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人教育的课题研究
A. 各位学习达人,帮帮小弟吧。关于全人教育的问题
这个挺 难的哦,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那麼教育的方案也各不相同。全人教育在中国来说还是比较少用到的,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B. 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按研究的领域分类: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
按研究范围大小分类: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
按研究的层次分类:阐释性研究、综述性研究、创造性研究。
C. 什么是“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
whole
person
ecation
)的理念是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
的、
全面性的,
同时考虑到孩子的发展学习需要与顺序,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童才
能在心智及体魄等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发展。
换句话说,
也就是要让学童不仅学
习到各种知识,还要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并且启发他们学以致用,
帮助具备相关知识以因应现实社会的种种考验,更重要的是拥有追求「真、善、
美」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将来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走正确的路,做正确
的事,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并转成正面的机会,
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愿意
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所以全人教育并不偏重某一特殊领域,
而是讲求全面的、
均衡的身心健康发
展,跟一般所谓的「新」教育理念不同。
我们认为,
只有全人教育才可以真正的让学童充分发挥潜能,
并且有足够能
力可以因应一生中的各种考验。
正确的教育,
必须从做人处事的整体面去考虑与
施教﹐这是仅着重传授技术与知识所无法比拟的。
我们认为,
这虽是最传统,
但
同时也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为达到全人教育的效果,
我们参考全球最好的教育方式,
结合流传数千年的
教法与教材,融入国家指定的基础教育,完成明德小学独特的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容易了解的,
因为全人教育符合最根本的常识,
也符合儿
童自然发展的过程﹐所以家长、
老师、
校长都很容易配合,
但是要彻底执行并不
容易,
因为除了要符合国家要求的学习标准,
甚至超过标准,
还要把知识以外的
人生价值取向(例如真、善、美的追求)也融入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家长、教
师长具备共识,
全面配合,
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为了帮助孩童打稳一生所
需要的教育基础,
这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因此任何难关都值得努力设法突破。
所
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认真的推动,必定会有良好的
效果。
最值得一提的是
,
虽然明德小学是设立在最贫困的农村地区,
但是,
这套教
学系统不会输给任何大都市、
民办或国际上最好的学校。
我们认为人本来就是平
等的,
不应该因贫穷而受困,
只要提供相同的机会,
每一位学童都应该可以发挥
他最高的潜力,这也是我们捐建明德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宗旨所在。
D. 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课题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按研究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理论性研究课题指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形成或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为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拓展资料:
教育科研课题级别的划分,一是规划课题,一般分为国家、省、市、区(县)级课题,有正规的课题编号,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管理。二是各级教育学会及协会课题。三是其他课题。另外还有子课题的试验基地,合作单位等。
也就是说学校教师所研究的课题,一般也是由这些课题管理行政部门组织的。这些课题一般都是需要向上级申报,审核通过才可立项。常见的是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其中,课题级别越高,对职称的作用更高,其他奖励越丰厚。另外,课题往往不是一个人来完成的,需要建立课题组,这也是撰写课题申报书的关键。
课题网络
E. 全脑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
(一)认识脑
