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芯片课题

芯片课题

发布时间: 2021-03-18 09:12:22

㈠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录放系统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是什么(语音芯片用的是ISD4004)

先说说单片机是啥东西
再说说为什么要用单片机
成本是第一要素,智能

㈡ 敲除plc,基因芯片筛选一些基因出来,怎么设计课题

我明白这个道理,你筛选我知道更多,选我

㈢ 研究美国的芯片出口限制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这一课题,应该如何写调研计划

研究美国的芯片出口限制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这一课题,应该如实写调研计划

㈣ 数电课题 基本应用电路设计模块课题(只能用EWB或者Multisim仿真)在线急等···高手们快来啦···

1.输出为8421BCD码的4位编码器电路 用74HC148
2.数码0~9的显示电路 有74hc48 和74hc47 分别为共阴极和共阳极
3、具有编码功能的1~9显示电路 将上面的1和2连起来即可
4、利用集成芯片构成8进制计数显示电路 用74ls161 或者异步计数器290都行
5、利用集成芯片74LS161构成9进制计数显示电路 数字电路书上有

㈤ 武汉千亿芯片项目猝死,造成这项目不了了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专业技术不够,用常规的高科技产业评估流程来对待芯片业制造业投资,就算理论知识再丰富、态度上再谨慎,现实中也还是有可能陷入麻烦,而武汉的企业显然没有克服这些麻烦。

少数芯片项目失败并不可怕。项目出资是分阶段的,“千亿投资”多半只是规划宣传,只有耗资最少的先期土建厂房投资会真落地,损失估计不会太高。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地方“芯片热”出现烂尾迹象后,中国政府迅速、灵活地调整政策的运行优势,在失败的芯片项目中体现出来,各地政府的芯片项目学习曲线已经迅速触底上扬。“芯片热”不会过去,相信地方政府在了解芯片产业的复杂程度之后,会更有组织有准备地推进相关项目。

㈥ 单片机课题设计

proteus我没用过

不习惯用抄仿真!!呵呵

hz=500HZ就是你要的频率你可以自己设

晶振我是按12M算的

我用硬件测试通过了~~

#include<reg52.h>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uchartemp=0,hz;

sbitbell=P1^0;

voidavf()

{

if(temp==2)

temp=0;

bell=0;

}

main()

{

hz=(1/500)/2;

TMOD=0x01;

ET0=1;

EA=1;

TL0=(65536-hz)/256;

TH0=(65536-hz)%256;

TR0=1;

while(1)

{

avf();

if(temp==1)

bell=1;}

}

voidTO()interrupt1

{

temp++;

TL0=(65536-hz)/256;

TH0=(65536-hz)%256;

}

如果需要汇编~~告诉我

我在写给你

最小系统的原理图我也画给你了

芯片你自己选吧可以换的

其他问题就是概述了~你自己写吧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呵呵

其实你只要把程序+硬件设计原理

拿给他就可以了~~

至于proteus你自己画个吧~~

自己调吧~~

㈦ 曾烈光的芯片开发成果

本课题组自主开发、自主技术设计、成功投片并得到应用的芯片:我国第一片大规模通信专用芯片THMT001A、THMR001(1988年,3um工艺),复分接片MXTR2301(1993年,2um工艺),多功能复分接片MXZW68231(1997年,0.8um工艺),系列SDH芯片MXHO155-2(1998年,0.5um工艺)、MXLO21E1-3(1999年,0.35um工艺)、MXDC8×8-4(2001年,0.35um工艺)、MXTULP×8-5(2002年,0.25um工艺),TDM over Ethernet芯片,光以太网环路芯片,Ethernet over 4/8E1芯片,万兆以太网芯片MX10GE-7(2005年,0.18um工艺),RPR(弹性分组环)芯片MXRPR-9(2005年,0.35um工艺),单片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芯片MXMSTP-6(2006年,0.18um工艺,600万门/片)等(点击可看到正在应用的芯片的说明)。

㈧ 用8051芯片设计课题

谷歌8051芯片.PDF.什么电路图也有,你找找吧,

㈨ 龙芯的研制课题

2001年5月,在中科院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龙芯课题组正式成立。2002年8月10日,首片龙芯1号芯片X1A50流片成功.龙芯最初的英文名字是Godson,后来正式注册的英文名为Longstanding。龙芯CPU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龙芯课题组研制.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授权的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研发,前期批量样品由台湾台积电生产。
尽管今天的“龙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目前主流CPU相比性能上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与Intel和AMD的CPU在PC市场上竞争,但坦率讲,今天“龙芯”的境遇已经比当年的“联想汉卡”好多了。回想当年的“联想汉卡”是由做大型机出身的毫无产业经验的科研人员一块一块的手工焊接而成、又一块一块的人工检测。据说1986年,联想第一线销售人员每天接到的投诉电话和定货电话几乎一样多----每卖出100块“汉卡”,就有30块出问题;而今天的“龙芯”不仅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通过了严格的成果鉴定、基准程序测试和产品测试,可进入商品化生产;还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已在江苏省常熟市建立了产业化基地。关于MIPS结构授权与龙芯自主性等问题(From采访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

㈩ 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背景

原定于2005年竣工的人类30亿碱基序列的测定工作(Human Genome Project,基因组计划)由于高效测序仪的引入和商业机构的介入已经完成。怎样利用该计划所揭示的大量遗传信息去探明人类众多疾病的起因和发病机理,并为其诊断、治疗及易感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则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生命科学领域内又一重大课题。现在,以功能研究为核心的后基因组计划已经悄然走来,为此,研究人员必需设计和利用更为高效的硬软件技术来对如此庞大的基因组及蛋白质组信息进行加工和研究。建立新型、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分析技术就势在必行了。这些高效的分析与测定技术已有多种,如DNA质谱分析法,荧光单分子分析法,杂交分析等。其中以生物芯片技术为基础的许多新型分析技术发展最快也最具发展潜力。早在1988年,Bains等人就将短的DNA片段固定到支持物上,以反向杂交的方式进行序列测定。当今,随着生命科学与众多相关学科(如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微加工技术、有机合成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为生物芯片的实现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性。生物芯片的设想最早起始于80年代中期,90年代美国Affymetrix公司实现了DNA探针分子的高密度集成,即将特定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以很高的密度有序地固定在一块玻璃、硅等固体片基上,作为核酸信息的载体,通过与样品的杂交反应获取其核酸序列信息。生物芯片由于采用了微电子学的并行处理和高密度集成的概念,因此具有高效、高信息量等突出优点。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