子从天堂坠入地狱,难以从容。因此,敏感的诗人在所有的梦都破碎的时候,在做完所有的梦的时候,在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引向死亡的深渊。 补充: 屈原的死你应该很熟悉了。说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就跳进了汨罗江。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㈦ 介绍科学家的演讲稿
潘维: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2005年2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 潘维
面对这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青年精英,我不知道讲的话会不会对大家有益,感到非常惶恐。可我并不因此怯场,因为我不过想讲出内心的一个感受,题目是:“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 http://www.tecn.cn )
没有什么“美国特色”或者“中国特色”的科学知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知识是人类共享的。在今天,科学家经常跨国工作,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里最国际化的一个群体,是全球化的先锋队。如此,科学工作者的祖国认同似乎应当逐渐淡化。然而,大家熟悉一句老话:“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那么,今天的科学工作者还需要祖国吗? ( http://www.tecn.cn )
一.科学工作者的国家认同
科学工作者需要祖国认同吗?这要看你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在我们这个西方人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只要是生为中国人的科学工作者,即使自己主动想忘掉祖国,也很不容易。 ( http://www.tecn.cn )
我在美国读书时有个中国大陆去的同屋,读材料学博士,是教育部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之一,是尖子里的尖子。然而,在共和国前三十年他的家庭生活非常艰难,是那时少见的城市贫民。他父亲靠拉板车养活妻子和六个孩子。孩子里只有他一个念了大学。他赴美不久,就信了基督教,而且很快开始激烈批评自己的祖国,批评那管理不善,而且不信上帝的祖国。他的博士论文研究陶瓷材料,那是最尖端的材料,可他毕业后却长期找不到工作。尖端陶瓷材料的研究,用我们的话说,是“保密行业”,不容外国人插足。尽管他不喜欢祖国,却无法通过美国政府的“安全检查”(security clearance)。后来,他给一家小公司做实验员,挣的是在大学里当助教的工资,每小时不到十块钱。再后来,他放弃了自己心爱的专业,转行去做芯片工厂的质量检查员,工资才随着IT业水涨船高。那是种普通而平静的美国生活,他却永远不会成为陶瓷材料专家了。 ( http://www.tecn.cn )
作为美国名牌大学的材料学博士,他若回祖国研究陶瓷材料,没有security clearance的问题,他可以成为我国最出色的陶瓷材料专家。 ( http://www.tecn.cn )
不是大陆人的华人又如何呢?四十年前的1964年,年轻的李文和先生离开了当时令人失望的台湾,去美国读博士学位。他很出色,毕业后在美国找到了工作,成为核专家,在美国能源部所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而且成了那里受拥戴的精英科学家之一。那是美国最高级的实验室了。李先生认同美国,热爱这个给了他机会和富足的新祖国。在这个新的祖国,他踢足球,喜欢野外活动,还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还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甚至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来中国做基础科学的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他是美国人,但毕竟也是中国人。希望在自己母国的文化圈里获得认同和尊敬,是人之常情。他的每次北京之行,还都和美国情报机构配合,肩负了解中国核专家和核研究进展的任务,每次返回到美国都向情报机构汇报。还有报道说,他的夫人早就是美国情报机构的合作者。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因为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右派掀起了反华浪潮,其中主要的指责之一是,中国窃取了美国核武器的技术。美国情报机构断定,中国显然已经把核弹头微型化,而中国人不可能发明这种技术,除非是从美国偷。可他们找不到中国偷窃技术的根据。于是,华裔核科学家李文和先生就成了美国情报机构邀功请赏的替罪羊。李先生并不研究武器设计。就武器设计而言,他是个外行。在1999年底,他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捕了,而且立即被开除出了他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实验室,还丧失了退休金。