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请发言稿
1. 如何积极配合课题主要承担人搞走班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子课题发言稿
一、我的教育理想
我的教育理想是——享受教育。即把子美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位子美人在这个家园中都能激情诗意地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成就自我,发展子美,享受教育。
二、我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唤醒。唤醒什么? 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向真、向善、向美的自觉。唤醒成长的自觉,并使之成为习惯,成为生命自觉。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我以为:学校里所有工作都要基于此,课题研究也不例外。
三、我对课题研究的理解
课题研究必须以校为本,以师生发展为本,以研究和解决学校发展及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每一位校长实现教育理想的必由之路。
——成就教师,发展子美,必须依靠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背景
大背景:
全国范围内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有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
课堂改革的九大范式:(略)
小背景:
子美自2006年创办起,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2010年10月,我发现:这么多年的教学改革成效甚微,除了几位冒尖的教师外,子美大多数教师的课堂并没有质的改变,还在原地打转,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
——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带给师生享受?
——必须得有个科学的流程引领“改变”!
引发争议:
1、内心:抵制模式,认为:模式=僵化。
现实:子美教师素质良莠不齐,需要 “模式”引领,至少“不跑偏”,“不掉沟”。
——改革不能服从个人喜恶,一切要从发展需要出发
2、复制主义:挑现成的一种模式照着学,“比葫芦画瓢”。
拿来主义:选择性的“拿来”,结合子美的实际进行取舍。
——没有一所学校的改革是可以复制的,必须结合子美实际,进行合理的取舍与创新,才能适合子美,才能落地生根。
力排众议,整合百家之长,提出 “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自主”,顾名思义:教师导学,学生自主。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从概念上为师生做好角色定位。
——确立研究课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以课题研究引领子美课堂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引领师生成长。
“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操作流程:
学案自学:学案导学、明确任务、完成自学、生成疑问
小组合作:科学分工、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初步释疑
班级展示:分组展示、交流成果、点拨纠偏、恰切评价
拓展延伸:启发诱导、总结收获、质疑解疑、拓展迁移
达标测评: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当堂测评、查漏补缺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一、学习研讨 统一思想
课题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推进的关键在教师理念的改变,重点是培训。培训并不是一次就能到位的,需要反复进行,不断跟进。启动前,全面培训,反复培训;过程中,不断跟进,经常培训。目的——达成共识,确保正确舆论,形成良好研究氛围。
二、名师示范 典型引路
从语文、数学、英语入手,名师、骨干带头上研讨课、示范课,老师们在名师骨干带领下,一起研究、设计导学案,模仿名师、骨干按照流程上课。
三、梳理问题 确立子课题
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确立研究的小课题。如:《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如何分组更有效》、《如何培养小组长》、《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展示》、
《教师主导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如何在低年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领教师带着问题去研究,带着思考去实践,在行动中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
四、依托课例 行动研究
通过“同磨一课”、“一课二上三讨论”等活动,依托课例,行动研究。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全面启动。
五、突出重点 破解难题
1、“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
设计好“导学案”是上好课的前提。子美出台了“导学案”的管理和使用办法:集体备课 ,学案统一。明确子美“导学案”编制流程:个人编写——集体研讨——组长审核——领导定稿——审批印刷。全年级使用统一的活页“导学案”,师生用后及时修订完善,方便后来的师生借鉴。
2、关于“小组合作”
围绕“小组合作”衍生出许多小课题:如:如何分组更高效?如何分组才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与展示中怎样分配任务?怎样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如何保持小组合作持续的热情?怎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承担不同层次的任务?等等。
形成了许多小策略: 如: 小组建制:2-6年级4-6人小组,1年级2人小组。分组原则:男女生搭配,强弱搭配。课堂评价:小组捆绑式评价,强调人人参与。合作原则:浅显问题同桌交流,深奥问题大组合作探究。
3、如何培养小组长
“小
组合作”“班级展示”环节均由小组长主持完成,小组长的作用不可或缺,小组长的培养是关键。老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培养小组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给方
法,明确责任;随机指导,当堂矫正;保护生成,鼓励创新;注重互动,主动成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实验初期,“带上组长走班听课”成为一种时尚。实验后
期,“组长轮流当”成为学生及家长的强烈要求。
