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科学规律是

科学规律是

发布时间: 2021-03-20 22:26:04

1. 科学的规律是最一般的规律,哲学的规律是最具体的规律

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

2. 人科学的生活规律是什么

健康十大法则? 有人将健康比作“第一态”,将疾病比作“第二态”。近年来,人们发现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一种“无疾病又无活力”的“第三态”———亚健康。亚健康离你有多远?对此,我们无从回答。这种似远又近、触而不及的“模糊”状态,可能本身就是“亚健康”的本性之一吧!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第三态”为人们带来健康隐患的同时,也为医学和营养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有效地从亚健康的阴影中从容走出? 幸运的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原则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手段。虽然,真正做到“科学”和“合理”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但我们别无选择。 1.戒烟 吸烟要绝对禁止。众多医学研究已证实,吸烟可导致肺癌、心脑血管疾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 最无辜的还是吸烟者周围的亲人和朋友———被动吸烟的危害可能比吸烟本身还大。 2.节酒 有人说,喝酒可以少吃饭,有利减肥;还有人期望通过酒来舒筋活血,甚至治疗一些疾病。这些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总的来看,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是弊多利少。饮酒可导致食欲下降,影响正常进食,以致发生各种营养素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 如果一定要饮酒,建议你将杯中之物改成低度红葡萄酒。有研究表明,适度饮用低度红葡萄酒,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或许有益。 3.全面查体,并咨询一次营养门诊 一年一次的全面查体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可以早期发现疾病,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还能发现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使我们防患于未然。可惜这种做法还未成为共识,或者,大家都知道但少有实施。 查体记录是每个人都要悉心保存的重要数据。如果你长期没有查体,或既往查体有异常,或查体记录没有好好保存,不妨抽个时间去正规医疗机构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查体,记录以下的查体数据并妥善保存:血压、血脂、血糖、血液黏稠度、肝功能、肾功能。 在很多人心中,“去医院”就意味着找大夫看病,没有病的人是不愿意轻易沾医院的边儿的。但实际上,现在国内很多大医院都开设有营养咨询门诊,为人们提供营养查体和咨询服务。花点时间为自己开一剂“营养处方”吧! 4.称称你有多重 体重是重要的生命指征,与呼吸、心跳、血压和脉搏一样重要;体重是历史上沿用已久并且目前仍是最主要的营养评定指标,可从总体上反映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是营养评定中最简单、直接而又可靠的指标。 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5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2(m2) 记住每次称重时保持时间、衣着、姿势等方面的—致。体重计的最小单位不应大于0.5千克。 5.制定饮食计划 每个月月初应称称体重,回顾一下自己上月的饮食有无不妥之处,再根据季节的食物供应制订下月的食物种类、搭配的大体状况。写下和不写是不同的,即便你不去常翻你的记录,它仍会在你心里形成一种暗示,让你自觉不自觉地照单行事。 如果你体重指标异常,则建议你写下所喜爱食物的清单,放弃那些你喜欢但不适宜的,加进你或缺的。如果你又穿不下去年的裤子了,那就在食物日记里稍许减少你吃或喝的任何食物的量,坚持一星期。由此慢慢调整至你自己的目标体重。 贴心提示 一些基本的食物能量互换: 500克西瓜=25克主食 25克燕麦片=200克橘子 10克油=50克萑?20粒花生 25克瘦肉=50克鸡蛋 50克生米=130克米饭 50克生面=75克馒头 50克生肉=35克熟瘦肉 6.每天6-8杯水 水是生命之源,多数营养物质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多饮水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通利大便、美容的妙用。水喝少了可能造成血液浓缩,使含氮废物无法排出,长此以往对身体不利。 切记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平均分配你这6-8杯水(约1500-2000毫升)的喝水时间,不要等到渴了再喝。 7.每天1-2个水果 水果有“三宝”: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特殊的作用。每日进食1-2个水果是健康必需。 吃水果的时间: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或睡前一小时吃,这可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吃水果的种类:1种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6%-20%。可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作出选择;一般而言,西瓜、苹果、梨、橘子、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而香蕉、红枣、荔枝、红果、菠萝、甜橘、葡萄等含糖量较高。 8.每天1杯奶 营养学界一直在呼吁“为全民健康加杯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及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800毫克\的一半左右(约380-400毫克)。我国患佝偻病的婴幼儿也较多,这和膳食中钙不足有一定联系。大量的研究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骨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给老年人补钙也可以减缓其骨质丢失的速度;而成年人从30岁开始也应注意从饮食中补充钙质。 9.试试橄榄油 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0%,还含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角鲨烯、谷固醇、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成分。这使得橄榄油有很强的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能力。在大量进食橄榄油的一些地中海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常食用橄榄油还可预防钙质流失,预防胆结石、高血压,减少癌症发病率以及降低胃酸、血糖等。 10.开始运动 早一日开始运动,早一日拥有健康。运动的时间并无固定———或清晨,或黄昏,只要你方便。运动的形式并无强求———或跑步,或打球,只要你喜欢。

