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答辩 » 科学避灾

科学避灾

发布时间: 2021-03-16 23:28:24

⑴ 说说应该如何科学应对自然灾害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只有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用行动战胜自然灾害。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放后提出的“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 就是对这些经验纲领性的总结。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侵袭,全国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为之做出贡献。这也是人人奉献,众志成城,既保小我,又利大我的社会公德。概括成功的经验,面对自然灾害,每个人都应尽量按以下十个字去做:
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 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3.备:根据面临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保护灾害监测、防护设施。
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进行某些测试研究。
5.报:即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 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6.抗: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精神,召唤群众,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和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除了个人保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相信随着国家减灾体制的健全,减灾能力的提高,和全民每个成员的努力,一定会大幅度减少灾害损失。

⑵ 科学避险要做到什么

无论我们在哪里都需要科学避险

在室内,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避震空间

要保护头颈部,如果有可能,可以将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棉坐垫、毛毯等顶在头上

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商场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等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

在影剧院,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旁),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手或皮包等保护头部

在上课时,任课教师应立刻向学生下达“蹲下!躲到书桌旁!别动!蹲下别动!”等命令 漫画 马勇

避险是人之本能,但科学避险就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常识了。
我们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当然也无法预知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正午抑或深夜、清晨抑或傍晚。
因此,我们也不知道一旦地震发生,我们到底是在哪里———家里抑或单位、学校抑或商场。
无论我们在哪里,都需要第一时间选择避险,生存与否,也许就在于这几秒内的一个决定了。这个决定如何做出?今天的地震防御手册将为您详解各种不同环境下的科学、正确的避险方式。
总原则
1.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2.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人本已跑出危房,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不但没救成,自己也被埋压。想到别人是对的,但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
在家里
1.如果住的是平房,且离门很近,在你感觉有把握的情况,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2.如果住的是楼房,应该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等。
3.室内不利避震的场所有: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4.避险应该采取适当的姿势: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5.要保护好身体的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将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棉坐垫、毛毯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6.千万不要跳楼,千万不要试图夺窗而逃,千万不要靠近窗边,千万不要去乘坐电梯。
7.火灾往往是地震带来的严重次生灾害,大地震时,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因为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是很危险的。
第三次机会是在着火之后,失火1~2分钟之内,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8.震时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使用蜡烛、火柴等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9.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在室外
1.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可能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要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比如手提包、安全帽等)跑到空旷的地方去。
2.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变压器、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
3.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4.不要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塌陷。
5.撤退时,要注意防止上衣、有皮带扣的皮带被阻碍物挂住。6.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如果你在室外就一定要停留在室外,你要相信室内的人会做好应急保护,即使他们被掩埋在废墟下,你在外面也可以及时营救而使他们脱险。
在公共场所
1.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一定要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也可以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2.在影剧院、体育馆,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旁),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3.在医院住院,可以钻进坚固的床下,这样可以防止被天窗或头顶掉下的物品砸伤。
4.在公共场所疏散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
5.疏散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
6.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更多提示
1.一次强震过后,不应该安下心来,要时刻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
2.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听信谣言。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并传播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3.遵守秩序,注意卫生。
在学校
1.在上课时,任课教师要临时承担组织指挥者的责任,立刻向学生们大喊“蹲下!躲到书桌旁!别动!蹲下别动!”等命令。因为地震会产生巨大的噪声,要不停地喊叫直到震动完全停止。
2.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可就地蹲在课桌旁、排椅下(旁)或柱子边、内墙角处,注意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双眼,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3.在操场上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住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4.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5.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口,不要到阳台上去。
6.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在车上
1.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2.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3.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4.如果在停车场遇到地震,而这个停车场周围又是高楼林立的话,那么就赶紧下车,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这样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两辆车之间的空隙可以成为你救命的空间。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
5.地震时不要驾车进入桥梁、堤坝、隧道,因为这些地区比普通公路的危险更大,一旦发生变形、垮塌,后果严重。
6.地震过后尽量不要在树木、围栏、墙壁、平房、电线杆附近停车,防止其倒下时砸坏你的车。
7.地震时,如果你穿高跟鞋,那么对避难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车上备一双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作为应急之用。
8.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有序地下车。

辛苦码字,望采纳!!!

⑶ 如何在遇到山洪灾害时科学避险

在遇到山洪灾害时,应该立刻向高处转移,然后不要沿着山洪方向走,而是要躲避到两侧再逃离!