认识脑即认识脑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的方法有三:第一是白箱方法,吸取脑科学、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技术,用解剖分析法、无创伤性脑成像技术,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l)、核磁共振成像(Ni~IRl)、微机化电极、脑电图(FFG)和脑磁图(MEG)及本课题组自己研究的脑象图技术,认识脑的结构和全脑功能;第二是黑箱方法,根据古今中外科学家对人脑思维过程的大量观察研究,发现和认识人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从规律来看全脑的功能和结构,即吸取哲学思维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理代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理论法、历史法、典型人物思维心理分析法及发散思维法、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综合法;第三,将前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全脑结构和功能,找出规律,按规律开发全脑功能、这部分要写成科普作品,作为新课程资源开选修课。
(二)开发脑
在教育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开发全脑功能,进行全人教育,使左右脑、左右边缘系统协调发展,功能互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情绪与智能统一,智力与人格整体发展,品德、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德、智、体、美、劳、心和谐统一发展。
开发脑主要是开发脑的高级功能和智力潜能,途径仍是思维训练,主要是学科思维训练,重点是自主创新思维训练。其主要内容是:
⒈ 思维心理训练: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好奇心、自制力、成功欲等;
⒉ 思维形式训练: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创新思维;
⒊ 思维方法训练:发散和聚敛思维、纵向和横向思维、顺向和逆向思维、线形平面、立体、网络思维,重点是辩证思维;
⒋ 思维品质训练: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重点是创造性;
⒌ 思维器官训练。
人脑发育促进思维发展,反之,思维训练也促进人脑发达,用进废退。除上述五点,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外,还可以用肢体运动等方法。
(三)保护脑
1.科学用脑:全脑功能开发要遵循四条基本原则:①统一律,将全脑功能开发、全人教育、思维训练与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起来; ②适应律,平衡——不平衡,同化或顺应——平衡;③适时律,依据人脑发育关键期的理论,不失时机地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开发;④适度律,依据人的各个年龄段大脑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开发脑功能,不超越阶段,过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浪费人生。用脑要注意人体生物钟,利用规律,用科学与民主的方法解放大脑。
2.保护和营养脑:保护脑包括预防脑病,防止脑损伤;学习健脑增智术,如:游戏健脑、娱乐健脑、保健健脑、音乐健脑、运动健脑、充分睡眠健脑等。营养脑是通过科学饮食,保证大脑充足的营养供应。
F. 全人教育论的全人教育论作者简介
小原国芳(1887—1977)日本教育家,全人教育论专家、玉川学园的创始人,丹麦国王和墨西哥总统勋章获得者。1887年4月8日生于鹿儿岛县的久志。幼年家境贫寒,无钱进普通中学读书,不得已考入了官费的电信学校。毕业后在大隅半岛的海底电信局当了一名技工。他求学上进之心十分迫切,依靠自身的奋斗,先后考取了鹿儿岛师范学校、广岛高等师范学校和京都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育专业。1918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广岛高师附属小 学,热心研究初等教育和艺术教育。1919年12月,应成城学园校长、著名教育家泽柳政太郎之邀,担任成城学园小学部主事。开始探索实践其“全人教育”的主张。1921年8月8日,在大日本学术协会主办的“八大教育主张讲演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全人教育”的主张,创始了日本新教育运动的一个新的理论学派。为了探索实践其全人教育理想,1929年在东京郊外创立了玉川学园。逐步提出了完整的办学指导方针——十二教育信条,即:①全人教育;②尊重个性的教育;③自学自律(重视学生的自学和自我约束的能力);④高效率的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精选教材、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学习兴趣);⑤立足于学的教育(改变立足于教的指导思想);⑥尊重自然;⑦师生间的温情(尊师爱生);⑧劳作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坚强意志和实践能力);⑨对立的合一(使两种对立的品质合于一身);⑩尽量满足他人的愿望和作人生开拓者;⑾学塾教育(继承日本古代学塾的传统,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祈祷);⑿国际教育。在十二个教育信条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终于在1947年把玉川学园办成了一所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综合教育机构。他多次出国考察,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思想。也向世界各国介绍了日本的新教育运动,半个世纪以来,到玉川学园参观“全人教育”成果的外国学者不乏其人。由于小原国芳终生献身于国际教育友好事业,1975年至1976年,先后获得了丹麦国王和墨西哥总统的勋章。他一生著述甚多,均收入《小原国芳全集》中,主要著作有:《全人教育论》、《教育改造论》、《自由教育论》、《思想问题和教育》、《道德教育革新论》、《教育立国论》、《理想的学校》、《学校剧论》、《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宗教》、《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等。小原国芳是新教育运动的开拓者,他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创立自己的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