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清华魏飞课题组

清华魏飞课题组

发布时间: 2021-03-20 05:23:47

❶ 因助学金而取得成功的相关故事。。。

清华大学2008年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张强,化工系直博四年级学生,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碳纳米管阵列的批量制备,迄今为止已经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了20余篇论文,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有12篇,其中一些论文发表在了Carbon、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等这样国际一流期刊上;文章中的图片分别被Carbon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发表;此外,申请PCT专利2项,国内专利5项,授权1项。曾被评为“清华大学学术新秀”,获得过FLOTU特殊贡献奖,国际炭素会议Japan Carbon Award for Students,中国材料学会优秀墙报奖。
走进张强的实验室,满眼的各种资料,闪烁着的电脑屏幕和满墙的图纸,一切都在充分说明这个地方的主人的身份:一个狂热于实验的理工科研究生。
坐在放着各种资料和文件以及电脑的办公桌旁边,我和张强聊了很久,聊到了他的家乡、学习和未来的打算。张强来自黑龙江的宁安,“就是那个‘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林海雪原》故事发生的地方”他笑着说。本科进入清华化工系后,“感到清华这个环境很好”,努力学习,后来又成为了直博研究生。

“搞研究要执着”

谈到自己的一些成果,他只是说:“我只是做了一点点,一切才刚刚开始。我现在取得的一点点成绩主要是因为清华平台好,设备好,起点很高的缘故。”
谈到有关碳纳米管的研究,他如数家珍地谈到,清华有很多教师都在做纳米管的研究,像物理系的范守善院士,机械系的吴德海教授、梁吉教授,材料系的康飞宇教授、张政军教授、力学系郑泉水教授、还有他的导师化工系魏飞教授等。他们带着世界水准的学术小组,为清华纳米管研究赢得了世界声誉 。他说:正因为如此,2009年的世界纳米管会议将在清华召开。
正是因为有了高起点,并且入对了行、跟对了导师、所以付出的努力“得到都是正反馈”。
虽然张强很少谈自己,我还是能从其他方面了解到,张强为科研付出了很多,这是与他的执着是分不开的。用他自己的话讲:“刚开始都很困难,从科研起步到第一篇论文发表之前,感觉到那里有金矿但是有很多条路去接近,但是不知道该走哪一条。”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起步做研究,再到研二和研三的艰苦探索,直到研究生四年级才开始出成果,所以他认为:“搞研究就要耐得住寂寞,而目前我还是刚刚站在起点上,以后的路还很长。”
“基础课是将来做事情的源泉”
谈到学习经验,他说:“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很重要,课程学的有多好,决定了将来论文的档次有多高。比如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就涉及到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这些都要学得好才行。他特别提到:“本科生最重要的是学好基础课和专业课,这是将来做事情的源泉,等到有机会的时候你能把你学到的知识运用和调动起来,才会有出成果的机遇。”
张强很庆幸本科在清华接受到了很系统的教育:“上物理化学课的老师朱文涛,要求非常严格,但是这使得大家的物理化学基础都非常好,我第一篇论文就发在了国外的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上,与这门课程给我打下的良好基础不无关系。”
“做学问要像天空中的鹰”
当谈到清华的环境,谈到实验室和老师的时候,张强对清华深厚的感情,一下就体现出来了:“清华人很务实,这是我来清华后的最大感受,也是我在我们实验室的最大感受。我所在的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2001年成立的第一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先后在金涌院士和魏飞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大量的工业实践。国内有七八十台流化床反应器都是我们实验室走出去的。我们博士课题也受益于这一点,我们实验室有很好的基础。能把成熟的工业技术和碳纳米管这种新材料相结合,做嫁接,从而解决了其中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放大问题。”
他很有耐心地向我介绍他们研究成果的应用:“碳纳米管用于手机电池能增大储存量,用于衣服可以防静电。原来碳纳米管只能一次做几克的,现在用了我们的工艺连续的成吨的,一麻袋一麻袋的生产。”
他特别提到了他的老师魏飞教授。说当时推研之后大家聊天,魏飞老师告诉学生们科研要“顶天立地”。进而他解释说,顶天就是要探索万物的规律,追求科学真理;立地就是要做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为国家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魏老师还告诉学生们做学问就像天空中的老鹰一样,视野要开阔,目光要敏锐,出击要迅速、有效。这些都让他颇受教益。在魏老师的带领下,实验室思维活跃,气氛宽松,大家专注热情的的工作,不断践行着“顶天立地”的“信条”。
“团队合作很重要”
说起做研究,张强感悟比较深的是“团队合作很重要”。他说“科研总是需要一个团队慢慢做出来,可能有主次也有先后,但不能把功劳记到一个人身上。一个科研的成果,实验室很多人都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
他说:“在做和工程相关的研究时其实要和很多人打交道,要和很多人合作。这个时侯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你多聪明,更多的是看你能不能和人合作,能和多少人合作”。“这个时侯合作真的很重要。”他说,“大家没有门派差别,都在一起干,直到出成果。”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10人的团队,而且你知道他们的特长是什么,让他们分工合作,这种能力就是你自己一个很大的特长了”。张强说。
“欣赏与相互欣赏”
很多创新性的成果都是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出现的。
张强说:“搞学术就是要在欣赏别人的观点的时候自己也能创造出别人欣赏的观点。要多做相互欣赏的事情,所以我会看很多其它学科的东西,也会学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