4、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教师确实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课堂出现了教师被学生“带走”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展示缺乏恰当引导或及时的评价,因此,提出此课题。把课堂还给学生不等于丧失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纠偏、规范、追问、拓展”上。
六、回归实践 反复验证
带
着“研究所得”回归实践,以“研究所得”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研究所得”。以教研组为单位继续“同磨一课”,在“磨课”中反复验证“研究所得”,不断
完善课堂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五课”并举,调动各个层面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积极性。即:教师人人上“达标课”、
青年教师上“优质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城乡互动推出“精品课”、新教师上“汇报课”。
七、归纳总结 优化结论
定期召开“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交流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汇报“子课题”研究成果,做汇报课,邀请省、市教研员现场观摩指导。
八、文化引领 唤醒自觉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在整个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子美建立健全了助推课题研究的各种规章制度,创生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并且持之以恒,文化引领,不断唤醒教师的研究自觉。
1、专家指导,引领课题研究。定期邀请省、市教研员到学校指导课堂建设,指导课题研究,帮助教师答疑解惑。
2、反思博文,畅谈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人人建博客,鼓励教师将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撰写反思、发表博文,畅谈心得、感受、疑虑、困惑,教师的理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在交流与碰撞中悄然发生着变化,逐渐形成文化自觉。
3、论坛博客 、助推课题研究。坚
持一月一主题的“子美论坛”活动,主题有:《寻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传递正能量,做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我的理想课堂》、《“导学自主”课堂教
学模式实践一得》、《我的理念我的班》……引领教师且行且思,做有思想的行动者;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做学科领袖,做教育家。
“子美论坛”、“子美博客”成为校本研究的最佳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唤醒了教师的成长自觉。
4、健全机制 保障课题研究。陆
续出台《子美教师专业化发展考核细则》、《子美星级达标课教师评比细则》、《达标课教师“课堂开放”制度》等,评价指标紧扣课题研究。如:参与课题研究、
导学案设计、精品课、常态课、参与论坛、发表博文等。定期评选“首席达标课教师、三星达标课教师、二星达标课教师、一星达标课教师”;推行教师课堂开放制
度,首席教师的课堂全部开放,三星达标课教师的课堂三分之二开放,二星达标课教师的课堂二分之一开发,一星达标课教师的课堂三分之一开放……
第三部分:课题研究 成效显著
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形
成了常态化的“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并完善了课堂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建立并完善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课堂的观察与评价,强调全方
位,多视角观察课堂,既关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整节课的效果,以评价为导向,突出研究重点,突破研究难点。
——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题研究成果之二:
设计编撰出语文、数学1-12册的全套《导学案》;收集优秀课例200多节;评出优秀博文300多篇;cn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篇;主编《享受教育系列丛书》三卷:《导学案集》、《课例集》、《教师文集》;教师在河南省课堂教学大赛中屡屡获奖。
课题研究成果之三:
学
生素质整体提升,自主学习,主动成长。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作精神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
信心明显增强;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班班建立班级博客,每年都出《班级作品集》,田一兰、王苑茜等学生出版个人作品集 。
课题研究成果之四:
促
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唤醒了教师成长的自觉。教师人人建博客,逐步养成了记日志 、写反思
、谈心得、发博文的习惯——逐渐形成文化自觉。学校虽没有硬性规定,但外出学习的老师都能自觉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及时发表在博客中。如:周素娟北京挂职
30天,发表日志27篇;李全明国培15天,发表日志11篇;张爱红国培30天,发表日志23篇;王利国培15天,发表日志10篇;卢海霞国培15天,发
表日志8篇;赵银萍洛阳轮岗,发表日志18篇;张延峰14篇……
课题研究成果之五:
形
成了“合作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
,提升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师以开放的胸襟悦纳同伴走进自己的课堂听课、评课。悦纳批评,悦纳指导,提高自己;以分享的意识积极与同伴平等交
流、研究成败得失,分享困惑与心得。以研究的心态走进彼此的课堂,真诚合作,无私给予,养成了反思和课例研究的习惯。
课题研究成果之六:
办
学品位整体提升,社会赞誉度、家长满意度逐年攀升。家长开放日,全体家长亲临课堂,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大加赞赏。乡镇学校、市直各兄弟学校、河南省各地
市的学校到子美参观学习。2014年,河南省校本教研经验交流会在我校成功举行,“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2012年,学校被评为为
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2013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校本教研实验校。2014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校本教研先进单位。
课题研究成果之七:
一
个课题辐射多项研究,带动方方面面。语文学科:《基于教学现场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语文教学宽度的研究》,数学学科:《小学数学作业建设的研究与探
