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答辩
1. 商标侵权答辩状怎么写
对于商标侵权指控,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答辩:
第一、可以从被控侵权产品上的标识与注册商标不相同也不近似来进行抗辩;
第二、可以从被控侵权产品具有合法来源方面进行抗辩;
第三、可以从侵权情节、损害、获益等方面进行抗辩。
2. 16字的励志的 名言警句 座右铭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
译文:不飞翔就罢了,要是飞翔便会冲向广阔的蓝天。不鸣叫就罢了,要是鸣叫就会使他人惊讶。
2、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译文: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4、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5、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尔基
3. 十六字诀的十六字诀
充分发挥主动性
1930年12月,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期间,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会场两边贴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的巨幅对联,生动地反映了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和反“围剿”作战的指导思想。
初创时期的红军,人数少,装备差,物资补给困难,一开始就处于强大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中,不断遭到敌人的“进剿”和“会剿”。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红军的主要作战形式,只能是实行游击战争。毛泽东说,五指伸出有长有短,荷花出水有高有低,与强敌作战就要避实击虚。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大力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县城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前敌委员会、遂川县委员会和万安县委员会联席会议,对几个月来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坚壁清野,敌来我退,敌走我追,敌驻我扰,敌少我攻”的原则。同年4月下旬,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所率部队会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6月改称红军第4军)。5月,第4军在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的指挥下,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进剿”。1929年4月5日,以毛泽东和朱德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共红军第4军前敌委员会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将红军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正式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同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在给红4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中央九月来信”)中,第一次将其称为“十六字诀”。
朱毛红军的作战经验,不仅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得到党中央的认可和推广,对全国各地红军开展游击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1929年六七月间,中共中央将中共红4军前委的报告转发给贺龙、湘鄂西前委和四川省委,指出“这些经验很可以作你们的参考”。随后,鄂豫皖、湘鄂西、鄂西南、赣东北等苏区的红军,也相继提出了反映本地区特点的游击战争原则。比如洪湖地区提出:“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湘鄂赣边区提出:“彼集我散,彼散我集,昼伏夜出,化整为零”等。
4. 什么是十六字诀
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简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
它是对中国工农红军初期作战经验的理论概括。其实质是,要求弱小的红军在强敌面前,充分利用农村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有利条件,趋利避害,灵活机动,以便最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作战指导上最早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并且成为以后中国革命战争各个时期开展游击战争的作战指导原则。中国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体系,基本上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 演讲前准备的十六字原则指的是什么
您好!我是演讲教练王坤。
您说的十六字原则应该是“深入实际、内容具体、迎合听众、有的放矢。” 吧!
以上仅供参考!
6. 十六字诀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它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作战指导上最早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并且成为以后中国革命战争各个时期开展游击战争的作战指导原则。中国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体系,基本上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 十六字方针是什么意义啊
一开始是朱德提出来的,本来只有前面十六个字,简称十六字方针。那是中回国工农红军答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进行游击战争的作战指导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简称“十六字诀”。“十六字诀”包举了反“围剿”作战的基本原则,包举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在战略防御时又包举了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的两个阶段。“十六字诀”的基本精神是,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出发,利用根据地创造的有利形势,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法,趋利避害,扬长击短,在战争中务求保存和发展自己,以多打胜仗、消灭敌人的办法,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夺取战争的胜利。
关于这副对联的出处是这样的。反围剿期间,红军原计划设伏打谭道源的第五十师,因先闻得谭师的源头拉夫,准备在12月25日向小布前进。这样,谭师脱离后方,深入地形有利于我军设伏的小布地区,是我军运动歼敌的绝好机会。为此,毛泽东还亲撰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战人",并在战前誓师会上用这副对联向指战员说明红军在此战中的战略战术。
8. 十六字诀的提出背景
十六字诀是从中国工农红军初期的游击作战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于1927年10月转战到江西省西部的井冈山地区,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经验。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县城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前敌委员会、遂川县委员会和万安县委员会联席会议,总结了几个月来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了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不久,敌人进攻遂川时,毛泽东避开强敌,率领部队返回井冈山。敌人进攻万安时,中共万安县委员会采用了“坚壁清野,敌来我退,敌走我追,敌驻我扰,敌少我攻”的原则,同敌人进行斗争。同年4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又指挥部队,在游击活动和反对敌人“进剿”、“会剿”的作战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的内容。现已查到的历史文献中,完整地提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原则的,以1929年4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前身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为最早。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第一次将其归纳为“十六字诀”。
9. 十六字诀都有哪些内容
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简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
它是对中国工农红军初期作战经验的理论概括。
10. "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十六字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在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用于处理各方关系的方针政策,其包括"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反腐倡廉十六字方针"三大要点,每个要点都深刻阐释了其含义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