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资料
『壹』 浙江中考科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初中自然科学中考复习资料(生物)
知识要点: 第一章 生物、群落与环境 第一节 种群、群落与植被
1、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要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2、种和种群
(1)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单位,品种不是生物分类单位。同一种生物可以有多个品种。
(2)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是一个生物群体。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虽然有年龄、性别、形态及品种上的差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物种。一定区域内的生物有多个种群。
3、群落和植被
群落也是一个生物群体,它包括了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所以一个区域内只有一个群落。在群落中,植物起主导作用,动物、微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一个群落中的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群落的大小由区域性和人们观察和研究的需要而定。跟种群的大小一样,没有明显的界定范围,可大可小。
植被是覆盖在地表上的植物群落。植被的分布取决于气候条件。反过来,植被也能影响气候。
第二节 天气和气候及中国的气候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某地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某地长期的大气状况。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在时间长短和相对变化是否稳定的差异上。天气是气候的某个短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反映。对生物及人类影响最大的气候特征是气温和降水。
2、气温
(1)气象上,大气冷热状况常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表示。北半球陆地,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是7月,最低相差半年,海洋比陆地延迟1个月。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2)气温的变化大小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表示,变化较大的为大陆性气候,变化较小的为海洋性气候。
3、湿度与降水
湿度是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表示大气潮湿的程度。降水是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形式,降雨是降水的一种主要类型。湿度是形成降水的重要条件。
4、影响气候的因素很多,其中大气环流是主导因素,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纬度位置是基本因素,气候因海陆位置不同而差异很大。地貌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垂直变化和水平差异两个方面,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降低。
5、我国的气温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温度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根据积温的多少,在我国可划分为六个温度带。根据干湿度的不同,可把我国划分为4个干湿区,不同的
『贰』 中考科学买什么复习资料
一般来说,资料学校是会集体买的。
书店里卖的像天利38套,中考捷径,孟建平系列的都是可以的。
『叁』 哪些初中科学课外教辅资料比较好
曲一线的《5年中考3年模拟》,这也是中学生10大教辅品牌之一
『肆』 浙教版的科学中考复习资料推荐
《5·3》不错,别的像《百题大过关》《中考压轴题》也还好,但好像是华师大版的,《天利38》是全国性质的
『伍』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复习资料科学知识梳理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按照反馈法所确定的重点问题进行有效复习,作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4、系统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训练内容(可以打破章节顺序),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
三、把握复习课的重心依据本校实际,按照四轮复习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复习进度,在每一轮复习中把握住本轮复习的重心,使四轮复习各有突破。第一轮:全面复习,梳理知识。期中考试前(第一次模拟考试),进行全面复习,搞好知识的梳理归类,使所学知识由零散到系统,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棵知识树,明确教材中的有关考点。
『陆』 初中科学买什么辅导书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作者曲一线1.大量中考原题。2.讲解很详细。3.题的类型多,难度适中,适合快速提分。4.名师出题,含金量很高。5.每节课的题针对性很强。
并且所有中考练习题题量都比较大,现在了,你只有针对性地去做,那一个模块不会做那里,时间已经不允许了,《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讲解很全,而且题型很全,把这本书弄回,中考可以成了。
不懂继续追问,望采纳,谢谢望采纳(*^__^*)
『柒』 初中科学的复习资料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与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一些知识点
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 F2,O2,H2,Cl2
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化合物: 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如下还有很多相关知识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 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Mn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4、 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 +H2O
十三:工业制法
1、 O2:分离液态空气
高温
2、 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 H2:天然气和水煤气
高温
4、 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 熟石灰:CaO+H2O==Ca(OH)2
6、 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OH
『捌』 中考科学
第490843号2007中考科学分析计算题专题复习及答案[下学期] 2007年浙教版 2007-7-21 307200
·1.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黄家村石灰厂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4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克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操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实验次数 l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lO 10 10 剩余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校级考试 试卷等级:★★
第490823号杭州市中考模拟卷[下学期] 2007年浙教版 2007-7-20 708096
·1.下列有关对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B.在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动物都是初级消费者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逐渐减少的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2.下列各种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县区级考试 试卷等级:★★
第489204号浙江衢州 衢江区2006年科学九年级期末考试试卷[下学期] 2006年浙教版 2007-7-3 971264
·衢江区2006年科学九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考生须知: 1. 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9页,有4大题,36小题。 2.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K:39 Mn:55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县区级考试 试卷等级:★★
