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⑴ 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哪个所相对好一点
黄海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⑵ 黄海水产研究所最抠门的老师是谁 扣学生补助的老师都有哪些啊
你这个问题比较有针对性,我就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老师,也是楼下所说的谁谁。虽然时间过去大半年了才看到你的问题,但觉得还是有必要对你的问题做出个说明。
首先,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国内外的学生补助都不算高。就我了解,相对大多数单位来说,在黄海所的硕士生所拿的补助还算是比较高的。但不管怎么说,做硕士生阶段的收入肯定无法与本科生直接工作拿工资相比,因此,如果你看重硕士生三年期间能拿到的钱数,那我劝你还是别考虑做硕士生,直接工作好了。研究生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积攒自己的能力,以便你将来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工作职位,在一生中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收入,也能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没听说过研究生阶段看重自己收入要如何如何,除非国家有新的政策,大幅提高研究生的补助(不反对这个)和课题人员费开支比例,但即便是这样,研究生阶段收入也不可可能高于工作人员,挪威的博士生收入可能是世界上最优越的了,那也只是赶上普通工作人员的水平,但他们的硕士生可是要自费的。
其次,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补助的处理在各单位都有各自的规定,黄海所的做法是在不超出单位规定的标准的前提下导师自己根据情况掌握。我一直在所里倡导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补助,例如勤工助学制度就是我们在所内最早设立的,差旅补贴、驻点补贴、保健费等研究生与职工无差别发放,还提过论文、专利奖,避免劳务所得税等,但所提的问题超出了有关规定,无法予以实施。
再次,在不超越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我们在制订了一套激励研究生的管理体系,包括出勤、日志、奖学金等,根据研究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按比例发放相应的补助。制定这些管理措施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克扣学生补助,节省人员费,而是要激励同学们珍惜研究生阶段短暂的学习和研究时间,多出成绩,并通过这种工作状态和绩效管理方式让同学们在学习阶段体验今后真正走向社会后所面临的压力。我们进行过多年的研究生培养,从这些实践中表明,研究生阶段导师对同学们的要求不同,产生的效果的确有很大差别。我们希望研究生学习阶段,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时间,多出成果,这一阶段的成果是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这样也能为自己找工作、考博士甚至出国拿出自己实力的最好证明。
最后,对研究生补贴的管理只是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我们实验室每周都有学术论坛(由学生组织交流,老师参与,而只不是老师说教),有实验室标准方法构建平台,有研究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一流仪器设备条件,有实验室群的交流,有导师和实验室其他老师亲身指导,学生有问题老师随时会停下手头的工作予以解答,有丰富多彩的实验室集体活动等,研究生有专门的自习/休息室(很多单位的研究生只能在实验室的一角甚至实验台上学习/休息),希望这些学习和研究的环境能为同学们人生的跨越提供优越的条件。
如果你真的看重研究生阶段的收入,那也很简单,按照我们的规则来做,保证一分钱都不会少给你,而且还激励你能做出最好的成绩!
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在哪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隶属农业部,不属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属黄海、南海、东海、长江、黑龙江、等9个海区和流域水产研究所。
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怎么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信息和资讯。
⑸ 各位师哥师姐,请问水产养殖研究所那几所最好知道招生人数、复试线等!谢谢1
你的第一个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下属的: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对于招收的研究生板块和其分数线你可以看看其相关网站的实时信息了。
想报考先关的研究所,如果你的老师和那个所的关系比较近的话,考起来也会相对成功率高些!
祝你成功!
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资怎么样
成果转化,就是科研成果产业化嘛~·~奔着赚钱去的,如果你要接这个科技成果,搞不好,你也能赚钱
⑺ 这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财务部门的工作强度大不大
管理思想观念现代化。即要有服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与效益观念版、竞争观念、知权识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
管理方法现代化。即推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包括现代经营决策方法、现代理财方法、现代物资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方法等。
管理人员现代化。即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实现人才知识结构现代化,使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真正做到"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管理手段现代化。即信息传递手段现代化。
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职务什么级
中国水产研究院隶属于农业部渔业局,是正厅级单位,所属的黄海水产研究所,在青岛;东海所在上海是副厅级,也就是所长和书记是副厅,下面设室是处级。应该说这是中央级的科研部门,待遇要高于地方,科级3-4千,处级6千
⑼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单位所在地: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成立时间: 1947 单位性质: 科研设计单位 所属行业:
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率先提出渔业碳汇概念和倡导发展碳汇渔业的国家。自2005年《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以来,“碳汇”一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2011年1月,我国首个碳汇渔业实验室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挂牌成立。实验室下设獐子岛虾夷扇贝碳汇实验室和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两个企业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由我国著名海洋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担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系农业部所属综合性海洋水产研究机构。1947年1月正式建立于上海,1949年9月迁至青岛。
本院先后有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获“2005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1人获“光华工程科技奖”,5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现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8人,聘请了14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任客座研究员。
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所内设有海洋可捕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实验室、海水养殖生态与容纳量实验室、海水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学实验室、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实验室、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实验室、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实验室和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研究室、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北斗”号海洋科学调查船;编辑出版学报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海洋水产研究》(双月刊)。
拥有充足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海水养殖生态和容纳量研究、海洋生物技术、海洋产物资源和酶工程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先后完成900余项科研课题,取得2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8项,其中有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有:国家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省市科技项目以及成果产业化项目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发展。先后与136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及单位开展科技合作、技术交流、资料交换和人才培养等项合作。
1995年被国家科委确认为“改革与发展重点研究所”;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基础研究十强”; 1999年被科技部确立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3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建所至1990年, 已完成试验研究课题600多项,正式发表的论文、译文、著作1000多篇(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60多项,其中110多项受到国家和省市政府的奖励:海带自然光育苗法的研究, 解决了海带苗种的来源, 促进了海带养殖生产的发展,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长天井对虾拖网,1981年获国家水产总局科技改进二等奖;海带施肥养殖、海带南移、海带新品种的培育等项成果为海岸养殖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其中高碘高产海带新品种(860、1170) 的培育,198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 渔业水质标准, 于1979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等部门颁布实施,1981年获国家水产总局科技改进二等奖; 对虾中型水面高产养殖技术,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 固相捏合转化制取褐藻胶工艺,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YJ-YZ-79贻贝预煮蒸煮机和WCS-6型文蛤采捕机,1983年分别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 对虾渔业资源的开发、预报及合理利用研究,使黄渤海对虾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 渤黄海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影响调查研究,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 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虾配合饵料的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渤黄东海近海大面积水温预报,为分析渔场、渔期提供科学依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对虾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10—菲罗啉衍生物的胶束增溶光度法和浊点分析,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对虾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 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潮间带围网养虾技术,1987年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中国渔业环境预测研究,1988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多种功能进样阀,1988年获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加压消化工艺制取低粘度超低粘度褐藻胶,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鱼资源、 渔场调查及 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1990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