美国联邦调查局威胁说,如果他不“承认”为中国做间谍,就要像处死罗森伯格一样用电椅处死他(罗森伯格夫妇1951年因向苏联提供美国核技术机密而被捕,1953年被双双处死)。李文和被关押在一个单独的牢房,牢房没有窗户,灯是永远开着的,夜里也不会熄灭。他在牢里还要戴上手铐和脚镣,还经常挨饿。李文和自己感到,政府知道他不是间谍,也无法接触敏感信息,所以想逼他自杀,把案子坐实。他因此早就提前声明,自己绝不会自杀。新世纪更替的那2000年元旦,他是独自一人在囚室度过的。在被关押了九个多月之后,他终于被迫承认一些轻微的过错,说明美国政府抓他有理,这样才换取了出狱。他的“过错”是什么?就是把一些数据下载到个人计算机里。那些数据是公共信息,丝毫没有敏感性,不过代表一个程序员的正常工作,实验室里人人都这么做。现在,李先生依然认同美国,在个人网站上发起了签名运动,期待美国总统向他道歉,期望美国政府向他道歉,从而能赔偿他失去工作的损失。然而,在他新出版的自传里,他却这样写到: ( http://www.tecn.cn )
“在被囚禁的无比孤寂的日子里,我经常想,我也许犯下了人生中最大的错误,不该在1964年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使自己沦落到了今天的局面。狱中面壁,我不得不得出一个惨痛的结论:无论多么睿智,无论如何勤奋工作,像我一样的亚裔,像我一样的华裔,永远不会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永远是‘外国人’。” ( http://www.tecn.cn )
是的,对美国而言,你李文和虽然是美国公民,却是中国人。对中国呢,李文和是美国人。科学无国界,如果华裔科学家没有祖国,他就痛苦如李文和先生。除非他不想成功,不想成为科学家。 ( http://www.tecn.cn )
二.在悲剧的祖国
大家可能会认同“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种说法。我想进一步说,在悲剧的祖国,成功的科学工作者也是悲剧。 ( http://www.tecn.cn )
大前天(2月23日),《参考消息》用一整版转载了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文章抨击巴基斯坦的“核弹之父”卡迪尔汗。卡迪尔汗生于1936年。他13岁时,印度独立了,祖国却被英国分裂成了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穆斯林的卡迪尔汗迁至巴基斯坦,但他的家乡却是印度的博帕尔。博帕尔是印度中央邦的首府。顺便提到,二十年前的1984年,博帕尔市发生过一起著名惨案。那里的一家美国工厂泄漏了40吨剧毒气体,导致3150人立即死亡,5万人失明,8万人终身残疾,150万人受影响接受治疗,占博帕尔市总人口的一半。1953年卡迪尔汗17岁,去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的D.J. 理工学院学习,不久又去欧洲学电气工程和冶金。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荷兰工作,从事原子学研究。1976年,当印度开始了原子弹项目,40岁的卡迪尔汗回国了,带着他的核能知识。在他的领导下,巴基斯坦努力了二十多年,也拥有了原子弹。1998年,巴基斯坦在印度之后进行了5次公开的地下核试验,卡迪尔汗从此成为巴基斯坦的“核弹之父”,成为祖国教科书课文里的英雄,两次被授予国家最高勋章。而且,巴基斯坦全国各地的卡车、公共汽车背面都印上了他的肖像,他是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人,比总统的知名度还高。巴基斯坦人口与俄国相当,是美国的一半,是英、法任何一个国家人口的一倍。但美国、俄国、中国、印度、可以有核武器,英国、法国、甚至以色列可以有核武器,巴基斯坦却遭到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制裁。卡迪尔汗大概相信,原子弹能减轻穆斯林世界受到的压迫和屈辱,所以试图向其他穆斯林国家出售一些核技术设备。他显然没有成功,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就盯上他了,在他的寓所,工厂和房间里都安插了间谍,甚至收买了他最亲密的助手。这就是“巴基斯坦国”。很幸运,中国不是这样的。现在卡迪尔汗已被自己国家的政府逮捕了,而且受美国情报人员的讯问。在压力下,他不得不招供一切真相,或者编造一切美国所需要的谎言,使美国得以要挟其他国家,比如伊朗。 ( http://www.tecn.cn )
是的,在悲剧的祖国,成功的科学家也是悲剧。
三.在成功的祖国
1996年,在中关村的西北方向,矗立起了一座航天城。那里有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宇航中心、俄罗斯宇航中心的世界第三大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三年前,我在网络上读到了一点北京航天城里的故事,很感动。1998年11月21日,中国的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发射中心升空,飞船的一举一动都由北京中心遥控,从点火升空到返回着陆,成千上万条调度命令要从这里发出。任总调度的是一个北航毕业生,名字叫申劲松,当时只有25岁。神舟一号升空之日是他的25岁生日。一年后飞船返回时,他发现状态有些不对,可他只有20秒钟的时间作决定,而且决定的后果是巨大的。