第489065号2007年初三学业考试科学模拟题(二) 2007年华师大版 2007-7-3 575488
·2007年初三学业考试科学模拟题(二)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3大题,46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Mg:24、Al:27、 Ca:40、Fe:56、Zn:65、W:184 试 题 卷 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1~10小题,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校级考试 试卷等级:★★
第489063号2007年丹城二中初三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下学期] 2007年华师大版 2007-7-3 1108480
·2007年丹城二中初三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第九次月考科学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K:39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10每小题2 分,11-30每小题3分,共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涂黑)。 1. 右图解显示一个动物细胞模式图,X是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校级考试 试卷等级:★★
第488961号武汉市2007年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卷[下学期] 2007年武汉版 2007-7-2 1428992
·武汉市2007年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把代表该答案的序号涂黑。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今天是6月21日,是同学们参加中考的日子。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哪一点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市级考试 试卷等级:★★
第488690号山东省淄博市2007年理综中考题[下学期] 2007年浙教版 2007-7-2 434688
·淄博市二OO七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理 科 综 合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60分;第Ⅱ卷(5~12页)为非选择题,110分,共1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考生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等内容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 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市级考试 试卷等级:★★
第488450号2007年浙江省科学学业考试各市地试卷集[下学期] 2007年浙教版 2007-7-2 32945098
·2007年浙江省科学学业考试各市地试卷集管理员gaoxuan:初审,3星, 管理员:修改,4星乃包含2007年浙江省各市中考试卷: 1\绍兴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扫描版,比较零碎) 2\2007年湖州学业考试试卷 3\2007年宁波学业考试试卷(华师大版本) 4\2007年温州学业考试试卷 5\2007年学业考试科学试卷(杭州卷) 6\浙江省2007年初中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市级考试 试卷等级:★★★★
第488371号专题训练:综合分析题(3)[上下学期通用] 2007年浙教版 2007-6-14 283775
·为2007年科学学业考试而准备的专题,基本囊括了今年科学考试的动向,有很强的借鉴价值,非常实用。专题训练:综合分析题(3) 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IA”字样。图甲是陈官鹏同学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实验中,陈官鹏同学连接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平时练习 试卷等级:★
第488370号专题训练:综合分析题(2)[上下学期通用] 2007年浙教版 2007-6-14 228882
·为2007年科学学业考试而准备的专题,基本囊括了今年科学考试的动向,有很强的借鉴价值,非常实用。专题训练:综合分析题(2) 1、在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6V恒定,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灯L1和L2的规格分别为“6V 1.8W”和“6V 1.2W”,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50Ω 1.5A”,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户放在a端时,
运行平台:word 试卷性质:平时练习 试卷等级:★
『玖』 中考科学总复习资料
中考总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根据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以及中考化学命题的方向和趋势,中考化学总复习的原则是“24字诀”:系统归纳、全面总结、把握方向、明确目标、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中考化学总复习的方法是:基础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考点化,考点知识习题化,习题知识能力化。总结历届学生中考总复习的成功经验,要搞好中考化学总复习,必须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制定计划有序复习
凡事无序则慌、无备则乱。复习前一定要制定一个符合自己学情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列好复习提纲和复习进度表,然后按部就班地有序复习。总复习的安排一般分三轮:一轮复习,章节复习,打好基础;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培养能力;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巩固提高。
二、研究考纲有的放矢
每年的中考题尽管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考试说明》,它是中考命题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更是中考复习的指挥棒。考纲明确地规定了中考的性质、内容和形式。因此,明确考纲的变化和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这是决定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夯实双基构建网络
课本是复习的最好蓝本,其中蕴藏着许多学科思想和方法;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科学解题的依据。复习时应以新大纲和新考纲为切入点,梳理学科知识、能力系统,善于进行“分析、对比、综合、推理”形成知识、能力网络,进行知识问的交叉和渗透,以便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应用时迅速提取,并保证解决问题的准确性。
四、重视实验学会探究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实验室,主动进行实验重演和参观,要重视实验设计题、实验评价题及实验探究题的演练和评析,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五,联系实际关注社会
从生活走入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联系实际,关注社会,注重学以致用是中考命题的重要原则。因此,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前沿,关注捕捉新信息、新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是中考复习的重要一环。
六、精选习题高效训练
提高应试能力离不开解题。要精选习题,摆脱题海,所选习题力求紧密结合知识点,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要学会审题、析题,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和拓展训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探求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归纳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七、走出误区跨越障碍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反思学习,不断地吸收、输出、反馈、评价信息。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对作业、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对易错点、易混点、疑似点和盲点要有意识地进行透彻分析和全面总结,及时反思,认真纠错,以便能走出思维误区,排除各种干扰,实现零失误。
播种在春天,放飞绿色的希望!收获在夏季,捧回沉甸甸的喜悦!
衷心祝愿中学生朋友通过中考总复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