❷ 中国什么科技在世界上排第一

中国的很多科技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说比较肯定的、世界都公认的世界第一,应该是:可燃冰开采技术。
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主体分子(水)和客体分子(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及氮气、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分子)在低温(-10℃~+28℃)、高压(1~9MPa)条件下,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晶状笼形固体络合物其中水分子借助氢键形成结晶网格,网格中的孔穴内充满轻烃、重烃或非烃分子。水合物具有极强的储载气体能力,一个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储载100~200倍于该体积的气体量。2017年5月18日消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在2030年以前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将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我国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也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的现场。这个持续不断燃烧的火焰,就是正在从1000多米的水下分解提取出的可燃冰所产生的甲烷气体。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试开采得到了全面成功。中国此次试采可燃冰成功,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截至18日,本次试采连续产气超过一周,最日高产量3.5万立方米,累计产气12万立方米。“有专家认为,从科学到技术创新要经历知其然(发现现象)、知其所以然(理论理解)、造其然(技术上可行)、利其然(经济上可行)的4个阶段。中国这次突破的意义,就是让利用可燃冰达到了‘造其然’的阶段。”《日本经济新闻》19日说,日本希望在21世纪20年代开始可燃冰商业化项目,但现在看来还需要时间研发相应技术。日本资源能源厅石油天然气课长定光裕树表示,由于日本开采试验没有达到目标,可能不得不调整商业化的时间。

❸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黑科技

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世界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

❹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博士好考吗

化学工程致力于应用,这是其与化学最大的区别。
如果从兴趣上来看,我认为有一个根本的问题:你是从科学研究本身(科学的美,对称性等)获得满足感而不在意其应用,还是致力于运用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这决定了你选择化学还是化工。
如果从能力上看,工程科学中更强调实践,比如去现场看就比只学化工原理书本有用(我可没有化工原理没用的意思…………)。
如果从未来职业发展角度而言,更愿意去学术界还是工业界,更愿意探索还是更愿意实践也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的选择。
还有一点,化学工程其实更与物理和数学相关,化学起到的作用并不是这么大,因此如果你同时也有很好的物理基础和直觉会很有用。
清华化工系从事着很多较为尖端的研究,我们称之为“顶天”,但同时这一切都是面向着应用,我们称之为“立地”,我们很少再进行较为成熟课题的研究,而致力于国家和世界未来需要的技术储备。
一点愚见,仅供参考,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决定。
分享几个我组的新闻,组强我渣,还是默默撤退了……
清华魏飞教授团队制备出世界最长碳纳米管
清华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工业化技术
清华负责研发的FMTP工业技术获重大突破

❺ 碳纳米管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世界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相关内容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上。而据清华大学新闻网消息,“由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北京市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魏飞领导的课题组采用纳米聚团床反应器制备碳纳米管的新技术,与南风化工(000737)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地实现了15公斤/小时碳纳米管大批量生产,创目前国际多壁碳纳米管产业化制备能力的最新记录。”

❻ 中国的石墨烯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单位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并涌现出一大批相关企业,石墨烯产业化发展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2013年7月,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同时,江苏、浙江、深圳、上海、山东、福建、辽宁、重庆、黑龙江与中科院等机构以多种形式协同创新,纷纷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了创新资源优化组合和创新产业化进程。2013年底,中国石墨烯标准化委员会宣告成立,中国石墨烯研究及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启动,该服务平台主要为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单位提供专业的石墨烯性能检测与结构表征服务。

2014年4月,青岛科技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合作,联合开发石墨烯基太阳能电池,成本比传统的要降低一半多。

2014年3月,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魏飞教授研究组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自分散、不堆叠特性的柱撑石墨烯。课题组通过催化气相生长调变石墨烯的拓扑结构,获得了具有突起结构的石墨烯。该柱撑石墨烯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时,其材料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显著优于商用锂离子电池所用正极材料,在电动汽车、个人电子产品、以及大规模储能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014年3月,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实现石墨烯产业化制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石墨烯/高分子复合体系相关研究,揭示石墨烯与高分子基体之间的非共价建结合机理,由此提出非化学法改善高分子与石墨烯间界面粘结的新方法。

2013年12月,无锡市政府发布了《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惠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核心区“一区二中心”,力争用5-7年的时间,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具有鲜明特色的无锡石墨烯产业集群。在12月,全球首款双层多点石墨烯触控手机在无锡推出,从生产石墨烯粉体材料和石墨烯薄膜的第六元素和格非电子,到生产薄膜下游产品石墨烯触摸屏的力合光电,再到将石墨烯触摸屏集成为手机的爱维特信息,无锡已初步形成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产业链。

2013年6月,中国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成立,是我国首个石墨烯材料的综合型研究机构和技术开发中心,主要从事石墨烯材料的新品种、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标准制订及质量监督检测。

2013年中科院重庆研究所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出国内首片15英寸的单层石墨烯,并成功地将石墨烯透明电极应用于电阻触摸屏上,制备出7英寸石墨烯触摸屏。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方面完成CVD反应装置与其他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能够实现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实验室制备,制备出4英寸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此外,金属研究所研制具有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的石墨烯泡沫体材料,并已经取得实验室样品。而在动力电池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研发方面,已基本确立石墨烯使用的种类和添加量,并且结合电池材料制备过程和实验结果,初步建立石墨烯的使用标准。

❼ 想考研,研究碳纳米管,选择哪些学校什么方向

现在大部分研究碳管的都已经转向石墨烯了,国内做的很好的有北大的刘忠范老师组,他们是属于北大化院物理化学专业和交叉学院,另外还有中科院化学所等等。。。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