索》,英语学科:《基于教学现场的小学英语课例研究》,体育学科:《小学生行为姿态标准化的研究》, 2014年9月,以上五项课题全部顺利结题。
——教师研究的自觉已经被唤醒,研究的幸福正在子美一点点的弥散……
困惑与思考
“导学案”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导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和学生课堂练习的“练案”的集合体。 但毕竟是教师的预设,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教育界批判《导学案》的声音一直存在……杜郎口中学2013年宣布取消“导学案”。
子美要不要坚持?如何坚持?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
想:模式终究是为课堂效率服务的,绝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课题结题也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
好。我们要做的就是融合先进理念,结合子美实际,在实践中修正,在研究中完善,不断探寻实现高效课堂的最佳路径,引领子美课堂走向更加开放,更加个性,更
加解放的自由空间。
结 语
当成长成为师生的生命自觉,教育带给师生的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自主参与、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共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走在成长的路上,我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我更坚定:继续探索子美特色的发展之路,引领每一个子美人在燃烧激情、播撒爱心、开拓进取中体验成功、享受教育、实现超越。
2. 课题结题专题发言稿从哪些方面写
按照朱光成校长的排序,我应该第一个讲,因为我自己觉得水平最浅。现在没有办法,非要把我压在最后来讲。说实在的,我对这个课题研究一看,就觉得很有感情:一是我对xx附校有感情,记得大学快毕业时候,我作为优秀学生干部曾经去参观xx大新校区,去过xx附校;二是我们的顾校长,是我的老师,尽管没有教过我,但是他的爱人蔡玉瑛是我的同事;三是因为这个课题研究的内容——寄宿制,勾起了我最自己住校生活的美好回忆,我从13岁开始住校,对寄宿制生活有切身的体会,我在学习课题的时候就在想,要是我们当年学校不知道有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要是有这样的研究多好啊?四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十三中,当时王军校长也是提倡寄宿制作为十三中的一个亮点,一个特色,我在这一块也积累了很多的思考,愿意学习,也愿意分享。
我在学习结题报告时候,在听汇报时候,我想起了肖所的一句话:写的没有说的好,说的没有做的好。前提是:写的已经够好的了,但是汇报时ppt中呈现了很多的图片,加上非常好听的声音把这些很好的做法作了一个很好的宣讲,我就感觉写的没有说的好;文字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还原到日常的教育现场之中,我就觉得说的又没有做的好了。对这个课题研究我有一点很强烈的印象,就是实活和谐。
先说实。体现在研究的目标很朴实,没有花哨子;研究的过程很扎实,没有花架子;研究的成果很丰实,没有花旗子。这愿自这个研究团队的严实,一是顾校长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很严谨,二是xx附校的老师们从五湖四海来,不同的文化融入,围绕这样的一个课题研究,很有团结力,教风很严谨。
再说活。充满艺术气息,这跟顾校长长期在xx大音乐学院工作相关,以艺术的氛围来熏陶人,教养人,这是这个课题中很触动人心的亮点。充满人文关怀,住校的学生,学校意味着是他的全部生活,意味着是一个家,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补足亲情,不让亲情流失掉,xx附校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充满了对学生的责任感,充满了人文关怀。结题报告中有很多篇幅是谈文化的,文化的力量是很吓人的,要以文化人,方能培养文化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文化是排名第三的高频词,教育应该要吸收文化的力量。三是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采取自助管理的方式,学生的活动很有创意,很有生命的张力。
最后说一说“和谐”,我从课题结题报告中,特别是把这些文字还原成日常的教育现场之后,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有老师和学生的和谐,有老师和校长的和谐,有老师和老师的和谐,有学生和学生的和谐,特别的是,一个学生内部结构的和谐。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课题研究很好的实现了研究的目标,而且是超期望的完成了。刚才朱校长、李校长都对这个课题谈了很好的看法,我很赞同他们的看法,这个课题结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有问题的是,我们有理由相信xx附校、顾校长不会因为这个课题结题就停止寄宿制的研究和思考,而且还会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寄宿制研究作为一个实证研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会延伸研究和实践的。从这一点,我有几点建议,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仅供参考。
一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出了问题才叫心理问题,没有出问题,最好不要冠以心理问题,心理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能动辄就以心理问题来命名,这里面有一个心理暗示的问题。
3. 《如何在课堂中研究课题》发言稿
《如何在课堂中研究课题》发言稿.doc
文档名称:《如何在课堂中研究课题》发言稿.doc
格式:doc 大小:0.1MB 总页数:12
上传时间: 2017-02-10 上传者:135****5799
下载源文档需要:10元人民币
点击预览本文档(全文)
下载文档
下载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如何在课堂中研究课题》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我叫周彬,是紫东实验学校的一线教师。首先很高兴和大家做课题交流,我于09年申报立项市级课题《构建”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主题是通过课来作研究,摸索出一些东西,运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提升作为课题过程材料。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本课题上研究课,下面简要的谈一谈如何将课题研究做在课堂中。
一、 我的课题
1、 课题的关键词
结合学情和查阅资料,我界定了两个关键词。关键词一: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教学法就
