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玩泡泡科学

玩泡泡科学

发布时间: 2021-03-17 23:45:34

⑴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泡泡从哪里来

由此,我想也许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新奇、好玩、会变的东西,何不凭借着泡泡的特性,预设成一个集体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于是,关于泡泡主题活动就这样开展了。随着主体的开展,许多孩子的泡泡水用完了,无法继续玩泡泡游戏。于是,孩子们设法想自制泡泡水,那么用什么来做泡泡水呢?趣味探索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我把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一种素材设计了这一次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简单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充分调动孩子运用以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目标: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若干。活动过程:一、交流材料,回忆经验。这几天,我们小朋友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大家还找到了许多会变泡泡的东西,跟好朋友说说你都找到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二、分类介绍,丰富经验。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你发现它什么时候变泡泡出来的?2、(当介绍到幼儿带得较多的材料时,如沐浴露)还有谁带来的也是沐浴露?你带的是什么沐浴露?三、运用经验,积极探索。1、(探索前)材料介绍。教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2、(探索时)注意点:(1)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2)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3)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的不同,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4)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传递信息。四、交流分享,体验快乐。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2、游戏:吹泡泡我们一起去玩吹泡泡吧!评析:(浦东新区教科所王正可)“泡泡从哪里来”的主题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经验的关注,并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转换而成的一个预设活动。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又限于其认知活动具有明显的受情绪支配和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理解的年龄特点,将此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趣味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增强对事物变化的有意行性关注。

⑵ 碰不破的泡泡科学原理

从小到大,玩过那么多次吹泡泡的你,一定知道泡泡非常漂亮但也非常脆专弱,轻轻一碰就破,玩属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其实,泡泡破碎并不是你戳破的(纳尼!!)。方法得当的话,你甚至可以用手拿着泡泡玩。
真有这么神奇?戳下方视频你

⑶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泡泡怎么评课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在自主操作中,了解吹泡泡与工具的关系。
3、能创造性的自制吹泡泡工具,并积极参与吹泡泡活动。
活动准备:
操作记录纸;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泡泡水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用泡泡机吹泡泡,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师:你们吹过泡泡吗?都是用什么来吹泡泡?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吹泡泡的工具,你们也来试一试?
(评析: 以问题引出课题“吹泡泡”游戏。设疑激趣,激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建构新知做铺垫。)
二、幼儿吹泡泡
提问: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
三、出示操作工具一一介绍,讨论是否可以吹出泡泡。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老师带来的这些吹泡泡的工具吗? 那你们觉得这些工具可以吹泡泡吗?
(评析: 在本环节中,通过“顺”应幼儿活动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时间、场地等等,让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工具能做什么?”,让幼儿在猜测中带着任务意识进行操作)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
1、交代操作要求
2、幼儿试验
(评析: 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教师则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开放性的问题:“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看谁发现的多?用“引”的方法,启发引导幼儿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让幼儿在喜欢的“玩”中,自然而然地调动自己全部的智慧,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以此解决活动的重点)
四、请幼儿讲述操作成功的经验
教师进行对比操作漏勺和汤匙吹泡泡
小结:原来有缝隙才能吹泡泡。
(评析:在本环节中,教师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借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吹泡泡工具,利用开放式问题:“你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你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有什么秘密?进行适时点拔,把教育活动的难点转换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建议教师利用展板展示幼儿自主探究过程和结果,让幼儿直观的看出能吹出泡泡的工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并让幼儿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梳理归纳,在自主学习中将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五、进一步探索缝隙与泡泡的关系。
师:其实树叶也有吹泡泡的本领。
1、教师示范将树叶抠出小洞、卷成环吹泡泡
2、幼儿探索
3、教师示范并小结
(评析:本环节让幼儿更近一步地了解缝隙与泡泡的关系,建议,让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索后再交流方法,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和积累学习经验。)
六、探索泡泡与工具形状的关系
1、幼儿操作
2、教师总结:圈的大小形状与泡泡形状的关系
(评析:设置开放式问题“每个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结果,有什么秘密?”,“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让幼儿对探究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七、结束活动。(在吹泡泡的音乐中快乐的结束活动)
师:我们再去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吹泡泡的,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

⑷ 幼儿小班科学调皮的水泡泡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发生的化学现象感兴趣

⑸ 怎样学做泡泡科学实验四百字作文

我喜欢虫,一有空就到外面去观察虫。今天,我把功课全做好了。正想到外面去观察虫的时候,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下来了,而且老天也开始“流眼泪”了呢!
我望着天空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天气刚才还好好的,早不下雨,晚不下雨,一到我要出去了就开始下雨了。当我正在发愁的时候,妈妈叫我去喝枸杞子茶,我一看见枸杞子茶的时候,马上就对它感兴趣了。因为我看到茶杯上面浮着很多枸杞子,茶杯底也有几粒枸杞子,我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有些枸杞子会浮在水上,有些枸杞子会沉到茶杯底下去呢?我仔细地想了一想:可能是枸杞子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才能浮在水上。
我就开始做小实验了。首先,我从浮在水上的枸杞子里拿出两粒,把其中一粒枸杞子放在水中,用一双筷子压平,不出我所料,枸杞子果然在水中冒出小泡泡来了。然后我把筷子拿掉,观察枸杞子会不会沉下去,只见那粒枸杞子慢慢地沉下去了。接着我把另一粒枸杞子用筷子把它顶到茶杯底后,把筷子拿掉,这粒枸杞子慢慢地浮了上来,最后浮到水面上来了。唉,我终于把事情弄明白了。原来我的推测是对的。因为第一粒枸杞子里面的空气冒出来了,所以就沉下去了。而第二粒枸杞子里面还有空气,所以就浮上来了。
通过这一次小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枸杞子就像皮球一样,里面有空气就能浮在水上,没有空气就会沉下去。

⑹ 科学小实验的19.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版一杯、大盘子权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⑺ 科学 吹泡泡 为什么都是球形的

因为你吹的气向各个方向扩张的“力”都是相同的。泡泡的“膜”向内收缩的“力”各个方向也是相同的。所以“长”大一起长。"缩“各方向一起缩。所以就是球形了。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