3. 作文“科学规律”

一、环境生态问题的提出
自环境临危伊始,我们的先哲们就不止一次明示过曾被舒适、敞亮、温馨、豪华的环境掩遮了视野的人心。苏东坡直言不讳:“今天下人知安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庄子一针见血:“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提出扰乱自然常道所带来的危害后果。《老子》第三十九章中也提到由于环境破坏使得河谷不能保持充盈,又难免要枯竭;万物不能保持生长,难免要灭绝等生态环境的担忧。但是,在农业文明的当时,虽然出现过楼兰古国消失和玛雅文明覆灭等由于破坏大自然的活动而导致的自然对人类的局部“报复”,但基本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类仍然生活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之中。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人类进入了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时代。近代科学技术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近代科技使人类在自然面前无比地强大起来。人类的物质财富成指数倍增长,以前对自然的恐惧这一约束也得到空前的解放。但正如波普尔所说,科学进展是悲喜交集的痛苦,它在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福祉的同时,也打开了装有灾难和祸患的“潘多拉魔盒”。弗卡兰普在《转折点》中忧人的写到:“空气、饮水和食物的污染仅是人类的科技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一些明显和直接的反映,那些不太明显但却可能是更危险的作用至今仍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科学技术严重干扰了,甚至可以说正在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全球化趋势中,科技成了生态危机的加速器,艾德曾说:“虽然在低技术条件下,人类活动也会引起环境灾难,但现代高技术及广泛运用却极大地加速和加强了这一过程。”迄今,人类生存其中的生物圈与其所创造的且日益更新的“技术圈”之间已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之中。于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全球性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频频发生,人类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于是,巴里•康芒纳得出结论说:“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丁•皮卡德说:“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技术,除了广泛地造成自杀性污染外,再没有什么东西了。”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致矛盾的尖锐冲突,科学的发展何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到如此白热化境地呢?
二、环境生态问题的科技思想根源
回顾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就会发现,环境生态问题的症结在于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和无限制的应用,而这种应用又是人类在自然观上的人类中心论和科技观上的决定论两种观点共同支配下的结果。
传统的人类中心论是一种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者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它把人看成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自然界及其存在物从人的道德关怀领域排除出去了,为了人的利益而不惜借用科技力量牺牲生态平衡与稳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环境灾难。
从柏拉图“理念论”开始人类中心思想就踏上一条超越之路,成为人类中心论的开端。人类中心论的强化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影响下进行的,出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类在取得了征服与统治自然理性的合理依据。笛卡儿则进行主客二分、提出“我思故我在”命题,推出“我思”中心地位,一切存在物都成为我思对象,到这时,自我意识成了 主体,它标志着人类的主体理性从价值取向上升到哲学高度。如果说前面的人类中心观点还停留在理论中,那么,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使它从理性层面向操作层面成了现实。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人是自然界最高立法者”,“主体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他声称只有理性的才应受到道德关怀,就动物而言,因不具有自我意识而仅仅是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这个目的就是人。至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被确立下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触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甚至整个宇宙。正如卡捷尔所言:“科学上每一个新的突破都进一步证明了人类能够征服自然,能够控制广阔无垠的自然环境。”人类中心主义使得人类越来越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取代了上帝成为一种万能的、无往不胜的神话。培根曾说:“在所有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我发觉没什么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贡献和新发现更伟大。”前苏联谢苗洛夫说:“科学为人类提供一种伟大的认识工具,它使人类可能达到史无前例的富裕和绝无仅有的平等。”贝特洛把未来科学看作是“人类具有最大幸福和崇高道德的保证。”因此,人类开始沉醉于科学技术已发生异化,科技决定论就形成了。
在科技决定论科技观与人类中心论自然观联姻情况下,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不顾自然界的自身局限性,也不考虑伦理约束,片面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和“人类利用技术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洛克甚至声称:“对自然界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科学技术已沦为人类统治自然的工具。
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和科技决定论对工业发展和运用起着错误导向的作用,是造成威胁人类生存和世界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哲学根源,也正是在这两种观念支配下,人类正在演绎一场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悲剧。
三、树立新的科技发展下的生态文明观
20世纪六十年代末从罗马俱乐部的一系列报告为标志,人们开始从工业文明及经济增长的陶醉中惊醒,认识到工业文明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把人类推入“生态困境”,对工业文明的传统道路走下来,人类文明将全面崩溃,人类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人们提出了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观的扬弃,它继承和发扬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抛弃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代之以现代的弱式人类中心论。美国哲学家诺顿提出的弱式人类中心论是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论,它区别于仅从人的感性偏好、感性意愿出发,满足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出发的强式人类中心论。后现代主义者E•温格勒说:“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于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这只不过是人类为自己谋利益的一种荒谬的偏见”。同时抛弃的还有科技观上的科技决定论,对科技施以生态关怀,因为科技决定论盛行的直接和间接结果是给环境到来沉重灾难。科技发展应当体现和满足生态关怀的要求越来越被人类所认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文明方式必须有一定技术实践方式做支撑。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只是技术的一种特定的历史类型,因为我们不能将其绝对化、永恒化。新的生态文明需要以崭新的“生态技术”做基础。所谓“生态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上,非暴力的,能与生物圈进化过程相协调的和谐性。生态技术的文明不仅遵循科学规律,也尊重自然秩序和自然规律;技术发明不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自然肆意巧取豪夺的“技术统治”手段,而是体现生态与人道价值的艺术创造。如果说,追求单一技术的低消耗,低排放还只是生态技术的较低层次的话,那么“技术生态”则是生态技术较高层次的追求。所谓“技术生态”不仅关注单一技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更强调技术之间的一种生态和谐。在技术生态中,某一技术的废料成为另一种技术的原料,废物在技术生态系统内消化,而不是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实现整个技术系统的低能耗、低排放,它更为经济合理,实效更好。
总而言之,人类只有在观念上牢固树立科学技术的生态思想,在实践上发展生态科技、绿色科技,实现生态文明,才能彻底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

