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关魂婆科学怎么解释

关魂婆科学怎么解释

发布时间: 2021-03-17 03:23:51

❶ 民间有那种诬婆,神明上身,是怎么回事.有科学依据吗

佛教反对迷信与宿命

诸佛由众生修成,他们既是已经成功地解脱了的大智慧者、大觉悟者,他们所证所言的法义就一定正确,我们当然应该谦虚、恭敬地向他们学习。但诸佛与我们只会是一种师生关系,一个修证佛法的人,如果迷信佛,认为佛是高高在上的一种主宰,是一种绝对的意志,他一定就违背了佛学的根本义理。

现在有些人学了一点“法”,稍为有所成就或感应,便执著于一种相对层次上的智慧或神通,不是将佛看成超然于自己和万物之外的“主宰”,便是自以为是得不得了,大搞个人崇拜不说,有的干脆认为自己已快成佛了。俗话说学无止境,只要我们停滞,执迷或受制于“境界” ,或有丝毫的迷信思想,我们就永远到不了彼岸。一句话,不如法者则不入佛智。凡有迷信思想的人,若不及时回头,要证得真智慧,那一定比登天还要难。

是因果业决定了我们的一切,不是什么鬼神和佛菩萨。所以佛门常讲:“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佛门关于“业”的解释很多,感兴趣者可去阅读有关经典。一般来说,“善、恶业”都可以分为共业、别业和个业等,共业则是指一种集体造作所致,下到一个家,一个小集体,上至一个地区、国家和全人类都可能会有共业。受报相同的,就是“共业”。比如我们都投胎报得了人身,且又在同一个地球上,这是共业。共业中又有别业,比如每一个国家的情形又不尽相同,这就是别业。同样的外在条件下,每一个人的个体命运又不尽相同,这是个业。又如人们从同一学校毕业,都获得了一样的学业证书,这是“共业”,又因每一个人用功不一、资质不一,成绩不会完全相同,此为“别业”。

所以对于所谓的命运,佛门从来只讲因果业,不讲宿命。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原因和结果的相续,绝非一成不变,它随时随地都可以更改。佛学中有“诸行无常”之说,这个“无常”即是指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绝不会永恒不变。但日常中,人们常常执有两种错误的观念和见解,一是执“常”见,二是执“断”见。“常” 就是宿命观,认为一切天经地义,是命中注定,无法更改,我们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常”见;“断“则是指孤立地、绝对地、机械地看待事物的存在,比如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一切都莫名其妙消失灭迹,这是执“断”见。所以断见与常见又叫做边见,都是违背存在的本然样式的,只有“诸行无常”才算是一种正见。

正因为“诸行无常、万法唯识”。我们的因果业才是随时可以改变的。

比如一个地区的人们都习惯乱砍乱伐,不注重环保,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生态被破坏,引起一系列恶性局面,人们的身心、生活和环境等都受到损害,这就是共业感召的共同的恶报应(恶果)。反之,如果人们在心里都真切地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明白善待大自然即是真正善待自己,人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又会从根本上改善这种局面。有因必有果,人们只是往往意识不到“因” 的重要,“果”来了才后悔不迭或斤斤计较。佛门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这个道理。有智慧的人当然应该直奔主题,从“因”上开始抓起,自然一切都会好起来。所以佛门从来都不主张算命求签,真正的佛寺庙也不会搞这一套。个别的一些不如法的寺庙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为了敛财,就一定是顺应众生、接引众生时的一种权宜之计(先以欲钩之,后令入佛智)。

也许有人会说,我怎么知道我有前生来世呢?确实如此。所谓“隔阴之迷”,这个“迷”就是迷失和蒙昧的意思,也是没有智慧和觉悟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我们修证到关于宇宙万物以及生命等一切的真正的觉悟与智慧,又还有什么迷与不迷的呢?况且,许多开发了一定特异功能的人就知道一些前生后世的信息,诚如一些算命先生也会非常“灵验”一样。因此,我们没有亲身体验和证得的境界,我们尚不能懂得和理解的东西,我们轻易迎奉或否定,都是不应该的。

