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创意书画课题

创意书画课题

发布时间: 2021-03-18 03:08:55

『壹』 书法主题创意作品 什么意思

就是在宣纸上写书法 内容要积极向上的

『贰』 学校110周年校庆,书画社可以办什么创意活动(高中学校)

既然是校庆
书画社举办活动因该以隆重,融入校园文化特色,展示当地的文化底蕴及学校文化。我建议有以下几点:一
举办现场书画笔会,以表达对母校的热爱,祝福。二
可在展厅展示当地的古今名人文学,书画成就。

『叁』 寻求创意绘画论文3000字

重视儿童绘画中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全人的发展

记得有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它的结尾是这样描述的:小鸟笑着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到井口来看看吧!”正是这则寓言,老师曾让我们多次为其续尾。当时只觉得新奇,不理解老师的用意,现在看来,这正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答案,是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有利于排陈出新,产生大量的奇思妙想,被认为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在儿童美术绘画中,应当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一. 从兴趣出发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条件。
1. 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描绘
学生一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喜欢表现自己会画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以体验来获得感受。利用启发的教学方式,因利势导,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他们新的探究活动。例如:由于低年级对生活的感受性较小,我设计了《手、眼、脚变魔术》的游戏课性质的内容。学生随意合作。经过讨论、探究,利用他们最熟悉的自身的活素材,通过做手影、变换手的姿势、角度及对眼睛和脚进行联想,(联系他们的认知世界)进行组合,变异等。经过启发式教学,学生有的用两只手组合成一只飞翔的小鸟、有的把脚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小鱼,上面还有眼睛组合的图案呢!这种建立在学生自主之上的合作方式使得课堂活跃,教学内容完成的更加趋于完善。
2. 绘画内容要有趣味性
要给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安排课程内容。可融入一些歌曲、表演、谜语、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3. 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当把自己充分释放到学生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与其形成一种无形的互动关系,获得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 重视发散思维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
发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凡是大有作为的人除了在专业上有很高的造诣外,都表现出思路开阔,妙思泉涌,思维能迅速从一类对象转变到另一类内容相隔很远的对象。
许多画家正是凭借这种思维的灵活性,在美术史上创造了不少奇迹。如立体派大师毕加索,他的绘画风格多变。有人说“上帝第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第八天创造了毕加索。他的绘画集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于一身。如果没有毕加索,现代艺术将整个改观!他拥有着可以任意挥霍又取之不尽的天分,他只需灵感一动,便汹涌潮湃的通过臂腕,显现于画布”。他一生拥有作品6-8万件,是一个多产画家。我想他一定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牡牛头像》是利用一个废弃的自行车座和车把组合而成,这种思维的变异与创新正是作者超出众人的本质。拥有了发散思维会使人很容易从不一样的角度看一个问题,从而就有了创意。而想拥有发散思维就必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想得多了,对一个问题就不会只有思维定势的结论。
也有一些名垂青史的重大科学成就也是“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的作品。如: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语言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最初却是工程师,我国大文学家鲁迅早年却学过医学。因此,不能想象,一个思想呆滞的人会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建树,做出什么创造来。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创造思维研究过程中,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发散思维。他认为与创造思维和创造力最有关的就是发散思维的操作过程。并进一步把发散思维定义为: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向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吉尔福特认为,经由发散性思维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造就创造型人才已提到日程上来了。
三. 如何在绘画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
1. 变通性:指的是具有创造力的人,其思考变化多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易受思维定势和功能围着的束缚,并且能提出不同风格的新观点。例如:著名的“司马光破缸救友”的故事就是思维变通行的具体体现。
人脑进行思考活动时总是要受过去生活经验和已有思维方法的影响,某种思考方法的经常利用。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轨道,思维定势。跳不出老框框,所以只依靠贮存的信息还不足以构成发散性思维,那么,就要扩充自己的信息贮存量。
(1).重视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在美术创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使得课堂“活”起来。例如:在上《眼睛的联想》一课时,有的学生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阴影,对我说:“老师,你能为我画张范画么?”看着孩子们求助的眼神,我矛盾了。这种思维方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创新意识,没有自己的思想,始终处于思维僵化状态。而有的孩子大胆想象,由眼睛变成了鱼、桥、小草帽等,画面生气盎然,透着一种灵动,一种生命的气息。
(2).培养学生善于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前提。”以往那种临摹式的教学套路,束缚了学生的头脑,使孩子们变成了一个个的版,没有鲜活的个性,没有应属他们的纯真与稚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思路、从不同的方法动手实践。