他作了决定,而且作对了。返回舱落地之时,申劲松没了感觉,就是腿软,汗从握紧的拳头中流下来,这一天是1999年11月21日,是他26岁生日。他已经在机房中待了整整一年。到2002年神舟三号发射升空,这个1973年出生的28岁大男孩已经连任三届总调度了。他的工资只有1300元。事实上,整个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都是这样的一些青年学生,全部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到神舟三号升空,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与高能物理及原子弹不同,中国的载人航天没有胸有成竹,满腹经纶的专家领军撑腰,就靠刚从学校出来的这些年轻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现在已经成为飞船轨道专家的曹雪勇是1995年北师大天文系的硕士毕业生。一进来就做轨道设计软件。可飞船还在制造中,飞船数据还不明确。他对整个任务系统一无所知,而且没有任何参考方案,没有一个可用的程序、文档。他拼命了,日以继夜阅读国外资料,希望能发现一点漏网的蛛丝马迹,而且他用天文学知识来启发自己的思路。他几乎没离开过机房,怕思路中断就难以续上,每天靠方便面填肚子。经过半年没日没夜的工作,他成功了。北京飞航中心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控制软件专家欧余军是1995年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1998年开始负责遥控保障软件的编写。那是个决定飞船能否安全返回的关键性软件,包括对飞船发送的所有指令、指令链和注入数据。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借鉴,要从零开始。中国飞船能否回得来,就全看这25岁的小伙子了。 整整两年零八个月,没白没黑,他把软件做了出来。结果发现有问题,近三年的劳动成果全被推翻。他伤心得一个人躲在机房里放声大哭。中心的领导人认为哀兵必胜,坚持不换人。只剩下几个月了,欧余军成了机房里的拼命三郎,不管什么时候,人们走进机房都见他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像个活菩萨。任务完成了,他的身体也垮了,得了肾积水,经常疼得满头流汗。这时,中国第一次飞船发射开始,一切全新,谁也不是内行,有许多软件只有他一个人会发指令。医生护士把他从医院抬到指挥大厅,边输液边打键盘,在担架上坚持了几天几夜。飞船返回后才被抬回去做手术。 ( http://www.tecn.cn )
我为什么要讲他们,因为北京飞航中心就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旁边,他们的同学、朋友在那里每个月挣万元以上。可在飞航中心,申劲松一千多元的工资还意味着日以继夜的辛劳。甚至一个月才能和在城里工作的妻子见一面。申劲松是这样说的: ( http://www.tecn.cn )
“如果单从挣钱的角度,很多事情都干不成了。外面的诱惑确实很大,但我既然干了这个,就要认认真真地干。这个机遇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能赶上一次就非常难得了。” ( http://www.tecn.cn )
在这篇网络文章之后,有个跟贴,也很有意思。跟贴的作者回忆说:
“92年毕业前,酒泉来人,希望我们这些学控制的人去那里工作,并且明确说是为了宇宙飞船工作。可我们当时想的都是出国,考研,对此漠不关心。在动员大会上,许多人插科打诨,胡言乱语,嘲弄带队的军官。学校也没起正面作用,只是应付了事,找了几个拿不到学位的差生和来自边疆地区的学生糊弄军队。十年了,我们这些人出了国,成了所谓洋博士,土博士,可老实说,都是行尸走肉,所学所用都在为外国人牟利,而且我们的所谓‘成果’在他们面前是如此的浅薄、渺小、微末。是那些当年被我们嘲弄和不理解的同学们真正在为祖国奉献着,我真不知道将来见面时如何面对他们。我们是逃兵。” ( http://www.tecn.cn )
为中国宇宙飞船事业献身的这群年轻人“成功”吗?也许成功,也许不成功。也许有些将来成功,有些连将来也不算成功。我想起了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之一任新民院士。他生于1915年,是安徽人。他在美国读了机械工程学博士,然后去一所美国大学当讲师。如果没有新中国的建立,他也许就这样生活下去了,过一种平静的美国生活。1949年,像那个时期的许多留美学生一样,34岁的任新民先生也赶回来建设新中国,为祖国出力。他很快就成为我国远程导弹的材料专家,负责设计制造了“长征一号”,就是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卫星的那枚火箭。1985年,任先生70岁了,因为得到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的贡献才为人所知。1995年,他80岁了,得到了“全国优秀工作者”称号。在他85岁时,国家向他颁发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航天奖”。然而,他说,“航天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个人的作用很小,很小。”是啊,我记得其他著名的两弹一星元勋也说过类似的话,而且举出了很生动的例子。任新民院士今年90岁。在他70岁以前,没什么人知道他的所谓“成功”。 ( http://www.tecn.cn )