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关键词二: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构建”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该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2、依据的几个理论
(1)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2)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3)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
3、研究的意义
(1)对学生,课题放在课堂中改进教学提高效率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对教师,试图提升操作策略为讲课作准备,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4. 幼儿园教师课题研究讲座总结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共庆我们自己的节日--第27个教师节,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全体青年教师,向一直以来给予我们无私帮助和关怀的校领导、老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全校教职员工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幸代表优秀教师在这里发言,心里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成为优秀教师中的一员,这是学校领导和同事给予的认可和鼓励,紧张的是,自己距离“优秀”的标准实在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份荣誉权当做是一种鞭策和鼓舞,用以激励自己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加虚心地学习,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不辜负校领导和各位同志的期望。
有人说,人生之中会面对很多的选择,而择业和择偶却是众多选择中最关键的。要么选择喜欢的,要么喜欢选择的,我想,不管怎样,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这一行,就应该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正如大诗人泰戈尔所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的垂着它的绿荫。教育正是叶的事业,正是一项奉献爱心的事业--爱校、爱家、爱学生,爱国、爱党、爱铁能。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的人生态度是当好老师的前提。从教之中,或许你会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或许你会有不眠不休的焦虑,或许你会品尝到屡遭挫折的痛楚,但与此同时,你也或许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或许会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或许拥有万千子弟对你一生一世的信任和爱戴,因为,只要老师能给学生一个微笑,学生必然会回报老师一个温暖的春天。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为铁能公司培养出人品好、技术硬、身体棒的学生,是我们每个辽北技师学院人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我们的身上承载着矿区万千家庭的希望和梦想,稍不用心,就可能耽搁一个人一生的前程,冲击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影响未来铁能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做为教师是光荣的、教书是严肃的、讲台是神圣的,绝不能稍有懈怠。为了更好地培育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让更多的毕业生成为生产技术岗位的骨干,让更多的毕业生荣登公司以上技能比武的领奖台,让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各个方面领军、核心,让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各级岗位优秀领导者,我们就要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己任,努力修养心性,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努力锻炼本领,锻炼提高作为职业院校合格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学上,就要不惜投入教育情感,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艺术性,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育人中,就要奉献爱心、增强责任心,立足化育人心,行为养成。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引领人,用道德的力量教育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做到爱而不宠,严而不厉;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度,用良心和智慧去塑造人的心灵,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个人成长上,就要不断学习,不倦不怠,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学识修养;就要夯牢基础,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提高上狠下功夫,增强教学和育人本领;就要勤修多练,向学院要求的“双师型”迈进;就要积极实践,到现场锻炼、跟踪调研、技术攻关,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力求在工作中,涌动向上的激情,增强本领,迸发创新火花,提高水平,为学生成功、人生幸福不断地完善自我,锻炼本领,就要在照亮学生的同时努力照亮自己。
各位领导、老师,教育需要奉献,不懂奉献的教师绝不会是一位好老师;教育需要能力,不注意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老师也绝不是好老师;教育需要爱心,缺乏爱心的人当不了老师;教育需要高尚,唯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使学生心灵纯洁。选择了教育事业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就应该远离低俗,我想,这应该就是“为师者”生命的真谛。在现实情况下,特别是学院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一份清醒,保持一份沉静,保持一份寂寞,保持一份清高,扬师德、树师风、铸师魂。惟其如此,我们才不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谓!
