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管理科学是礼

管理科学是礼

发布时间: 2021-03-18 14:37:12

A. 什么是 仁、义、礼、智、信,怎么样运用到公司管理中呢

一、“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其涵义:
1、仁
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2、 义
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3、 礼
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北京为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4、 智
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5、 信
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二、“仁、义、礼、智、信”在管理中的运用
1、“仁、义、礼、智、信”,符合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标准,符合管理活动中的一些普遍规律。

在大量的组织管理活动实践中,很多管理者都在管理人的问题上显得苍白无力,无所适从。其原因何在?管理“人”与管理“机器”不同,因为人不是机器而是富有思维活动的一种高级动物,只有使人有了做人的核心价值思想,这种价值思想驱使人对事物产生深刻的认识,进而上升到一种观念,人凭藉这种观念制约自身的不好的习惯,达到自我管理、自愿服从管理的目的,组织管理活动才能达到高效,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就是这个道理。而西方管理学者在研究管理的早期过程中,忽视了对人思想规律的管理研究,不论是一般管理的法约尔,还是科学管理的泰罗,决策管理的西蒙,都只是停留在操作技能、策略方法等一些简单的方法研究上,虽然有之后的行为科学代表梅奥、马斯诺等人对组织行为进行过探索,但还是比我国古代对人的研究迟了几千年。儒家思想很具代表性,在我国得以绵延不断地延续和传承,现如今又在全世界风靡,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符合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标准,符合管理活动中的一些普遍规律。
2、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谐和原则,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洽。
比如说:仁就是要求仁省,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埋,乃推己及人意也。在现实管理活动中如果引导教育人人都能凭良心做事,那么我们对人的管理就会很简单了。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如果我们的管理者素质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岂能不服众呢?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几千年来,“仁、义、礼、智、信” 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要素。
3、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不仅是伦理之道,而且也是经营管理之道,吸取伦理思想之精华对企业树立良好信誉、赢得竞争优势、谋求高速发展至关重要。
对管理者而言,这“五常”既是管理者素质修炼的标准,是对人管理的价值体系核心要素,也是管理人的基本要求。离开这五个标准,对人的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贯穿这五个标准,依此引导教育人按其标准要求自己,修炼自己,那么管理绩效就会得到大大提高,组织就会得到和谐发展。

B. “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管理科学多指现代管理科学,其理论主要包括:
1.管理科学的定义。
2.科学化的管理思想。
3.数量化的管理方法。
4.电子化的管理手段。
5.专业化的管理人员。

C. 管理科学包括哪些专业

管理科学专业:
管理科学属于管理学大类,管理科学专业与工程类专业。
相近专业
管理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 、资产评估、 工业工程。

D. 什么是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来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的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包含了资源优化管理、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不确定性决策研究和项目管理等众多研究领域。

E. 管理,管理学,管理科学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传统定义)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相对性定义)
广义的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其对应的英文是administration,或regulation。
狭义的管理是指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对应的英文是manage或run。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泰勒)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德鲁克)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
管理是指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系统论学者)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周三多)

从广义上来说,所谓管理科学是指,以科学方法应用为基础的各种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的统称。主要内容包括:运筹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行为科学等。

F. 管理科学是什么专业

管理科学专业的前身是人大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2007年获教育部批准转为管理科学专业。 该专业紧贴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成为满足公共管理、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多重需要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工程、计算机基础、营销学、会计学、公司理财、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经济学、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电子商务、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实验管理学、信息系统开发实践等。

(6)管理科学是礼扩展阅读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管理素质、扎实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合理的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能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管理决策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相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家、企业和事业等部门领域展开宏观决策、战略规划、企业诊断和管理研究等管理决策的需要。

该专业主要学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

G. 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的不同点或区别是什么

管理科学一般叫管理学,是一门学科。
科学管理是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
二者都是一种管理学派。科学管理是以泰罗为代表的,而管理科学是在二战后出现的,以运筹学、数学、行为科学等为工具的科学,旨在将管理量化做出最优的决策。具体如下:
科学管理 scientific management,以美国F .W .泰罗(又译为:F .W .泰勒)为代表的管理阶段 、管理理论和制度的统称。又称古典管理理论、传统管理理论。20世纪初产生,在西方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泰罗把科学管理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 ,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 ,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及工作分析来达到这一目标.
主要内容是:①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管理。通过进行工时和动作研究,制订合理的工作定额,保留和改善必要的动作,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②科学选人用人。为工作挑选最合适的人。要为每一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并对工人进行培训。 ③标准化管理。要求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及作业环境标准化。 ④差别计件工资管理。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于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定额内完成工作的工人,按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工资,否则按较低的工资率计算工资。 ⑤把计划职能和作业职能分开,明确划分两种职能。计划职能人员负责研究、计划、调查、控制以及对操作者进行指导,逐步发展管理专业队伍。 ⑥例外原则,实质是实行分权管理,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要认识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双方的利益,以便共同协作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科学
1、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2、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例如成本、总收入和投资利润率等。 3、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H. 管理科学是干什么的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问题的学科。是数学、社会科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并在它们的边缘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因此它既有理工类学科的属性,也有社会学科的属性。

一、定义

从广义上来说,所谓管理科学是指,以科学方法应用为基础的各种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的统称。主要内容包括:运筹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行为科学等。

二、特点

1、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2、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例如成本、总收入和投资利润率等。

3、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三、方法

①运筹学,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大型规划,排队论,库存论,网络分析等。

②生产计划和管理。

③质量管理。

④决策分析。

⑤计算机仿真。

⑥经济控制论。

⑦行为科学。

⑧管理信息系统等。

I. 什么是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管理科学的初创阶段,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由美国工程师费雷德里克·泰罗创造出"标准劳动方法"和劳动定额,被称为"泰罗制",并于1911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与"科学管理理论"同期问世的还有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这三种理论统称为"古典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的第二个里程碑是"行为科学理论"。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奥尔顿·梅奥和费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等。后来,行为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一些新的理论分支。 现代管理理论是以"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等学派为代表,其特点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其理论基础,应用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机手段来研究解决各种管理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后,管理科学在广泛应用过程中,同许多社会科学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交叉、渗透,产生了种种管理学分支。例如:管理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军事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卫生管理学、技术管理学、城市管理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等。今天,管理科学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内容广泛、门类齐全的独立学科体系,管理科学已经成为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第三类科学。 管理现代化是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要求、方法,提高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能力,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管理水平达到当代国际上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由经验型的传统管理转变为科学型的现代管理的过程。
一般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高度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主要有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等几个方面。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际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都离不开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能够有效地组织生产力要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大大提高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效率,从而成为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强大动力。管理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了社会劳动过程本身的要求,在分工协作条件下的社会劳动,需要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把人力资金、物质等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顺利进行,管理的社会属性则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需要通过管理活动来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经济管理中,管理的自然属性表现为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力要素,处理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技术联系,如生产中的配料问题、生产力布局、规划,以及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序的要求等,都体现自然规律和技术规律的要求,不受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而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则表现为调和完善生产关系,处理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如分配体制、管理体制等,都由社会、经济规律支配。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科学管理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科学管理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在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资源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