成功的或者所谓“不成功的”,他们都获得了成功,因为他们的祖国成功了,祖国是科学工作者们最坚强的后盾。他们推动了共和国的进步,他们与共和国一道前进。人民会忘记很多事情,但将永远尊敬和记住这样一群人:他们为祖国生死攸关的重大事业当了螺丝钉。这些人不屈不挠,忠贞爱国,延续了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神话,成为我国精神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从此懂得,即便那些所谓“不成功”的科学工作者,他们与共和国重大进步联系在一起的业绩,也会博得同胞们永恒的纪念,为世世代代的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榜样。 ( http://www.tecn.cn )
四.什么是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我今天谈的题目是“科学工作者的祖国”。祖国是个抽象概念,比起薪水,工作环境,雇主的名声,乃至北京户口,祖国似乎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 http://www.tecn.cn )
然而,中国的科学界向来有爱国主义传统。中国的科学就是为挽救国家危亡而兴起的,“科学救国”是中国第一批科学工作者们的动力。我国的进步依赖科学。没有科学,没有现代科学精神的普及,没有用科学精神取代迷信和蒙昧,没有普及科学精神的现代教育,就没有我们贫弱的国家今天走向强大、富裕。祖国靠科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背靠祖国,于是撑起了祖国这栋大厦。这大厦也给科学家们带来荣耀。数学家陈省身和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落叶归根,只是这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象征。世界上得到诺贝尔奖的人有数百成千,但做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代表而赢得诺贝尔奖,那荣耀属于一个复兴中的古老文明,属于亿万中国老百姓那期待的眼睛。 ( http://www.tecn.cn )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你面前,就在你的学位论文里,就在你的实验室里,就在你每天就餐的食堂,就是你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同事。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当我们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去庙里算命,买饭不排队,甚至加塞儿,那就是国家落后的原因。如果念书只是为了自己出人头地,不惜踩着别人往上爬,就不善与人合作,就会偷懒,走歪门邪道,就抄袭、剽窃、造假数据,甚至会把国家的科研经费“洗”出来给自己买汽车房子。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落后,就贫困。 ( http://www.tecn.cn )
的确,我们的家,我们的国家,落后、贫穷,很多地方不如别人的家。在一个遍地小农的国家,我们好不容易建设起了强大的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却发现我们夜晚的天空没有了闪亮的星斗,我们城市里的空气肮脏得令人窒息,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原;辽阔的草原变成了黄沙。空气脏了、水不够了、能源枯竭了、生物多样性正在被迅速扼杀。如此,绿色的中国变成了黄色的中国,黄色的中国又正在变成灰色的中国――到处都是扼杀生命的工业化学污染。我们终于有了充足的食物,却没有了任何可以称为“安全”的食品。于是,工业化了,我们的国家却还是发展中国家,看不到成为发达国家的希望。不仅如此,我们的制度不合理,给国家带来光荣的宇航科学家却只得到勉强糊口的工资。岂止是这样,我们还有很多普通公民受了很多委屈,冤屈不能改正,正义不得伸张。 ( http://www.tecn.cn )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全体公民,特别是肩负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家、工程师们,要一起来努力,要用我们大家的手把这座房子撑住。 ( http://www.tecn.cn )
别人的房子再好,那是别人的家。我们的房子再破,也是我们自己的家。我们的家是我们的依托,也是我们父母和兄弟姐妹们的依托。这房子再简陋,也能给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一份终极的归属感,给我们温暖和安全。为了撑住我们的这座简陋的房子,为了把这座简陋的房子变成坚固舒适的广厦,为了一个工业的而且是绿色的中国,科学工作者们要时刻准备着,准备吃亏,甚至做出牺牲,正如那些航天城里的年青人。 ( http://www.tecn.cn )
我们不如人,我们承认,我们没有必要否认。但知耻而后勇,我们勇敢,我们不屈不挠。我们如愚公移山,前赴后继地努力,努力把国家建设成最好的家。这就是祖先留给我国精英们的忠诚精神。 ( http://www.tecn.cn )