最后,再次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和全体老师万事顺心、永远开心!祝愿我们学校越办学好!
谢谢大家!
5. 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发言稿
弘扬剪纸艺术创建特色学校我们都知道,创建特色学校是走教育的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需要。但如何才能体现出特色,如何才能打造一个过硬的学校品牌呢?这是我校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对此,我认为打造一个合适的学校品牌,必须首先应该认清学校生存环境,定位好学校的发展战略,选准突破口,创建特色,使学校品牌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应该是打造学校品牌、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一、特色学校的定位要定位特色学校的发展战略,首先就得进行战略分析,拓展思路,正确地认识自我。从宏观环境条件来说,创设学校品牌就要把握教育大势,即把握学校品牌定位的时代背景,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学校要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形势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要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要了解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精神,要了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些热点、重点和难点,等等。这样可以避免学校品牌的定位和特色设计时的狭隘眼光,少走弯路。而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而且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就是这样一门博大精深又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现在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学校开展学习剪纸艺术这项活动,从小培养学生们对剪纸艺术的喜爱,保护我们的民间瑰宝。进行学校品牌的战略定位和特色设计,我们还要从中观环境条件分析,去考虑学校所处的周边的社会环境。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组织,它与周边的社会环境是融为一体的。学校所在的社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既对学校的育人提出相应的要求,也会影响学校品牌的战略定位和特色设计。只有根据学校所处的社区的客观现状制定出来的学校品牌战略和特色设计,才能切实可行和符合实际,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到社区的物质上及精神上的大力支持,也才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实现学校的品牌战略和特色设计。在长海县党委政府及县各级文化部们的倡导推动下,我县的旅游文化品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节日还是平时的文化活动,剪纸艺术总是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比如历年的迎春会、海岛的艺术特色展、花灯展、国庆节等等,总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为全县人民奉献了一道道精美的艺术大餐。另外,在县内民间也有不少人起了剪纸培训班,社会反响也相当不错。可以说,剪纸艺术得到了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剪纸艺术在县内拥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从微观环境来看,就是要摸准学校家底。学校的家底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过去的、现在的还有未来的。摸准学校家底不仅仅是对学校历史的总结和现实状况的判断,还有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不仅应该把学校看成教育资源的一个运作平台,而且应该把学校当成自己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负的舞台。分析我们学校,我认为剪纸艺术在我校是拥有形成品牌的条件的。一是部分教师对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造诣,拥有进行此项活动的师资量;二是我校有不少学生制作了自己的剪纸作品,学生的喜爱度极高,因而拥有搞此项活动的学生基础。三是我校也曾多次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剪纸比赛,并获得不少奖项,因此也拥有了搞些活动的一些的经验。尽管剪纸艺术的主要阵地一直都在民间,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要开设好课程,树立好品牌,会面临一些实际上的困难,但我们可以争取外援的力量来加以解决。我们可以聘请兄弟学校有剪纸特长的老师为我校剪纸教学指导教师,经常来校进行培训讲座,为我们打开通往这一艺术的殿门。同时,我们也可以带领骨干教师到市内各学校取经、学习,开阔眼界,取长补短。密切联系大连市剪纸艺术研究会,积极入会、积极参加协会活动、虚心地向剪纸艺术家们学习。可以说,把剪纸作为学校品牌,对于我们来讲,并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另外,剪纸作为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可以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因而剪纸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基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以美育为引线,以美渗德,以美促智,以美强体,进而牵动全局,形成学校的美育特色。综合以上原因,我校领导班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推出“剪纸艺术”作为我校“一校一品”建设的品牌。二、“一校一品”的施行:人要成事,必先有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选择;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作为一个学校品牌的创设,更要有自己明确而实际的目标。学校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谋划、积极协调、扎实开展和有效落实。我们要把剪纸这一品牌做大,做好,做成长海一中的一张响亮的名片。我们将以剪纸活动为美的载体,通过审美、创美、颂美等方式,努力把美的教育的成果保留、积淀下来。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把美的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感染、熏陶,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育,让孩子们在剪纸教育教学中,伴着“美”,健康快乐的成长。