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设计
㈠ 如何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请老师们在选择立项课题和设计研究方案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问题可以到超然论坛教育科研栏目交流。 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课题名称的表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课题研究的范围、课题研究的实施、研究成果及其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等七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的表述 课题名称的表述必须高度概括,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和主要内容,恰当地揭示出课题名称与课题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表述用语一定要准确、明白、具体、符合科学规范。 如《小学语文“双轨”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小学生;研究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目标是构建“双轨”教学体系;研究的方式方法是实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说明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立题的意义和依据等。 (四)确定提出课题的依据是什么,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 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依据等。课题的理论依据不仅关系到课题研究的导向理论支撑,而且关系课题研究成功可能性的大小。阐述理论依据时,不是将一些理论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结合课题的研究方向,从理论上论述课题立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时效性。课题的实践依据,是要认真地分析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教育教学实践、基础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现象,是否对本地区或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设计课题方案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题和采用的研究方法,明确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比较具体的指导思想,以及应当遵循的、能正确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原则,并对指导思想和每一条原则做出合乎本课题实际的阐述。 如:山东省教科院承担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根据研究内容和确定的研究目标,提出了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尊重与理解原则等研究原则,并对这些原则进行必要阐述。 四、课题研究的范围 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三部分。 研究内容包括从静态或动态的角度研究人、事、物及其相互关系,说明该课题所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内容的陈述要简明扼要。研究目标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达某种期望的结果,其实质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具体化,是研究者根据课题依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事实,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要研究、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后,所提出的一个研究目标。课题方案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阐述时,要具体、明白地进行界定。这既关系到研究对象的选取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也关系到研究成果的推广适用范围。如研究对象是学生,就应该说明是哪个地区、哪个学校、哪个年级、哪个(哪几个)班的学生,共有多少人等;研究对象如果是教师的话,也应该说明老师的具体含义,是哪个学校的教师、哪个年龄段的教师或哪个年级的教师等。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时间和研究实施步骤三个部分。 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研究方案要做出课题研究任务与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完成研究工作的时间安排,对研究时间的安排,要根据课题的大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标来确定,对课题研究的时间及各研究阶段的时间分配应当有充分的估计。 研究实施步骤就是研究程序,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研究阶段的研究任务和具体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研究时间,不仅要使每一个研究者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课题的方案中,课题的管理单位根据此研究步骤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指导、检查、督促与管理。可把研究过程大致分为准备、实施和结题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为:(1)选择课题和陈述假设(2)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有关研究资料。实施阶段主要内容为:具体对课题实施研究。这一阶段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核心,因此必须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进行分解,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实施研究的步骤,每一步骤必须对所要研究的内容、要达到的目标和研究的方式方法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结题阶段的主要内容为:(1)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2)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实验报告)(3)申请结题。 六、研究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包括:课题研究小组的人员组成及其分工和职责、协作单位及其参与研究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与措施、课题研究所需经费等。
㈡ 什么是课题设计构思
详细说:你若有了课题研究的想法,一般只是对某个较笼统的方面有了申报课题进行研究的想法,而课题研究的设计构思需要你根据这个笼统的想法确定出一个具体的课题研究题目,再确定出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何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工作,最后要预计你的预期研究成果。