忠诚是什么?忠诚是:成不了一颗引人注目的茂密大树,就成为树底下的一粒泥土。这不是中国普通民众所固有的精神,这是精英才有的精神。正是我国的这种精英文化孕育了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 http://www.tecn.cn )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你的国家落后,贫困,所以出色的你在外不受尊重。你的国家先进、富裕、强大,你没有成名成家,但你永远不败,因为这国家的成功有你一份,你与国家共同进步。 ( http://www.tecn.cn )
然而,毕竟“科学无国界”啊。人们会说,你潘维讲的这许多,不是狭隘民族主义吗?不,不是。我讲两个道理。第一,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强,加上海外的华人,大概接近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的进步是对全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中国的贫困落后问题解决了,解决第三世界贫困落后问题的能力就会有决定性的提高,全世界的贫困落后问题也就接近于解决了。第二,科学无国界,但高科技有国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封锁高科技,以保持他们对落后民族的压迫、剥削。中国的进步,中国的科技进步,就是打破高科技的国界限制,就是对“科学无国界”的真正实践,就是给全世界被压迫、被侮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因此,祖国的进步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这使命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是人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 http://www.tecn.cn )
今天,我讲了许多,概括起来有四个内容。第一,来自被压迫民族的科学工作者注定有祖国,不管他自己承认还是不承认。第二,在悲剧的祖国,成功的科学家依然是悲剧。第三,祖国的成功,是科学工作者成功的依托,是科学无国界的真正希望。第四,在你们这些年青的科学工作者身上,全体中国老百姓寄托了热诚的期待,期待着你们勤奋、诚实、忠诚。 ( http://www.tecn.cn )
五.作为结尾的四个故事
我想讲四个故事来结束我的发言。至于解读这些故事与科学工作者的关联,那就请诸位年青的科技精英们见仁见智吧。 ( http://www.tecn.cn )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世纪美国的Sacramento市。那里是加利福尼亚州的首都,是淘金热的中心,也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有很多华人到那里去淘金。那里有一条大河,叫Sacramento River,河上有桥。一天,满清政府有位领事,是一位武官,正在过桥。他身后有两个美国农民,或者美国矿工,也在过桥。两人看着这个中国官员穿着满清花花绿绿的官服,脑后拖着长辫子,很好玩,打赌这个中国外交官会不会游泳。于是两人一使劲,就把这位官员扔进了Sacramento 河。他不会游泳,淹死了。然后,什么也没有发生,也不会发生什么,就像这件事从来不曾发生一样。那个时候,中国人并不认同“中国”。 ( http://www.tecn.cn )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只有两万个士兵,却打败了中国军队,占领了北京城,太后逃到西安去了。结果是,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是按照当时中国户部的人口统计得来的,也就是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一人赔一两白银。这笔钱折合成八国各自的货币支付。八国之中,美国“损失”(出力)较小,仅分得赔款中的7.3% ,即四亿五千万两中的三千三百万两,估算为美元两千四百五十万元。后来,美国政府方面承认,其半数赔偿要求属于“虚报”,故将该款之近半,即一千二百万美元,交还中国,条件是用于兴办西学。那时的一千二百万美元是很值钱的。今天在美国买栋房子要五十万;那时候,只要几百元。1867年,美国仅支付了七百二十万美元就从俄国买下了阿拉斯加。国会当时还嫌贵,差点就否决了。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能买多少个阿拉斯加?能买46.4个。 阿拉斯加比整个中国东北还大,是美国最大的黄金、石油、和鱼产品生产基地。庚款自1902年起付,38年后的1940年付清,其间年利率为4%,总共支付了将近十亿两。在1900年之前,中国刚刚赔完日本,是甲午中日战争的赔款,两亿两白银,价值20个阿拉斯加。到了这个时候,中国人想不认同中国也难。 ( http://www.tecn.cn )
第三个故事大家都熟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半个世纪,到1950年,我国人口依然是四亿五千万,但是把美国军队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了。这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打赢的第一场对外战争,而且是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战,而且是在外国的领土上作战。那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最明显标志。为了别人能平等地对待自己的民族,为了一份尊严,这就是像任新民院士那样的科技精英们回归祖国的理由。 ( http://www.tecn.cn )