人生下来,确实各有其命和运,因为人各自的业因不同,感召的果报也不尽相同。好比有人得到一杯糖水,有人得到一杯牛奶,更有人得到一杯黄莲。这既有过去世的身口意之造作,也有今世身口意的造作,但这并不是句号和宿命。众生的生命,生生世世无有穷尽,无论是轮回于世俗生活中的福报大小,还是追求修证佛法的果位高低,人的生命都好比做化学实验,只要我们从当下努力进取,我们随时可以改变自己化学成份的构成。因果业是随时可以改变的,命运肯定在我们自己手里。

大家好好读一下《易经》等相关书籍就明白了,算命求签是根据一定数理变化来对应人的命运,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三世因果,瞬间还有因果,生生世世那么复杂的因果,谁能测出来呢?测出来又怎样?即便测出来了,我们却不能改观自己的命运,除了徒增苦痛与烦恼,那又有何用处呢?一个人不从心地上完善自己,他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世上肯定有因果轮报,出世间与世间的原则都一样,正如我们触犯世法一样要受法律法规的制裁,要负责任,一切事物均有其存在的规则与属性,世间法也好,出世间的法也罢,有毁犯必有果报。

一个心术不正,常干坏事的人,失信于朋友后,连朋友也不会帮他,那些所谓的鬼鬼神神如真有某种人格特征,我们说他们会保佑一个恶人吗?他们会那么蠢?我们拎着供品去寺庙里求神拜佛,一会儿消灾祛病,一会儿要升官发财,不就那点行贿的心思,想捞点以求自利的好处么?就算神祗显灵了,我们如愿以尝了,那也是为了向我们示现一种不合常规的意趣——想渡我们从此改邪归正、行善积德,好生修证善法。如果我们执迷不悟,不思悔改,一如既往地自以为得趣,我们只会更加倒霉。谁叫我们多行不义呢?这同世俗生活的道理一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人是主动负责(改正自己、完善自己),有人是被动负责(感遭恶报)。

再说了,一个人若老是自私自利,心里藏恶,而那些鬼鬼神神本来就是六道众生之一,同我们一样充满凡夫习气,我们一天怀着自私自利之心求他们庇护,成天供养他们,一些恶鬼恶神或许真会给我们点世俗意义下的小甜头,因为我们与他们相应嘛。可惜到头来他们会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倘若我们一直信持善法(佛门常说,“法”的供养才是最好的供养),内心充满慈悲和善良,即便不求神拜佛,我们也自然会吉祥如意、趋吉避凶,因为我们自然就会同佛菩萨或善神们的美好的空间和能量场相应。

面对着存在着的一切,超然在我们认知和体悟之上的东西很多,一个人,唯有以谦逊、包容和含纳一切的心胸,慈悲和善良的情怀,他才可能获得进步和改良自己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追求有欲望,只能以正当的方式去追求和获得。只要我们努力进取,坚持以一颗正直、善良和真诚的心,且做人做事不分家,我们一定就会有好报应。若是我们只是执著于眼前,心胸狭窄,过于纵容自我,不善于反省自己,心理不平衡,常为一时之得失或“命运”苦恼,宿命地为自己的一辈子妄下结论,甚致加倍地造作恶业,那我们当然就一直会很“苦命”了。

其实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命运可以改变,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中。不仅这一辈子,生生世世我们都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人的果报没有一成不变的好与坏,不要遇顺境就忘乎所以,遇逆境就沮丧沉沦,这一切果报正是我们必然领受的,因为它们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答案永远在我们自己身上,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只有靠我们自己,一切我们都要坦然面对才是。

况且,如果从人的功利立场看,凡利于自己,叫顺或吉利,不利于自己则为逆或倒霉,有时换一种心肠,我们就平和了,难道别人好就不行了么?谁好不都是一种好么?有些人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无私一点,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私罢了。因此,我们应常以佛学中的“无我”来观照自己与一切的对应关系,尽可能平和地应对一切。佛门中讲的“漏”即业力与烦恼,无漏之人肯定“无我”。无“我”,是指不可执著于五蕴假合的暂时的肉身我,绝不是否认“我这么一回事”的一切生命现象、作用或活动,更不是指生命“彻底消失”或“麻木”,是指自他一体不二,无人我之差别,无我无不我的自在样式(证得菩提之后的境界)。