为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将学校剪纸品牌建设的目标定为:1、近期目标:使广大师生明确进一步推进“剪纸教育”的意义,明确学校剪纸品牌建设的内涵,结合学校艺术活动、主题德育活动、书香校园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评比活动,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通过活动推动,课程渗透等方式,使师生的剪纸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剪纸文化初入人心,学校提供的优质教育得到社会认可,社会美誉度大大提高。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初步培育成“剪纸教育”这一学校品牌。2、远期目标:经过进一步努力,使“剪纸文化”深入师生内心,学校管理转为自觉,师生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开设剪纸课程,使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观察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并通过剪纸这个载体向学生渗透民族精神教育,使学生感受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使“剪纸教育”这一学校品牌在全县产生影响,并带动学校学品位的提升。为了圆满达成以上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定准开发方向,加强组织管理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教学主任及专业教师为核心的特色课程开发及实施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其中,校长对学校特色即民间文化传承建设负总责,负责校园特色建设的研究、规划、建设与管理。班主任负责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美术教师及教导处负责建设方案的策划与实施。各班主任为本班特色即民间文化传承建设的负责人。负责本班教室特色文化建设,注重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制订本班的班训、班规,做好黑板报以及学习园地、图书角等文化阵地的建设,做好教育环境的布置及美化,做到文化氛围浓厚,特色凸现,对师生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2.布置环境,建设浓郁的剪纸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我们可以将剪纸艺术这项国粹融入我们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让校园处处充满剪纸艺术气息。让剪纸走出展室。学校设立专门剪纸作品展示区,张挂优秀作品,供同学们欣赏交流。德育板中开辟“剪纸风采”板块,由专人定期更新。美术教师将学生的剪纸作品装裱入框,悬挂在学校楼前及楼道两侧,让其成为亮丽的风景线;通过班级展板和教室布置。墙壁上悬挂学生的作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民间艺术气息。让每一个孩子随眼能拿到剪纸,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民间气息中生活。3.多角度进行评价,推进特色课程建设进程评价是剪纸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学校验证剪纸活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教师掌握剪纸活动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学生在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我,促进学习。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我们对学生的创意等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剪纸的基本功的实践操作。对学生剪纸作品评价,我们不仅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加强课外展评和比赛;我们还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剪纸文化宣传,向报刊提供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剪纸交流、展示的舞台。这样一来,即显示学生的剪纸才能,给学生作品进行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对剪纸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体验成果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紧张的课业学习之余,能有一个心灵的憩所。4.增强特色校本课程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研究,开发特色学校在发展剪纸这一民间传统工艺、打造特色的基础上,重视剪纸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与整合,将剪纸纳入教育科研,开发特色。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努力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每一项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要定专门的教师负责,在实践中逐步达到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各学科之间课程整合。如:诗配画;英语单词剪纸;经典诵读与剪纸的结合……组织发展剪纸兴趣小组。虽然是创立学校品牌,但绝不让此成为孩子们的负担。活动中不搞一刀切,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强制。我们计划汇集各班的剪纸小能手,成立发展剪纸兴趣小组。细化小组成员,分为撕纸、剪纸和刻纸等兴趣小组,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提高剪纸水平,以此带动全校师生的热情。同时,我们也计划组建“学校剪纸课程开发小组”,开发我们自己的剪纸教学校本教材。教师教自己编的书,能有机会了解教材编制过程,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教师可以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更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体验--表达;更强调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剪纸文学形象、典型故事时,自身的文学修养也得到了提升。同时,体味剪纸作品内涵和趣味时,使老师们的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开阔。总之,剪纸艺术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一门植根于民间的艺术,有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色彩,它以特有的方式无形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对生活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将剪纸教育引进校园,不但可以向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教育,同时这门以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艺术,必将对我校新课程的推进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