㈢ 课题设计是什么意思
写课题申请报告,实际上是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论证的过程。课题能否立项,与选题的新颖性,选题的意义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课题申请人对课题的论证质量有关。因此,拟申报课题,要做好课题论证,即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课题申请报告,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关于研究问题的表述评审者对课题的兴趣首先来自题目所反映的问题,因此,题目的表述应能抓住人、吸引人,并力求全面反映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使人一看题目就知道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拟定题目时,一要简明,即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所要研究问题的实质,忌用冗长、概念罗列的题目。如,“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相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这个题目既过于冗长,又概念罗列。二要具体,忌空泛。如,“提高学生一日生活质量的研究”这个题目较大,不知具体研究什么。三要运用明确的概念,而不是含糊不清或自造、口语化的、个人简化的概念,如将创造性思维简化为“创思”。二、关于研究背景的表述这是课题论证中的一个重点。对此问题的论述,一是使评审者了解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对所要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研究的发展情况的全面把握,从而了解申报者的研究基础。二是说明本人拟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哪些创新和发展。三是本课题提出的现实原因。因此,在这部分,应详细论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这个问题别人是否已经研究过,如果研究过,是哪些人,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主要成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哪些进展,有什么主要成果,在理论与实际方面有哪些突破。如果此问题没有人研究过,那么是否有人在研究相类似的问题,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是否有借鉴意义。第二,已有研究存在什么主要问题或局限性。第三,本人拟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新问题,力求取得什么突破,也即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对于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课题,创新之处可以不同。如理论研究课题,主要体现在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大多数课题,都可能有研究方法的创新(如有研究主要是对群体的观察,本研究拟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总之,要在这里说明自己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使评审者了解该课题研究不是对同类课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行的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这样做,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研究的必要性。第四论述本课题提出的现实原因。如“情知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以我市一九九九年初升高数学成绩分析得出三分之一的学困生成绩低下,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因素作祟的结果。那么如何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大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本课题要旨所在。三、关于研究内容的表述任何研究问题都会涉及到许多具体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研究的内容。但是,任何课题都不可能同时对所有因素逐一进行研究,因此,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与具体内容,目的是避免课题过大、过空,使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可以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等。对以上所有问题都进行研究,则范围过大,内容过于庞杂,不易研究得深入。如果将内容界定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内容就变得具体而易于操作。确定研究内容,还包括对研究问题进行分解,也就是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小问题,形成问题的层次网络,以使研究的思路更清晰。如,对教师业务素质的研究,研究者将范围界定为提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组织和驾驭教育活动的能力,并进一步将研究问题分解为“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能力”、“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的能力”等小问题。当然,确定哪些问题作为一项课题的研究内容,不仅要考虑研究问题本身所应涉及的重要因素,还要根据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对内容进行取舍,目的仍然使研究具有可行性。课题研究内容的论证中,还应交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应着力于探索解决该问题的具体途径与方法。在大多数研究中,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往往正是课题的创新和特色。课题申请中关于研究内容的描述,实际上表明了研究者对所要研究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思考,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因此,它是课题论证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课题能否通过评审的一个重要因素。四、关于研究方法的表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是决定研究目标能否实现的基本条件。因此,也是课题论证的重点。在课题论证中,应写清楚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拟采取哪些主要研究方法,不仅要写方法的名称,还应写运用这一研究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如在初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自然观察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发展现状;用实验法考查不同教育策略对合作能力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最关键的是研究方法与拟解决的问题的特点、性质相适应。如了解学生认识方面的问题,较适宜的方法是谈话法,而了解学生的行为,则应采用观察法。