如果一个人总是有“我”,他就会受制于六道轮回。真做到无我之人,连鬼神也拿我们没辙,这同世俗生活中的道理一样,无欲则刚,人家拿不了我们的短,自然伤不了我们。执著于这个无自性的五蕴“我”,则会生出许多烦恼和业力。而烦恼和业力则是导致我们没有智慧,身不由己产加六道轮回的根本原由。一个人老是“有我”,就会把我与我之外的一切实行对立,就会总以唯我的标准看待一切,要求一切,一切都得吻合于自己的期待,否则便心生烦恼或加倍地造恶业,那么,我们就是求神拜佛到了死,也不会有什么用处。其实万物同根同源,善待他人、善待它物,最终也是善待自己。

俗话说,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一个真正一心行善的人自然会趋吉避凶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心向善,努力耕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果既是生生世世的,也是瞬间相续的,它不容我们回避,它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命,一切好与坏都不会一成不变。从根本上讲,因果只有靠自己更改,第一步就是从心灵的改造开始入手。一句话,我们必须从“因”上抓起,我们才会有好的结果,千切不要执著于一切表象,因为暂时的业报并不是我们终极或是恒常的命运。..

❷ 叫魂怎样用科学解释

神,鬼,灵,魂,仙,圣,魔,妖,等等凡事和这些字相关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都是人类精神思想的产物。想想比人类低等的动物就会知道它们是客观不存在的。

❸ 农村掉魂是真的吗,用科学怎么解释。有懂的吗

科学可没法解释什么鬼啊魂啊,正是无神论让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你看牛顿曾说的那句话:“地球是上帝推动的”,所以他没有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现在的科学已经不允许精神力量的存在了,问也白问

❹ 关于对灵魂的科学解释我有几点疑问.灵魂

你有疑问就证明你还年轻不成熟,成熟了就没有疑问了。
也不要去试图寻求解释,因为无法解释。
也许你会说,无法解释就无法相信,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因为你从来就没有体验过情感的世界。
爱情道德,忠孝仁义,你都没有,我又如何让你有呢?
要知道语言的局限性,理论的局限性,科学的局限性。
有些东西必须体验以后才知道。
你说肉好吃,我从来没吃过,你又如何让我感受那肉的滋味呢?
无数的语言,理论在我面前都是空泛的苍白的,就像我现在跟你说的一样。

❺ 关于对灵魂的科学解释我有几点疑问.

阿弥陀佛!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现代科学作为当今社会应用最广的知识,的确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你也发现了即量子物理学也无法解释很多人世间的种种疑问,这正说明现代科学也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并不是宇宙自然最终的诠释。所以我们只可以把现代科学作为一种论据来引用,不能彻底盲从,应该随时增加各种论据来修正。现在引入正题:从佛教的宇宙人生观来讲--强调生命历经三世----即前世、今世、来世。前世和来世都是由无数辈子和无数形态构成,根据自身经历的种种因果,相互影响,生生不息。纵观当今世上科学论点,只有三世因果这种论据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所谓的好人却受恶报短命而坏人反而逍遥自在,这都跟它的前世所种善恶有关,就好比在银行存钱一样,你上辈子不存钱或者欠一屁股债,这辈子果报成熟肯定要倒霉的!我有一个不太准确的形容:比如人身体包括思想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基因能量,或者叫信息,一辈子所有的经历,会化作一种隐性基因自动嵌入我们的基因信息阵列中,随着一期生命的终结,所有基因信息重新排列,组合成另一种生命形态,再次进行循环,这是极有可能的,也很符合逻辑,因此佛陀说过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确实很有说服力!这不正是一种科学论据吗?只不过用的名称术语不同而已。佛教中说的人死后类似灵魂的东西叫神识,虽然比起生前有不一样的能力比如一些小神通,但绝不可能像常人描绘的故事那样玄乎其玄,至多只有七七四十九天短暂的存在,会因为生前所经历的种种产生因果,最终基因序列重新编排成为另一种生命,对我们的世界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所以人死后你可以理解为彻底死了,也可以理解为又一种新的开始,反正跟之前的生命不一样了,转变为动物或所谓鬼神这种基因个体完全有可能的,善的基因大就能演变成善的回报,比如天堂佛国,恶的基因大就极可能演变成地狱这种环境,所以我们要敬畏因果,提前为来生做好准备,尽量种下善的基因种子,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生命应该做的事情!