2. 独特性:表现为对事物超乎寻常的见解,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认识事物,反映事物。独特形势发散思维的核心。因为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立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才能使发散性思维成为创造行为的关键部分。每一位画家的独特性在思维方式中是最突出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有着独特的表现欲望。例如:夏加尔是以梦幻为主题进行创作;凡高是以热烈的色彩,饱满的情绪,流动的笔触在营造画面;而德拉克罗瓦则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他们的独特气质与表现体裁大有不同,开辟了美术领域的先河。
重视儿童绘画中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全人的发展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paper800.com
(1)。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多样性和创造性。创造出一个百花齐放的自由氛围,因学生的个性而议,选择接受、探索、模仿、感受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机会,尊重学生,允许每个学生按自己的计划进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我们在学习《有趣的小泥壶》(泥塑)一课时,通过多种媒材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有的与自己喜欢的动物结合,制成小猪型的水壶;有的与自己设计的服装相组合……作品形式新颖,生动活泼。
3. 流畅性:指创造能力强的人,心智活动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观念,反应迅速而众多。
流畅性因素主要依赖于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柏莱因断言:一个天才胜过常人,因为它又一个丰富的图式,从创造力强的人如:作曲家、艺术家、作家、科学家等做的许多次心理研究表明,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等在创造活动中最重要。一个艺术家只有把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尽收眼底,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如:徐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古人对它的论证。让一切了如指掌,拥有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创造出最美的艺术作品,编制出多彩的乐章。
(1).教师要尽量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加强学科的整合效应,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在绘画中融入语文学科的甲骨文知识,利用这种用文字符号画画的方法,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我们通过对甲骨文的赏析、了解、对它的由来及发掘等一些类问题的探究,提高了审美情趣,然后由学生自行创造,利用画面的构图,文字的疏密等构成知识来组合画面。有的学生用自创的文字写了一篇“甲骨文”后传,有的学生把甲骨文进行了大改编,组成了有情节的画面。例如刘畅同学的《甲骨文的故事》画面由大小不一的象形文字构成,讲述的是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一对人马历经艰险,从河边的树林穿过,突然一个惊雷……戏剧性的画面令人回味。这种画法使学生有极大的创作欲望,他们拥有了想象的自由空间,画面不但拥有丰富的情节,而且色彩艳而不俗,十分富有装饰味。
(2).要培养学生不断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给于学生最大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多元的信息,丰富知识含量。
四. 培养发散思维的先导条件:
1.课题的选择要具有发散性
课题的设置是关键,关系到能不能通过视觉直接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先导。例如:《变脸》一课,从学生熟悉的人的面部出发,通过已知的自身体验,进行变通,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把脸上的五官用其它事物或形式进行替换,然后在变化之上再进一步深化,进行二次添加。如人的头发可以变成“面条”,而“面条”经过添充又形成了一座座的小桥或是高速公路,上面行驶着汽车,飞艇,下面过往着渔家小船 ……
2.利用肌理质感不同的材料激发发散思维
如制作泥塑《有趣的面具》一课时,一班学生只是利用有限的陶艺泥制作,效果一般;而二班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带来了彩纸、羽毛、小布块、铁丝、各色彩绳、玉米秸等。他们为面具插上了羽毛,为它配置了五彩的装饰琏,利用粗布的纹理制作特殊的肌理效果……通过加入各种材料创造出的作品,格外生动,富有灵性。
3.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科学与艺术相融的视觉中感受抽象、理解复杂。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形象生动直观,激发想象,并在想象之中产生联想。
(1).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由学生把画好的图像经过电脑扫描进入photoshop软件,通过工具栏选项进行编辑,然后选择路径特效,选择变化风格,学生会在这样自由轻松的教学中自由运用,不再接受传统式的临摹训练,大胆创造,品味成功的喜悦,提高自我的信心,感受到自身价值,满足不同学生的求新求异的心理,学生会在其中自得其乐,获得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2).可利用网络学习,引导学生自行上网查询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丰富了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为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 在教学效果表象上,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效果的表象即作业完成以后其社会价值的体现,表现“物以致用”的思想。例如:手工课《包》,通过学生课前的搜集和赏析,获得对包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利用简短诙谐的媒体引导、启发,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讲授制作方法,而是由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进行讨论。课堂效果可以用“热火朝天”一词来形容,同学们有声有色的进行着研究、辩解。接近尾声时教师还大声叫卖,进行买卖包的游戏,犹如央视强档节目“幸运52”中的答对即送的抢购形式,这种形式起初我有些不敢苟同,但经过仔细的揣摩,我明白了这是新课改中的重要转变----“学以致用”。教师巧妙的把课本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与其相关的社会活动相结合,学生在课中不仅探究到了包的制作方法,学会合作,而且也使学生明白了物品它自身的价值在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渐渐了解社会,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那些拥有思想灵动的人,他们才会真正的感受到思维自由驰骋的幸福!从已知的领域去探索未知的境界,是多么的神奇!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他们灵感的产生,运用在他们的生活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态度、能力,而且对于他们全面的发展,都将是一种无形的触动。