实验研究类的课题,还应写清楚研究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如合作能力的研究课题中,研究者确定实验的自变量为小组合作学习,因变量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提高的作用。五、关于研究条件的表述。对研究条件进行分析,目的使评审者了解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是否具备研究的资格和能力。研究条件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础、经验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组织能力,课题组人员构成的优势等。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研究资料、研究经费、研究设备等物质条件方面的保证等。六、关于研究步骤和成果形式的表述。在这一部分,要交待清楚课题研究大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及具体的时间安排,每一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及预期的研究成果。最后,还要写清楚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及形式。
㈣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中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浙江省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318000) 李哉平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318000) 沈江天
设计研究方案是为了对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进程形成清晰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有事可为,一步一步地走向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良好的研究方案是研究成功的一半。然而在中小学课题立项评审中,我们发现许多研究方案概念模糊,陈述混乱,没有整体规划,对后继行动缺少实际的帮助。究其原因,除了不够重视之外,研究者不清楚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设计思路也是其症结所在。
课题研究的方案尽管形式多样,但都要回答如下表所示的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方案的基本要素。
基本问题 构成要素 意图指向
研究什么 ⑴课题名称;⑸变量界定;
⑹研究目的(目标);⑺研究假设;⑻研究内容; 切口
为何研究 ⑵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⑷研究依据; 缘由
怎么研究 ⑼研究方法;⑽研究步骤;
⑾资源配置(如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 程序
条件怎样 ⑿完成条件;⒁参考文献; 基础
预计收获 ⒀预期成果。 效益
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联系而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上表中的序号是课题研究方案展开时各要素的参考排序,也可根据研究需要有所调整。一般地说,课题方案需要体现这样的思路:清晰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背景清)→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缺乏研究或者尚未完善的领域,提炼出新颖而富有实际意义的主题(主题新)→把主题分解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研究任务(任务明)→为完成任务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操作方法、步骤和手段(道可行)。
一、背景清
⒈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介绍背景与意义,主要是说明课题的来源,阐述为什么要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本课题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联系。这是课题提出的大背景,如果课题的时代特征不明显,也可不写。⑵结合自己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提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⑶阐述研究的意义,说明理论价值(如课题的研究能更深刻、更精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能完善、突破或者校正某一教育理论。对于重在实践研究的课题,也可不写)和实践价值(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模式)。
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综述的“综”,即综合,意思是要“综合性”地叙述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而“述”除了“叙述”之外,更重要的是“评述”,即作者自己的见解。综述时需要理清别人已有的相关研究的材料、方法、观点、结论、成果、水平、动向等,还要评述相关研究的问题和欠缺。在某一个领域,假如他人的研究已经很先进、很完美,我们只能在别人的后面重复,无法有所充实、完善、纠正、突破和创新,那就没有再研究的必要。
撰写综述时注意:⑴紧扣主题。综述应与课题直接相关。⑵高度概括。对引文要精心梳理避免繁复。⑶考究原文。慎用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转述。⑷有所选择。选择出自政府、专业机构、有影响、有价值、正式出版的文献。⑸内容翔实。对相关观点和成果的叙述要全面客观,内容精炼而不干瘪,选择精要而不偏颇。⑹有述有评。引述不可扭曲别人的观点,但可阐述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
如课题“关于加强对高中生历史学习中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研究”,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的要点如下:⑴国外研究现状;⑵国内研究现状;⑶对样本学校活动实践的调查;⑷存在的问题。
上述评述从国外开始,反观国内,再回归到研究的学校。在宏大的背景之下,对现状进行聚焦式的梳理,全面地“综合”了他人的研究和实践,在聚焦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⒊研究依据
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与发展,因此寻求已有理论的依据,可以让研究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顺利进展。如要开展学生认知结构一类的课题研究,就需要以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当然,理论的选择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指导实际操作,对课题研究具有支撑作用,可以引经据典,也可自圆其说,但不要乱贴标签,不能为理论而理论。
二、主题新
每个课题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研究方案应清楚地表达本课题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而主题有无新意,则是课题有无价值的关键。所谓新意,就是我们的研究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我们的研究在领域、方向、假设、角度、方法、对象(如学生的地域特点)、可靠度、精确性等等方面,至少要有所不同。这也正是课题方案需要分析研究的背景、梳理相关成果的原因所在。所以,在表述主题时,要让方案的读者看出“背景”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背景的衬托下看出我们提出的核心问题新在何处。主题的新意铺展于行文,凝聚于课题的名称,并在研究目标与假设中辩明方向。