❻ 关魂婆真能关魂吗被附身的人说的话和死者生前说的话音一样谁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的就别回答

我相信这些,4年前得了场大病就是被你所说的关魂婆(我们这叫司娘)给叫回魂来的,我妈说她听到那个司娘叫了魂说话和我一模一样,不得不相信!

❼ "吓丢魂”的科学解释是什么不叫魂日后会不会自然康复

“叫魂”,又名“收惊”,可称之为一种儿童疗法,当不懂事的孩子在户外被意外惊吓之后,一般会出现发冷发热、胡言乱语的病症,于是大人通常在晚上,一面喊孩子名字,一面喊:“回来吧,回来吧!”,试图把小孩因受惊而飞散的魂魄呼唤回来,让病情好转,甚至消退。

这一切做法是否真正有效,有什么科学根据?对于“叫魂”、“收吓”的做法,很多人认为这纯粹是一种迷信活动,一无是处。那么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解释?

孩子受惊吓后,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会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几天,孩子自然会好。假如“魂”真掉了,又岂是你叫的回来的?“叫魂”只是表达了大人对孩子的关心和寄托。在孩子方面,通过“叫魂”这件事,他或她就会想,我家里人是很喜欢我,关心我的,心理上会得到极大的安慰,逐渐会忘却这件不快之事;如果孩子受惊吓之后,大人不闻不问,甚至呵斥之,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深深受到伤害,并认为大人讨厌他,从而会对父母或其他家人产生仇视。因此,“叫魂”能使孩子更热爱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很早就注意到了幼年经验对人的个性和心理疾病均有重大影响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讲“叫魂”,我们中华民族早就注意到了幼儿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如果当时没有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影响他的人格健康发展,这种创伤的影响会潜伏在他内心深处,可能导致成为日后神经症疾病的根源。

孩子和大人在认识水平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幼年期心理创伤并不是出自成年人的评判,并非以成年人的体验为标准的,而是从儿童眼里看的,是幼儿的自我评价,有些事在我们成年人来看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在幼儿眼中却非同寻常。被狗吓了一跳,对大人来说,根本不会当一回事,在小孩心里,却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中国自古便有“三岁看七岁,七岁看终生”的说法。幼年的创伤经验若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成为日后患病的症结或根源。

“叫魂”是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叫魂”这种民俗现象,剔除其不合科学的成分,并发展,便可把它转化为一种科学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了。这样对于受到意外惊吓的幼儿,我们可以采用请幼儿父母或幼儿最信赖的人,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科学地来解释这类事件,并辅以最亲切的安慰,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并且在日后遇到同类事件时,不但不怕,并知道如何去应付。如果所受创伤程度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辅以较轻量的药物治疗。或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以消除健康人格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

❽ 关于灵魂的科学解释

灵魂是心识幻现﹐心识非心理学中的意识。心理学把意识列为脑皮层活动的结果﹐这是一种错觉。

灵修通灵人中﹐有修持到可以灵魂出窍的人﹐他们运灵飞到千万里外去见人见物﹐然后回体之后﹐证实人事与时间地点的发生完全吻合所见所闻。这足以证明灵魂非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有无数的成就者﹐他们见证了灵魂在人死后﹐窜出身体﹐然后投胎到新的躯体去﹐这可以证明灵魂可以与肉体分离﹐而且可独自存在。灵魂与肉体分离的学说﹐散见于佛经以及道藏经中。佛经里面称灵魂为「意生身」、「中阴身」、「中有身」、「数取趣」、以及「补特伽罗」称呼。道教经典则称之为「三魂」(「三魂七魄」中之三魂)。

独立存在的灵魂并不是物质﹐亦非能量。物质其中之一的性质是﹐两样物体不能同时占用相同的空间。灵魂可以穿越物质而无碍﹐而物体亦丝毫无损﹐由此可证灵魂是非物质的。能量也有一种特性,它需要物质为载体,否则会散失成空。灵魂因可独立存在,因此它不可能是能量。再说,若灵魂是能量,则它在显现的时候,就不需要聚合能量了。据悉,当它在显现的时候﹐它是需要把它周围空间的能量聚合在一起,产生其独特的灵率。由此两点可证灵魂亦非能量。

