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

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

发布时间: 2021-03-18 00:18:46

A. 课题类别怎么填

课题申报表在填写中必须注明课题类别。课题类别指的是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课题类型。一般性的课题按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如下几种分类:

1、按照研究的深度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1)描述性课题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这是最基本的课题,难度小,层次低。

(2)因果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现象之间因果关系,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层次较高,难度较大。

(3)预测性课题指在弄清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研究层次最高,对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2、按照课题的大小可分为宏观课题、中观课题和微观课题。

(1)宏观课题涉及的是某一时期较大范围需要解决的标本性问题,如素质教育。

(2)中观课题以阶段性问题、局部问题对研究对象,研究涉及的范围要小一些。

(3)微观课题指研究对象非常具体、涉及面不太广的课题。

3、按研究的层次可分为面上课题、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

(1)面上课题面向大多数科研人员,它也称为自由申请课题。

(2)重大课题少而精,目标明确,有重大科研意义,对课题组织者和呈担者要求非常高。

(3)重点课题有针对学科发展和布局中最急需、最重要的问题和新学科新领域的增长点,开展深入研究而设立。

4、按照研究目的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前者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后者以提出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当某一课题两个目的兼而有之时,就可看作是综合性课题或理论应用性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大致有以下四类:

(1)知识探究型。这是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指定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这种学习研究,尽管只是初步,但对于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激发学生研究学习无疑是全新的起点。

(2)学术研究型。学生在文理各科学习中,对某一教学内容发生浓厚兴趣,从而确定课题,寻找导师给予指点,化上数周、数月甚至年余时间研究探索,写出学术论文

(3)社会调查型。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是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之后十分可喜的现象.学生通过对社会进行研究调查,然后撰写出调查报告。

(4)创造发明型。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最高的研究层次应当属科技的创新发明。学生通过自已的努力,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认真的科技发明尝试,并取得了成果。然后应用于社会并为社会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

B. 什么是课题研究

1.问题即课题所谓课题,就是指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对课题的解释为: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我们认为课题的确立首先要着力于解决问题,只有通过研究解决教师的困惑或疑难问题这样的课题才会受到教师的欢迎和认可,才会使教师努力进行实施和研究;课题的确立其次要着眼于热点问题,关注热点,能及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使他们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同时能集思广益,借助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见解,给老师们创设成功的机遇,满足其求成心理需求,进而激起其更强的科研热情;课题的确立最后要着手于教学服务,为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教育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的能力,要加强个案分析研究,使科研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要求教师对某一教育教学活动从背景、教育方式、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再进行分类,把成功的经验反馈给老师们。2.教学即研究所谓研究,就是对问题(课题)的钻研和探求、考虑或商讨。对教师而言,研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即研究。教学活动是教师最经常、最普遍的行为。抓住教师教学,使每一节教学都能成为教师研究的案例,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研究能力也随之提高了。教师在课前要制定计划,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常规备课转化为问题解决式的教研活动;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使教研活动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教师在课后要进行教学反思,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在自我记录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回过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3.成长即成果。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的成长——成长即成果。教师的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因为教师校本科研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由于在科研中教师是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它能更好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更能使教师正视学校的问题,关注学校的问题,解决学校的问题,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最终使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成就了教师,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教育课题研究是以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和研究者为研究的主体,通过观察、调研、实验、文献分析、理论探索等方式,探讨或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各种有价值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C. 课题类别是什么

其为课题研究的不同类型。

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

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3)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扩展阅读:

课题研究要求规定:

1、任何假设都是对于外界各种现象的猜测,尚未达到确切可靠的认识,因而有待于进一步通过科学研究来检验或证实。

2、假设不是随意的幻想和毫无根据的空想,而是人们根据已经认识并掌握了的有关科学知识或经验知识,以一定的确实可靠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并按照科学逻辑的方法推理而成。

3、研究者按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对样本进行研究的结果来获得有关总体认识的研究。

D. 2015国家社科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 怎么写

先读几遍申报说明和课题指南,再看看往年的立项,这几步做了再谈别的。不知道有用否

E. 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指的是在某项课题上,前期做的工作或者具备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课题经费预算、硬件条件等。

1、研究结果指的是在该课题上曾经做过的类似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发表的文章、专利等。

2、研究人员是指从事研究该课题的试验人员,试验人员从事该课题研究时间越长,说明研究越深入,人员稳定,研究延续性好。从人员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上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5)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扩展阅读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

(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

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

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课题研究程序

F.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

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科学地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人的毕生发展,维护心理健康,减轻职业压力,增进人际交流,进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6)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扩展阅读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根据心理学现象的本来面目来研究心理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

2、系统性原则

从系统、全面、整体的观点出发,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多层次、多水平、多方位的研究,系统分析研究。

3、发展性原则

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切忌静止看待心理活动。

4、伦理性原则

研究心理学问题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要公平地对待被试,研究者应具备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

G. 课题性质是什么

包括工程设计、理论研究类、软件工程、实验研究类、文献型综述、艺术设计类、案例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其他。

H. 课题界定是什么意思

课题界定简单地说就是课题题目的解释:
1.课题的涵义(要简洁版明了);
2.课题的内容(要简洁明了)
3.课题研究权的范围(要把握好度);
4.课题研究的对象(要明确,不能泛指。如“中学生”就不能泛称为“学生”);
5.课题研究的方法;
6.课题题目的名词解释必须规范、正确

I. 课题是什么意思

所谓课题,指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比较多的是从上至下,下达课题,或者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更加生动有力。

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和课题总结。主要介绍怎样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怎样实施课题研究。

其中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

(9)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扩展阅读:

不同类型的课题设计介绍:

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

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

课题特点:应用性、时代性、效益性和灵活性。

2、经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

经验研究性总结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

课题特点: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预先提出的、十分明确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与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科研的有关方法;依据科研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全面、完整等等。

课题设计:要突出通过经验总结得出理性认识和揭示规律的主题。

3、实验性课题设计。

实验性课题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变量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活动。

课题要求:研究者必须有一个关于解决该问题的设想或初步的特征理论;用比较严密的研究程序组织研究,便于重复验证;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对测量的事物规定操作定义。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