⒈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是对课题研究实质的高度概括,应力求文字简洁而又能展示课题的面貌,最好能体现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让人一看就明白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如“初中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名称多以陈述式句型表述,慎用疑问句,不用似是而非的辞藻和口号式或结论式的句型。
课题名称中往往包含“实践”、“探索”、“研究”等涉及研究方法的词汇。我们的理解是:含有“实践”的,则课题多以活动为载体而展开;有“探索”的,则需要研究者有所创新;单写“研究”的,则课题采用的是思辨性方法,或是多种方法的组合。“××研究”类课题如果采用单一的科研方法,则可在课题名中直接写明,如“××行动研究”、“对××的调查研究”等。
⒉研究目的(目标)
目的和目标在汉语中几乎是同义词,但在课题方案陈述中,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研究目的是对研究结果的概括性预测与期望,是整个研究的归宿,显得笼统而抽象(也有人写成“总目标”)。教育科研要达到预想的目的,通常需要把笼统的目的加以分解,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验证的具体目标。设计研究目标要注意:⑴统筹兼顾,既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又合乎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研究水平和时间。⑵课题研究目标不等同于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课题目标在于探寻未知的教育教学规律,工作目标在于完成具体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⑶多个目标要在课题研究目的的统领之下形成体系。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题,可按各个子课题之间的关系,分解并理出一个多层次的目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结构。
⒊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有待验证的暂时性答案,是对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假设在课题研究中具有定向、限定和参照的作用。研究的问题以假设的形式表述,就会变得更加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通常要探讨的是因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应的假设是关于条件和反应关系的表述。如我们创设了什么条件,控制了哪些不想研究的因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就可能达到怎样的预期结果。提出研究假设通常要遵守:⑴不能与已被证实的正确理论或事实相悖;⑵对变量关系的推测要合乎逻辑;⑶应以陈述句的形式简单、明了地直接表达;⑷能用一定的方法收集数据和事实加以验证。当然,研究者可根据研究性质决定是否正式提出研究假设,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及单一变量的研究则不一定要预先提出明确的假设。
三、任务明
把主题转化为明确的任务才具有可操作性。为此,研究方案一般需要写清如下几点。
⒈变量界定
变量即变化着的客观事物。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它事物的变化。由于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一个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对这些变量的理解也可能因人而异。越是富有新意的课题,变量的公共认知度也往往越低。因此,在研究方案中对表现主题的重要变量或者容易误解的变量,必须给予明确的界定。这样才能使阅读者不会误解,使课题组的成员能形成统一的思路,使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避免不必要的目标变更、方向转移和范围的缩放。反之,对研究变量缺乏明确界定,如“挫折教育”与“磨难教育”,“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考试成绩的提高”就容易混为一谈。
给变量下定义有两种基本方式。
⑴变量的抽象定义。即对变量的内涵做出说明,可以参照有关辞典、教育理论书籍、课程标准、教材,或国家对教育问题的方针政策、法规守则等对概念进行科学定义。如果变量的含义不通俗,又查不到确切的定义,一般应该回避,另换别的概念。如果特别需要,也可自己尝试下定义,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⑵变量的操作定义。即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做出具体的说明。变量的抽象定义仅停留在概念水平,它不能解决实际研究过程中变量的具体测定或操作问题,因此有时还须将其转化为操作定义。变量的操作定义虽然可以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研究。可操纵的变量是研究中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对其下操作定义的目的就是要明确怎么操作。可测量的变量是研究中要调查的问题和效果,对其下操作定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实际测量。可选择的变量一般用在课题表述中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对其下操作定义的目的是要明确划分和正确选择。
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要回答课题究竟研究什么的问题,即区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基本要求是依据研究目标,把主题展开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结构并确定重点,提出解决这些重点问题的实施构想,从而把大问题细化为几个具体而又关联的便于操作的子问题,用陈述句表述明白。如“高中学困生与非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比较研究”的研究内容:⑴调查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在上课、作业、复习和考试习惯上的不同特点;⑵不同性别的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比较;⑶不同年级的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比较;⑷分类调查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不良的因素;⑸提出矫正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
⒊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就是研究正式展开之前希望得到的收获,包括问题解决的程度、可能产生的效益、成果应达到的水平和表现方式。成果的表现方式是成果的物化形态,如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专著、案例等等,研究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书刊、光盘、网页、软件等不同的载体。预先设计成果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为了使研究者能在研究开始时就着手材料的积累,避免研究结束时才发现有些阶段性的成果已经流失。
四、道可行