灵魂学称灵魂为「灵因子」,当它投胎转世的时候﹐它就潜藏于人的精气神(按﹕要以道教中的精气神说法为准﹐中医的说法不正确)中﹐人的身体以精、气、神为三大宝物,精是灵因子藏身之处,气是灵因子的变化,神是灵因子的真身,而将神化为虚,则成了佛,佛亦是灵因子的自在而已,成仙成佛全在灵因子,若背此而修行,是谓盲修瞎练,不知始末和源头。

因为灵魂并非天地万物的任何一物﹐非物质非能量﹐它并非如物质一样由元素所组成,所以你若想用人生所了知的事物中﹐寻找它是什么的答案﹐这是相当的困难。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形而下之学(现象学),用科学研究形而上学(本体论),是一种错误的研究方法。这好比用科学研究人文艺术,如何行得通?因此﹐只有透过宗教的修证﹐才能加以了解何为灵魂。鄙人只能说到此为止了﹐因为用唯物论、唯心论都不足解释它﹐所以很难用科学解释清楚它的真实面貌。

❾ 现在有的人会关魂,会说出死人在那边过的怎样

“关魂”、“关魂婆”!这是让很多谈家浜的老人们敬畏的两个词。在年轻的一代看来,是奇怪和匪夷所思的。在遥远的童年,我常常听我的奶奶说。

顾名思义,关魂就是把死者的魂魄关起来,负责此项事务的人一般为老年女性,所以称为关魂婆。这是一种古老的仪式,死者的亲人来到关魂婆那里祈求为死去的人对话,和灵魂对话就必须将自己亲人的魂魄招来,关到关魂婆的身体里,再通过关魂婆这个肉身和亲人进行交流。关魂婆就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让人敬畏的职业。小时候听到这些事,我们这些孩子是又害怕又好奇,在听完故事的那天晚上总会做恶梦!虽然我们已经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魂的,但心里还是抑制不住的害怕,深深地恐惧。谈家浜的老人们坚信灵魂的存在,而关魂婆的生意也是从来不需要招徕的,四乡八邻的都会慕名而来,谈家浜有个关魂婆。

关魂婆的家就在村里,河边,周围有很多高大的树木,但我们从来不上那儿玩,我们都觉得那些阴森的树木就象一个个妖怪,里面还住着一个可怕的巫婆,可能会象磨坊里的魔鬼一样会吃人!但是我们还是会看到从这个屋子里出来的人——关魂婆,精瘦的身材,颧骨突出,两只眼睛闪闪发光,指甲和头发都长长的,我们认为这就是她吃人的证据。一到夜深人静的晚上,她就会出发寻找单身的小孩,就象外婆故事里的毛野人,听,嘎吱嘎吱……咬小孩手指的声音!于是,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早早地躲进被窝,依偎在妈妈的怀里。

我没有看到过具体的关魂过程,怕!只听到过,有一次,邻居瑞嫂关完弟弟的魂回来,我看到她比划着干瘦的手臂,对几个人说:“很石!真的很石!”

“我并没有告诉他我是阿大,她就指着我叫阿大!”

“是啊,真的很石!”

“我问他,你为啥有病不去看哪?他讲,我没钱啊!我又问他,你到底有没有一点私房钱?他说,有是有的,我想病好以后买点东西补补啊,谁晓得!阿大啊,你来了一次就不要再想着我了,我在阴间过得蛮好的。”瑞嫂讲着讲着,老泪纵横起来。大弟的死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凶兆,她觉得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了。身上的毛病让她害怕,她拿起一根赶鸭子的木棍,重重地在地上敲了两下,叹了一口气:唉,我也不长了,死了倒能见着大弟了。我可怜的大弟,生前没有什么穿的吃的,我就给他烧了一点念佛柴(一种用小麦管扎成的“冥钞”,佛教信徒边扎边念经文而成,一般念一遍代表一块,一千遍就是一千块,很费时间)。大家于是一番劝慰。

在这个时候,我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意识。死亡的恐怖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均等的。人们以各种方式对死后的生活作出预测、安排以及企求,所以就需要关魂,需要关魂婆。这也算一种信仰,没有了这种信仰,活着就没有意义,因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一个新的开始,这样,人们对死也就不再十分地恐惧了,毕竟还有阴间的生活,还有来世。在以后的学习中,我看到一些革命烈士的事迹,就认为他们很不值,我想如果我生活在战争年代,一定是个叛徒,汉奸。因为蝼蚁尚且偷生嘛,活着,真好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