第四个,也是我要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有一位国民党将领,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因为是败军之将,不被重用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辞职去了南非,做点小生意过日子。那时南非与台湾关系密切,都自称是反共的坚强堡垒。与美国一样,那时候的南非还奉行种族隔离政策,比美国还严格。黄种人是有色人种,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前排的座位属于白种人。四十年前,1964年10月17日,这位先生乘公共汽车,上车后他习惯地往车后面走。司机对他说,你可以坐前排了,不用去后面了。老先生非常诧异,说:“我是中国人。”司机说,“我知道,我看出来了。”老先生说,“那,我不就应该坐在后面?”司机说,“难道你没看今天的报纸?昨天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当然是优等民族。从今天起,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老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泪流满面地说,“这车我不坐了,我下车走路。”红色中国为他挣来了前排座,挣来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尊严,却永远断绝了他跟着蒋介石反攻回到大陆的希望,也就永远断绝了他回归故乡的希望――至少在那个时候他是这样理解的。 ( http://www.tecn.cn )
是啊,认同祖国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那里面掺杂着无数个人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委屈与失望。是啊,家很丑陋,但那是我们自己的家。 ( http://www.tecn.cn )
㈧ 求物理学家认真严谨的事例!
中国的“居里夫人”
1957年1月4日, 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以她经过无数次实验证实的数据, 验证了一个使许多科学家感到震惊的事实: `宇称守恒只是部分的物理现象, 在更多的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是不守恒的.'吴健雄博士因为这一著名的实验, 而获得了与诺贝尔奖金相当的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奖.
1912年5月29日, 吴健雄出生在江苏太仓县.中学毕业后,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1936 年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深造.1940 年获得博士学位.1942 年与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结为伉俪.
吴健雄长期从事核物理学研究, 取得许多重大的实验成果.1956 年, 杨振宁和李改道提出`宇称不守恒'这一大胆的预言之后, 吴健雄就开始着手用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经过半年多艰苦的努力, 她终于用实验事实向物理学界投入一颗重磅炸弹, 顿时物理学家们震惊了!
由于她的出色贡献, 她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著名物理学家.美国授予科学家的每一项重奖, 她几乎都得过: 1958 年美国科学研究院给她颁发了`科学研究基金奖';1959 年获得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成就奖学金';1962 年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纽约分会提名为`今年最优秀妇女';196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她`康多士'奖;1974 年美国科学界授予`今年最优秀科学家'称号.1975 年吴健雄被美国物理学界一致拥戴为美国物理学会主席.福特总统授予她国家科学勋章.1986 年5 月7 日, 74 岁的吴健雄被授予纽约市每年一次的科技奖.
美国科学家称她为`物理女王'、`中国的居理夫人'.她在伯克利时的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雷是这样评价她的:
`她的毅力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使人想起了玛丽·居里, 但她更成熟、更漂亮、更机灵.
㈨ 名人的故事
读书的名人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