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塔
1. 小玲在汽车导航地图上发现了许多图形和符号,代表路上的建筑等物体,这在科学课上被称为什么
地物符号比例符号(依比例尺符号)是指能够保持物体平面轮廓图形的符号,被人称作轮廓符号或真形符号。依比例符号所表示的物体在实地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在地图上表示森林、海洋、湖泊等符号都是依比例符号。依比例尺符号是指能够保持物体平面轮廓图形的符号,被人称作轮廓符号或真形符号。依比例符号所表示的物体在实地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在地图上表示森林、海洋、湖泊等符号都是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不依比例尺符号)是指不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地图符号。一般为按地图比例尺缩小后显示不出来的重要地物符号,如大比例尺图上的三角点、井、泉、塔等独立地物符号。又如小比例尺图上的小居民点、车站、港口、名胜古迹等。能较精确定位,但不能判明其形状和大小。半比例符号(半依比例尺符号)是指长度依地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线状符号。一般表示长度大而宽度小的狭长地物,如铁路、公路、河流、堤坝、管道等。这种符号能精确定位和量长度,但不能显示其宽度。地物标记,对于地物,除了以上符号表示外,还用文字、数字和特定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和补充,称为地物标记,如道路、河流、学校的名称、楼房层数、点的高程、水深、坎的比高等。地物符号的分类与表示 1.按地物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 (1)正形符号(2)侧视符号(3)象征符号 2.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 (1)依比例符号 (2)半依比例符号(3)不依比例符号 3.按符号的定位情况分类 (1)定位符号(2)说明符号等高线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地貌的表示 概念: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变化的闭合曲线。 特点:(1)等高闭合(2)多高少低(3)密陡稀缓(4)形似实地(5)不交不重(6)直交分 水、集水线 等高线:(1)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2)计曲线(3)间曲线(半距等高线)(4)助曲线 (辅助等高线)
2. 学校教学楼上建移动信号发射塔,对学生身体有害
所谓信号塔,就是一个为了接受和转送来自于诸如移动、联通等移动手机等机械类的中转站式的小铁塔。
它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在信号塔附近居住的人都会受到来自信号塔辐射的影响。
现在科学还不能说明长期受辐射和癌症的关系,和不能提供相关的证据。能说明白的是移动信号发射台(基站)的天线发射最大功率是20瓦,发射频率是900兆赫兹(或1800兆赫兹),到达人体时一般在毫瓦量级;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是2瓦。打手机时受的辐射手机会远远大于基站。有辐射,但都在国家安全标准内,不会对人体有不良什么影响的。通讯设施的发射塔都是经过当地环保局批准建的,功率很小,在200mW以下,对人基本没有危害。
专家说,别看电磁辐射污染这个名词有点陌生,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普遍。能制造电磁辐射污染的污染源无处不在,有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还有电脑、手机、微波炉、电磁灶,甚至我们乘坐的地铁列车等等都能制造电磁辐射污染。
专家告诉我们,一些城市建有电视塔,因为电视塔有几百米高,辐射的区域已经超越了居民住宅的高度,基本不会对市民的健康产生影响。有些高楼架设有天线,像抛物面天线,手机基站及传呼台天线,这些天线功率有限,而且受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控制,对居民影响不大。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信号发射铁塔。信号发射铁塔高度一般在45米以上,而一般住宅楼高度为7层,约21米左右,铁塔天线高度远高于现有住宅,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欧美各国进行了大量调查与统计分析,每次调查的规模大小不等,一次被调查者的数量有数千人,数万人、数十万人甚至数百万人。调查地点有在野外的,例如,在输电线附近、变电站附近、地铁站、电气火车内;或在工厂厂房、实验室、办公室以及居民家庭。调查跨越的时间有长达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
大量调查结果令人确信,人体发生多种肿瘤病变的概率与所受到的低频磁场辐射密切相关。欧美许多国家的专家和一些政府机构确信,低频磁场会显著增大下列疾病的发生率:白血球增生与白血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儿形体缺陷,乳腺癌,脑瘤,恶性淋巴瘤,神经系统肿瘤,星形细胞的发展,慢性骨髓细胞样的白血病,染色体畸变等。有些报告还指出,在电磁场作用下某种激素的分泌减少,还可能是引起乳腺肿瘤发展的原因。某些调查报告还指出,经常接触电磁辐射的人,若再受到高温作用,则他们体内发生乳腺癌变的危险就更大。
3. 如何让孩子玩的天性走进科学课堂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进行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教学改革。指导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取得的很多宝贵经验。现在,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开展,在自然课变为科学课的同时,我们的立足点已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向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科研部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来。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世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是人综合素质发展的最终体现。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出“如何让小学生“玩的天性”走进小学科学课堂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
4. 建高塔需要什么材料实验方法是什么(小学科学课上)
需要:大小不一的塑料瓶、宽透明胶带、水或沙子、吸管。
实验方法:1.用大塑料瓶装满水或沙,然后依次在中塑料瓶中装上半瓶水或沙,小塑料瓶装沙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是让我们建高塔时要上小、轻,下大、重);
2.用吸管和胶带将瓶子固定,比哪一组的高塔又高又牢固。图见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D%A8%B8%DF%CB%FE&in=10435&cl=2&cm=1&sc=0&lm=-1&pn=11&rn=1&di=5540322016&ln=312&fr=&ic=0&s=0
5. 经验之塔理论在现实教学活动的应用
经验之塔将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称为学习的途径,其理论要点可以归结为:
1、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按照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2、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3、在学校教育中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各种教学活动更为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4、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更具体,更形象,能有效突破教学信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具体经验后,才能有效地参与更复杂的、更抽象的教学活动。 在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将人一生中所获取的各种经验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首先,戴尔将人的经验分成了三大类:直接的经验(做的经验)、间接的经验(替代的经验)、抽象的经验(符号的经验)。其中直接的经验位于经验之塔的底层,表示直接的经验是上面两大类经验的基础,人的学习过程总是从最底层的做的经验开始,然后不断上升到最顶层的抽象的经验。而抽象的经验获得比较困难,人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具备足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但是上升到抽象的经验是学习的必然目的。完整的戴尔经验之塔一共包含了三大类十个层次。最底层为做的经验,而最顶层为语言符号的经验,中间包含了参观、访问、幻灯、电影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