重视儿童绘画中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全人的发展

『肆』 怎样才能把设计做的有创意 [书画美术]

设计中创意固然重要,当时不是每个人在设计中都会产生好点子,这时候一味求创意之会更加黔驴技穷。我们要学会借鉴,长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就是这个道理,有了这个基础,再添加自己的想象,就是一份创意。摒弃不好的,留下精华,在现代创意中并不鲜见。

『伍』 老师让画以“我的美好时光”和“长大”为主题的创想画各一张,要怎么画啊(要有创意的,别具一格的)

画上你的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喜事或糗事的特写镜头,[像前几年的一个牙膏广告]以及对大学,事业,恋爱,婚姻的畅想,以漫画的形式,或小照片,台历,钱包,落叶,钥匙环,手铐,铁链等等形式穿插起来,特写镜头颜色鲜明饱和,底图背景颜色整,灰,淡,还可以利用色彩冷暖关系,投影光感,突出效果。

『陆』 最近学校举办了一次以 国学 为主题的绘画活动 我需要有创意一点的简单一点的画 跪求指点啊

不知道你什么美术功底 如果你能化人物你可以画 《高深流水》搜一下高山流水故事 按情节画即可 如果你不会画人物 绘画鸟 你可以画《乌鸦反哺》

『柒』 要搞一个以书法(写毛笔字)为题材的节目,请问一下怎么样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求大神指导

你的目的是让老外感受中国文化,方法如下:
1.备好道具()
2.向台下抛撒幸运包(球),这样可以带动场内气氛。中者可上台参加互动。
(人数可视舞台大小决定,不要低于四人。)
3.让他(她)们跟着表演者进行表演。表演的内容可以是书法,
也可以是水墨国画。如:兰、荷、菊、梅,以及虾、鱼等。不要太复杂,
(中国艺术本身就不简单。)
4.表演后可以现场点评。再发一件书法或国画,或是安徽芜湖的铁画工艺挂(摆)件。以作纪念。
这样,可以让外国朋友亲身体验,从中感悟中华五千年的文化。