要圆满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选择切实可行的途径。
⒈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对怎样研究的回答,可以理解为原则、策略、程序、工具、方式的综合表述,重点写明怎样实施。如准备如何收集数据,将使用何种技术来分析、处理数据并推导出结论。若是实验研究,还要说明如何选取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哪些变量。
研究方法可分为:⑴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人为的影响。⑵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
有些研究方案选择的方法缺乏与研究任务的内在关联,无法融入具体的研究过程,影响了可行性。孤立地看,方法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而联系到任务,却有是否合适的区别。也就是说,同一种方法,对于匹配的任务,就是可行的好方法;对于不匹配的任务,就是不好的方法。因此,研究者要熟悉和理解教育科研的各种基本方法,再从完成任务的需要出发选择方法。如“中学生学习方法及其指导研究”,若要考察研究现状和进展,选用文献法;若要验证一个假设,可用实验法;若要了解当前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现实状况,就用调查法。当然,由于教育现象丰富多彩,问题错综复杂,所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种方法的组合。
另外,工具性材料如问卷、观察记录表、测验题等可作为方案的补充。
⒉研究步骤
就是课题研究任务在时间顺序上的计划安排。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阶段。如研究过程较长,则实施阶段还可再分为几个小的阶段。各阶段时间安排一般写明“×年×月——×年×月”,需留有余地。
准备阶段包括调查和前测、理论学习、制订研究方案、建立研究机构、确立研究对象等。
实施阶段包括研究内容的操作、研究方案的调整完善和过程的管理等。要明确如何将自己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落实于具体教育实践,从哪个角度切入研究,进行操作。同时要明确如何记载整个研究过程的相关材料。
总结阶段包括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加工,寻找规律,提炼研究成果,设计出预期成果的形式,写出结题报告,发表教育论文等。
⒊资源配置
主要是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人员分工要符合各成员的水平、能力、岗位和特长,每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人,明确目标和时限。当然,分工的同时也要注意研讨与合作,利用集体的力量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课题还可建立领导小组,下设子课题组并明确负责人,必要时聘请课题研究顾问。经费预算主要是指计划申请或自筹的经费数额以及经费支出的具体科目预算和年度预算。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应让课题组的所有成员都参与考虑、讨论,就研究方案的各个方面充分发表意见。这一方面可以使方案更为周详,另一方面可以使课题组成员在这一过程中更为明确研究的设想和各人的任务,为研究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⒋完成条件
主要介绍物质条件、人力资源和前期成果等。物质条件包括图书资料、研究设备等。人力资源如核心人员的研究经验和能力,课题组人员的工作岗位、学术优势、年龄和专业的结构。前期成果主要指本课题组已取得的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研究者的视野与底蕴。因背景分析时已有文献综述,故是否要在研究方案后面列出参考文献,可视具体情形而定。
总之,设计课题方案应仔细分析上述各个方面,理清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综合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整体。其思维导图大体如图所示。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参考
作者:佚名 文件来源:不详 点击数:334 更新时间:2009-10-20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教育科研课题方案设计,是指研究人员为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工作。它包括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人、财、物、信息等,必须按研究的内容、要求和客观实际的可能性构成为一个包含时间序列、人员活动序列、信息传递序列等方面综合相关的合理系统。
课题方案不是研究的终结,而仅是开始的谋划,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故一切方案都只能是逐步完善的,要随着研究的进展而更改,包括预期之外的新发现、新设想,我们应当允许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发展的需要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我们既要反对无计划的盲目行为,也要反对消极地僵化地按计划方案一走到底。
二、课题研究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必须考虑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一般要求可归纳为六个方面:(1)课题依据与意义;(2)研究目标与范畴;(3)研究任务(实验内容)(4)研究方法与步骤;(5)课题成果形式与构成;(6)课题研究保证措施。现简要分述如下:
(一)课题依据与意义
课题依据包括课题形成的理论或实践上的依据。这常体现在:研究方案的“问题提出”部分中对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具体情况分析。研究者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真正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是制定课题方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课题的实践依据,其核心问题是认真思考和分析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反映了现实教育实践、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对现在、将来的指导意义的问题。倘对实践的反映越深刻,越迅速,课题的实践依据越充分,其指导意义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二)课题目标与范畴
1、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是研究者根据课题依据所收集到的有限资料和事实,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要探索、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后,所提出的一个研究目标。
2、课题研究范畴。课题研究范畴是指研究类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界定。当课题目标确定之后,相应地就要投入到某种范畴中去研究,要充分注意研究类型、对象、范围的界定;否则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目标的变更或方向的转移,也容易产生研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这样,才能使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各得其所,不致雷同或偏离研究主题。
(三)研究任务(实验内容)