追问:
短一点好吗?

回答:
人类科技,环境和人类本身三者的关系和影响,是个一直很热议的论述性课题。楼主可以概括其中的几点。伸入展开便能完成你的话题作文。

4. 科学规律是什么

科学规律是指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并经实践检验已经证明的科学理论,它不存在可错性

5. 怎样发现科学规律

发现科学规律也就是要在现象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找到事物变化的原因,这里是没有一定之规的,有时需要做很多的实验才能找到事物的规律。有敏锐的眼光,艰苦的实验,这些都是发现规律所必须的。

6. 当前客观的科学规律的概念是什么

“规律”字面意思是:客观的“规定”和“戒律”。
亦称法则。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然而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构成,而规律则是就事物的发展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它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的相对静止的内容。规律是反复起作用的,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
世界上的事物、现象千差万别,它们都有各自的互不相同的规律,但就其根本内容来说可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规律,但它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种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规律则必须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思维规律是人的主观的思维形式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唯心主义或者否认规律的存在,或者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把规律说成是“绝对精神”、个人的主观意志等意识现象的产物。他们甚至认为规律是人强加给自然界的。否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是唯心史观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一切思想体系共有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并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才第一次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按照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和发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律都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人们能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其实,规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那种适用范围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结论或曰判断或曰命题。以上供参考

7. 3、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一般规律就是一般的。

8. 什么是自然科学规律啊

自然规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它先于人的产生而存在。我们不能改变规律,但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这是我理解滴可能不太好凑活看吧)

9. 自然界中的科学规律是否有绝对正确答案

理论上是可以,不过自然界是一个大系统,你要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必须将所有的变量全部进行考虑,并纳入公式,但这基本就只能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所以只能说是理想

10. 科学规律是怎么被发现的

大多数是受到日常现象启发而发现的,例如: 牛顿 苹果落地 万有引力 伽利略教堂灯的晃动 单摆摆钟 麦克斯韦水面波纹 电磁波 麦克斯韦方程组 瓦特 烧开水 蒸汽机等等。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