⑷ 怎么做才可以尽量避免灾难发生

世间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天灾人祸,电视、报纸每天都在报道这些新闻。如果某一天所谓的“世界末日”真的来了,大家都死了,就你我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就算我们修得好,得道了,成仙了,但众生都死了,我们几个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佛之所以是佛,就是因为众生都是普通人,佛的存在才有价值和意义。

如果众生都成佛了,也就没有佛了。有些人并不想成佛,只想做一个人,相信持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如果你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你就是一个快乐、自在、解脱的人。既然你已经快乐、自在了,你就是佛了。我们通常说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固然有一种佛是这样。但是,还有一种自在、快乐、无所求的佛,这种佛当下我们就可以做到,佛就是一个解脱自在的人。

很多气功大师有特异功能,有神通,最后往往生病,神通越大,活得越痛苦。因为他对众生表演多了,众生的胃口越来越大,每个众生都想看到,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他们才会相信,只要一个没看到,都说是假的。众生恰恰就愚昧在这里。你的眼睛能看多远,你的耳朵能听多远?难道你看不到的、听不到的,就不存在了吗?实际上我们看到、听到的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是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的。

一个人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如用在当下。正因为我们当下不能解脱,才寄希望于未来。可是你当下都不能解脱,未来又怎么解脱呢?你今天担忧,明天还会担忧,后天更会担忧。如果你今天不担忧,今天解脱了,明天、后天怎么还会担忧呢?

天灾是免不了的,人祸也免不了。实际上天灾是地球、是大自然自我调整的一种方式。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凡是有温泉的地方就很少甚至不会发生地震,因为地热已经得到了释放。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有自我调整的方式,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团体的规章制度,这是一系列对治、调整的措施和方法。

有的人身上长疮、长脓包,那也是身体在自我调整,经过了这个过程,身体会变得更健康。地球自我调整之后也会更长久,并不是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就意味着地球要毁灭。用佛教的观点来讲,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成住坏空”的规律,任何事物从形成的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有空亡的一刻。

⑸ 防震避灾知识有哪些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1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2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去关火。
第3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六、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⑹ 防灾和避灾有什么区别

个人理解,【防灾】的意思是预防或防御灾害,主要指事前的预防。【避灾】的意思是规避灾害。
两者意义一致。
基本途径是:防止或减少灾害发生;防御灾害破坏,减轻灾害损失。从总体上看,完全防止灾害或避免灾害损失是不可能的,但采取防灾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活动,减轻灾害损失。因此,防灾是减灾的重要环节。不同灾害的防御措施不一,但基本途径一致。

⑺ 请问一下各位朋友(网友)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存的科学技术可以避免哪些世界自然灾害

其实,你列举的很多灾害都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灾害、科技灾害。现在,包括很多自然灾害,也都打上了人的烙印,比如,雾霾。我是想告诉你,科技或许可以解决一些所谓的“自然灾害”,但是,科技解决不了“气候变化”,“雾霾”等貌似天灾实则人祸的灾害。其实,很多自然灾害在人类之前就有了,比如,火山爆发,台风,地震之类的,它们是自然的伟力,如果要控制它们,就算科技再发达,我们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目前我们的科技研究的方向不是控制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而是合理地管理我们自己,避免灾害发生到人类头上。比如,火山,洪水,地震的预警,风险管理等等。顺便说一句,地震是可以预警但不可以预测的。(这跟你想的用导弹直接干掉危险源的想法不太一样。)

⑻ 当地震发生时,请想出躲避灾难有效的、科学的方法(至少三种)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5.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时,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也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空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6.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872407.html

⑼ 科学避险内容

小学生应急避险知识
灾难的发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因此,当危险来临时我们要“知道如何做”以便达到保护自己、救护他人的目的。
第一部分:公共场所应急避险知识
在公共场所遇到危险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在影剧院、礼堂的人可迅速躲在排椅下。因为影剧院、礼堂多采用大跨度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震时不易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大,因此躲在排椅下是比较安全的。
在百货商店,如在楼上,原则上可以向下层转移,当然一定避免人流涌到楼梯造成拥挤。一般情况下,可就地躲在墙角、立柱或大型商品旁边。正在电梯上的人应掌握时机迅速离开电梯。
具体地说就是,进入场地前先找到安全出口所在,一旦发生危险后,可以有目标地脱险。当身不由己陷入混乱的人群中,要远离店铺或柜台的玻璃,如果具备条件,可以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的物品。遇到突发情况时,在组织者的疏导下有序撤离,做到互相谦让。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

热点内容
涂鸦论文 发布:2021-03-31 13:04:48 浏览:698
手机数据库应用 发布:2021-03-31 13:04:28 浏览:353
版面217 发布:2021-03-31 13:04:18 浏览:587
知网不查的资源 发布:2021-03-31 13:03:43 浏览:713
基金赎回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2:08 浏览:489
悬疑故事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2:07 浏览:87
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发布:2021-03-31 13:01:48 浏览:537
战略地图参考 发布:2021-03-31 13:01:09 浏览:463
收支模板 发布:2021-03-31 13:00:43 浏览:17
电气学术会议 发布:2021-03-31 13:00:32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