在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范畴的基础上,确立在研究范畴内,围绕研究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通常包括理论的探究、教师、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确立等内容。要找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预测出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便于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放矢。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较多采用行动研究法。其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1)发现问题(观察、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鉴定问题(选定研究主题);(3)文献探讨(深入探讨有关文献);(4)拟订计划(克服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5)设立假设(将要采取的行动和对行动结果的预测);(6)收集资料(常用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测验、实验法);(7)实施行动(根据假设,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收集资料或数据,不断对计划内容加以改进);(8)评价结果(将实验数据转为有意义的统计量数,供评价实验效果的预测之用)。
2、课题研究步骤。
在考虑课题主要研究方法的同时,要把课题研究的步骤(包括时间和进度安排)等问题的计划也反映到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中。
如果把整个课题研究分为前、中、后三期的话,那么,前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选择课题和陈述假设;(2)制订研究方案。中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3)实施研究,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后期研究主要内容为:(5)解释结果。
(五)课题成果形式与构成
1、课题成果的形式。不同类型的课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不同的研究方法也就决定了科研成果的不同形式。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研究报告,二是学术论文。
如细分,一般有五种表现形式:
(1)先进教育经验总结。
(2)教育调查报告。
(3)教育实验报告。
(4)理论概括性的学术论文。
(5)其它一些表现形式。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编写实验练习册等。
2、研究成果的构成。研究成果是研究者经过选择课题(陈述假设),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收集资料;加工、整理资料等一系列研究步骤后,对某些教育问题的一些新看法、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产物。一般来说,一项完整的成果大致上都有如下这些内容构成。
(1)准确地阐述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
(2)说明该课题必要的研究历史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失败教训);
(3)研究工作的对象、时间、地点、大致阶段、步骤等概况;
(4)说明研究方法、程序、手段等;
(5)阐释研究结果和得出结论;
(6)研究问题的讨论;
(7)参考资料与文献。
由此可见,组成完整的研究成果中的任何一点内容都在方案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体现方案设计中的课题依据、研究目标、范畴、方法、步骤及保证措施等决定着课题研究成败的因素。这表明,方案设计蓝图的水准决定了成果的优劣。
(六)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l、在组织上,要重视做好课题组成员的选拔和优化组合,保障科学充足的时间保证。
2、在经费上,应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教育科研的开展,必需一定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因此,要认真做好经费的预算。一方面,要注意厉行节约,让每一分钱都转化为研究效益。另方面,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应主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资助和支持。
㈤ 课题研究设计怎么写
1.研究问题抄:评审者对课题的袭兴趣首先源于题目所反映的研究问题,所以,科研工作者对题目的表述一定要吸引人眼球,并全面反映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让人一看就知道课题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2.研究背景:写明课题研究的来龙去脉、发展情况,并说明本人拟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哪些创新和发展。
3.研究内容:研究问题所涉及的具体因素,无需所有要素逐一进行研究,是具体情况而定。
4.研究方法:写明拟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除了方法的名称,还要写这一研究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5.研究条件:研究条件件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础、经验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组织能力,课题组人员构成的优势等。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研究资料、研究经费、研究设备等物质条件方面的保证等。
6.研究步骤和成果形式:交代研究大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及具体时间安排,每个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及预期的研究成果。
此外,撰写课题研究设计,科研工作者还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见错误,例如,在选题时,科研工作者要考虑相关资料是否充足、课题成员是否有实力去研究等,千万不可自不量力,量力而行才是科研选题的最佳方法。
㈥ 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课题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是: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专的对象和内容、研究的属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假设、研究原则方法和手段、评价、实施步骤和措施等等这些方面,关于课题研究申报的细节,你可以来亿百出版网看看。
㈦ 课题研究设计的介绍
教育科研课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课题研究设计。教育研究设计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开展的全过程的设计,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尽管不同类型的教育课题研究,对设计有不同要求,但从现有的教育课题研究设计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变量,确定研究方法,最后形成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