『捌』 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研究课题

《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呢?笔者结合班级的课题研讨进行了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设置目标,培养其探求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鼓励幼儿向自己挑战。但这一挑战性的目标,要建立在对幼儿作画规律性的认识和对本班孩子发展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设置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如在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多彩的服装》中,幼儿虽然对水粉颜色作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衣服上用水粉颜料进行作画,用对称美的形式装饰漂亮的图案,这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一个巧妙的突破。在活动开始时,我以“泡泡鸭”儿童服饰店引入,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衣服,并在电脑中欣赏各种服装的图案美和对称美,从而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与经验。 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师引导幼儿之间的学习交往及教师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鼓励,孩子越画越流畅,许多幼儿应用了各种方法设计了漂亮的衣服,画面丰富,颜色鲜艳。本梁小朋友画出了奥运五环、亦菲小朋友画出了心中的梦想,淮彬小朋友画出了五彩绚丽的家乡等。在这个活动里,幼儿在挑战面前经历了由困惑到顿悟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其探求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适时鼓励,引导其接受挑战 幼儿在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面前,必然会遇到困难。教师对这些困难应有足够的估计。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提供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并不是从形式上去考虑,而是以该班幼儿的能力水平为出发点,按照难易程度去考虑的。于是在活动中我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做法:有直接用水粉颜料在衣服上作画的;有用拓包沾颜料在拓板上拓印;有用各种废旧物品在卡纸上装饰衣服等。在活动过程中,我十分重视鼓励幼儿努力克服困难。如一向喜欢用拓包作画的家琪小朋友在今天的活动中放弃了自己原先选定的工具,而选择了用水粉颜料在衣服上作画,这对她来说难度较大。在我巡回指导时,家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这个水粉画好难啊?我画不好,颜料都跑出来啦。”“没关系,自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只要自己尽力就可以了,加油!”我马上给她鼓励。家琪小朋友点了点头。接着画了起来,但还是不敢用力下笔。于是我走到她身旁,俯下身子说:“看,下面的线条如果再画些其他颜色的话,就变成美丽的夕阳了,这样会更好看哦,白的地方可以再加些什么呀?”她看了看我说:“加些筋斗云,一定很漂亮的。”于是,家琪小朋友马上添了两笔,难过地说:“我画的筋斗云不像。”我笑了笑说:“可能你画稍微小了一点,如果画大一点,颜色用亮一点就会更漂亮的,再加工一下肯定会画的更棒!”于是。她在上面把它变大,又添画上眼睛、眉毛。然后高兴地说:“陈老师你看,好看吗?”我摸着她的头说:“真棒。”家琪小朋友高兴地笑了,赶紧拿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从画面上看,她的作品并不精彩,但一个孩子能够主动接受挑战,面对困难努力去战胜它,这种勇气和毅力是十分宝贵的。
三、加强指导,提高其动手能力 美术是幼儿一项个性化的艺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水平往往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同水平的幼儿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例如在开展美工创意活动《有趣的毛线》中,幼儿的创作水平有很大的差别,有些幼儿能运用毛线在纸筒上、饮料瓶等废旧物品上做出好看的娃娃、望眼镜、可爱的小动物等,并能注意颜色搭配。有些幼儿只能在上面绕上几条毛线,有些幼儿则连绕毛线都很困难。于是,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幼儿制定不同的目标。能力强的幼儿要求有创意地创作;能力一般的幼儿则要求他们简单地完成一样作品即可;能力差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学会最基本的技能“绕”。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口吻也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而不同。像只学会绕毛线的腾臻小朋友则鼓励他把毛线绕密点、结实点,则以委婉,有趣的话语给以指导:“你的毛线真有趣,弯来绕去的,像条小蛇在跳舞呢,哎呀,它一个人跳好孤单啊,再给它加几个好朋友吧。”像安妮小朋友动手能力强,则表扬启发她说:“你做的娃娃真好看,想一想,怎么打扮会更漂亮让别人更喜欢她……。”根据幼儿的不同程度,我给予不同的指导,保证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幼儿均能感到成功的喜悦。
四、走进心灵,激发其创作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往往是为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学习。因此教师、家长要走进幼儿的心灵,激发其创造信心。当成人了解了幼儿,并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应对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激发幼儿再次创作的欲望。对于作品中不理解的内容,教师应与幼儿一起探讨,以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促使幼儿的潜能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如班中的麒杰小朋友能力有点弱,作画总不愿提笔,当我看到他的画时已经很脏了,有的孩子还嘲笑他“老师,你看他画的最难看了”,“老师,他画不来的”等等,然而他的脸上已流露着不想画的样子了。于是我以鼓励来激起他作画的兴趣,“没关系的,看,这样一涂不就像小花朵了吗,来,我们一起完成作品好吗?”,“你能行的”等等,作品完成后,孩子开心地跳了起来“老师我会画了,你看啊!”欣赏时特意请他在集体面前展示了他的作品并给以肯定与表扬,孩子们也给了他响亮的掌声“麒杰,你真棒!”此时麒杰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件作品无论成败,教师都应站在保护幼儿创造信心的基点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既能鼓励幼儿的发展,又能增强他们对创作、对生活的信心。

『玖』 科幻画创意说明;我画的是神奇的造血树,谁能帮我写下创意。。。。

现在医院中有的病人因为缺血而死亡,听后我很痛心。所以,我要发明一种造血树,会自动造血,(写咋用),以后,就再也没有病人因缺血而死亡啦!
我第一个,纯属自己想的,选我,其他人不可复制!
我也写过,这个我最擅长,随口就来!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